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国将帅中有多少黄埔生?彭总:81个,毛主席:蒋校长要生气啰

0
分享至

1955年,一份经多方确认的授衔名单终于尘埃落,当然最终的落版自然需要经过毛主席的肯定,并且授衔仪式上一桩桩一件件细节流程也需要跟毛主席进一步汇报。

这份名单,毛主席每次看都十分认真,看完之后点点头说:“不错,是个好名单,考虑得很仔细也很周到。”



图1 图源网络

这次,正当彭德怀向毛主席汇报时,毛主席突然开口问到:“老彭啊,这份授衔名单里面,有多少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啊?”

彭老总突然愣住了,这些资历问题很少考虑在内,大多是按照功绩来评定的。

但彭老总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并不愿意只是说出一个大致的数字,便当场算了起来。算了大约10分钟吧,彭老总开口道:“据我所知,这份名单里面是有81人。”

听完毛主席笑了笑对大家说:“蒋校长要是晓得了,怕不是要生气咯。”

彭老总也跟着笑了起来,为什么毛主席要特别地问一句黄埔生几名?黄埔军校跟我党又有什么渊源?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让中国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也给了孙中山对于如何正确将革命进行下去的新思路:手上要有兵有军队!革命党和革命军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明白这个道理后孙中山依旧走了一段弯路。



图2 孙中山先生

先是依赖于江湖气息十足的帮派势力,接着又想拉拢一派军阀去攻打另一派军阀。然而,各路军阀全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谁的势力大就倒向谁。

1922年,由孙中山一手培植起来的广东革命军陈炯明突然叛变,发动武装攻击炮轰总统府。令孙中山措手不及,这也是他人生中遭受的最惨痛的一次挫折。他没想到“祸患生于肘腋,干戈起于肺腑”。

这让他不禁感叹:“还是要自己手里有兵才行啊!如果只利用军阀去打倒另一路军阀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依靠工农大众,联合共产党,改造国民党,走新的道路,否则国民党将会与堕落之中消亡!”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建立军校和革命军队。

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终于迈出了“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队”的第一步:成立军校筹备委员会,并任命37岁的蒋介石为委员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埔军校的筹备过程中,蒋介石曾经多次打算撂挑子不干,还是孙中山架起老领导的架子批评了他一顿,蒋介石才勉为其难的挑起了这副担子。



图3

这是为啥?好好的一个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为什么不愿干?

原来啊,在黄埔军校的筹备过程中工作极其的繁重,一系列工作都要经过委员长审批,这是其一。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筹办军校更是资金短缺,更不用说学生训练要用到的器械和武器弹药了,这是其二。

另外,当时有不少的老革命干部依仗自己的资历老,对蒋介石这个“毛头小子”很是看不起,没少暗地里给他使绊子。

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了蒋介石想不顾一切撂挑子不干,好在有孙中山先生的开导以及支持。

1924年初春,当时的广州春寒料峭。雾霭的天气,以及连绵不断的小雨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冬天还没走远。



图4

就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的牌子似乎也被冻得摇摇欲坠。

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筹备委员会的一群人的热情与激情。

革命形势喜人,众人迫不及待。1月才成立筹备委员会,5月学校就落成并开始招生,6月16日新生竟已入学!

这样的进度不禁令人担忧:“这真的是正规的学校吗?”

是的,就这样一穷二白加急创立的学校却拥有着当时不俗的领导班子,甚至于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未来的几十年生涯中叱咤风云!

黄埔军校坐落在长洲岛上,青砖古屋,是具有浓烈岭南特色的祠堂式建筑。每年秋天风景都美轮美奂。

然而,黄埔军校最美的不在于风景,而在于挂在校门口的一副对联。

一时间,无数华夏儿女不论身处何地,不论贫穷富贵都喊出了一致的心声、一致的口号:“到黄埔去!”



图5

这股力量,不但震惊了中国,甚至震惊了世界。但黄埔军校招生并不像那些混乱割据的军阀,是人就招。为了保证学生的质量,入学标准也是极其地严格。

标准一:政治合格。为了保证学生的政治质量,学校要求每一名学生录取时要有两名担保人。当时的毛主席胆大心细,倾尽全力为黄埔军校招收各地英才,还曾经给5名湖南的学员写过介绍信。

标准二: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有三关。不但有初试和复试,还有第三关的总试。考试的内容除了作文外,还要求数学、历史、地理等内容的考试。

标准三:面试要过关。这实际上就是对口才和应变能力的要求了,是为了考核是否能胜任政治工作,毕竟毕业以后也算是个干部。

主要考的内容大致就是对“主义”的理解程度和对“革命”的向往程度。



图6

经过如此严格的考试,黄埔第一期只录取了350人,除此之外,黄埔第一期还有军政部讲武堂被合并过来的120名学生,但总共也就500人。

黄埔军校一所一期基本上只有半年左右的“速成班”,却培养出了那么多的领军打仗的能人异士

黄埔军校短短六年就出现众多的将领,这样的结果有人和更有天时。

黄埔军校刚刚建立的时候,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革命军同北洋军阀对峙的时期。而此时的黄埔军校也是身负重任,不仅仅要负责培养军官,还要负责组建一支革命军队。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校内领导人决定缩短学制,将原计划的三年改为了半年一期。

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孙中山亲临会场,纵声发表演讲,以此来鼓舞士气。

学校也非常注重政治教育,校内师生全部以“民主共和”为信仰,他们进入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中国革命而奋斗!”



图7

黄埔军校在教学上针对学制短、同学们文化程度不同等的实际情况,特地将课程设置简单化、实用化。

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打仗。学校把学习与打仗直接联系起来,不学最高深的只学最有用的。仗怎么打,课就怎么设,兵就怎么练,一切为了打胜仗。还聘请了大量的苏联教官,只为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时的苏联刚刚打完内战,不仅仅有良好的军事教育背景理论知识极为丰富,更重要的是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丝毫不弱。

并且,苏联当时的军事指挥力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因此苏联教官教给同学们的是最先进最实用的东西。毕业之后可以快速运用到实战当中去。

由于当时战局混乱,黄埔军校的同学们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他们只能一边学习一边战斗,在枪火的考验下将所学运用到实战中。

尽管他们毫无作战经验,却依然整装待发,时刻准备着奔赴前线,为国效力。

1925年,由于陈炯明太过于猖獗,于是广州政府便发布了总动员令,决定进行东征讨伐陈炯明。东征大军兵分三路,右路由蒋介石领导,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率军出征,总兵力约1万,黄埔军教团队和学生3000余名。



图8 陈炯明

蒋介石所率的右路积极作战,经虎门后迅速向东肃清敌军,迅速将之击败。

其中,淡水一战,他们以少胜多。让这批初出茅庐的学生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使得曾对他们不屑一顾或持怀疑态度的军阀们刮目相看。

当时也有不少报纸,对他们大肆夸赞,认为中国革命有希望。1927年,蒋介石因惧怕共产党夺取政权,在上海发动“清党”运动。“清党”期间,有400多名共产党人被逮捕,多名共产党员被残忍杀害,丝毫不顾往日手足之情。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很多黄埔师生脱离了黄埔军校或者国民党的军队,旗帜鲜明地只身或率部站到共产党的阵营里。

这些人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徐向前、林彪、陈赓等名将,也有我们不太熟悉、并且早早牺牲的很多英雄。

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对于共产党人毫不手软。在校黄埔学生中的共产党员,除了成功逃脱的,大都被关在黄埔岛上的南石头监狱和珠江江心一条船改成的“水牢”里,有很多人就牺牲在那里。



图9 陈赓

然而有一个人是例外,被捕后不仅没有惨遭毒手,还被蒋介石千方百计地拉拢。可惜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又有意地将他放走了。

这个人就是开国大将陈赓,也是电视剧《亮剑》里连李云龙都怕的旅长的原型。

1933年,一名共产党员叛变,中共在上海的组织也遭到了破坏。当时的陈赓当时因腿伤在上海治疗,很快就因消息走漏被捕了。

蒋介石得知后,非常的兴奋,下令务必要照顾好陈赓,并恶意放下“第四次围剿”的工作,亲自劝降陈赓,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

这其中除了陈赓自身的才能外,恐怕还因为陈赓对蒋介石有过救命之恩吧。

1925年,革命军前往讨伐陈炯明,时任总指挥使得蒋介石看到己方军队节节胜利,急于求成,便亲临前线督战。



图10 图源网络

结果刚到不久,就看到己方军队溃不成军,蒋介石因为距离前线太近被敌军包围,而此时恰好有一队敌方士兵往此处赶来。蒋介石顿时开始慌了,自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要“杀身成仁”。

时陈赓在总指挥部担任警卫,保护蒋介石,见状,连忙劝阻,认为总指挥如果自杀了,东征不就失败了吗?

见蒋介石犹豫不决,陈赓顿时不顾彼此的身份,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便背着蒋介石就跑。

也正是这层特殊的关系,使得蒋介石对陈赓礼遇有加,如果把他杀了,自己将会落得一个恩将仇报的名声,于是便想方设法的劝降陈赓。

而此时陈赓之前的朋友为了他的安危也都纷纷向蒋介石担保,最终蒋介石还是手下留情放走了陈赓。



图11 陈赓大将

多年以后,蒋家王朝已经基本覆灭在大陆没有了活路,正在为败退台湾做准备了,而此时的陈赓率领二野第四兵团解放南昌城。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想起没有杀掉陈赓这段往事,深感后悔,曾咬牙切齿的说:“陈赓是个害群之马啊。”紧接着又极度后悔当时没能笼络住陈赓,惋惜地说:“五个胡宗南也不抵一个陈赓啊!”

1955年大授衔时陈赓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后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湖北黄冈林家大湾有个个子瘦弱的小子,此时刚刚毕业于武昌共进中学,他并不想按照家里的安排去当一个老师。于是他决定响应党的号召,去考黄埔军校。

凭借过硬的自身能力,他成功考入了这个人才济济的军校。填写报名表时,他并没有用那个女气十足的本名,而是取了一个很男人的名字——林彪。



图12 林彪

当时林彪被分到了二团三连,在校期间始终默默无闻,若不是因为一次枪械走火事故,他几乎没在黄埔军校留下任何痕迹。

在新兵训练阶段,林彪没有按规定上缴枪械,并且还在晚上偷偷地把弄。结果一不小心走火了,把上铺林伟涛的床板打穿了。好在林伟涛当时不在宿舍,否则两人怕是要一起交代在这。后来,上下铺的这二人还有着奇妙的缘分。

辽沈战役时,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是黄埔军校教官,被人称为“常胜将军”。

副总司令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都是名将,昆仑关大捷使他们名声在外。当时林伟涛也在国军中担任了一个小职位,并且这场战役中他也在。

林彪也不含糊成功的把国民党军打得落花流水,不愧是斯大林眼中的“天才战将”,蒋介石眼里的“战争魔鬼”。



图13

后来,林彪白崇禧在广西决战,也打得对手大败而逃。而白崇禧也曾是林彪在黄埔军校时期的教官。就这样,黄埔军校的老师、师兄、同期,和林彪一过手,都被他挑落马下。

1942年初,蒋介石为了笼络林彪,便趁其从苏联养病回国西安时,亲自下令一定要好好的招待林彪,趁机劝他归顺自己。之后又派了自己的亲信戴笠前来招待林彪,给林彪许诺了许多优厚的条件,林彪依旧不为所动。

1955年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十大元帅中最年轻的一位!

蒋介石当时为了考察学生的素质,也顺便能给自己培养亲信,坚持每周都要去黄埔军校,找学生面谈一下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在黄埔军校几乎每个学生都跟蒋介石面对面的谈过话。

有一天,轮到徐向前来跟蒋介石面谈了。徐向前推开门进去,便发现蒋介石身着军装,腰上还配了一把剑,架子十足,这使得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徐向前有点不知所措。

见他犹犹豫豫,蒋介石便开口问道便:"你就是徐向前吗?"蒋介石一口浓重的浙江腔。



图14 徐向前

而来自山西的徐向前根本不会说浙江话,便用五台山话回答蒋介石。因为双方语言不通,徐向前不懂浙江话,蒋介石不懂山西话。蒋介石对这个谈话也便渐渐失了兴趣。

徐向前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上来就是对蒋介石的吹捧,蒋介石问一句,徐向前便老老实实的答一句。二人便这么无趣的聊了一会,谈话内容索然无味。

于是蒋介石便觉得徐向前是个"没出息"的学生,也没必要跟他讲太多。于是,只跟他讲了几句话就将他给打发走了。

在徐向前指挥下的红军不断地取得胜利,自此徐向前在全国威名远扬。国军几十万精良装备的军队却拿这个只有几万人的军队毫无办法。

徐向前也让蒋介石大跌眼镜,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曾经判断“没出息”的学生竟有如此大的才能,便想出了种种方法想要笼络徐向前。



图15

蒋介石派人来到徐向前的老家五台山,二人态度非常的谦恭。进门便小心翼翼的对徐向前的父亲说道:

“我们受蒋校长命令而来,蒋校长非常的关心徐向前,想要我们问一问先生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另外就是老先生知不知道徐向前的下落。”

听到这徐向前的父亲便明白了他们此行前来的目的,回答道:

“考上黄埔军校以后就没跟家里再联络过了,这他去哪了我们也是真不知道,毫无音讯,我还想跟你们蒋校长要人呢。”

二人顿时哭笑不得,但也只能匆匆而去。所以相对于其他元帅,徐帅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内掀起了一股“学习苏联运动”,全国上下都称呼苏联为“老大哥”,各行各业都目标向“老大哥”看齐。其中,学习苏联军衔制度也是建国初期重要工作之一。



图16

但随着朝鲜战争的扩大升级,中央军委便把重心转移到了抗美援朝,军衔的推进制度也就不得不暂时搁置起来。

但也正是经过抗美援朝这一役,使中央意识到了军衔制度迫在眉睫。

不单单是打仗可以提高效率,往后我国军队同外国的来往会一天天多起来,没有军衔实在太不方便。

毛主席对此非常重视,如果设立了军衔,不但可以保证有资历有功绩老干部的待遇;同时也可以激励新同志,给他们发展的机会。

1952年,毛主席决定让彭老总主持军委工作,并负责军衔制的推进。

其实彭老总本人对于军衔这种区别身份的标识很是厌烦。作为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老军人,他总担心设立军衔之后,会影响上下级之间政治平等的关系,妨碍军人和老百姓的交流。

在授衔的最初提名方案中,毛主席是大元帅。可是毛主席看到这一方案后,却坚持他不要大元帅军衔,也不要勋章。

由于毛主席谢绝军衔,总干对原方案做出了修改:不设大元帅衔,设元帅十名,大将十名。

随后,一份经多方确认的授衔名单终于尘埃落定。于是正当彭老总向毛主席汇报时,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毛主席开口问黄埔生几何?



图17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出自黄埔军校的不完全统计,就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5名元帅,陈赓、罗瑞卿、许光达等3人大将,8名上将,9名中将,8名少将。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名担任中央部级以上党政职务的。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率先举行了“授予将官军衔典礼”

紫光阁建于明朝时期,它目睹了明清的衰弱与屈辱,今天他即将见证新中国开拓者被授予最高荣誉这庄严的一幕。

嘹亮的国歌响彻整个会场,也激荡着每个人的心房。此时浮现在大家眼前的则是一幕幕以往的光辉岁月,在这个荣光的时刻,他们将继承以往那些牺牲的战友烈士的遗志,继续坚定地往前走。

国歌演奏完毕后,大家齐刷刷的坐下。

毛主席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队列前排的朱德,朱德先是端端正正的敬了个礼,然后便双手接过命令状。



图18

周总理将命令状双手递给站在面前的粟裕,然后伸出右手紧紧地与粟裕的手握在一起。粟裕的脸上也荡漾着微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会场里掌声接连不断,在这个胜利的时刻,人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喜悦。

当天的紫光阁显得分外光彩夺目,也给共和国的历史留下了令人感怀与难忘的一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史明今
阅史明今
说历史讲历史,学历史
1021文章数 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教育
本地
房产

数码要闻

消息称 AMD 锐龙 9000 系列 Zen5 桌面处理器将于 7 月上市

手机要闻

三款骁龙8 Gen3新品提前“登基”:参数基本清晰,要去考虑吗?

教育要闻

解不等式,告诉你解集范围,让你求ab值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