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执牛耳者》《未来之城》,上海广播电视台官宣两档科学类节目

0
分享至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个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为发展赋能,为生活添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大众科普与科技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广播电视台日前官宣两档科学类节目。


《执牛耳者》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科创先锋访谈节目,节目于5月18日起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六20:30,5月26日起东方卫视每周日12:30播出,同时通过看看新闻Knews向全网进行推送。

《未来之城》由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制作,定位融媒体科普。节目推出当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广播电视台携手多家科研机构和单位,在2024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首次发布"公众参与科学项目",旨在树立国际科技传播先进理念,搭建公众参与科学的广阔互动平台,鼓励和引导市民以更专业的方式拥抱科技、走进科技、掌握科技。《未来之城》于每周六中午12点30分在东方卫视首播,每周二晚10点30分在上视新闻综合频道播出,配套短视频产品还将先于电视播出,通过看看新闻Knews新媒体矩阵面向全网推送。

打开科学大门 感受科技创新脉搏

新一季《执牛耳者》节目延续实地探访的风格,移动式探访、沉浸式访谈,邀请大科学家为公众打开奇妙的科学大门,跟随科学家走进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学装置的现场。


在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先生的介绍下,探访位于徐汇滨江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的上海期智研究院,洞悉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前沿布局;走进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沈定刚教授既是学院的创始院长,也是联影智能公司联席CEO,在企业与高校之间,他架设起桥梁,探索出一条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疗的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之路;来到上海张江走进李政道研究所,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开启"天问"之旅,依托大科学设施的建设,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等等。随着节目的进程,这一季仍将有二十多位科学家带领我们一起关注世界、突破边界,诠释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通过深入科学研究现场和生动应用场景,记录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科研成果,一线科技工作者亲身讲述、现场科普,带领观众感受科技创新的脉络和魅力,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展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呈现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图景。

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电视语言的转化,让大众更可感可知更易懂,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传递科学知识,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科学家们是新时代的引领者,是创新的推动者,更是科学精神的生动诠释者。《执牛耳者》节目以科学家的工作环境作为第一现场,在典型环境中呈现典型人物,将"纪实"和"访谈"两种形态有机结合,在科学现场营造了与科学家深入对话的谈话氛围,在深入对话中挖掘科学故事,解读科技创新筚路蓝缕的历程,展现科学家肩负的使命和奋斗的信念,在众多科学家身上闪耀着勇毅前行、追逐梦想、忘我奉献的时代之光,传递给大众更多的精神力量。

新一季节目增添"科学家请回答"环节,旨在创造一次平凡好奇心与科学大脑之间的相遇,节目组深入大街小巷、各行各业向市民征集了百余个关切的科学问题,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挑战将会是什么?我国的量子通信什么时候能普及运用到大众生活中?很多难治性疾病,未来会不会和治疗感冒一样简单,吃个药就好?人类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处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市民们的提问涉及基础研究、宇宙探索、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端制造、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等各个领域,趣味横生的问题,源自生活的真实发问,递交给科学家们,科学家们选择问题、回答市民关切的过程,也是一次难得的对话交互,激发共同拥有的对世界的热爱和探索,以求索之问,碰撞科学新知。


科学精神,是不畏艰险不停追求真理的力量所在,节目希望以科技的力量,点燃一颗颗心灵的火花,激发公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引领他们走向科学的殿堂,共同探索人类文明和科技创新的未来之路。

科学研究,人人皆有可为

"我偶尔会吐槽我的老公和儿子,说他们是‘一丘之貉’,可说完之后我就会想,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们出现在居民小区里,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未来之城》的演播室里,从事环境咨询工作的上海市民靳蕾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和靳蕾一样感到好奇的,还有从事客户管理工作的上海市民应俊。一次偶然机会,应俊在一档广播节目中,了解到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科研项目——"貉口普查"。她很想知道,没有生物专业背景的她,究竟能在科研活动中做些什么。


今年4月中旬,新一轮"貉口普查"启动志愿者招募,应俊立刻报名,并受邀提前体验"貉口普查"预调查工作。在专业科学家的指导下,应俊带着8岁的儿子前往沪上某居民小区,通过走样线、做问卷等方式,调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的数量和生存状况。

"了解才能关心,关心才能行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跟着专业科学家做了科研,更学到了与貉和谐共存的科学方法。"应俊说。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4.14%,较202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在上海,市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进一步点燃了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除"貉口普查"之外,包括"鸟撞调查""昆虫家谱"在内的多个公众参与科学项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今年4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携手多家单位,启动名为"遇见动物:2024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活动中推出"上海蝴蝶生存现状监测"等一系列公众参与科学项目,带领公众以主人翁视角体验一线科研生活,掌握科研本领。项目启动后,市民报名踊跃。


据"上海蝴蝶生存现状监测"项目发起人之一的宋晓彬介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了公众参与的蝴蝶监测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多上海市民参与到与昆虫有关的监测活动中来,参与者呈现出年龄分布广、职业背景多样等特点,他们中既有公司白领、学校教师,还有木匠。"这恰恰说明科技创新在上海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当越来越多科研项目以更加多元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科学家与市民之间的‘双向奔赴’,无疑将进一步提升这座城市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情感浓度。"

此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也在今年发起了一项公众参与科学项目,借助公众力量采集认知数据,助力提升各类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筛查的效能。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认知检测工具集平台负责人包一川介绍,现有的认知功能检测方式,主要依赖问答和各类量表,有人力成本高、筛查效率低、检测偏主观等缺点。"我们开发一系列检测工具,就是为了更好地量化认知功能,并尽可能降低对主试的要求,甚至让被试自主完成检测。公众的参与能帮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数据,进一步丰富常模数据库,同时还能对采集模式进行论证。"

《未来之城》将用镜头记录下这些公众参与科学项目的全过程,参与的市民和科学家也会陆续走进演播室,分享他们携手推进科研的心路历程。

  作者:王彦

文:王彦 图:上海广播电视台提供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最后的阵地崩溃,走向可耻的终点

日本,最后的阵地崩溃,走向可耻的终点

一个坏土豆
2024-06-02 18:08:07
如果圆周率算尽了,会出现什么后果?颠覆人类文明或许只在一瞬间

如果圆周率算尽了,会出现什么后果?颠覆人类文明或许只在一瞬间

文史达观
2024-05-30 06:45:02
朱婷谈发球象征性登场:当时纠结,魏秋月老公叫我准备发球收尾

朱婷谈发球象征性登场:当时纠结,魏秋月老公叫我准备发球收尾

阿芒娱乐说
2024-05-31 15:01:56
快放生!四川老大爷钓到红色怪鱼,网友惊呼:牢底坐穿鱼

快放生!四川老大爷钓到红色怪鱼,网友惊呼:牢底坐穿鱼

小胡渔记
2024-05-30 08:40:02
哈佛大学: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哈佛大学: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39健康网
2024-06-01 21:31:45
突发!四川一条河变粉红色,环保局称没毒,源头没找到,评论炸了

突发!四川一条河变粉红色,环保局称没毒,源头没找到,评论炸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3 08:19:24
分手前,我们做一次爱吧

分手前,我们做一次爱吧

娱乐洞察点点
2024-06-03 02:05:18
王朔:美国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小市民居住,过一份踏实日子

王朔:美国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小市民居住,过一份踏实日子

芯怡飞
2024-05-31 15:24:51
听说过捡尸吗?有些寂寞少妇,喜欢在醉酒后躺在酒吧门口等着被捡

听说过捡尸吗?有些寂寞少妇,喜欢在醉酒后躺在酒吧门口等着被捡

戎安鸽
2023-01-13 18:34:11
江苏一女子刚办完离婚手续,兴奋向闺蜜宣布,闺蜜不停道“恭喜”

江苏一女子刚办完离婚手续,兴奋向闺蜜宣布,闺蜜不停道“恭喜”

四象八卦
2024-06-02 19:06:37
盘点女乒四位"刺头":曹燕华喝酒抽烟五毒俱全,丁宁为赢不择手段!

盘点女乒四位"刺头":曹燕华喝酒抽烟五毒俱全,丁宁为赢不择手段!

祝晓塬
2024-06-02 22:13:03
破船还未搬走,菲第3艘坐摊舰又来了,国防部开始上场,禁令生效

破船还未搬走,菲第3艘坐摊舰又来了,国防部开始上场,禁令生效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12:50:23
1992年阎锡山小儿子回忻州老宅,不料却被售票员拦住:同志请买票

1992年阎锡山小儿子回忻州老宅,不料却被售票员拦住:同志请买票

历史有些冷
2024-06-02 10:05:02
人生下半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年觉醒》

人生下半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中年觉醒》

洞见
2024-05-31 21:45:45
功德林最“憋屈”的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75年最后一批被释放

功德林最“憋屈”的两人:都参加过南昌起义,75年最后一批被释放

史源历史专栏
2024-05-31 10:01:29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70岁老头风流成性,把十多个会所小姐带回家当保姆,最后动了真心

叶天辰故事会
2024-05-22 15:49:25
曼联欲6000万签马夏尔替代者,已考察一赛季!左闸替补亦有新人选

曼联欲6000万签马夏尔替代者,已考察一赛季!左闸替补亦有新人选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4-06-03 07:38:13
终于知道考公务员为啥要体检了笑崩了哈哈哈哈

终于知道考公务员为啥要体检了笑崩了哈哈哈哈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5-31 14:35:48
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锡望
2024-06-02 14:28:21
捂着伤口追下25级台阶追击20多米倒在血泊中,武汉民警邱建军壮烈牺牲

捂着伤口追下25级台阶追击20多米倒在血泊中,武汉民警邱建军壮烈牺牲

极目新闻
2024-06-03 08:53:42
2024-06-03 12:40:49
文汇报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19268文章数 3085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手机要闻

轻薄又全能 华为Mate X5购机赠送HUAWEI Care+权益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