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6年,河北某县委书记顶住压力越级发地震预警,三天后唐山大震

0
分享至

前言

1976年7月28日,新中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即唐山大地震。

此次罕见的地质灾害虽然只持续了23秒的时间,但却让唐山这座人口超百万人的大城市在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次地质灾害,共造成了16.4万人重伤,超过24万人死亡,还有7000多个家庭无一人幸存的悲惨场面。

但其实早在7月28日前,中国地震检测网就在唐山附近侦测到了许多异常数据。

如距离唐山仅有百公里之遥的河北某县,其县委书记在得知唐山有可能发生地震后,就越级向全县发布地震预警,成功保护了全县40多万人的生命安全。



1.唐山大地震的提前预测

众所周知,中国位于东亚,其地缘板块长期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相互挤压,致使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其中华北地震带是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地震带。

这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又是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京津唐的所在地,一旦爆发地震其结果可想而知。



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先后发生的6.8级地震和7.2级地震,就造成了相当惨重的后果。

共造成8000多人丧生,380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势,上百万人无家可归,受灾面积达136个县,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为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人间惨剧,周总理在视察河北邢台灾区后,就首次谈到了“能否预报地震”的问题。

但是,关于地震的预报时至今日仍是令世界各国感到棘手的问题,只能提前对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进行预测和预估地震的等级。



后来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中央下令成立了预测地震相关方面的工作小组,其中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担任了组长一职。

就这样,一大批相关的专业人才聚集在了一起,随后又成立了多支预测地震的队伍。

通过团结各方力量,采用土洋结合、多路探索的方式,迅速展开了工作。

他们的脚步遍布中国大地,使用相关仪器年复一年地记录了大量的观测数据,期间还通过实践摸索出了大量用来检测地震的土方法……

最终通过已取得的数据,预测小组成功的在中国境内圈定了可能频繁爆发地震的大致区域,如四川、渤海等地。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华北地震带建立起了大量的地震监测点。

尤其是在唐山一带,地震监测点就多达85个,而这些监测点也提前预测到了唐山大地震。

根据张庆洲所著的报告文学《唐山警示录》所记载的内容:

早在唐山大地震发生之前,这一区域的地震监测网就已发现了许多异常数据,十几个地震监测点都发出了地震预警。

其中,一个名为马希融的人,就至少发出了两次地震预警。

他从5月下旬开始,就陆续发现当地的地电阻率值频繁发生变化。

地电阻率是当今世界常用的一种监测地震的方法,通常表现形式以阻率下降为主,地震的强度越强,阻率的下降就更加的明显。



为了确保准确性,他一边反复计算数据,一边不断记录附近动物异常的变化。

最后再结合其他监测点人员的意见,马希融于7月上旬正式向上级单位发去了强震预警。

地震作为“群灾之首”,上级部门自然也要派人前来核实状况。

7月14日,两位专家来到了马希融的监测点,他们通过检查仪器、核算数据,发现地电阻率是受到了干扰。

但这两位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专家以后土桥地震台承认设施内外线紊乱,干扰了数据为由,认为唐山近期不会发生地震。



马希融给出了反对的看法,专家继续反驳:

“如果唐山近期会发生强震,那事先也会多次出现小群震。”

他随后又说道:

“倘若情况相反,先发生强震,后发生小群震呢?”
“地震还从未出现这样的先例!”

可当时间来到了7月26日,地电阻率再次发生异常变化,马希融再次向上级发去了强震预警,与他一同发现这一异常状况的还有耿庆国。



耿庆国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曾研究了中国百年以来数百次6级以上的大地震,率先在世界上提出了旱震理论。

即该地区在发生地震前,普遍会经历一场旱灾,恰巧华北地区在1972年就遭遇了一场大旱灾。

在唐山大地震爆发前的最后一晚,他听家人偶然提起院外的衣服上出现了许多蚂蚁,他顿时就察觉出了端倪,随后又看向地面,发现地面非常潮湿。

早已为此事奔波已久的耿庆国,几乎下意识地认为地震马上要来了!

他二话不说,马上赶到当地派出所,将这一事情向上级做出了汇报。

后来他每每回忆起此事,心情仍是万分沉重。



其实,自当时间来到了7月份,北京地震队就陆续发现了许多异常状况,还通知了地震局。

地震局却以要了解状况为由,将汇报时间推迟至21日。

直到26日,耿庆国又向地震局做出了准确的汇报。

根据耿庆国的看法,尽管目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震级以及地点,但大致区域可以确定在唐山一带,同时他也给出5级以上的地震预警。

实际上在地震爆发前的数个小时内,唐山一带就响出了震声。

据耿庆国回忆,如果当时能给这一区域的老百姓提个醒,或许会极大的减少人员伤亡。



但地震局却带来了时任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的看法:

“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京津唐地区再乱可怎么受得了,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

梅世蓉有这样的看法不足为奇,早在1975年,众多地质专家对中国未来两年的地质灾害做出了相关预估。

预报室的专家们认为,自从经历了渤海地震,我国东部地区的地壳活动就已相对放缓。

未来的主要精力应重点放在西部,着重监测川滇一带的地震活动,主抓强震。

而之后云南爆发的龙陵地震,更加确定了他们的看法。



2.青龙县奇迹

同在地震局预报室工作的汪成民,在后来的采访中也谈起了此事。

当时许多在地震局工作的年轻同志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唐山一带极有可能会爆发强震,但是“求稳派”强行按下了他们的建议。

7月中旬,汪成民在全国防震交流会上向上级郑重要求将此事公开。

不过上级没有在第一时间同意,而是选择让他在之后的晚间座谈时对外公开。



17日晚,汪成民正式对外说出了,唐山一带在本月的22日至下月5日,可能会发生地震的通告。

而距离唐山仅有百多公里之遥的青龙县科委主管王春青,也参加了这次交流会。

他在得知汪成民的“警告”后,于25日选择了连夜返回县里,将此事立即报告给了县委书记冉广岐。

冉广岐听后,也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更何况时间现在已经来到25日,这意味着地震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不仅仅是来自于王春青的提醒,青龙县所在的位置也同样位于华北地震带上,其境内的两个地震监测点,早在1975年就已投入了使用。

不仅在5月份就开始出现数据异常的状况,到了7月份还频繁出现地震监测仪器指针跳动的现象。

一切的种种彻底打消了冉广岐的怀疑,更加让他坚定了地震发生的真实性。

但是,此时还有一个问题令冉广岐不得不去面对。

按照县委书记的权限,他不能直接向全县人民发布地震预警,想要发布还必须请示上级。

而他一旦选择“擅自行动”,肯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如果青龙县因此引发了社会风险,他不仅要承受上级的处分,严重的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但最终经过慎重的考虑,冉广岐还是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到了首位,向全县人民紧急传达了地震预警信息。

当天,县里的所有干部都接到了这一命令,冉广岐要求他们奔赴全县每一镇、每一个村庄,必须要将地震预警信息传达给每一个人。

而且,他也带头将办公地点搬离了县政府,住进了一顶帐篷中。

按照他的要求,全县人民从当天开始,要随时保持警惕。

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就迅速躲避,晚上也不能在家中睡觉,全部住到外面搭设的帐篷中。



就这样,全县40多万人都被紧急动员起来。

在仅仅两天内就举办了许多场地震紧急演练,就连学校都将教室搬到了操场上,同时应急物资也都准备就绪。

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3.8秒,唐山以及附近各县的人民群众,在睡梦中遭遇了7.8级大地震。

短短23秒的时间,就让唐山这座人口超百万人的大城市,在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九成以上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工厂内一半以上的生产设备遭到损毁,生活设施全部中断。



除此之外,还造成了16.4万人重伤,超过24万人死亡,7000多个家庭无一人幸存的悲惨场面。

而位于百多公里之外的青龙县,由于事先有所预警,外加多次组织地震紧急演练,在此次灾害中仅仅付出7人重伤、一百多人轻伤的代价,战胜了此次灾难。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老太太因不忍居住多年的房屋倒塌,意外引发了心脏病从而离世。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罕见的奇迹!

随着青龙县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大媒体将其描述为“青龙奇迹!”

1996年7月,联合国代表向冉广岐问起了20年前的“青龙奇迹”,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唐山跟青山没法比。青龙是农业县,让老百姓出去防震,啥损失也没有,大伏天的也就是让蚊子多叮几个疙瘩呗。唐山不同啊,钢铁公司、开滦煤矿,做决策的人自己不敢做主!”



3.海城地震

不仅仅是提前预测到的唐山大地震,1975年2月4日爆发的海城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将地震损失将至最低的成功案例。

此次地震灾害范围,生活着近千万的老百姓。

按照之前这一区域地震灾害的死亡率,海城地震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达15万,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也在5万人以上。

不过,此次地震早在多年前就已被检测到,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经过专家们的重点监测,成功将地震时间估算到1975年的1至2月间。

当地政府迅速开展防震工作,如所有单位停工放假,病症患者提前安排在城外的帐篷中,频繁组织地震紧急演练……

2月4日,海城地震如期来临。

虽然依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但人员伤亡却大大降低,死亡人数1328人,受伤患者不足两万人。

救灾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救患者,灾后仅仅十天,海城附近大部分的地方都已恢复了生产,这一区域的人民群众也很快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参考资料:

唐山大地震 百度百科

唐山大地震汇总过的青龙奇迹:毛时代的技术路线+干部路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个数据:2024应届毕业生1179万,boss直聘新增用户4900万,深圳写字楼空置率30%

三个数据:2024应届毕业生1179万,boss直聘新增用户4900万,深圳写字楼空置率30%

西游日记
2024-06-05 08:59:06
总局出手:许晓婷抵达香港,丁霞或被退!新助教登场,或接管比赛

总局出手:许晓婷抵达香港,丁霞或被退!新助教登场,或接管比赛

金毛爱女排
2024-06-05 09:02:17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山西沁县政协主席郭建宇被刺身亡 犯罪嫌疑人据称系离异独居,已被警方抓获

山西沁县政协主席郭建宇被刺身亡 犯罪嫌疑人据称系离异独居,已被警方抓获

红星新闻
2024-06-05 17:11:19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麦杰逊
2024-06-04 11:53:48
给徐辉少将提两点建设性意见

给徐辉少将提两点建设性意见

木蹊说
2024-06-05 13:42:36
汪涵妻子公开承认生二胎,10岁沐沐帮妈妈管教妹妹,哥哥力爆棚

汪涵妻子公开承认生二胎,10岁沐沐帮妈妈管教妹妹,哥哥力爆棚

柠檬有娱乐
2024-06-05 14:22:12
剧组让ICU患家属小声哭后续:老人已去世,涉事剧组更多黑料被扒

剧组让ICU患家属小声哭后续:老人已去世,涉事剧组更多黑料被扒

六毛朵朵
2024-06-05 14:18:18
“我们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了······”

“我们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了······”

华人星光
2024-06-05 14:19:49
事实证明,胡塞宣称击中“艾森豪威尔”,不过是开了个国际玩笑!

事实证明,胡塞宣称击中“艾森豪威尔”,不过是开了个国际玩笑!

蒋飞Talk
2024-06-04 22:10:50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西游日记
2024-06-05 09:39:51
董军刚划红线,不到48小时,荷兰军舰强闯台海,中方当场连将两军

董军刚划红线,不到48小时,荷兰军舰强闯台海,中方当场连将两军

影孖看世界
2024-06-04 20:52:23
网传北大有博士因论文中一句话,被评委认定思想“偏左”,导师愤然请辞

网传北大有博士因论文中一句话,被评委认定思想“偏左”,导师愤然请辞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1:43:03
《庆余年3》开启筹拍,十大主演名单公布,庆帝、王启年遗憾换人

《庆余年3》开启筹拍,十大主演名单公布,庆帝、王启年遗憾换人

娱乐倾城巷
2024-06-05 10:39:40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财联社
2024-06-05 02:28:21
瀑布源头是水管?景区正式回复来了!提及视频拍摄者被多方面核查

瀑布源头是水管?景区正式回复来了!提及视频拍摄者被多方面核查

伊印
2024-06-05 11:04:03
阿里纳斯:库里从没像艾弗森那样吸引巨量防守 勇媒晒图反击

阿里纳斯:库里从没像艾弗森那样吸引巨量防守 勇媒晒图反击

直播吧
2024-06-05 14:09:08
陈冰: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和平峰会”,可能会变成“旅游盛会”

陈冰:泽连斯基心心念念的“和平峰会”,可能会变成“旅游盛会”

直新闻
2024-06-05 11:37:26
章子怡的回应来了!真的很痛!

章子怡的回应来了!真的很痛!

宛沐
2024-06-04 15:57:25
赖清德座机突然升空,在台岛上空飞出诡异航迹,逃跑路线早被封死

赖清德座机突然升空,在台岛上空飞出诡异航迹,逃跑路线早被封死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09:53:13
2024-06-05 17:32:49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146文章数 40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被国网拉黑损失或达33亿 股民曾发出灵魂拷问

头条要闻

上市公司被国网拉黑损失或达33亿 股民曾发出灵魂拷问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马斯克把特斯拉5亿美元AI芯片提前调拨给X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夏日游戏节索尼还有新作?多家媒体已预约体验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