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中产不爬藤?因为没必要

0
分享至

  

  在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家庭们开始寻求平衡:什么样的学校能带来最高的“性价比”呢?在此一博弈的过程中,也许藤校,就和我们的满汉全席一样,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专栏作者:Andrea Zhou(圣路易斯大学高等教育博士候选人、INTO项目学生事务主任。通过在中国和美国大学15年的工作经验,系统参与中美教育系统比较,专注研究解决留学生在美国留学中遇到的不适,以及在美留学生的学校参与度理论和职业发展模型),本文来源:公众号“致极学院” ,ID:AreteCollege。

  为什么美国本土的中产家庭没有一味迷信“爬藤”?是“藤校”不好吗?事实上,“藤校”恰如“满汉全席”,盛宴虽好,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

  “藤校”,或许是全球学子心目中最高的教育追求,但在美国本土,普通家庭似乎并不那么一味追求“爬藤”。

  生活在美国,随着越来越融入社群,和中产阶级家长们有越来越多的沟通互动,我逐渐发现,这些学生和家长并非那么迷信藤校。甚至,我倒是不时听说,一个又一个优异的“别人家孩子”,放弃藤校录取,反而投身到知名度并不是那么高的其他美国大学怀中。

  为什么他们不迷信藤校,或者说那些所谓的名校呢?是“藤校”不好吗?

  藤校如满汉全席

  奢华但“没必要”

  不妨先用一个比喻,来尝试说清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美食之邦,各民族各地域的菜系众多、名菜纷纭,也因此,囊括了所有主流的菜系和美食的“满汉全席”又被视为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既然吃一桌满汉全席就能一窥中国美食的风采,那为什么中国人不餐餐都吃呢?

  或许有读者立刻会说,要考虑费用啊,本是皇家宴席的满汉全席用料都极其昂贵奢侈,岂可作为家常便饭?

  退一步讲,即便获得了泼天的富贵、拥有花不完的钱,我相信也不会有人就此选择餐餐全席。很简单,纯粹是因为没必要——因为有大量的选择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口腹之欲,费时费工费钱的全席虽好,但到底没必要成为日常餐标。

  

  其实,入读藤校和吃“满汉全席”有着非常类似的逻辑:从最开始,“藤校”就是为富裕家庭设置的,学费非常高昂。并且,虽然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在某一款菜式上它也未必是最优秀的。

  更关键的是,“满汉全席”并不是所有人的追求

  回归理性的家庭

  开始追求性价比

  美国的大学最开始是为贵族阶级设置的。

  例如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建校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其建立之初便是为贵族阶级、教会等培养特殊人才和高级人才。

  在美国所有大学的录取中,都有一种特殊的录取机制“legacy”, 也即校友录取——如果是校友的直属亲属,则享有优先录取权。这也是特权阶级通过大学的门槛来保证自己阶级利益的一种方式。

  

  据Forbes报道,美国一些大学正在取消“legacy”录取,但藤校不会跟进 | 图源:Forbes

  19世纪,凤毛麟角的大学生们无异于天之骄子,他们的生活在聚光灯下被无限放大。这也是美国大学运动联赛兴起的原因之一——由于普通群众对于大学生的生活非常好奇,他们就通过参与大学运动联赛来窥探大学生的生活。

  进入20世纪,美国的大学开始走入了黄金时代,但是大学依然是一种奢侈品。

  在过去的50年间,美国大学的学费一路水涨船高,最近几年以来,大部分的藤校学费加生活费都直逼10万美金一年,而且奖学金的发放制度从最开始的“优秀生奖学金”逐渐过度到了“需求奖学金”。

  许多普通的中产阶级发现,不管学术成绩多么优秀,在学校拿到全额奖学金都不太可能了。而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来说,学费更是一涨再涨,比如哈佛商学院20万美金的学费无异于给许多学生设置了很高的门槛。

  

  哈佛商学院|网上图片

  整个社会开始逐步反思大学的投资回报率。不仅仅是藤校,即使是普通的大学,学费也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年收入。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几十年都还在还学贷,高额的学贷使得学生和家长都在不断地反省高等教育的价值。

  在学历贬值的大背景下,家庭们开始寻求平衡:什么样的学校能带来最高的“性价比”呢?在此一博弈的过程中,也许藤校,就和我们的满汉全席一样,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许多家庭发现,美国有许多大学提供超低学费、高额奖学金的方案,甚至有不少全免学费的大学,比如 College of the Ozarks。

  这所学校通过让所有学生参与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来减少大学的必要支出,从而使得学校可以通过联邦政府基金来维持,所以学校不收取额外的学费。

  在这所学校,同学们会发现,打扫教室的是自己的同学, 修缮教学楼的是自己的同学,IT部门的员工可能是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校的小卖部是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运营的。这类的全免学费的本科类院校现在为美国的学生和家庭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既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也不用背上高额的学贷。

  

  College of the Ozarks|网上图片

  除了资金问题之外,许多家庭不选择藤校可能是因为学校的专业。US News对于毕业生收入的研究指出,毕业生的收入虽和学校有关,但与专业的相关度更强。

  最吸金的专业无异于医学类专业,而最“清贫”的专业一般就是社工类专业。即使是在最高的学府读社工类专业,他的收入也无法超过普通的住院医师的收入。

  因此,如果这个家庭和学生比较在意投资的回报率,对于学生毕业之后的收入有一定的要求,那么选对好专业远比进入藤校要有效的多

  比如说,“麻醉医生”这个职业是在美国收入天花板级别的专业,而提供这个专业的学校,除了传统的这些藤校之外, 学生还可以选择范德堡大学,芝加哥西北大学,Mayo Clinic School of Medicine 等等。

  对于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学生,就是英雄不问出处了,不管是在小型的医学院完成的教育,还是在大型的研究型大学完成的教育,大家的起点差距并不大。因此“藤校”的比较优势在这里体现的并不是非常明显。

  

  选的不仅是学校

  更是一种价值观

  同时,在这个各种各样的思想碰撞非常激烈的时代,很多学生和家长选择一所学校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比如说,现在美国的社会中许多州开始逐渐的“大麻合法化”。这样的趋势慢慢开始蚕食着教育系统。

  作为家长,如果他们本人反对现在的大麻合法化,那么他们可能就会选择一些相对思想更加保守的学校——在美国有很多的学校不遗余力的反对大麻合法化,禁止在学校内使用任何违禁物品,禁止任何学生,老师使用违禁用品,禁止在学校附近开设违禁用品的商店等等。

  学校常常反馈了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其他的例子还有种族问题、枪支问题、性别多元化问题,等等。

  学校的课堂和校园环境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校方立场和态度极其关注。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学校的“人设”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也是很多学生考量的因素。

  

  美警逮捕哥伦比亚大学的示威学生,抗议活动蔓延,多校停止线下授课|图源:《卫报》

  最后,在这个社会劳动逐渐同质化的社会,所有的工作逐渐的趋近于相类似的报酬。

  前几天,我刚刚读到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大学生成为保洁之后的生活。大家慢慢可能也发现了这个趋势,以前那些被人看不起的服务型工作,体力型劳动,由于从事人数的降低而逐渐变得“物以稀为贵”,当白领不如当蓝领,这样的情况慢慢出现了。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白领蓝领的收入趋同已经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

  前几年美国的卡车司机罢工之后,USPS公布了卡车司机的收入,平均高达15万美金一年,妥妥的年入百万人民币!既然如此,很多家庭开始重新审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上大学?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卷名牌大学呢?

  答案肯定是相当多元化的,尤其是对于传统学习下比较吃力的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道路也能寻求一个中产阶级的工作,并不一定非要去卷上大学这一座独木桥。

  别为名校文凭

  砸锅卖铁

  综上所述,上藤校其实是一个非常复合型的选择,他是家庭财务状况,学生培养计划,专业选取,未来职业规划等等方面的一个综合考量。

  许多家庭对于藤校的看法是藤校的offer和其他学校的offer一定要横向比较,来看哪一个学校的性价比最高,投资回报率最高,而不是单纯地为一个藤校的文凭去砸锅卖铁,负债累累的去博一个没有保障的明天。

  就如我们前文分析的,吃满汉全席固然很好,但是一碗简单的牛肉面就能满足我的日常需要时,当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选择了。

  

  不迷信名校,不按家长的喜好鸡娃,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心态。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非常焦虑,因为我发现美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很简单,学了三年也就相当于国内一年的内容。我感觉这样学下去的孩子长大之后很难和“卷”出来的孩子竞争。

  但当我们把目光切换为长期主义,就会意识到这也许并不是一个问题。在大学阶段的时候,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距会通过课程慢慢缩小;再把目光拉倒毕业之后十年,某一科目的成绩就更加不重要了,反而更加重要的是一些个人的特质,比如协调的能力,领导能力等等,个人身心的健康,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面对挫折的处理方式都会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人的幸福感,而小学数学成绩对人的影响反而可能没有那么大。

  养育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种“修炼”。家长的急功近利,盲从,跟风行为,会直接在孩子身上反馈出来。当家长更加从容的养育孩子,慢下来,也允许孩子慢下来,一起和孩子探索去真正寻找自己的那一条道路,也许会看到更美好的风景。

  作者:Andrea Zhou

  来源:致极学院,由一批杰出的中国企业家和教育创新者,联合海外一流院校共同创办,是一所非营利的高等教育机构。致极学院是一所融汇东西古今的文理学院,致力于保护新世代的创业精神和领导力,培养未来的企业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1!林高远打疯了,击败世界第15,罕见怒吼庆祝,如张本智和

3-1!林高远打疯了,击败世界第15,罕见怒吼庆祝,如张本智和

足球慢镜头
2024-05-31 16:04:32
21日官方终于出手!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为爱马仕

21日官方终于出手!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为爱马仕

我是小北呀
2024-06-01 06:49:09
这才是房地产最大的雷!

这才是房地产最大的雷!

樱桃大房子
2024-05-30 22:07:56
突然悟了孙楠当年退赛的原因,今晚之后,孙楠的口碑180度大反转

突然悟了孙楠当年退赛的原因,今晚之后,孙楠的口碑180度大反转

热剧迷
2024-06-01 05:50:48
王传福: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王传福: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都在中国,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封面新闻
2024-05-29 17:44:45
余承东:享界 S9开启预售,预计售价45万元-55万元8月发布

余承东:享界 S9开启预售,预计售价45万元-55万元8月发布

中关村在线
2024-05-31 21:28:19
今夏哪天入梅、出梅?又是哪天入伏、出伏?一文给大家说清楚

今夏哪天入梅、出梅?又是哪天入伏、出伏?一文给大家说清楚

农夫也疯狂
2024-05-31 18:03:37
国乒首位女单被淘汰!0:3出局,垂头丧气输球,王艺迪3:0晋级八强

国乒首位女单被淘汰!0:3出局,垂头丧气输球,王艺迪3:0晋级八强

国乒二三事
2024-06-01 14:26:55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太讽刺!大S再嫁具俊晔后,“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5:11:29
337家银行被央行列入高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337家银行被央行列入高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小蜜情感说
2024-06-01 12:23:50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恳请中国队退出!巴黎街头屎尿横飞,画面不忍直视,还开奥运会?

青栀伊人
2024-05-30 22:13:48
医院的这项检查,不要反复做,做一次,致癌风险或高43%

医院的这项检查,不要反复做,做一次,致癌风险或高43%

医者真言
2024-05-31 17:21:18
雷克萨斯LX570正式复产!标配运动套件,首次采用三液晶屏

雷克萨斯LX570正式复产!标配运动套件,首次采用三液晶屏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4-06-01 09:28:51
最后一千米,3万俄军包围绞杀2万乌军:寸土必争10万乌军猛烈反扑

最后一千米,3万俄军包围绞杀2万乌军:寸土必争10万乌军猛烈反扑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4-06-01 14:30:14
美军司令不顾警告,乘军机飞越南海,一下子发现122艘船只集结。

美军司令不顾警告,乘军机飞越南海,一下子发现122艘船只集结。

三分亮剑
2024-05-31 12:30:24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能活过90岁的人,有29大特征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能活过90岁的人,有29大特征

我爱大河北
2024-05-29 10:03:24
肯辛顿宫打破沉默:不是公开凯特王妃健康状况,而是不露面安排

肯辛顿宫打破沉默:不是公开凯特王妃健康状况,而是不露面安排

夏丹凤娱乐会
2024-06-01 04:30:13
局长为谋求副厅,被骗300万,留置时说:“我马上就要提拔了,你们现在把我搞进来,是不是有人想整我?”

局长为谋求副厅,被骗300万,留置时说:“我马上就要提拔了,你们现在把我搞进来,是不是有人想整我?”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1 12:22:16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07:15:09
66岁老人去南京看病,坐诊大夫竟是自己儿子,父子相隔42年后相认

66岁老人去南京看病,坐诊大夫竟是自己儿子,父子相隔42年后相认

苗苗情感说
2024-05-31 15:14:02
2024-06-01 15:38:44
蓝橡树
蓝橡树
哈佛学长创立的国际教育公众号
3309文章数 191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儿童广播剧《乌梁素海的守护》首发上线

头条要闻

法国确认不邀请俄方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 克宫回应

头条要闻

法国确认不邀请俄方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 克宫回应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家居
健康
旅游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大热天,阔腿裤配什么上衣更清凉?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