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网呼叫河南人,回家收麦了!还记得割麦子喝冰镇啤酒的画面吗?

0
分享至

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收麦季,全网呼叫河南老乡,该回家收麦了。



80年代的收麦记忆

时光的列车从不停歇,带着我们奔涌向前。路边的每一个景色,都只在这辈子中出现唯一一遍。如果时光倒回到二十年前,列车旁的麦地应该是这一幅景色。



这是专属于河南人的记忆,拿着镰刀在地里割麦子的场景,是每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河南人,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回忆。



那时候的天很蓝,云很白,汗很咸,笑很甜。大人们在麦地里,弯着腰,低着头,一手抓着麦秆,一手挥着镰刀,娴熟地收割着自己家里的麦子。



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是令人苦恼的幸福。苦恼的是,又要开始割麦子的辛苦劳作;幸福的是,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是这黄灿灿、沉甸甸的麦穗。



脖子上挂着毛巾,篮子里放着军绿色的铝制水壶,累了就直起身子用毛巾擦擦汗,渴了就走到地头,拿起水壶吨吨吨的痛饮几口凉白开。



那时候最渴望的是,吹来一阵微风,或者家里的老人送来一些在井里冰冻过的西瓜。虽然吹来的都是暖风,不过足以将农民身上的疲惫给吹散,再加上井水冰冻过的西瓜,那才是幸福的味道。



收完麦子后,将麦子都集中堆放在晾场进行敲打、扬风,将麦子从麦穗中脱离出来,剩下的一粒粒麦子,一颗不少的装进编织袋,存放在家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械化迅速代替了人工,大量的劳动力从地里解放出来。原来需要举家出动,连着几天才能割完的麦子,现在只需要联合收割机劳作一上午就能解决



家里的壮汉来到地头,联合收割机的粮仓满了后,拿出一堆编织袋,将粮仓中的麦子装进编织袋中,然后抬到“小四轮”上,装满一车就直接拉回家。



联合收割机的声音、拖拉机的声音,都是幸福的交响曲。坐在地头的阴凉地儿,喝着家人送来的凉啤酒,看着那一车车会拉回家的麦子,这一年的辛苦算是值了。



听到老乡们的呼唤声后,身在异乡的河南网友回话:

路费连二亩地的麦都裹不住。



又是一年农忙季,世代承载着希望的田间一斤麦子能否换回等价的一瓶矿泉水啊!



今年一定要提前收麦!不然又让一场大雨,全部出芽!月底有三天雨!



前几天刮大风,有没有把小麦刮倒?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皆是秦砖汉瓦。这就是我对河南的解读……



好想拥有河南朋友,我想吃这种自家麦子做的馒头,颜色有点黄黄那种,有人懂吗?



收麦放假

其实这个收麦放假,是原来河南的传统。每年到这个时节,在外读书的河南学子有很多都会跟学校请假,理由是回家收麦子。





有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学校每到秋收时节,都会给学生放假,让学生回到自己家中,帮助家人进行收麦子。



众所周知,河南是我国的产粮大省。据统计,河南产的麦子,占了全国麦子产量的四分之一,承担着我国大部分人的温饱重任。



各位请假回家收麦子的河南学子,也都纷纷晒出了自己的假条。





河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惦记着自己的家,这片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土地。但现在的工业社会中,河南因为有她的特殊使命,被很多不理解的人贴上了各种不好的标签。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正是前辈们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前,人们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白居易的《观刈麦》,更是道尽了古时农民的艰辛生活。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从建国初期到今天,我国小麦产量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从原来的时常闹饥荒的年代,实现了世代农民衣食无忧的愿望。



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为例,1978年前后,小麦亩产量为600斤;2023年,小麦亩产量高达1800斤。短短四十五年的时间,小麦的亩产量实现了三倍的增长



这是时代的进步,是科技的进步,是制度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我国一切事务,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不仅粮食亩产和总产实现大幅上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更是越来越好。



结语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衣食无忧,但我们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坚决不铺张浪费。因为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是农民付出的辛劳与汗水。

在此,我们要向农民致敬。明明知道种地不是致富的道路,却依旧义无反顾的扎根在农田中,为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辛勤耕种。

在这里,我们要真诚的向每一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科斯香会大放厥词,声称“不会屈服”!国防部:菲律宾背信弃义

马科斯香会大放厥词,声称“不会屈服”!国防部:菲律宾背信弃义

乐阳聊军事
2024-06-01 15:46:48
真相大白!龚翔宇赛后痛哭原因曝光,蔡斌遭批评,球迷心疼女排

真相大白!龚翔宇赛后痛哭原因曝光,蔡斌遭批评,球迷心疼女排

二哥聊球
2024-06-02 14:33:37
北京下周阵雨雷雨频繁,这一时段雨势较强

北京下周阵雨雷雨频繁,这一时段雨势较强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2 14:29:08
艾森豪威尔舰长:面包烤着,小狗看着,谁说我的航母被炸了

艾森豪威尔舰长:面包烤着,小狗看着,谁说我的航母被炸了

杂谈天下式
2024-06-01 19:17:55
讣告!于2024年5月21离世:阮经天崩溃

讣告!于2024年5月21离世:阮经天崩溃

华人星光
2024-05-31 17:27:30
“增高针”致6岁孩子频生病?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生长激素不是“万灵药”,也不是“洪水猛兽”

“增高针”致6岁孩子频生病?北京协和医院伍学焱:生长激素不是“万灵药”,也不是“洪水猛兽”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1 19:01:05
菲人员丧生美军将介入?奥斯汀接下来的话,让小马科斯从头凉到脚

菲人员丧生美军将介入?奥斯汀接下来的话,让小马科斯从头凉到脚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1 21:33:56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谷俊山威胁领导廖锡龙:我让你离开你就得离开,廖是如何回应?

历史龙元阁
2024-05-28 00:56:55
逃离“菏泽”!郭有才济南直播完被逼离开,三大变化让人唏嘘不已

逃离“菏泽”!郭有才济南直播完被逼离开,三大变化让人唏嘘不已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12:45:46
太夸张!皇马15座欧冠冠军,和英超打平,多于意甲、德甲、法甲

太夸张!皇马15座欧冠冠军,和英超打平,多于意甲、德甲、法甲

直播吧
2024-06-02 15:41:13
国道319重庆武隆段发生山体垮塌,道路中断

国道319重庆武隆段发生山体垮塌,道路中断

界面新闻
2024-06-02 12:59:37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给大龄剩女介绍对象了 因为她们还活在梦里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给大龄剩女介绍对象了 因为她们还活在梦里

户外阿崭
2024-04-04 20:42:59
陈幸同怒了!决战王曼昱却多次遭闪光灯干扰,手指低素质粉丝投诉

陈幸同怒了!决战王曼昱却多次遭闪光灯干扰,手指低素质粉丝投诉

嘴炮体坛
2024-06-02 12:28:55
北京楼市冰火两重天,北京楼市三里屯从85000元降至79000元

北京楼市冰火两重天,北京楼市三里屯从85000元降至79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01 13:59:04
俄罗斯的印古什人:当莫斯科还是村庄时,他们已修建二十多米高塔

俄罗斯的印古什人:当莫斯科还是村庄时,他们已修建二十多米高塔

探秘历史
2024-06-01 12:30:02
郑钦文出局原因揭晓!并非裁判误判,球迷怒批,心态不稳球商太低

郑钦文出局原因揭晓!并非裁判误判,球迷怒批,心态不稳球商太低

小李子爱体育
2024-06-02 06:02:56
中东4国高层连续访华,关键时刻伊朗变脸,要求中方率先选边站?

中东4国高层连续访华,关键时刻伊朗变脸,要求中方率先选边站?

绝对军评
2024-06-02 07:11:43
为什么有的领导调入新单位,能很快掌握住实际权力而不被架空?

为什么有的领导调入新单位,能很快掌握住实际权力而不被架空?

侃故事的阿庆
2024-05-16 07:35:10
CCTV5直播,中国女篮PK澳大利亚女篮,4大主力缺阵,郑薇扳回一城

CCTV5直播,中国女篮PK澳大利亚女篮,4大主力缺阵,郑薇扳回一城

最爱生活汇
2024-06-02 12:40:57
女排3消息:龚翔宇痛哭迷团,央视解说痛批刁琳宇,朱婷再遭质疑

女排3消息:龚翔宇痛哭迷团,央视解说痛批刁琳宇,朱婷再遭质疑

阿芒娱乐说
2024-06-02 17:04:17
2024-06-02 19:28:49
南风西洲
南风西洲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507文章数 2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放假的时候逼孩子早起是一种“病”,非得让孩子不舒服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小男生从长发剪成短发,不变的是那英俊可爱的外表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