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贡华南:周代酒精神的演变脉络——以《诗经》为中心的考察

0
分享至


贡华南,男,安徽省泗县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摘要:从以抵抗酒的礼乐精神立国,到不断无礼饮酒而致使礼崩乐坏,周王朝的命运始终与酒捆绑在一起。从《颂》《雅》到《风》,《诗经》清晰地反映了西周以来对酒态度的变化,周文化随着饮酒精神的变化而呈现同步演变。周公制定《酒诰》,确立了周人饮酒的精神基调。从《周颂》《大雅》中祭祀饮酒、孝亲饮酒,到《小雅》《风》中私人宴饮,从以礼饮酒到以酒解忧、以酒和乐,饮酒由公共事务逐渐变为个体行为,酒的功能也逐渐由口腹享受转变为调理身心。为悦友或解忧等私人性饮酒、醉酒逐渐增多,既远离《酒诰》精神,也不断冲击着礼乐制度。特别是随着宴饮频繁举行,人们对醉酒的态度由规避到接受,甚至饮酒不醉反被耻笑,对醉酒的态度完全被颠覆。酒逸出礼乐之外,标志着周朝的制度与精神双重解体。如何安顿张扬欲望而充满反叛性的酒,成为春秋以降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诗经》;饮酒;醉;不醉反耻;酒精神‍

周公制礼作乐,针对饮酒而制定《酒诰》,明确将酒作为“丧德”“丧邦”的原因之一:“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①酒的问题关系到德之得失与国之兴衰,是国家大事,需要从国家层面确立对策。《酒诰》认为,殷商之失天命是由于疯狂饮酒,周之得天命则是没有沉湎于酒。《大雅·荡》借文王之口声讨纣王,其罪责亦定格在沉湎于酒。周人把丧德亡国的原因归咎于饮酒,这有别于《泰誓》《牧誓》。后者以武王之口指责纣王听从妇人之言而不用贤人,残暴百姓,终致灭亡。将国之得失归于饮酒,所以需要在精神层面慎重对待。

《酒诰》中既有对群臣沉湎于酒的禁戒,也有反对自己饮酒取乐而主张节制饮酒的说法。不过,也同时规定了可以饮酒的三种情况:祭祀用酒,父母庆时用酒,养老用酒。即使在可以饮酒的场合,也要自制:首先,在精神态度上不要沉湎于酒;其次,要求饮者以自己德性的力量控制酒,不至于醉。《酒诰》奠定了周代酒精神的基调,《周礼》则是此精神的制度设置。比如,周代设置“酒正”一职,掌管酿酒相关政令,包括酒的分类、各类酒的酿造方法、饮酒方法、饮酒量的分配等。控制酒的买卖,节制饮酒也是周人的基本政策。同时,又设置“萍氏”一职,负责管理饮酒。这样就将酒问题完全纳入制度层面,牢牢管控着人们的饮酒行为。

一、饮惟祀

周民史诗《大雅·生民》对我们理解周代酒精神很重要。该诗记载周始祖后稷出生、屡弃不死、有稼穑禀赋、种植品种多且质量好,以及丰收、祭祀的人生历程。《生民》对祭祀描述较详细:“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后稷将收获的秬、秠、穈、芑等淘洗干净,蒸熟后酿酒。然后,点燃牛油裹着的香蒿,烤熟宰杀好的公羊,以此献祭上帝。上帝在上界,人们就用具有向上升腾功能的气味进献,上帝被酒、肉、蒿的香味打动,保佑来年丰收。后稷开创的农业种植被周族传颂、继承,收获谷物后酿酒祭祀的活动也一直被后人模仿。为感念后稷恩德,后世将后稷奉为“神”——谷神、农神,亦有将其奉为“酒神”者比如,江苏省洋河镇酿酒者将后稷奉为“酒神”。

祭祀时进献给神灵的酒被赋予神性,人们饮用充满神性的酒则被认为接受了神灵的护佑,这样充满神性的酒有益身心。祭祀时或祭祀后饮酒,敬神的酒被神性化。祭祀者接着神饮,向神灵要酒,以酒与神灵沟通。饮酒让人晕眩,令人情绪高亢,以至疯狂……这种神奇的体验也为酒增添了神性成分。酒让人触及到了神秘,这神秘的体验让人着迷,尤其是在面对周遭世界的不幸与苦难时,人们会痴迷地寻找能够立刻助人摆脱不幸与苦难的体验。

《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的祭祀乐章,西周初年基本秉承《酒诰》精神,坚持祭祀之后宴饮。当然,酒先用来进献给神灵或祖先。如《周颂·执竞》载:“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朱熹认为,这是合祭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诗。武王等神灵醉饱之后,用福禄报答祭者。祭司(“尸”)需要饮酒,并且可以醉。祭司之醉是必要的,唯有醉才能通达神灵。值得注意的是,祭祀饮酒总是与音乐关联在一起,所谓“钟鼓喤喤,磬筦将将”也。殷商有尚声又尚臭的传统,将美妙的音乐与美酒献给伟大的先祖,这是周对殷商尚声又尚臭传统的继承。

祭祀庄严肃穆,祭祀后饮酒往往也谨守礼节。如《周颂·丝衣》载:“丝衣其纟不,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周王祭神后宴饮宾客,宾客穿戴高贵华美。“吴”,喧哗;“敖”通“傲”,傲慢。“不吴不敖”指饮酒时彬彬有礼,饮酒有节。“兕”“觥”为酒器;“思柔”即“柔柔”,酒味柔和状。柔和的美酒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以兕觥饮酒还能知酒味柔和,这说明饮者都十分节制。《小雅·桑扈》有类似描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所有的饮者都能以自己的理智抑制贪酒的欲望,酒后还能和宴饮前一样举止合宜。这表明,在周王贤明之治下,人们对礼制也充满敬意。

作为农业立国的周,对农业收成至关重要的天地怀有深深的敬意。相应地,祭祀田神便成为国之大事。《周颂·丰年》对此记载:“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周人认为,丰年来之不易,人的辛勤劳作、照料是必要条件,田神、祖先的保佑则是丰年的重要前提。祭祀田神、祖先是为了感恩他们降福,也是来年收成的保证。酿酒主要是为了进献给田神及祖妣,而不是为了自己饮用。

春秋时期,尽管诗书礼乐精神式微,但作为周公后嗣,鲁国一直秉承周公的《酒诰》精神。鲁侯战胜淮夷之后,在泮宫宴请宾客,饮酒庆祝:“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郑笺:“在泮饮酒者,征先生君子与之行饮酒之礼,而因以谋事也。已饮美酒,而长赐其难使老。难使老者,最寿考也。”“戎”是国之大事,安定淮夷对鲁国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兵胜之后,请宾客饮酒,为鲁国未来谋划,这是国之大事而非个人喜好。饮酒庆祝,理所当然。此外,诗文中所载饮酒的另一个目的是敬老养老,亦不是为了欲望满足。

“祈年”是国家重要的祭祀活动,其间也可以饮酒。如《鲁颂·有马必》载:“有马必有马必,马必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有马必有马必,马必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鲁僖公祈年之后与群臣宴饮欢乐,有酒有乐,兴致高涨时君臣共舞。同样是祭祀后饮酒,祭祀者甚至可以一醉。“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描述了鲁僖公勤于政事,在公事时燕享饮酒的场景。鲁僖公之饮具有公共性质,而不是私人性享乐。《鲁颂》赞美鲁僖公“在公饮酒”,饮酒本身属于乐事。对饮酒的这种赞美表明,它并没有产生不良后果。由此推论,时人饮酒当在礼制下进行,饮者也大都有所节制。

《大雅》是西周初年繁荣时期王侯朝会宴飨时用的乐歌,内容有对祖先和神的颂扬,也有大量对贵族生活的描写。如《大雅·旱麓》载:“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通常认为,这是歌颂周文王祭祀祖先而得福的诗,同《周颂》内容接近(时间上迟于《周颂》)。“黄流”之“黄”是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是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用于祭祀,即秬鬯。秬鬯美酒珍贵稀少,往往作为珍贵之物赏赐给有功之臣。故饮酒大多是在祭祀,或祭祀之后。

周宣王中兴,内用贤臣辅政,外借诸侯之力征讨四方,其治国也整体上都依礼制进行,包括饯行。如《大雅·韩奕》载:“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韩侯离京,出行祖祭是礼制;显父衔命出京,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用“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

天子田猎与祭祀一样隆重,依照礼制,田猎结束后也会饮酒。《小雅·吉日》对此描述道:“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这首诗描述宣王田猎前的准备,以及田猎过程、收获猎物后燕飨群臣,共同饮酒的盛况。酒能助兴,饮酒乃庆祝典礼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按照礼制,周天子把弓矢赏赐给有功之臣,也相应有燕飨饮酒。如《小雅·彤弓》载:“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郑笺:“大饮宾曰飨。”“飨”即为宾客提供丰盛酒食。“右”通“侑”,意思是劝酒。“酬”是回敬酒。赏赐弓矢仪式中钟鼓齐奏,饮酒也井然有序。心中的喜乐与酒乐相互渲染,将赏赐弓矢活动推向高潮。

周王室族人宴饮时,往往老少齐聚,主献宾酢,比射饮酒。饮酒并不是宴饮唯一的目的,以酒和乐族人更为重要。《大雅·行苇》载:“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臄,或歌或咢。敦弓既坚,四钅侯既均,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钅侯。四钅侯如树,序宾以不侮。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兄弟们共同参与饮酒仪式始终,在此过程中,平日里清晰的等级被和乐浑化。共同饮酒唱歌,以此增进兄弟情谊。比射过程热烈,敬贤而不怠慢。“黄耇”指年高长寿者。族人和乐友爱,对长者更能尊之敬之:“老者不射,故酌大斗饮之座中,乃不寂寞。”宴饮中大斗敬老,也符合《酒诰》饮酒规定。

天子祭祀神灵时,由卿代被祭的神灵而受祭,被称为“公尸”。祭祀时,“公尸”即神灵,“公尸”饮酒即神灵饮酒。《大雅·凫鹥》载:“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公尸来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公尸”来到宗庙接受宾尸之礼,人们答谢“公尸”,献给“公尸”清醇甘甜的酒与香酥鲜美的佳肴,希望“公尸”沟通献祭的人们与受祭的神灵,并祈求神灵赐福。“公尸”可以放开饮酒,醉醺醺是常态。类似情景如《大雅·既醉》载:“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学者认为,这是祭祀祖先时,工祝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所致的祝词。醉酒饱德显示君子的殷殷厚意,工祝不醉反倒显示神尸不满,也难以赐君子洪福。

《小雅》中也有几篇描述王者大祭的诗,其所载饮酒活动亦能严格遵循《酒诰》规定。周王自认受天命即位,天也会保佑周王室。如《小雅·天保》谓:“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新王祭祀祖先,感谢先王,期待先王继续保佑新王。又《小雅·天保》载:“吉蠲为饣喜,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饣喜”,酒食。“禴祠烝尝”是四季祭祀名称。每个季节的祭祀都要为先王献上酒食,祖先受祭降临,赐予福禄,国泰民安。

《小雅·楚茨》是周王祭祀祖先的乐歌。在辛苦耕种、大获丰收后,周王用吃不完的粮食做成美酒佳肴,以此献祭列祖列宗。请他们前来享用祭品,赐予洪福。祭祀时态度恭敬,仪态端庄。洗净牛羊,宰割、烹煮、分盛、献上。司仪主持仪式,祖宗来享用,神灵来品尝。然后,主客敬酒酬答,举止合礼,言谈合仪。祖宗的神祇光临。司仪开始向大家致辞,上供美味芬芳的祭品。神灵尽情饮食,钟鼓之乐奏鸣。神灵喝得醉醺醺,“神具醉止”。“神尸”起身离开神位,敲起钟鼓送走“神尸”。撤去肴馔祭品,在场的诸父兄弟一起来参加家族宴饮。酒菜深受神灵的喜爱,他们能让祭祀者长寿不老:“神嗜饮食,使君寿考。”乐队接着演奏,大伙尽享祭后的酒肴,最后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参与祭祀的人都能“既醉既饱”,这表明,对醉的警惕已经淡化,周公“德将无醉”的教诲也渐渐被忘却。

《楚茨》言“以往烝尝”,包含秋、冬二祭。紧接其后的《小雅·信南山》则单言“是烝是享”,仅写岁末之冬祭,即所谓“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其对“烝”祭过程的描述与《楚茨》差不多,即在先祖开拓的疆土上勤劳耕耘,大获丰收,以多余的谷物酿酒献给逝去的祖先。具体来说就是:“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祭祀时先以郁鬯灌地,求神于阴,然后迎牲。取其,以升臭。合之黍稷,实之于萧而燔之,以求神于阳。清酒、肉、萧皆有芬芳气味,气味弥漫向四方,特别是向上运行。人们在祭祀中以清酒、肉、萧来取悦神灵,求取神和祖考保佑,这与殷商观念是一致的。

《小雅·湛露》描述了依照礼制宴饮,醉而能够保持仪容的情形:“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考”可解为宫庙落成典礼中的“考祭”。周王宴请诸侯,醉后能保持“令德”“令仪”,说明礼制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依然强大。但时常夜饮,每饮必醉。在此境况下,期待醉者能一直遵循礼节,这恐怕勉为其难了。

二、越礼而饮

随着生产的逐步恢复,西周的国力逐渐强大。粮食富足,酿酒的顾虑不复存在。人们饮酒频率增加,也逐渐被酒味吸引:“酒,酉也。酿之米曲,酉释久而味美也。”酒味美,吸引人饮用,也让人饮后难忘,饮酒之风逐渐兴起。酒刺激人的欲望,也不断助长人的欲望,欲望也借助酒不断伸张。不再谨守“饮惟祀”等规定,脱离礼制饮酒逐渐成为时代风潮。当然,新的时代风潮之形成离不开周王自上而下的引领。

幽王昏庸,不仅专宠褒姒,听妇人之言,而且沉溺于酒。《小雅·小宛》描述道:“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作者借赞美饮酒节制的聪明人,指斥幽王每饮必醉且不思悔改,日甚一日,以至整日昏昧。幽王如此沉湎于酒,完全忘记周公《酒诰》的训导。作者忧心于此,担心天命由此旁落,故人心惶惶,惊恐万状。幽王湎于酒,与他亲近之人也纷纷讨好、效仿。《小雅·正月》载:“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小人阿谀奉承讨好幽王,从幽王那里获取名利,他们也像幽王一样沉湎于美酒佳肴,生活奢靡。但是,正直而有才能之士却被排挤,他们眼看着周王室堕落不止、日渐衰败,忧心如焚。

少数清醒之士的忧心难以遏制饮酒风潮。上湎于酒,下效仿之,饮酒之风盛行。《小雅·北山》以士人之口抱怨大夫工作不均,其中有些大夫经常饮酒:“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个别大夫耽乐饮酒而不事劳作,不做公共事务。其饮酒与祭祀等公共事务无关,大多是私人无故饮酒。他们明目张胆地饮酒,最大的可能是当时王室已经形成饮酒风气。王室自身无礼饮酒,上行下效,逐渐形成饮酒享乐之风。饮酒之风盛行,酒占有人,饮酒让人不断突破身心的界限,也不断突破礼制。我们看到,《小雅》中大部分贵族宴饮都脱离了祭祀,不是为了鬼神、祖先而饮,也少有为孝养父母而饮,大多数是为了尊贤或和乐人群而饮。

祭祀时饮酒是为神圣饮酒,然而,当周王权威确立,人们也会为周王这个人世间的神圣饮酒。《小雅·鱼藻》载:“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人们庆祝周王建都镐京而饮酒,发自内心爱戴周王,以饮酒表达激动、感恩之情。这种行为将酒带回人间,也释放了酒与快乐之间原本天然的关联,合乎人情却不合礼制。为了世间的人饮酒,这意味着饮酒的理由在无形中被拓展了。

脱离礼制后,今日为王饮酒,明日即可为贤明饮酒。世所传唱的《小雅·鹿鸣》一直被认为是周王宴请群臣宴会的乐歌,后来成为贵族宴会的乐歌。随着王室日渐奢华,君王请群臣宴饮被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君臣之间等级森严,听乐、饮酒都有助于化解由距离而产生的隔阂,从而达到沟通、团结的效果。不过,将原本进献给神灵或祖先的美妙音乐与美酒直接献给嘉宾,而非为了祭祀、养老或父母庆饮酒,这是一个时代思想的重大变化。宾主共同饮酒、欣赏美乐,以音乐与美酒取悦嘉宾,让嘉宾感官满足,人成为中心。在以和乐为基本特征的乐与酒的交往氛围下,以“别异”为本质的礼受到冲击。在《鹿鸣》中,礼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宾主都能循礼饮酒,有德而不恌。但随着群臣宴饮的兴起,礼与酒、乐之间的张力就此持续下去,后者始终威胁着礼的尊严。长期饮酒的经验告诉人们,少饮可以养身、增进生命,而滥饮败德,多饮则会减损生命。酒进入中国思想史乃基于道德与社会秩序,而不是审美或宗教。但是,随着饮酒禁令之松弛,酒与礼乐之乐、感官的愉悦,以及情感的和乐开始建立密切关联。酒在道德上遭遇的不快,在与乐的结盟中获得了安慰与补偿。

《小雅·鱼丽》是宾客赞美主人以酒食款待的诗,其载曰:“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鱼匽鲤。君子有酒,旨且有。”主人准备的酒菜又多又美,彰显了慷慨、好客之情。酒入口更入心,酒之美与多,更增添主人精神光辉。这里提及的鱼是几种比较常见的鱼,没有提及乐,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多”且“旨”的酒。反复且毫不顾忌地赞美酒,这与饮酒成风的时代风气契合。

《小雅·南有嘉鱼》是燕飨通用之乐,同样有酒无乐:“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翩翩者鸟隹,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同样是吟诵宴饮的诗篇,《鱼丽》与《南有嘉鱼》都反复提及酒食而不提乐。后代《乐经》失传,《乡饮酒礼》往往先歌《鹿鸣》,继而歌《鱼丽》与《南有嘉鱼》《仪礼·乡饮酒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卒歌,主人献工。……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或许是后世宴饮频繁、简易,有酒即可进行;或许是乐之和乐功能被酒含摄,有酒无须乐了。

无须祭祀,宴饮宾客就可直接饮酒。同样,在宗族内部,无祭祀而单纯为了和乐兄弟、妻子即可饮酒。《小雅·常棣》载:“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饮酒之饫”之“饫”,《韩诗》作“醧”,是本字。《毛传》训为“私”,指家燕。私宴大抵是宗族间一种比较不拘礼节的宴饮,这样的宴饮与《酒诰》对饮酒的规定有悖,因此,将作者推定为周公,显然不妥韦昭:“周公作《常棣》之篇,以闵管、蔡而亲兄弟。”方玉润从其说,认为该诗为周公作,穆、共特重歌之尔。兄弟亲于朋友,妻子也需要和乐,但是以此作为饮酒的理由却背离《酒诰》的精神主旨。

《小雅·伐木》同样脱离了《酒诰》的规定,专门为了增进友情而饮酒。《小雅·伐木》认为,友情重要,于人于物皆然。鸟以其鸣得友,诗人求友主要借助宴饮。今人或许也会觉得酒肉朋友不可靠,但对古朴的周人来说,拿出珍贵的酒肉招待朋友才足以表达出内心的真诚。诗人意识到,对无德之人来说,食物也会引起不满或怨恨:“民之失德,干餱以愆。”准备好酒肉,既为招待老朋友,也为款待新朋友。拿出珍贵的酒肉大家一起享用,让宾客们放开顾忌,敞开心胸痛快饮酒:“有酒湑我,无酒酤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诗人相信,在享用美酒美食时,大家的心会随着酒不断突破各自的界限而彼此交融在一起,能够心心相连,成为相互了解、相互关心的朋友。只要大家能够成为朋友,世间就会和平。饮酒之于朋友间感情的培养不可或缺,但原本被视为无故饮酒的自暇饮酒却被理直气壮地提了出来,不能不说是对周初饮酒精神的某种反叛。

当然,对朋友与兄弟两种关系而言,《小雅·常棣》更看重后者。兄弟血气相连,骨肉相亲。在彼此有难时,朋友往往帮不了什么忙,“每有良朋,烝也无戎”,通常还是兄弟靠得住:“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在一起祭祀饮酒,也有助于前文所说的团结和乐:“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兄弟和乐,妻子、全家才会和睦相处。

随着饮酒的泛滥,人们不再掩饰对酒的喜爱,甚至不掩饰嗜酒行径。《小雅·支页弁》载:“有支页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弈弈。既见君子,庶几说怿。”《毛诗》认为,这首诗是“诸公刺幽王也”;朱熹认为,这首诗是“燕兄弟亲戚之诗”。不管是诸臣求欢于幽王,还是诸侯宴饮兄弟亲戚,都已表明:在西周末年,饮酒已经突破周公所规定的祭祀饮酒范围。宾客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目的是讨好、结交主人,享受美酒佳肴:“尔酒既旨,尔肴既嘉。”人们不再掩饰对饮酒的嗜欲。为了能饮酒,他们放下尊严,曲意奉承有酒者:“既见君子,庶几说怿。”尽管他们很清楚宴饮生活不可长久,但仍“无可救药”地饮酒作乐:“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处于衰世,当时的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末日气息。既然来日无多,生活又没有再现新的希望,他们能做的就是及时饮酒,享受眼前之乐。通过饮酒度完人生,酒成为人生最后的寄托,这无疑又赋予酒以特别的意味。

地位不高的人也会用酒来款待客人,以酒待客成为常见的待客之道。《小雅·瓠叶》载:“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招待宾客唯“有兔”表明,主人并不太富有。但是,主人却反复表明自己有酒招待客人,似乎说有酒就足以表达自己的盛情。将主食“兔”用各种方法烹煮,变换花样愉悦宾客,显示出主人好客且厨艺高超。不断地敬酒(“献”)、回敬(“酢”)、再敬酒(“酬”),显示出主人殷殷待客之情。当然,宴请宾客有酒无乐表明,礼乐之乐在宴饮中逐渐淡化。

三、不醉反耻

让酒与人直接碰面,酒直接占有人,饮者自然会逸出礼制之外。酒以辛热之力让饮者突破身心的边界,可以轻松化解各种隔阂,达到和乐一体的状态,但放任饮酒至于醉,心灵昏昧,行为随之错乱。原本对礼制的敬畏逐渐淡化、遗忘,被教化陶冶的言语漫无边际,原本被规训的身体被洪荒的本能支配。醉者远离礼制,也冲击各种现实秩序。

西周末年,王室饮酒之风盛行,原本在周初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醉也逐渐被饮者接受。起初,醉酒尚与“饱德”紧密连接,但很快醉脱离德而走向不德。其表现就是醉被颂扬,而不醉却被耻笑。对酒与醉的价值颠覆在《小雅·宾之初筵》中得到完整呈现,宴饮的主角即周幽王。该诗生动刻画了主客由清醒到醉乱的过程。未饮时秩序井然,主人备好酒肴,钟鼓齐鸣,宴席开始,宾主以礼酬酢。继而行射礼,依照输赢饮酒。酒乐互相烘染,宾主情绪逐渐高涨起来。接着,诗人形象地刻画了由未饮到初饮,由未醉到极醉的过程:“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僊僊。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既醉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之俄,屡舞傞傞。”“温温其恭”即柔和恭敬。未醉时举止谨慎庄重,仪态美丽缜密。喝起酒来,仪态逐渐变形。由初醉的“屡舞仙仙”,到甚醉的“屡舞僛僛”,再到极醉的“屡舞傞傞”,整个人完全变形。饮者既醉时坐立不安,酒精催动之下还会不断扭扭摆摆。酒醉后失去自我,轻薄无礼,忘记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醉后不能控制身体,歪歪倒倒,神圣的祭物被搅得乱七八糟,被酒控制的醉者以本能破坏既有的一切。醉者衣冠不整,随兴起舞,盘旋不停。醉酒之后闹腾不休,该出不出,该入不入,败德毁仪。由醒到醉,由有序到无序,由和乐到疯狂,宴饮的过程清晰地摆在世人面前。

人们深知醉酒会闹事,于是在宴饮时设立酒监与酒史。酒监的职责是依据礼制管控饮酒,保证宾主都能以礼饮酒,必要时还会责罚非礼、无礼者;酒史的任务是记载宴饮参与者的言行,特别是出格的言行,以便在其清醒时对照、反省。酒监、酒史的设置本为了将饮者控制在礼制之内,但现实的宴饮随着醉酒总是越出礼制。从《宾之初筵》看,醉酒后酒监管不住,酒史也无能为力。酒支配着人,言语行为俱乱,没醉的反被认为可耻。饮者四处冲撞,昏乱无序,在嬉闹中越走越远。

酒监、酒史代表礼制在《酒诰》中,周公设置了“宏父”一职来管理酒、饮酒事宜,并形成制度(“宏父定辟”),此即后来的“司空”“司寇”,并以礼刑为依据,主张“刚制于酒”,必要时可杀犯禁者。随着宴饮频繁,特别是王室带头宴饮,“宏父”管不了频繁饮酒,只能退而求其次,设置酒监、酒史,以礼引导饮酒。,笾豆代表神圣的祭祀。醉酒既越出礼制,也无视甚至反对、攻击神圣。尤其是当原本被严防死守、避之不及的醉被接受,视为理所当然,而不醉反被耻笑,宴饮的价值观彻底颠覆了周公的训导,以及由他所奠基的价值观——欣赏、追求无醉。在新的价值观主导下,每一次欢宴都重复着对礼制与神圣的羞辱。饮酒乱德失仪,礼一次次被玩弄、羞辱,这必然降低礼的尊严。“礼崩”实则由此肇始。

周平王在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等帮助下于洛邑建立东周,但他却像其父幽王一样不堪大任。卫武公说他:“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湛”通“酖”,意思是乐酒。周平王罪责有六,实际上却互为表里。“荒湛于酒”“虽湛乐从”是“颠覆厥德”的具体表现,也是“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的例证。不管是以酒取乐,还是饮酒忘忧,沉湎于酒,醉酒必然悖德乱礼。平王之政迷乱,实由乐酒而来。平王完全背离文、武、周公等先王确立的礼乐精神,又回到周初批判的“荒湛于酒”“虽湛乐从”的老路。周人指责商纣王沉湎于酒而失去天命,周平王沉湎于酒也同样走向王朝的没落。这也让人再次确认,周初以来酒可亡国亡身论断的“真理性”。

四、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国风》提及饮酒的诗篇不多,表明中下层民众饮酒并不普遍。但是,中下层民众饮酒也有新精神出现,那就是自暇自逸。

在古代中国,婚姻一直被理解为“合二姓之好”。夫妇有别(身体、心理等自然差别及角色认同等社会差别),夫妇构成的家庭内部充满差序。以“亲亲”为特征的家一直需要某种物质或精神来浑化差别,达到和乐一体。如《小雅·车舝》载:“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依彼平林,有集维乔鸟。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誉”通“豫”,快乐。朱熹说:“此宴乐其新婚之诗。”新婚宴乐,饮酒欢庆,这是礼制。亲朋好友与新人一起饮酒,载歌载舞,酒与乐相互推动,完成人生盛典。酒与乐又是婚后家庭生活的基本方式,这在后世比较普遍。如《郑风·女曰鸡鸣》载:“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饮酒与作乐被理解为夫妇相处过程中浑化差别、调节冲突的基本方式。数杯酒下肚,原本清明的头脑逐渐浑化,彼此的差异淡化。原本矜持的各种面具会坦然褪下,日常交往中留下的误解会被直率地说出,各自在酒意中宽心宽怀,完成磨合而融为一体。后世,家庭生活成为自足的精神生活,饮酒也相应成为超越柴米油盐平淡日子的重要精神生活方式。如果说《邶风·击鼓》所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静态的完美爱情画卷,那么“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则是动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完美爱情画面。不过,夫妻间、家庭内饮酒不再谨守“父母庆”或“养老”的旧规,往往是为了和乐而饮。显然,如此饮酒已经逸出《酒诰》规定的范围,具有私人性质。

在远离庙堂的村落,礼制远未普及或达到控制一切的强度。在收获之后、农闲之时,酿酒、举酒庆贺丰收,年终时相互邀饮,普通又正常。《豳风·七月》即描述了民间饮酒的原始风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首诗描述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等,无所不包。《毛诗》认为,此诗“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但方玉润说:“《豳》仅《七月》一篇,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胄,位居冢宰,岂暇为此?且公刘世远,亦难代言。此必古有其诗,自公始陈王前,俾知稼穑艰难并王业所自始,而后人遂以为公作也。”方氏所言合情合理,当从。如所周知,周以农立国,一年四季的农事都是国之大事。尽管酿酒者与饮酒者可能错位——酿酒者不得饮,但是对周王室来说,酿酒、饮酒同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大事。时机成熟,如期酿酒、饮酒。每年春去秋来,在劳作完成的收获之时,酿酒、饮酒乃必须完成的事情。丢失或错过这个环节,眉寿难得,友朋难飨,生命和生活之时节会错乱、残缺。无酒不能祭神,不能祭神则得不到神的佑护,那么春耕、秋收、酿酒等大事也无法照常进行。

人们在伤心郁闷时也会想起酒。如《周南·卷耳》载,我与所怀之人分离,思念而不得见,遂伤心不已:“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阝贵。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饮酒的目的是“维以不永怀”“维以不永伤”,即化解忧伤,解释郁结。所思在远方,久久不能释怀,这时就想起了酒。酒既能温暖身心,化解郁结,去除忧伤,也能冲决理智对现实的屈服,激发、释放人的想象力:消除时空距离,我走向远方、走近所思;远方之所思也能来到我面前,与我交会。尽管不能根除忧伤,饮酒却能起到缓解伤痛的作用。

酒可以缓解忧愁,但不能从根源处解决忧伤。《邶风·柏舟》对此揭示甚明:“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人之忧有多种,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故“隐忧”也指深深的忧伤,这里主要指被小人长久压制、凌辱而形成的伤痛:“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毛传》训“隐”为“痛”,故“隐忧”也指让人深深疼痛的忧伤。隐忧伤人深,饮酒或许能让人暂时忘却一些轻微的伤痛,但那些深入心灵深处的隐忧随时会泛起,酒对之无能为力。这也说明,酒的解忧作用十分有限。

摆脱孤独是士人饮酒的重要动机之一。《唐风·有杕之杜》道出了孤独者的心声:“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杕”是树木孤生貌,杜果小而酸,不为人喜,它总是孤零零地立于道旁,无人过问。诗人以杕杜自拟,渴望被君子理解、关爱。“饮食”包括“饮”与“食”,就是喝酒、吃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饮食”总是以饮酒为主,吃饭为辅。饮酒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带来味觉享受,同时也可以和乐精神。诗人深知,不管是独饮,还是群饮,饮酒总能充实内心,排除独孤感、寂寞感。对于心中念好的君子可能的光临,诗人想到的就是以美酒佳肴殷勤款待。对孤独的诗人来说,饮酒不仅可以表达主人殷切的心意,还可以在对酌中沟通原本陌生而相隔的心灵,彼此相知相和。有了可以诉说的对象,才可以驱走孤独。

春秋时期,人们对生死的思考也助长了饮酒作乐之风,这在《唐风·山有枢》中有生动的表现:“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死”是“生”的终结,人们从“死”的坐标衡量“生”,“生”便显示出幻灭的性质。既然死后会失去一切,及时行乐便成为“生”的唯一意义。朱熹认为,“盖言不可不及时为乐,然其忧愈深,而意愈蹙矣”。生前拥有的一切,死后都不再属于自己,思之令人忧伤。与其生前聚敛死后空,不如及时行乐。趁有生之年,喝酒吃肉,享受自己拥有的一切,遂被视为理所当然。饮酒只为喜乐,并无其他精神意义。

随着饮酒之风盛行,人们也开始欣赏、赞美能饮之人。《郑风·叔于田》载,能饮酒被当作美德受人尊敬,被人欣赏:“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这里以“巷无饮酒”来夸耀叔的勇武美好之德,就像叔骑马水平太高,相比之下,巷人虽会骑马但却被认为骑马无意义,巷人皆不如叔善于饮酒,故其饮酒被当作“无饮酒”——饮酒量少而无意义,只有能饮、善饮的人之饮酒才有意义。以“美”“好”这样的语词夸赞善饮者,欣赏、赞美饮酒之意昭然。善饮者被尊敬,甚至被崇拜,这种社会风气显示出时人已经完全摆脱了周初对酒的敌意,以及对饮者的歧视。

总之,不管是人际沟通的需要,还是为对抗孤独、疏解忧愁,抑或单纯为了喜乐,民间对酒的喜好显然已经摆脱了礼制的禁锢。经历数百年的抑制,原本重在沟通神—人的酒回到人间,为人享用,酒的精神也在怡情、解忧中开始绽放。

结 语

从殷人尚酒到纣王湎于酒,周代商而断定纣王纵酒亡国,酒从带有神性之物转变为需要警惕的对象。周公制《酒诰》,从制度层面宰制饮酒活动,并制定了饮酒礼,饮酒从此被礼主导。从西周中后期开始,周人饮酒逐渐逸出礼制。由祭祀饮酒到个体日常生活饮酒,由神饮到民饮,酒的神性淡化而精神性逐渐绽放。相应地,人们对醉的态度也发生颠覆性变化:从最初害怕醉、警惕醉,到祭祀时祭司醉酒被视为理所当然,再到宾主宴饮时,不醉反被耻笑,醉逐渐被接受。醉与礼制对立,醉被接受的过程也是礼制崩坏的过程。酒逸出礼乐之外,标志着周的制度与精神双重解体。自暇自逸之饮酒失去规范,完全成为个人欲望之事,注定陷于狂野与混乱。如何对付、解决酒乱问题,如何安顿酒,也逐渐成为春秋以降的时代课题。

来源:《管子学刊》2024年第2期。本转载仅供学术交流,不做其他用途,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十分感谢!

欢迎关注@文以传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35岁女孩相亲被8人看中,秒杀所有年轻女子,网友:太美了

湖南35岁女孩相亲被8人看中,秒杀所有年轻女子,网友:太美了

文雅笔墨
2024-06-06 16:31:10
中国股市量化交易应该暂停

中国股市量化交易应该暂停

爆角追踪
2024-06-06 14:02:16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洗碗时的6个坏习惯,千万别再做了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洗碗时的6个坏习惯,千万别再做了

DrX说
2024-06-03 13:58:54
噩耗!好莱坞巨星安德森被曝去世,享年67岁,妻子公布其生前照片

噩耗!好莱坞巨星安德森被曝去世,享年67岁,妻子公布其生前照片

西瓜爱娱娱
2024-06-06 11:48:56
赫尔利被湖人报价登全美热搜:6年3210万才第一年 美记称一炮而红

赫尔利被湖人报价登全美热搜:6年3210万才第一年 美记称一炮而红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06 19:22:06
26页PPT曝光!女主控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冷暴力PUA,并因他流产…

26页PPT曝光!女主控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冷暴力PUA,并因他流产…

火山诗话
2024-06-04 21:22:14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拜登:中国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网友反击:就看谁先倒下了

大风文字
2024-06-05 16:37:14
外省姑娘到成都吃面,被内江的微辣辣哭了,在店门口哭着要报警

外省姑娘到成都吃面,被内江的微辣辣哭了,在店门口哭着要报警

大苏专栏
2024-06-05 22:46:24
惨烈!俄军纵队发起疯狂猛攻,半路遭伏击惨败横尸遍野

惨烈!俄军纵队发起疯狂猛攻,半路遭伏击惨败横尸遍野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05 17:53:35
凤姐美国公开发飙:请中国人别再打扰我,我15年了还没有结婚!

凤姐美国公开发飙:请中国人别再打扰我,我15年了还没有结婚!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4-06-06 17:07:35
善恶终有报!“港独分子”陈方安生,如今已活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终有报!“港独分子”陈方安生,如今已活成了一个“笑话”?

文史旺旺旺
2023-11-09 17:24:54
首次出现负增长!餐饮正在逃离北上广

首次出现负增长!餐饮正在逃离北上广

火锅餐见
2024-06-06 09:11:23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重要通知!官方明确 7月1日起调整要求

重要通知!官方明确 7月1日起调整要求

奔跑的赛场
2024-06-05 18:00:35
波音又出事了!全新飞船3处在泄漏,带着伤强行发射,现在麻烦了

波音又出事了!全新飞船3处在泄漏,带着伤强行发射,现在麻烦了

时时有聊
2024-06-06 17:22:52
下午3点,赖亚文最新消息,中国女排换帅谜底揭晓,蔡斌看懂了!

下午3点,赖亚文最新消息,中国女排换帅谜底揭晓,蔡斌看懂了!

体坛猪八戒
2024-06-06 00:10:38
汪文斌将履新,华春莹、陆慷、耿爽等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汪文斌将履新,华春莹、陆慷、耿爽等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极目新闻
2024-06-05 11:42:54
肖战杀青回重庆探亲,和好友夜游重庆吃路边摊,路人偶遇令人羡慕

肖战杀青回重庆探亲,和好友夜游重庆吃路边摊,路人偶遇令人羡慕

麦香娱综艺
2024-06-06 17:31:38
突发王炸消息,两亿股民将见证历史,明天A股就是这样走

突发王炸消息,两亿股民将见证历史,明天A股就是这样走

静守时光落日
2024-06-06 14:25:55
董军刚划红线,不到48小时,荷兰军舰强闯台海,中方当场连将两军

董军刚划红线,不到48小时,荷兰军舰强闯台海,中方当场连将两军

影孖看世界
2024-06-04 20:52:23
2024-06-06 21:30:44
文以传道
文以传道
传承文化,传递价值。
1469文章数 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头条要闻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体育要闻

2024年总决赛前瞻:绿凯VS独行侠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嫦娥六号“地月巴士”护送月球样品回地球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健康
旅游
时尚

教育要闻

高三同学高考完的愿望,写在黑板上,每一个愿望都值得被期待!

《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PS5容量曝光:16.5GB 万代闪光logo改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墨西哥一游客与蒸汽火车自拍 被火车撞击当场身亡

贾玲官宣喜讯,这回又争气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