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民党高层的“袖珍将军”,抗日战场上屡获大捷,却被蒋介石弃用

0
分享至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高层有两个著名的“袖珍将军(袖珍智囊)”,即蒋介石的亲信陈诚,以及陈诚的老部下罗卓英

他们二人均以足智多谋著称,罗卓英更是长期在国民党参谋部门任职。



在抗日战争期间罗卓英也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将领,其领导的上高会战以及仁安羌大捷均是国军抗日的代表性胜利,其指挥功底也受到了国民党上下的一致认可。

但在此后的解放战争中,罗卓英昔日的部下大多成为了国民党的军团司令员,但他却从一线指挥岗位上淡出了。

虽然在辽沈战役时他也曾经去到过前线,但也没有对战事进行太多干预,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有人认为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蒋介石需要同时处理多个战场的情报,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其必须组建一个值得信赖又能力突出的智囊团,罗卓英自然是这种人才中的佼佼者,便被蒋介石留在身边,无法外出领兵作战。

但在解放战争进行过程中,蒋介石身边的作战参谋人数众多,其中杜聿明等人在解放战争进入胶灼阶段后纷纷化身为“救火将军”,到各个战场领兵作战,唯独罗卓英是个例外,这说明情况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笔者认为真正让罗卓英从一线指挥位置淡出的原因,是其对于共产党的态度以及在抗日战争中和共产党员的合作经历,这让蒋介石无法对罗卓英百分百的信任。

首先罗卓英对共产党的态度,和蒋介石的亲信并不相同

出身官宦之家的罗卓英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军报国的思想,在他二十岁创作的诗歌中,就有“丈夫记取平生事,要把胡夷一战擒”的豪情壮志。



在加入国民党军队之后,罗卓英也始终没有放弃驱逐鞑虏的理想,这一点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部分将领对抗日前景产生了悲观的看法,但罗卓英却觉得这是清算国仇家恨的好时机,并写下了《芦沟曲》一首:

今日芦沟桥上血,飞奔东海吼狂涛。
姗载深仇终一洗,中华儿女尽英豪。



之后他也是国军中抗日热情最为高涨的将领之一,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接连败退,但即使如此罗卓英依然没有发生动摇,还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这从他的《平倭曲》一诗中便可窥见:

男儿志气壮如山,争掷头颅岂等闲。
报道战场花正好,吾军雄武荡凶顽。

由此可见罗卓英将军是一个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爱国将领,因此在抗日战争中他对于共产党员的态度非常积极,只要能够为抗日做出贡献的人都会受到他的重用。



在其指挥的上高会战中,共产党员们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当时上高县长是中共特别党 员黄贤度,他在去到上高之后便迅速重建了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在会战开始之前,已经成立了政府和学校两个支部,发展了不少党员。

这些共产党员在当地深入群众进行抗日思想宣传,这让上高百姓的抗日决心空前高涨。

会战开始前,国民党方面得到情报称日军将派出四万余人进攻上高,部分将领有了怯战心理,想要退守南昌,这时黄贤度主动找到国军领导,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国军作战,这才让罗卓英等人下定了作战的决心。



在会战开始之后,当地的共产党员们便发动群众前往前线助战,帮助战士们运送食物和武器弹药,在战况最激烈的那段时间里,每天的支前群众约有四千余人,而整个上高才不过12万人口,当地的群众发动力度之强令人赞叹。

除了保障后勤的支前群众之外,其他百姓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军提供帮助,高安农民金有 水,在为我军带路后,又被敌军抓去带路,他将敌军带入我军包围圈后大叫敌军来了,随后壮烈牺牲。

靖安农民涂长洪,为国军传递情报,回程中被日军抓获,遭遇严刑拷打的他宁死不屈,保护了情报安全。

上高农民熊先移,只身潜入敌指挥所窃取情报,之后他将情报文件用油纸包好投入江中,让其漂向国军阵地,但他却被日军逮捕最终英勇就义。



除了这些英雄之外,支前民众的牺牲也不可谓不惨重,当时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用火力覆盖了整个阵地,缺乏军事常识的百姓经常被炮弹击中,但他们并没有因此退却,这让作战的将士们感动不已。

有了民众的激励,上高会战中的国军将士各个奋勇争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与敌人的坦克飞机正面对抗,有的连队战至最后甚至只剩下了不到三十人但他们始终没有后退一步,依然积极向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这样的士气在其他国军队伍中是相当罕见的。

在战争结束之后,罗卓英也意识到当地百姓的鼎力支持,是他们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其对黄贤度等人的工作也表示了高度赞赏。

要知道当时皖南事变已经发生,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的态度变得十分微妙,罗卓英如此举动很难不遭到蒋介石的怀疑。



而且在更早的淞沪会战之中,罗卓英的部队里就活跃着一支主要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 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该团的团长是何香凝先生的秘书胡兰畦,这支队伍当时在抢救伤员和抗日宣传工作中表现十分出色,也受到了罗卓英的嘉奖。

考虑到以上种种,蒋介石很有可能怀疑罗卓英将军和共产党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接触,疑心病甚重的他,在解放战争中自然不愿给予罗卓英前线指挥权了。

——●◯参考资料◯●——

  1. 何浩瀚:《罗卓英抗日赋诗篇——读<呼江吸海楼诗集>札记》,岭南文史,1991年04期;
  2. 邹耕生:《上高会战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清风文史
清风文史
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
728文章数 2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封 美菲勾结藏不住了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封 美菲勾结藏不住了

体育要闻

杰里·韦斯特:为什么他是LOGO?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小红书员工仅1/5工龄满2年 32岁就不让进了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将于今日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小朋友第一次踏上玻璃走廊,宝妈一句小心脚下瞬间站不住了!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中年男人放任老态的体现:POLO衫配西装裤、系皮带塞裤腰,太油腻

教育要闻

世界青年说:中日韩青年畅聊未来发展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