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9年毛主席庐山密会贺子珍,贺子珍失声痛哭:我当初太不懂事

0
分享至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毛主席和贺子珍终于在庐山重逢,曾经他们有过十年的婚姻,十年的革命友谊,奈何一见面,贺子珍就痛哭流涕说道:我当初太不懂事。

毛主席和贺子珍这次会面都谈了什么?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又为什么时隔20年后才见面呢?



图 | 贺子珍在庐山

30多年前,也就是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井冈山,此时井冈山上驻扎的是袁文才的部队,而贺子珍就在其中。

贺子珍原名贺桂圆,是江西永新县人,她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乡绅。她虽是女儿身,性格却很大大咧咧,是个倔强且要强的姑娘,做事也很干练。在上学的时候,贺子珍觉得“桂圆”二字过于柔弱,不符合自己的个性,便自作主张取了“自珍”的学名,寓意善自珍重。

长大后的贺子珍,很是出挑,有着绝美的样貌。她身材很纤细,皮肤白皙,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矜持和羞涩,反倒是为人光明磊落,说话做事干脆利落,是个有想法的女生。



图 | 毛主席和贺子珍

特别是在哥哥贺敏学的言传身教下,贺子珍跟随他开始了革命事业。慢慢地开始有了“永新三贺”的名头,所谓“三贺”,就是指贺家三兄妹:贺敏学,贺子珍,贺怡。而贺子珍还曾担任县里的妇女部长,渐渐的有了名气,被当地群众亲切的誉为“永新一枝花”。

1927年7月,贺子珍因为参与组织永新暴动,受到敌人的追捕和压迫,无可奈何之下,贺子珍跟随贺敏学率军上了井冈山,这里有贺敏学的好友袁文才和王佐,相对来说很安全。

当时,井冈山上几乎全是大老爷们,贺子珍这样的女生尤为罕见。不过,要是因此小瞧了贺子珍,那就大错特错了,贺子珍的马术尤为优秀,甚至可以一边骑马一边用枪击杀敌人,枪法很准,而且还是左右同时开弓,有着“女战神”的称号。



图 | 贺子珍

贺子珍是井冈山上第一位革命女战士,可以说是有资历的老红军了,比毛主席抵达井冈山的时间还要早几个月。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初识就在井冈山,第一次见面时,双方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见惯了五大三粗的老爷们,突然间看到英姿飒爽的贺子珍时,立马就被她吸引了。这位女同志长得十分清秀,为人很是豪爽正直,不是什么扭扭捏捏的性格。

面对这样一位女战士,毛主席热情地同贺子珍握手道:“贺子珍同志你好,以后我们就共同战斗吧!”

而贺子珍对毛主席的初印象又是什么呢?当时贺子珍只觉得毛主席跟井冈山上那些战士们不同,穿着一件中山装,样貌很是俊朗,有一种文人的气质,但同时又是热情、不拘小节的。



图 | 贺子珍

在井冈山上,毛主席和贺子珍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有了交集,频繁的接触下,两人也逐渐地熟络起来,常常会聚在一起。后来,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主席消沉过一段时间,也都是贺子珍在细心照顾和陪伴着她。

在不断的相处中,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暗生情愫,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1928年,毛主席和贺子珍结了婚。两个人的爱情开始于革命时代,同样的也受到了战火的考验。

1932年,福建长汀,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名叫毛毛的小男孩,毛毛的到来让这个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也让贺子珍心中多了一份牵挂。



图 | 毛主席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国民党大部队的围堵下,我军被迫开始了漫漫长征路,长征的艰难险阻是众所周知的,在这种局面下,贺子珍自然不会同意让年仅1岁的毛毛随军奔波。

无可奈何之下,贺子珍只好忍痛将毛毛留给他的叔叔一家,请毛泽覃夫妇代为照看,当时毛泽覃所处的苏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毛泽覃要与敌军进行游击战,危险重重,出于安全考虑,毛泽覃只好将毛毛托付给当地的一户人家,准备打胜仗后再将其接回。

可天不遂人愿,毛泽覃在与敌军作战的时候不幸牺牲了,而毛毛也因此失去了踪迹,成为贺子珍一生的惦念。



图 | 毛主席

也是从此开始,贺子珍的不幸接踵而至。众所周知,长征经历了雪山、草地等系列的艰难险阻,即使是一名战士,都难以坚持到最后,更何况是身体虚弱的贺子珍。

红军进行长征的途中,时刻都要保持警惕,以应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敌袭。这天,一处山坡上,贺子珍正和红军们在此地停留休整,突然远处传来阵阵轰鸣声,紧接着,就看到敌人的飞机在上空,而他们也发现了红军的身影。

战斗一触即发,很快,敌机就开始朝着地面疯狂地扫射,企图让红军土崩瓦解。在敌军的强烈猛攻下,红军纷纷躲到旁边的一条水沟中。

这时,已经安全掩饰自己的贺子珍,忽然间发现有一名伤员正躺在担架上动弹不得,糟糕的是,敌军的炸弹正朝着他附近射去,千钧一发之际,贺子珍奋不顾身的跳出自己的安全地带,像箭一样冲了出去,义无反顾的扑在了伤员的身上,企图用身体挡住炸弹的攻击。



图 | 毛主席和贺子珍

“砰”的一声巨响,是炸弹落地了,受到炸弹余威的影响,尘土四散,一下子就将贺子珍和伤员盖住了。过了一会后,敌机离开了这个小土坡,围在附近的战士们,立马飞奔过来解救他们。

在战士们的齐心合力下,盖在两人身上的土很快就被拨开了。由于有贺子珍的保护,那位伤员只是受了轻伤,而贺子珍却满身都是血的躺在地上,昏迷不醒。

而另一边的毛主席得知妻子身受重伤后,十万火急地赶了过来,看着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贺子珍,毛主席感到深深的无助,可此时却也只能一声声的唤着:“子珍,子珍,醒醒啊,你不能有事啊。”

好在军医很快就赶到了现场,通过初步检查,发现贺子珍身上残留着17块弹片,生命垂危,可当时并没有麻药,而贺子珍必须立即取出弹片才能保命。



图 | 晚年贺子珍

就这样,贺子珍被战士固定住四肢和头部,在没有麻药的支持下,由医生当场取出弹片。然而即便是这样,军医也只能先取出几片嵌入比较浅的弹片,而深处的弹片,却是永远地留在了她的体内。

巨大的疼痛让昏迷的贺子珍短暂的清醒了过来,可她硬是要强的咬住嘴唇抵住不吭声,到最后嘴唇都被咬破了,她也没有流出泪。

可最让贺子珍感到煎熬的,不是身体上的疼痛,而是内心深处的煎熬,向来都是女汉子般在战场上奋勇作战,此时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担心自己再也不能上战场杀敌了,担心会给红军拖后腿。

万幸的是,在医生的全力救助下,贺子珍最终还是战胜了死神,顽强地活了下来。然而幸运之神并未眷顾贺子珍,很快她就迎来了另一个难题。



图 | 贺子珍和家人

1935年,云南贵州交界一带,红军还处在长征的途中,怀有身孕的贺子突然临盆,这个孩子的到来充满了意外,无奈之下,贺子珍只好在附近的一件早已破败的房子中,生了与毛主席的女儿。

这已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第四个孩子了,之前的几个皆是命运多舛,不是夭折就是辗转寄养在老乡的家中。而此次也不例外,敌军对红军虎视眈眈,一直在围追堵截,革命形势依旧严峻,新生儿跟随部队压根没有存活的机会。

经过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深思熟虑,只好将这个孩子像往常一样,寄养在当地老乡的家中。于是,悲痛之下,贺子珍用自己仅有的军大衣,小心翼翼地将孩子包裹起来,托付给了当地的一户人家。就这样,尚未足月的新生儿离开了父母,开始了漂泊无依的生活。



图 | 毛主席

贺子珍除了在抚养孩子的问题上遭遇了巨大的折磨,在感情之路上,依旧是充满了坎坷。

1935年,随着红军部队抵达陕北,也宣告了长征的结束。1928年到1935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毛主席人生中最失意的一个阶段。期间,毛主席一直被党内部分人员排挤,很是抑郁,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他才重新回到党的领导阶层。

在毛主席失魂落魄的时候,与他共患难的始终都是贺子珍,妻子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两人惺惺相惜,最终毛主席也走出了低谷。

红军到达陕北后,全国的有为青年和知识分子也纷纷逃离国民党的管辖,汇集在革命圣地延安。相比起这些人,贺子珍自觉自己文化水平低,面对有文化有知识的女学生和女作家们,贺子珍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图 | 毛主席

而自己深爱的丈夫毛主席,在抵达延安后,反倒是比往常更加忙碌了,根据地的建设,前线的作战这些都要毛主席一一过问,下发指令,每天来找毛主席的人更是从早到晚都不停歇。

这种状况下,贺子珍由衷地觉得自己就是局外人,经过长征的磨砺,贺子珍的身心都受到了摧残,可此时她却得不到丈夫的关心,不由得郁结于心,身体每况愈下,整个人也开始变得焦虑,她常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和毛主席发生争吵。

事情越演越烈,贺子珍在怄气的状态下,离开了延安,准备前往苏联学习并治病。期间,毛主席曾派人挽留她,希望她不要离开,可最终贺子珍还是不听劝,毅然决然地乘坐飞机前往莫斯科。

这一决定也使得贺子珍与毛主席的关系出现裂痕,成为贺子珍最大的遗憾。



图 | 贺子珍

贺子珍在抵达苏联后不久,就接受了治疗,取出了体内残留的部分弹片,由于医学技术水平有限,还有几片则永远地留在了她的体内。每当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会一阵阵疼痛。

贺子珍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待了没多久就开始后悔了在夜晚入睡的时候,总是想起毛主席,常常夜不能寐。为此,她给毛主席寄去好几封信,可却没有收到回信。也是在苏联时期,贺子珍收到了毛主席寄来的诀别信,信中提到毛主席结束与贺子珍的婚姻关系。

在日复一日的思念中,贺子珍的日子过得很是心酸,好在1941年,贺子珍4岁的女儿李敏来到莫斯科,和她一起生活,这才慢慢抚慰了她的伤口。不久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也来到了莫斯科,四个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互相扶持着。



图 | 贺子珍和李敏(左一)

尽管几个孩子的到来,让贺子珍的生活中有了欢声笑语,可在莫斯科生存并不容易,为了维持一家的开销,贺子珍不得不竭尽全力挣钱养家。甚至在寒冬腊月里,她还要不停地劈柴,只为让屋子能稍稍暖和点。

1947年,在苏联待了十年后,贺子珍终于带着女儿回到了中国,十年的时间,早已将贺子珍的心打磨的越发平静,此时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再与毛主席见一面。

可天不遂人愿,在贺子珍乘坐火车前往北京的时候,组织上的人找到她,让贺子珍不要踏进北平,至此,贺子珍只能南下来到上海,这一住就是大半辈子。

毛主席与贺子珍故事的转机发生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当时毛主席正在庐山开会,意外得知贺子珍在南昌休养的消息,便派人将她接上庐山会面,而这也是她们最后一次见面。



图 | 毛主席和群众

1959年7月8日,夏日的傍晚,微风习习,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径直驶上庐山,缓缓停靠在一处别墅的台阶下。

毛主席的卫士早已等候多时,看到车子停下后,连忙大步上前来到车子右后侧,将车门打开,然后从后座扶出一位老人,与之随行还有一位年近40的妇女,只见她从副驾驶跳了下来,与卫士一起搀扶着老人走进了别墅。

而这位老人正是贺子珍,40岁左右的妇女是水静。水静是为数不多知道贺子珍和毛主席爱情故事的人了。

三人进入别墅后,卫士示意水静在二楼的值班室等候,然后带贺子珍走到一个房间前,自己又退回了值班室。



图 | 毛主席在庐山住处

贺子珍走进屋子,抬起头一看,发现坐在自己面前的赫然就是毛主席。距离上一次分别已经过了22年,此时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形容她此刻的复杂情绪。顿时,贺子珍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一发不可收拾。

相比之下,毛主席反应还算平静,可讲话的时候嗓子却是沙哑的:“我们一见面,你就哭,话也不说,等以后见不到了,又有很多话想说。”

听到久违的声音,贺子珍也缓缓平静了下来。毛主席又紧接着问道:“这几天你身体怎么样?一切都还好?”

面对毛主席亲切的问候,贺子珍心里暖暖的:“我都挺好的,倒是你,身子大不如从前硬朗了。”

“没办法呀,忙,比过去还要忙。”毛主席点了点头,回道



图 | 毛主席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沉默,最后还是毛主席主动开口:“你在苏联过得可好?”

对此,贺子珍将苏联时的生活一一讲述了,讲到了学习上的进步,也提到了那些心酸的往事,心里不由得一痛。

毛主席听后,感慨道:“子珍,我托人去拦你,可你就是不听,执意要前往苏联,还让警卫捎回一个手帕,上面写着:从此诀别!你清楚我当时有多难受吗?”

贺子珍闻言又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哽咽着说:“都怪我当时太不懂事了。”

短短的一句话,却饱含着深深的反思和懊悔。



图 | 毛主席

转眼间一个小时过去了,尽管在不舍,两人也开始做了最后的道别。回到住处后,贺子珍还处在兴奋的状态,拉着水静说了好久过去的往事,讲到了井冈山,讲到了长征,将甜蜜和委屈都一股脑了抛了出来,整整一夜都没入睡。

1984年4月,饱经风霜的贺子珍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与世长辞。

贺子珍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也献给了挚爱毛主席。她一生命运多舛,充满了悲剧色彩,却始终保持着宝贵无私的品质,她的名字应当被人们所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与孤独相爱
我与孤独相爱
唯有孤独与烈酒
637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抵达新加坡 将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

头条要闻

泽连斯基抵达新加坡 将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FE官方支持页面上线 预示产品即将发布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