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座城市,房价还能上涨吗?

0
分享至

前两天的文章,有粉丝留言:讲讲天津,为啥它还不放开限购呢?

的确,为了去库存,各大城市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密集发文取消限购,在抢人、抢钱的大战中,生怕被别的城市捷足先登。

天津怎么就看着不着急呢?天津会全面放开限购吗?

我告诉大家,楼市这一块儿,天津,可能是全国最神奇的存在。

——天津的楼市和城市基本面,是割裂的,甚至是背离的。

为啥这么说?

来,看正文。

01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这句话,就是天津的真实写照。

10年前,中国排名前五的城市GDP/经济总量是这样的

1、上海, 2.2万亿;

2、北京, 1.98万亿;

3、广州, 1.54万亿;

4、深圳, 1.45万亿;

5、天津, 1.28万亿。

十年之后的今天,这五座城市交出的成绩单是这样的:

1、上海, 4.72万亿,十年增长116%;

2、北京, 4.38万亿,十年增长121%;

3、广州, 3.04万亿,十年增长97%;

4、深圳, 3.46万亿,十年增长139%;

5、天津, 1.67万亿,十年增长16%。

十年时间,沧海桑田。

北上广深还是那个北上广深,继续排名全国前四,而天津已经跌出了全国前十。

不光北上广深,其他核心城市的经济,十年间GDP基本都翻倍了。像合肥、福州的GDP涨幅都超过了160%。

而天津用十年的时间,给你一个16%的增长,如果扣掉通胀也就是物价上涨的因素,天津的经济几乎是0增长。


所以,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天津在城市竞赛中不断被重庆、苏州、天津、杭州、武汉、南京超越。

而宁波、青岛、无锡、郑州这些后浪们也都在虎视眈眈,未来大概率都会与天津完成交接棒的传递。

天津经济的挣扎,有偶然,也有必然。

当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政商环境到产业结构,从投资过剩到观念守旧…

就拿观念来说吧,天津人的饮食、交友都有很强的“圈子”特征,外来餐饮品牌和社交链路的打通,在这里都不容易。

面对其他城市的崛起,很多天津人会傲娇的说一句:天津承担的政治定位,不是那些暴发户城市能比的。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抛弃了天津,而且这其中很多因素难以撼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映射出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人口。

天津现在的常住人口是1364万人,这个数字已经回到12年前的水平。


人口颓势背后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天津的出生率和老龄化问题。

看下面这张图,天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剪刀差从2020年开始就不断扩大。

不夸张的说,在所有万亿GDP级别的城市中,天津率先走出了日本模式,如果再不拉外来人口入津,天津就要逐渐“消失”。


02

天津过去的经济和人口承压,已成现实。

那么未来天津的楼市是不是也会跌跌不休了呢?

老规矩,我们从天津的居民杠杆率、收入水平、供应量三个维度,来判断天津楼市的潜力如何。

维度一、居民杠杆率

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影响中国楼市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债务,从地方政府到房企,再到普通老百姓,可以说债务成了压制经济发展的一大力量。

所以,老粉丝都知道,我们最近都在从居民杠杆率角度去分析各个城市房价的潜力。

那么天津的城市杠杆率是如何的呢?

来,看数据。

2023年,天津住户贷款余额是1.09万亿;再结合天津的GDP是1.67万亿,可以计算得出天津的居民杠杆率是65%。

我们再看全国的平均水平:

根据央行的数据,2023年全国的住户贷款是80万亿,2023年中国GDP总额是126万亿,所以全国维度的居民杠杆率平均是63%。

也就是说,天津的居民杠杆率65%,和全国平均水平63%相差无几,并不算高,中规中矩。

真正让天津与众不同的,是天津居民杠杆率的变化趋势。

我们看天津的历史数据:

2020年,天津居民贷款1.05亿;对应居民杠杆率74.6%;

2021年,天津居民贷款1.12亿;对应居民杠杆率71.9%;

2022年,天津居民贷款1.1亿;对应居民杠杆率67.4%;

2023年,天津居民贷款1.09亿;对应居民杠杆率65.1%。

发现了吗?天津的居民杠杆率在2020年就见顶了,早于全国大部分城市。


大家都知道,中国居民的杠杆,80%以上来自于买房,天津的居民杠杆见顶早,代表什么?

代表钱的流动在变少,代表天津投资买房的热潮早于全国回落,代表天津房价的调整也早于全国。

也不难理解,天津这些年经济的滑坡,大家都看在眼里,聪明钱早就用脚投票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城市居民的债务在减轻,购买力在慢慢积蓄,这对未来而言也是好事。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天津的投资活力有所改善的话,这些钱再流动起来的弹性也会更大。

维度二、收入水平

根据天津发展公报的数据,2023年天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1271元,排在全国各大城市第34位。

很明显,天津第34的收入排名和全国第11的GDP排名是不匹配的。

而且,天津最近两年的收入增速3.2%、4.7%,也都没有跑赢全国平均水平的5%和6.3%。


这个不难理解,我们之前说过。GDP也好,通胀也好,大概率都会在人们的收入中反应。天津的GDP增速承压,人们的收入自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所以,经济、人口、收入是一盘棋,盘根错节,互相影响。对此,天津必须想好破局之道。

维度三、供应量

新房维度:截至2024年1季度,天津新房库存大概1211万㎡,对应11万套左右,平均去化周期约18个月。

只看18个月的库存周期,刚好踩在警戒线上。不过我告诉你,在这个平均数意义不大,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天津库存的背后——分化。

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天津的1200万㎡库存里,有接近40%是开盘多年,卖不动的过剩库存货或僵尸库存,主要分布在远郊和环城片区,这些楼盘库存周期几乎都在20个月以上。

而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的一些核心位置,去化周期还能保持在12个月以内。

换句话说,核心板块的库存比较健康的,但远郊的、缺乏配套的就要小心了。

二手房维度: 天津现在的二手房挂牌量超过了20万套,二手房的成交占比也在增加。

就拿刚过去的4月来说吧,全月成交大概1.5万套。现在一、二手房套数比已经升到了1:2.4。

这意味着每成交3套房子,就有两个以上是二手房。证明天津楼市正在进入存量市场,未来二手房尤其是核心六区的二手房对市场定价会更加明显。


总的来说,天津的库存和需求呈现的是明显的分化态势,核心六区流速理想。核心六区之外呢?库存量大,但成交却越来越疲软,除非有优秀配套加持,或者优惠力度明显提升,否则去化还是很难有起色。

不管楼市涨跌,购房者都需要按揭贷款,那么该怎么理解按揭这种负债行为呢,毕竟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群体,具体可以看文章

03

文章至此,很多人要纳闷了,既然天津经济没落,收入水平,库存量这些也谈不上多理想,为什么还咬着牙不完全放开限购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明白天津楼市的特殊性。

前面说了,天津的楼市和城市基本面,是割裂的,甚至是背离的。

为啥这么说?

大家要知道,在任何地方买房,无外乎两点:

一是买房子的金融属性,也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二是买房子的商品属性,也就是自住消费。

但唯独天津是个例外。

天津的买房力量中,除了与其他城市共性的刚需改善之外,还有一股特有的力量——学区房,也就是天津的教育属性。

天津的教育优势有多强?

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这是国金证券统计的全国主要城市高考录取率排行。

天津的985录取率全国第一, 211录取率全国第四,清北录取率全国第三!


天津每年的考生不过7万左右,加上自主命题,以及本市教育资源丰富。让天津的考生优势尽显。

相比之下,河南、河北、安徽、山东这些周边省份的高考人数八九十万甚至上百万,本省又缺乏好的大学,导致这些省份的高考堪称“千金万马过独木桥”。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产业链

——周边省市,包括在北京落户难的北漂们为了孩子上学,买一套天津的学区房,父母一方在外地工作,一方在天津陪读

这股力量成为了天津楼市最大的鲶鱼,导致天津具有学区资源的二手房在过去两年的表现:不仅成交热度高,而且异常抗跌。

以花苑的天华里社区为例:

2022年,该小区的一房成交总价在160-170万左右。

时间过去2年,就在全国房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这个小区的房价居然是逆势上涨的。

2023年成交总价几乎都在210万以上,涨幅达到了30%。


我知道,有人会说了,哪里的学区房不都一样,都值钱。但问题是,天津的学区房优势有两个独特优势:

一:房价优势:相比北上广这些教育强市,上车门槛低;

二、地理优势:辐射山河四省等人口和内卷大省,需求旺盛;

所以,天津憋到现在不敢完全放开限购,有很大的原因是担心大量外来人口冲击本市的教育资源。

中产阶层如何配置家庭资产,可以看文章《》

04

最后,照例给出关于天津的购房建议:

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1、如果是自住,当然可以买。

天津这座城市有底蕴,生活节奏慢,本地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喜欢的人喜欢的不得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这座城市的调性相符,当然可以买。

2、如果是为了投资炒房,在天津城市基本面有明显改观之前,我劝你先管住手,别跟兜里的钱过不去。

3、最后,如果是为了孩子教育呢?

我知道,这一块需求是最大的。可以说,天津的教育优势以及中国式家长的鸡娃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天津楼市。

为了孩子上学买房,我只说三点:

第一,一定要研究透彻每个片区的入学政策;

第二,一定要考虑好未来房子的出手难度;

第三,量力而行,不要牺牲太多去换一个分数,毕竟未来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会如何变迁还不好说。

有心人,条条大路通罗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化腾凌晨三点的朋友圈火了

马化腾凌晨三点的朋友圈火了

蓝色海边
2024-06-05 09:32:41
江苏一女子陪情人看豪车,因随口说出5个字,生命定格在35岁

江苏一女子陪情人看豪车,因随口说出5个字,生命定格在35岁

安妮Emotiong
2024-05-20 17:30:48
最高检对3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线索案挂牌督办

最高检对3起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线索案挂牌督办

澎湃新闻
2024-06-05 11:12:28
笑死了!湾湾网友“虎狼之词”要住北京平房?大陆:哪个爹想的?

笑死了!湾湾网友“虎狼之词”要住北京平房?大陆:哪个爹想的?

暖心的小屋
2024-06-03 16:39:10
1939年,毛主席读完项英电报后气得哆嗦,直到七十年代还没有忘记

1939年,毛主席读完项英电报后气得哆嗦,直到七十年代还没有忘记

慢聊的历史
2024-05-29 14:46:47
摊牌了!刚成为汪太太第二天,马筱梅就直接通过好友向台媒爆料

摊牌了!刚成为汪太太第二天,马筱梅就直接通过好友向台媒爆料

阿芒娱乐说
2024-05-31 18:43:49
姆巴佩:在巴黎这一年像对自己的侮辱 有些东西让我痛苦但不能表露

姆巴佩:在巴黎这一年像对自己的侮辱 有些东西让我痛苦但不能表露

直播吧
2024-06-04 23:44:07
黄埔军校百年校庆没邀于北辰!帅化民:这人我懒得批评

黄埔军校百年校庆没邀于北辰!帅化民:这人我懒得批评

金牛传音
2024-06-05 09:18:22
中年失业人数哪有那么夸张?网友:刚问了我同事,他们都说有工作

中年失业人数哪有那么夸张?网友:刚问了我同事,他们都说有工作

暖心的小屋
2024-06-04 20:22:31
难怪汪小菲当年倾心她!谁Hold得了这份天然的美貌啊!

难怪汪小菲当年倾心她!谁Hold得了这份天然的美貌啊!

小米虫侃人物
2024-06-05 02:09:50
媒体:詹姆斯是史上唯一被官方认证打过五个位置的球员!

媒体:詹姆斯是史上唯一被官方认证打过五个位置的球员!

历史第一人梅西
2024-06-04 21:12:11
普京惊人举动!公开场合开始穿防弹背心

普京惊人举动!公开场合开始穿防弹背心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04 23:45:46
德约法网退赛后首度现身:一瘸一拐步履蹒跚!最坏恐赛季报销

德约法网退赛后首度现身:一瘸一拐步履蹒跚!最坏恐赛季报销

末位侃球
2024-06-05 07:34:31
以色列军队正式宣布,黎以双方交战,引发境内发生大火

以色列军队正式宣布,黎以双方交战,引发境内发生大火

新时光点滴
2024-06-05 00:07:55
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升起引发质疑:美国国旗飘扬背后的解释

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升起引发质疑:美国国旗飘扬背后的解释

三农老历
2024-06-04 17:24:13
母女公园散步勇救落水男孩 女儿下水体力不支后妈妈也跳下湖

母女公园散步勇救落水男孩 女儿下水体力不支后妈妈也跳下湖

闪电新闻
2024-06-04 18:28:08
彩蛋!嫦娥六号隐藏任务完成,小玩具车释放:竟是这个作用

彩蛋!嫦娥六号隐藏任务完成,小玩具车释放:竟是这个作用

科学黑洞v
2024-06-05 05:44:20
菲律宾军舰人员枪指中国海警!红线已破,种种迹象表明要收拾菲了

菲律宾军舰人员枪指中国海警!红线已破,种种迹象表明要收拾菲了

硬核Deeper
2024-06-04 12:17:30
“夹大腿,要亲亲”:青春期女儿与老爸的举动曝光,评论区炸了……

“夹大腿,要亲亲”:青春期女儿与老爸的举动曝光,评论区炸了……

大爱三湘
2024-06-02 20:49:16
狗子的人脉有多广?网友:工作是它找的,孩子上学也是靠它的关系

狗子的人脉有多广?网友:工作是它找的,孩子上学也是靠它的关系

普陀动物世界
2024-06-05 02:12:53
2024-06-05 12:46:44
混知房产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265文章数 14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79.17亿!海开拿下永丰南地块 据说产品90平起

头条要闻

媒体:泽连斯基惦记的"和平峰会"或变成"旅游盛会"

头条要闻

媒体:泽连斯基惦记的"和平峰会"或变成"旅游盛会"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欧盟推迟对华行动,如何理解?

科技要闻

马斯克把特斯拉5亿美元AI芯片提前调拨给X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温室余闲 平仄之间雅趣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房产要闻

79.17亿!海开拿下永丰南地块 据说产品90平起

教育要闻

【中国有约】阿富汗小哥教你拍“八虚”,你学会了吗?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