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月17日前后,将有大事发生?

0
分享至

原创 刘晓博

今天(5月15日)早上,央行发布了每月最重要的一次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传递了本月大概率不会降息的信号:



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为2.5%,7天逆回购的利率为1.8%,都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下周一(5月20日)发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九成以上的可能是维持不变。

这符合市场预期。

就在今天MLF利率发布之前10来个小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需要保持耐心,等待“高利率抑制通胀”的更多证据。他同时表示,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更有可能将政策利率维持在现有水平。

也就是说,美联储暂不加息,更不会降息。

在中美利率倒挂,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200个基点的情况下,中国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暂时不会降息。

不过,“430政治局会议”也表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也就是说,今年会继续降息,大概率是等美联储开始降息后。

所以,短期的选项就剩下了降准。



上图是4月的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同比增速,都创下了近年来新低。

主要原因是:企业和个人信心不足,投资扩张和消费买房的欲望不强,导致了货币衍生能力下降。

次要原因是:管理层严管了资金空转,包括金融GDP的核算方式有所变化,“低贷高存”、“手工补息”受到管制。

所谓低贷高存,是有些资信比较好的企业或个人,贷款利息比较低。到大银行贷款之后,存入存款利息比较高的小银行获得利息差。这就造成了资金空转,管理层干预后拖累了金融数据的表现。

在经济依然偏弱、楼市低迷的情况下,短期内大概率会出台逆周期调控措施,继续降准就成为首要选项。

我的判断是:短期就有可能降准,比如本周五(5月17日)前后。

5月17日是一个重要日子,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开始发行,需要让资金面宽松一些。

超长期特别国债,大家比较关心,我简单分析一下。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超长期”、“特别”、“国债”。

国债,就是以国家信用背书的政府债,计算在中央政府身上。地方政府的负债主要是地方债和城投债。

到2023年末,中国的国债余额是30万亿,地方债余额是40.7万亿,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等负债大约60到70万亿。

可以看出,地方债务压力比较大,中央债务(国债)相对较少。所以,在房地产出现拐点,居民家庭不愿意加杠杆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政府加杠杆阶段,主要是通过国债在中央政府身上加杠杆。

下面是近年来国债的余额和年度增长情况:



国债的年度增量突飞猛进。估计今年全年会再次超过4万亿,创下历史新高。

长期国债,顾名思义是期限长。拉长期限,可以降低利率。超长国债分成20年、30年和50年期,今年发行的1万亿,从5月17日首发到11月底发行完毕,一共发行22次。

特别国债,是特殊用途的国债,一般不计入赤字。历史上,我国已发行过3次特别国债,分别为1998年、2007年和2020年。

1998年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向国有四大行定向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2007年再次发行特别国债1.55万亿元用作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成立资本金;2020年发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

今年开始的是第四次,官方的表述是“专项用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

其实就是在经济低迷期扩大投资,都跟大基建关联。由于现在投资越来越讲究效益,肯定是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获得的投资最多,有利于这些城市的发展。

增发国债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不行了,土地财政出现拐点了。而中国经济是靠投资拉动的,于是就多发国债。

为了让更多的国债卖出去,必须采取两个办法:

第一,让央行买,但不是直接向财政部买,而是到二手市场上买,避免造成无底线印钞的印象。

第二,必须把全社会的利率水平降下来,这样国债的利率才能压低,国家的债务负担才能减少。

于是我们将迎来三个重要变化:

第一,人民币的锚定物,将从之前的美元(之前发钞方式是外汇占款)变为国债。

第二,央行常态化买国债,意味着量化宽松的跑道打通了,至于会不会量化宽松,看需要。至少将来宽松起来,非常方便。

第三,低利率和超低利率时代来了。

有了国债这个神器,将来就不靠房地产了吗?

当然不是。

国债、地方债加起来占GDP的比重,是有上限的,如果突破了警戒线,国际评级机构就会下调主权信用评级,冲击金融稳定。

所以,国债时代不意味着国债可以无限制增发。但通过政府加杠杆,在房地产调整期支撑一下经济,是可以的。

最终,房地产还是要王者归来,发挥征税神器的作用。国债、地方债也会变得重要,但搞多了就会影响主权信用评级、汇率就会贬值。

国债、地方债越来越多,将来怎么办?其实不用怎么办,只要控制好占GDP的比重就行,总额会不断增加,通过发行新债还旧债,一路把雪球滚下去就可以了。

说白了:内债不是债,只要别过度就好。

让我们等降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动真格了,截断仁爱礁空投,船上菲军能撑几天?马科斯犯了难

中方动真格了,截断仁爱礁空投,船上菲军能撑几天?马科斯犯了难

红心说娱乐
2024-06-04 14:10:35
止步重庆冠军赛女单四强后,陈梦表示最不能接受的并不是没有夺冠

止步重庆冠军赛女单四强后,陈梦表示最不能接受的并不是没有夺冠

元爸体育
2024-06-04 12:49:48
这一次,存量房贷业主集体破防了!

这一次,存量房贷业主集体破防了!

魔都财观
2024-06-04 07:40:14
杜江夫妇出席好友婚礼,43岁霍思燕发福明显,近照显憔悴

杜江夫妇出席好友婚礼,43岁霍思燕发福明显,近照显憔悴

牧歌侃娱
2024-06-03 11:29:31
海口世纪大桥发生车祸有交警受伤,警方通报

海口世纪大桥发生车祸有交警受伤,警方通报

界面新闻
2024-06-04 20:08:14
吉利翼真L380月底上市 预计售价40万元起

吉利翼真L380月底上市 预计售价40万元起

车质网
2024-06-04 09:32:13
姑娘不但人漂亮

姑娘不但人漂亮

阿芒娱乐说
2024-06-03 08:27:07
阿森纳,一下子要出售4名英格兰球员!皇家马德里,会不会感到胆寒?

阿森纳,一下子要出售4名英格兰球员!皇家马德里,会不会感到胆寒?

刺头体育
2024-06-04 09:15:04
男子跟二婚女相亲,不要彩礼和房子,两人逛一次超市,果断拒绝

男子跟二婚女相亲,不要彩礼和房子,两人逛一次超市,果断拒绝

子芫伴你成长
2024-06-03 21:39:30
董璇一家三口为小酒窝庆生,41岁高云翔鬓角白发斑斑,憔悴了好多

董璇一家三口为小酒窝庆生,41岁高云翔鬓角白发斑斑,憔悴了好多

娱小小新
2024-06-03 10:29:59
好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那个有手艺的人啊,看到留言笑疯了全是遗憾

好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那个有手艺的人啊,看到留言笑疯了全是遗憾

石辰搞笑日常
2024-06-04 17:01:01
穆帅公开报复罗马球员:对他们毫无兴趣!点名2旧将!坚信遭背叛

穆帅公开报复罗马球员:对他们毫无兴趣!点名2旧将!坚信遭背叛

风过乡
2024-06-04 07:44:15
白宫确认哈里斯将代表美国出席瑞士“和平峰会”

白宫确认哈里斯将代表美国出席瑞士“和平峰会”

财联社
2024-06-04 09:49:05
蚊子都不见了!印度教授称高温已达生存极限,污泥池中都有人游泳

蚊子都不见了!印度教授称高温已达生存极限,污泥池中都有人游泳

科普大世界
2024-06-04 12:18:09
50岁警察中15刀身亡,凶手曝光,追悼会照片流出,遗像爆大量隐情

50岁警察中15刀身亡,凶手曝光,追悼会照片流出,遗像爆大量隐情

温柔看世界
2024-06-03 15:30:46
落水驴友后续:两人尸体已找到!草帽男身份曝光,多次失误酿惨剧

落水驴友后续:两人尸体已找到!草帽男身份曝光,多次失误酿惨剧

吃货的分享
2024-06-04 20:29:04
坎爷29岁娇妻只穿一件连体衣现身意大利,当地人看得目不转睛

坎爷29岁娇妻只穿一件连体衣现身意大利,当地人看得目不转睛

译言
2024-06-03 15:41:59
万万没想到!“丁克”一辈子的梁朝伟,如今终于迎来这个结局

万万没想到!“丁克”一辈子的梁朝伟,如今终于迎来这个结局

娱乐的小灶
2024-06-04 17:48:37
输谁都不能输日本!央视直播,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看点多多!

输谁都不能输日本!央视直播,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看点多多!

刺头体育
2024-06-04 08:38:06
露“奶”装,露“下乳”?女明星大胆“镂空裙”?评论区炸了

露“奶”装,露“下乳”?女明星大胆“镂空裙”?评论区炸了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04 08:47:35
2024-06-04 21:04:49
博闻财经
博闻财经
原创经济评论,深度市场分析
2478文章数 905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又一座城市,房价“鹤岗化”了!

头条要闻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 核心证据来自2300年前

头条要闻

斯坦福团队承认抄袭中国大模型 核心证据来自2300年前

体育要闻

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他的24年皇马梦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本地
旅游

@吃谷人 ,这些纸片和小圆铁片到底有什么魔力?

教育要闻

全学龄、全科目、全球化,教育智能硬件开启AI新时代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旅游要闻

去年中国156人死于户外探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