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智库·悦读丨王修华:在建设金融强国过程中谱写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0
分享至


中时荐书

该书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国内外数字金融发展的状况与特点,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数字金融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治理创新的认知,更厘清了我国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我国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推介

王修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数字金融既是我国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金融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联合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易观、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成立了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蓝皮书课题组,在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市场机构、专家学者展开广泛、深入地合作与交流,赴多省(区)市开展调研,利用统计数据、大数据开展测算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分析,形成包括一个总报告、五个专题报告在内的研究成果。《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这本书就是这一重大研究课题成果的结集。

该书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202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和治理。一是数字金融的理论创新。当前,数字金融研究迫切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形成理论支撑与共识。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下,金融理论在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理论逻辑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革,对金融实践带来了深远影响。数字金融创新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例如,数字的资产价值挖掘将有效提升社会经济资本水平,智慧金融将成为继互联网金融后金融业转型与发展的大方向。有鉴于此,该书在对数字金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围绕数字普惠金融、产业数字金融、消费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理论脉络与进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数字金融创新实践。例如,该书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下沉对支持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提炼的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框架,对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数字金融的技术创新该书强调了我国数字金融底层技术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合约等技术为代表,呈现出精准化、智能化、安全化、规范化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是各类数字金融技术实现的先导技术,也是面向各类客户提供精准化服务的底层支撑。为此,金融机构在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也要提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扩大数据分析维度和覆盖范围,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好地为营销、风控、反欺诈等环节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促进金融行业向智能化发展,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环节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业务量增加、成本减少、风险降低、客户满意度提高等诸多价值。此外,生成式AI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从而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未来在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中应注重对生成式AI的应用,改进现有金融服务和工具,推动金融创新和新业务模式发展。

三是数字金融的模式创新该书聚焦绿色金融、数字人民币、数智化营销、元宇宙金融等方面展开研究。该书指出,数字人民币发展迅速,数字人民币支付渗透率不断攀升,但与移动支付相比,其发展相对缓慢。事实上,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数字化法定货币,在应用推广过程中,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系统的稳定性、产品的易用性及场景的适用性等方面给予支持。当前,数字人民币的探索已经从国内业务走向跨境支付探索,各方应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具体应用场景推出定制化产品,并积极参与B端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应用。此外,该书指出,金融机构数字化基础设施已逐步趋于成熟,但金融科技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并未能有效解决分支机构营销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对此,一方面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解析目标客群,为数字化营销做好数据准备;另一方面应加强新技术应用,利用算法模型,从客户基本属性、持有产品、资金流向等方面刻画目标客群的数据画像。

四是数字金融的治理创新。做好数字金融的大文章,需要从根本上把握好数字金融价值与安全的“跷跷板”。该书从数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数字金融风险、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建设、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数字金融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彰显金融创新价值的重要抓手。例如,农村数字金融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门槛,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还有利于催生乡村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从以往发展历程来看,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导致监管滞后,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非持牌金融行为越发隐蔽,各类金融业务趋于复杂,金融监管难度上升。尽管近年来“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等管理原则愈加凸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营环境逐渐开放的大背景下,此类边界依然存在模糊地带,可能带来监管真空。因此,监管科技要和金融科技齐头并进,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以便更好地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该书扎根中国沃土,立足全球视野,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进业态模式创新、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数字金融环境”为研究目标,以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为主题,深入分析和研究2021—2022年中国数字金融的创新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从新理论新研究、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成就新治理四个维度全面探讨了数字金融发展现状、特征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书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国内外数字金融发展的状况与特点,而且深化了我们对数字金融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治理创新的认知,更厘清了我国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我国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36611文章数 63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