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学课文《秋天》来源考证,插图画不对题,莫言《红高粱》引用

0
分享至


目前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从建国后的教材序列来说,是第十一套教材。

第一套教材,是建国后编的一套教材,呈竖排本。

第二套教材,是1951年编的一套教材,但1953年因不适合国情而停止,影响不大。

第三套教材,是1956年开始编的一套教材,也是评价最好、反响最好的一套教材。

现在正在使用的第十一套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编制、出版的,故也称“部编本”,2016年投入使用。


“部编本”的基调,据研究者对课文主题、关键词组等维度的评估,突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回归与人性彰显”,使得这版教材,与之前的教材,出现了主题上的一个明显的转变,在近期的教材热议中,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部编本”因为回归了人性的主题,社会环节明显不足。我们从小学第一册的课文来看,缺少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引导,而课文的内容,多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童话与虚拟作品,而讲述的课文主题,都很抽象。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五十年代出版的第一、第二、第三套教材,都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工厂、农村、山河的现实面貌,是一种记叙文,文章都尽可能多地让孩童认识到我们的国家与社会,认识到身处的现实环境,而在“部编本”里,这种让孩童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实际站位的文章严重偏少,多是一些花啊、草啊、小动物啊这些脱离现实情境的虚拟世界。


五十年代小学课本

甚至在民国的教材中,也没有忘记对孩童的父母的工作环境、社会氛围的介绍。


民国小学课本

童话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孩子的课堂毕竟是现实的,在这里接受的教育,不是沉浸在一种脱离现实的、不知稼穑生存的悬浮境界,而是要让儿童走在一种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引导之中。

我们看一下现行的小学一年级的上学期教材,没有一篇课文是介绍孩童所身处的社会现实的,这里看不到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年级上学期课本目录

而五十年代的课文中,却全面地介绍了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让孩童觉得自己是生活在现实的热气腾腾的中国。

而奇怪的是,“部编本”教材里,也将五十年代的第三版的教材里的不少老课文,移植到现行的课本里。

从某种意义上讲,“部编本”的教材, 更像是五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编写者,把他们自己童年时接受的一些课文,以怀旧的样式,又选入到现在的课本里了。

“部编本”语文课文的第一篇课本,名叫《秋天》。全文如下: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这篇课文来自何处?

诡异的是,这篇课文,却被莫言悄无声息、不动声色地融入到《红高粱》的小说中。

我们看看莫言在《红高粱》里描写:

“秋风起,天气凉,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十”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构思与句式,与这篇《秋天》的课文如出一辙。

莫言是一个极擅长模仿的人,他的小说里,大量移植了《静静的顿河》中的语句与意象,从而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其模仿的酷似性,甚至达到了疑似抄袭的程度。

比如,莫言在《红高粱》里的这一段看似独创的描写,实际上在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我们看看翻译家金人译本中的描写:

“太阳在他们头顶上照耀着,黑色翅膀的雁群,忽而排成一个圆阵,忽而排成一个天鹅绒似的黑色人字形,高叫着在深蓝色的天空飞过。”

应该说,莫言作为1955年的生人,他在小学时,所接受的教材,正是第三套语文教材,他不自觉地在后来的写作中,把小学时的课文天衣无缝地夹入到他的小说中。这也就理解他能够把《静静的顿河》“无声胜有声”地化入到他的小说的抄袭疑云了。

现行小学课本里的《秋天》来自何处?

我们从往日的教材里找一下。

我们发现,这篇课文的最早雏形,出现在民国的小学课本中。

这套教材由当时的知名学者张元济、蔡元培、王云五、胡适等参与编写。

全文如下:

《雁南飞》

西风起,雁南飞,

一会儿排成一字,

一会儿排成人字,

队伍很整齐,

晚上一同宿,

白天一同飞,

相亲相爱不分离。


民国课本

课文虽然描写了一个自然现象,但其作用,是喻示着人际关系,折射出的是对人类团结的企盼。

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一自然现象中喻示的现实意义,基本被抽离,而纯粹地成为一个景物描写。

建国后,第一版教材里,有一篇叫《秋天》的课文,但内容是不一样的。下面是这一篇课文:


第二版教材没有找到,不知其详。

然后,我们在1956年开始编写的第三套教材里,看到了民国教材的改写版,不过,标题是《大雁》。课文将民国教材里的“雁南飞”的特有的语境,换成了一个动物名词。

全文如下: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第三套教材课本

课文很简单,突出了季节的特点,而核心内容,大雁飞行的队形的概括,依然保留了下来。

到了八十年代,这篇课文的主题发生了改变,原来是描写大雁的最显著的特点的课文,经过添枝加叶后,成为了一篇表现秋天风貌的短文,大雁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

我们注意一下,这篇课文,在八十年代之后的教材里,还是有着微妙的变化:

八十年代的课本内容:

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九十年代的课本内容,与今天的部编本基本相同,句子截成短句,又加进了对天空的描写: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这种改编,就是将原文的核心内容,在外面又裹了一层新加的表皮,形成了一个描写秋天的课文。

原文里的社会含义没有了,只成了一个观望者对秋天的感受。

既然是观望,那么,早先的插图里,出现了孩子们对于天空里的大雁的观看,这种站位还是比较准确的。毕竟这篇文章,显示出的是秋天与观看者的关系。

但现在的部编本的课文,却抽调了这个观看者,也就是没有了之前插图中的儿童的视角,反而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课文中没有提及的“松鼠”在那里喧宾夺主。

所以,部编本的插图研究者在这里指出这个插图的图不对题。我们看一下研究者是如何论述的:


——以上的两幅图都是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秋天》中的插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选取秋天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大雁作为叙述的对象,介绍大雁南飞时的特点,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但是在插图中并没有体现出大雁南飞时变化队形的特点,只通过图画展示出大雁人字形排列,并未展示一字形的排列方式。同时在整篇课文的叙述中并没有提到其他的动物,但是在插图中反而多了一只松鼠,这与课文中所描述的情节存在很大差异。——


“大雁变形”在插图中未显示出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队列变形,插图只能表现出其中的一种瞬间,不可能连环地表现出这种变化,但是,研究者指出插图中出现了文中并没有出现的松鼠,倒不无道理。

而出现这种插图的图不对题的原因,还是插图本身,并没有重视对孩童的现实视角的呈现,实际上,与整个教材抽离了学生们的现实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部编本的“人性彰显”的教材特点,就可以看出,教材过度地关注所谓小学生的“人性感悟”,而不是引导小学生融入社会、进入社会、关注社会,根本的一点,就是向内转,转向自己的内心,从而导致小学课本里出现很多玄而又玄的所谓反映内心情愫、但却没有现实指向的课文,使得很多课文不知所云,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


八十年代的课本

一句话,脱离现实,沉湎在虚拟的时空中,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引起社会物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学课文《花的学校》令人反感,是它宣扬厌学情绪,意象细思极恐

小学课文《童年的发现》怪事:连作者都未搞清,内容更是莫衷一是

部编本小学课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断章取义,越读越糊涂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用日本自杀女诗人的童谣,真的合适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国多地设“警税合成作战中心”,胡锡进:不应动辄宣扬“作战”

全国多地设“警税合成作战中心”,胡锡进:不应动辄宣扬“作战”

小萝卜丝
2024-06-18 15:12:52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网友评选娱乐圈戏路最窄的演员,看了评论区,简直笑麻了

有趣的羊驼
2024-06-18 18:32:53
深圳一学区房,三年前14万元/平方米,现在4万元/平方米!

深圳一学区房,三年前14万元/平方米,现在4万元/平方米!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8 00:16:07
河北一场高温,让100万新能源的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车何去何从

河北一场高温,让100万新能源的车主苦不堪言,新能源车何去何从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4-06-19 00:06:33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退休后因被制裁,沦落到只能在香港租房住?

史二了
2024-06-18 14:01:44
莱茵金属再次援乌大杀器,沃夫昌斯克被困俄军伤亡已过半

莱茵金属再次援乌大杀器,沃夫昌斯克被困俄军伤亡已过半

史政先锋
2024-06-18 21:24:06
【现场】北京侨福芳草地突发火情,本计划3天后消防演练

【现场】北京侨福芳草地突发火情,本计划3天后消防演练

界面新闻
2024-06-18 01:03:42
在姜萍身上,玩重生梗并不好笑

在姜萍身上,玩重生梗并不好笑

仙女事件簿
2024-06-17 23:22:13
法国遭重击!姆巴佩确定无缘出战荷兰,或一直缺阵至1/4决赛!

法国遭重击!姆巴佩确定无缘出战荷兰,或一直缺阵至1/4决赛!

风过乡
2024-06-18 18:39:49
华侨城出售深圳艾美酒店,报价18亿,开业不到半年,总统套房2万一晚

华侨城出售深圳艾美酒店,报价18亿,开业不到半年,总统套房2万一晚

红星新闻
2024-06-18 20:51:05
这一次,开使馆车叫嚣外交豁免权的女车主,“底裤”都要被扒掉了

这一次,开使馆车叫嚣外交豁免权的女车主,“底裤”都要被扒掉了

小白探影8
2024-06-19 00:49:41
外媒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风向已经变了,三个现象

外媒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风向已经变了,三个现象

悠闲葡萄
2024-06-18 15:33:23
注意到没有,中国给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单方面免签”了

注意到没有,中国给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单方面免签”了

江平舟
2024-06-18 13:00:44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打脸了!北大网友怀疑姜萍考试作弊,中科院博士说她写的比我还快

云舟史策
2024-06-18 18:42:31
失去中国国籍代价有多高?身价千亿依然是待宰的羔羊

失去中国国籍代价有多高?身价千亿依然是待宰的羔羊

枫冷慕诗
2024-06-18 19:09:58
北大硕士赵斌:姜萍连题目都看不懂,点名王润秋,说错愿承担后果

北大硕士赵斌:姜萍连题目都看不懂,点名王润秋,说错愿承担后果

东东趣谈
2024-06-18 17:25:07
“人造数学天才”,一个非常拙劣的谎言,彻头彻尾的炒作

“人造数学天才”,一个非常拙劣的谎言,彻头彻尾的炒作

爆角追踪
2024-06-18 17:25:17
逆境之王!葡萄牙14脚0球,捷克1射正进球,C罗愤怒甩头带队扳平

逆境之王!葡萄牙14脚0球,捷克1射正进球,C罗愤怒甩头带队扳平

嘴炮体坛
2024-06-19 04:34:04
天才设计!上港发明中超前无古人的破门绝招,球迷:直接发奖杯吧

天才设计!上港发明中超前无古人的破门绝招,球迷:直接发奖杯吧

足球大腕
2024-06-18 23:11:38
马伊琍女儿庆祝父亲节,与爸爸文章罕见同框,40岁文章已满头白发

马伊琍女儿庆祝父亲节,与爸爸文章罕见同框,40岁文章已满头白发

橘子大娱社
2024-06-18 19:20:02
2024-06-19 05:06:44
岗姨的红尘呀
岗姨的红尘呀
三无退休老太太,开启陪你流浪、陪你歌唱、陪你两败俱伤的房车之旅。
72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头条要闻

欧洲杯-皇马19岁天才世界波 土耳其3-1格鲁吉亚

体育要闻

对于凯尔特人来说 谁是MVP根本不重要

娱乐要闻

被曝新恋情,张碧晨王琳凯发声辟谣

财经要闻

官方:税务部门没有倒查30年的安排

科技要闻

第一批小米车主,已经开始卖车了

汽车要闻

全球最低价 现代IONIQ 5N预售价39.88万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亲子
本地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在用什么吃饭这件事上,中国人仪式感拉满了

陆仙人:一步一步的路

亲子要闻

日本妈妈15年连生9胎,老十也在路上!这“幼儿园”太难带,她已经躺平了...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在鞍山的每一步都有新发现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