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市以来净利润“三连降”,“洗衣一哥”蓝月亮为何失速

0
分享至

在国产日化行业,蓝月亮这个品牌可谓家喻户晓;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表示,蓝月亮就像是早期的“中国版宝洁”。

2020年12月,蓝月亮集团(06993.HK)成功在港上市,成为了中国大型日化赴港第一股。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上市之后的蓝月亮似乎并没有朝着投资人预期方向发展;上市以来,蓝月亮营收增长缓慢,净利润更是“三连降”。

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蓝月亮营收73.24亿港元,同比下滑7.84%;净利润3.25亿港元,同比下降了46.79%。

二级市场上,目前蓝月亮股价已经下探至2港元/股左右,市值缩水超千亿。曾经备受资本追捧的蓝月亮,数年时间都发生了什么?


“洗衣一哥”的诞生

提到蓝月亮,或许大多数消费者最熟悉的是它的洗衣液产品;但其实,这家企业最开始并不是做洗衣液起家的。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罗秋平创立道明化学研究所(蓝月亮前身),推出了蓝月亮的首款产品——蓝月亮强力型油污克星。

两年后即1994年,罗秋平和其父罗文贵成立了广州蓝月亮公司,专注于洗涤清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000年,透明包装蓝月亮抑菌型洗手液开始销售,2003年,受当时“非典”事件影响,居民对于洗手液需求增加,蓝月亮迅速在国内洗手液市场站稳脚跟。


来源:蓝月亮官网

2008年,罗秋平敏锐地察觉到,当时西方国家不少消费者都习惯用洗衣液,但在国内大多数人用的还是洗衣粉,洗衣液市场在国内或许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008年,蓝月亮推出了一款深层洁净护理的洗液,并在当年签约郭晶晶、伏明霞为代言人, 借力奥运会跳水运动热度掀起洗衣剂“粉转液”浪潮。

2010年,高瓴资本正式入股蓝月亮,并成为蓝月亮最大的外部投资人;有了高瓴资本的助力,蓝月亮开启生产线全国化扩张,业务逐渐走向全国。

线上渠道方面,2012年,蓝月亮开启电商渠道布局,先后与京东、天猫、苏宁、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展开合作,蓝月亮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洗衣液品牌。

渠道转型之痛

不过,此后蓝月亮也因为渠道问题,错失了一系列市场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4月,蓝月亮因采购合同谈判破裂,选择撤出大润发,同年6月,所有产品从大润发全国320多家门店下架。此后,蓝月亮又逐一撤出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当时的蓝月亮之所以要离开大卖场,是因为在KA渠道中,诸多费用将降低产品的利润空间,说白了企业钱赚的少了。

根据此前《长江商报》引述日化企业人士数据显示,大卖场索要的进场费、陈列费、扣点、DM(快讯商品广告)、促销等费用加总起来,要占到洗衣液售价的30%-35%。

所以在此背景下,蓝月亮开始尝试“线上电商+月亮小屋(直销+O2O)”渠道模式,选择更多“靠自己”。

2016年,蓝月亮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自建月亮小屋直营店,不过蓝月亮的渠道变革效果显然不及预期,“月亮小屋”的发展并不顺利,仅一年后月亮小屋就被爆出闭店传闻。

同时,在蓝月亮离开卖场后,取而代之的是立白、奥妙、碧浪等一大批同类洗衣液产品,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2014年,蓝月亮触及1.91亿消费者,家庭渗透率高达46.5%。而到2016年2月,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纳爱斯集团旗下超能品牌在洗衣液品类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2%。

显然,现在看来,蓝月亮当年离开大卖场的选择并非明智。

一方面洗衣液这类清洁产品制作门槛并不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洗衣液这类日常清洁用品,消费者普遍是通过线下大型商超渠道进行“一站式购齐”,会选择去专门的门店购买洗衣液的消费者,显然是少数。

近年来业绩明显承压

从近年来蓝月亮的业绩来看,整体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财报显示,2019-2023年,蓝月亮的营收分别为70.50亿港元、69.96亿港元、75.97亿港元、79.47亿港元、73.24亿港元;营收增速分别为4.17%、-0.76%、8.59%、4.60%、-7.84%,业绩整体增长较为缓慢。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80亿港元、13.09亿港元、10.14亿港元、6.11亿港元、3.25亿港元;增速分别为94.88%、21.28%、-22.53%、-39.73%、-46.79%,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细看2023年财报,营收结构方面,目前蓝月亮业绩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和家居清洁护理。

财报显示,2023年这三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5亿港元、4.47亿港元、3.76亿港元,可见“洗衣液”依旧是蓝月亮主要营收来看,对营收的贡献高达88.8%,企业营收显得过于单一。

同时,在2023年三大产品线的收入也出现全部下降,分别同比下滑4.7%、27.8%、25.8%;这说明蓝月亮核心业务以及尝试拓展的业务均业绩失守,企业的表现显然难言出色。

渠道方面,蓝月亮集团目前主要有线上、线下分销商以及直接销售予大客户三个渠道,其中,线上渠道给公司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

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线上渠道收入为38.05亿元,同比微增1.3%;线下分销商和直接销售予大客户的营收分别为27.54亿港元、7.64亿港元,同比分别下滑15.3%、18.5%。


来源:企业财报

而在渠道层面,蓝月亮的表现也并不乐观。

一方面,2023年蓝月亮线上渠道已经增长乏力,这与线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目前蓝月亮急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线上销售能力,给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2023年蓝月亮的线下市场进一步“缩水”,这同样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目前线下渠道依旧是日化行业的大本营,蓝月亮失去了这块“蛋糕”,也就弱化了自己的行业竞争力。

从盈利角度,目前蓝月亮的净利润已经出现“三连降”,2023年企业净利润为3.25亿港元,同比下降46.79%。

对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在2023年业绩预告中,蓝月亮将归于销售和推广费用的增加。

财报显示,2023年企业推广开支同比增长118.64%至12.90亿港元;同时财报显示,2023年,蓝月亮推广开支较上年增加7亿元,远高于本年度归母净利润数额。

也就是说,由于推广费用的增加,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过从2023年营收情况来看,企业的营销效果并不如预期。

小结:

发展三十余年,蓝月亮似乎与“中国版宝洁”这个称号渐行渐远,这背后的原因除了渠道的不均衡发展外,还与产品线的创新不足等有关;不管怎么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日化赛道,蓝月亮想要重返巅峰依旧是任重道远。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编辑 肖子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6-01 23:16:49
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财经官方账号
10714文章数 477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头条要闻

近千万粉丝博主被平台禁止关注 5月刚参加周鸿祎家宴

头条要闻

近千万粉丝博主被平台禁止关注 5月刚参加周鸿祎家宴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数码
本地
房产

教育要闻

一个变态但有用的AI对话偏方!压力给到高考命题组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时光正好》;综艺《快乐老友记 第二季》......

数码要闻

消息称 AMD 锐龙 9000 系列 Zen 5 处理器价格与 7000 系列相同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