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元璋无处安葬父母,刘继祖主动送小块荒地,最后获得怎样的回报

0
分享至

前言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一手创建了明朝,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权力滔天的皇帝,也难以摆脱作为子女的责任和情感。

在朱元璋的一生中,有一件事至今让人铭记。那就是他无法安葬自己的父母,直到一位名叫刘继祖的人主动献出了一小块荒地。

刘继祖献地之举,最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朱元璋这个曾经几度饱受磨难的男子,又是如何报答当年的恩人和善意的?他的一生经历了怎样起起伏伏的命运变化?



出身寒微的朱元璋

说到朱元璋的出身,大致也就是当时许多平民百姓的写照了。他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上一直是靠打短工、放牛为生的苦力。

他的生父名叫朱五四,是一个连自留地都没有的佃农,整日辛勤耕作于人家的地里。家里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加上朱五四和妻子,就是一大家子人挤在狭小的茅舍里,生活可谓是十分拮据。

更糟糕的是,朱家人还存有一个很不文雅的传统,就是子女的名字都是用纯数字命名,比如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之类,这无疑显现了他们家庭的贫困和缺乏文化。亦难怪后来的朱元璋文化修养较差,连写文章都比较生涩。



大概是出身贫苦,朱元璋从小就经受了很多的磨难和辛酸。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其中老三朱重七很早就出去当了刘德家的上门女婿。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则天天给刘德打零工,为人家种地。而朱元璋自己从小也经常替刘德放牛,偶尔还会做一些短工。可以说,他从小过的就是一种被动的奴隶生活。

至于朱元璋的生活状况,就更加令人心酸了。记载称,他家里的生活可谓是"连一分钱都没有",贫困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对于他来说,稳定的三餐供给都成了一种奢望。



而为了谋生,他甚至还不得不干一些冲动的事情,比如曾经偷宰了刘德家的牛,引来了地主的怒火。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大明开国皇帝,竟有如此凄惨的出身,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往往会经历更多的磨难,但也更容易产生超越自身的远大抱负。那么,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子,最终如何走向帝业的巅峰呢?



一个恩人的善举

就在朱元璋的人生最低谷之际,他遇到了一位大善人——刘继祖。这个人虽然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可是却主动伸出援手,给了朱元璋一个生命的希望。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其他亲人接连因为瘟疫而去世,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手无寸铁,甚至连棺材都没有,陷入了十分绝望的境地。他们想到刘德家求助,却遭到了地主的辱骂和驱逐。正在两兄弟濒临崩溃的时候,村里的刘继祖看在眼里,动了恻隐之心。



刘继祖主动来到他们面前,表示愿意将自己的一块荒地赠给朱元璋兄弟,让他们好好地将父母兄长安葬下去。虽然只是一片荒地,但对于当时这两兄弟来说,已经是意义重大了。因为他们连个安葬亲人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用破烂的衣服将父母兄长匆忙裹起,就草草地埋葬了。

有了刘继祖的帮助,朱元璋这才得以安顿下来。尽管事后他不得不四处求生,先后出家又参加农民起义,但还是常常想起当年那个善良的邻居。等他最终成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后,这个善举也成为他永远难忘的恩情。

这样一个小小的善举,居然最后换来了皇帝的封官赐爵,实在让人啧啧称奇。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回报这份恩情的呢?



朱元璋赐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当朱元璋打下了江山,一统天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自己的刘继祖。他派人四处打听刘继祖的下落,却发现这个善良的农民已经于乱世中去世了。了解到这个噩耗后,朱元璋非常悲伤,他意识到自己竟然错过了与这位恩人相见的最后机会。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朱元璋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回报刘继祖。他特意下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赐予他世袭的荣耀头衔。这个看似简单的封号,却蕴含着朱元璋内心深沉的谢意。他知道刘继祖当初的善举,不仅救助了自己,也让他得以平稳下葬亲人,为其后来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种封赏的方式,朱元璋让刘继祖的子孙后代一代代承袭着这份特殊的"义惠侯"头衔,享受着由朝廷赐予的殊荣。而这种封号,在明朝皇帝的眼中可谓是难能可贵的,毕竟通常只有功勋卓著的大臣或战将,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封赏。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年那个简寂无名的农民刘继祖,如果知道自己这份善举竟让子孙后代世袭爵位,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或许他也很难相信,一片荒地的馈赠,竟换来了如此辉煌的结果。这无疑再次印证了古语"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哲理。



但是,朱元璋对刘继祖的回报,并不止于此。他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之后,还亲自为他撰写了一篇深情的祭文。在这篇文章中,朱元璋诚挚地表达了自己对刘继祖的感激之情。

他在祭文中写道:"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可见,朱元璋对于当年刘继祖的帮助,是铭记在心的。即使后来他已成就大业,却仍不忘回报这份恩情。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作为一个文化素养不高的人,很少亲自动笔写作。但是在为刘继祖撰写祭文这件事上,他却是亲自下笔的。这充分表明了他对这位恩人的崇敬和感恩之心。可以说,这是朱元璋一生中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流露。



恩人子孙受封赏

有了这样的恩赏,刘继祖的子孙后代无疑也受益匪浅。朱元璋不仅将刘继祖追封为"义惠侯",还让他的子孙一代代传承这个头衔,在明朝的权贵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刘继祖的儿子刘英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朱元璋的安排下,刘英被派去看守皇陵,这无疑是一份光荣的差事。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特意赐予刘英一个文雅的新名字——"刘瑛"。可见他对这个家族是格外青睐的。

据史料记载,刘英在晚年时身体不太好,于是他特意跑到南京寻访朱元璋,想在他有生之年见上一面。但是当时朱元璋正忙于政务,没能接见刘英。



这让刘英产生了不满,他认为朱元璋已经"架子"很大,已经顾不得当年的恩人了。于是,刘英心中的不满情绪一泄而出,在宫门外痛骂了朱元璋一番,就匆匆赶回了老家。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朱元璋后来得知刘英已经去世的消息,内心感到十分悲痛和愧疚。他深深地后悔没有能够亲自见上刘英最后一面。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朱元璋特地又为刘英撰写了一篇祭文,并亲自到他的坟前哀悼。

这可以看出,即使被刘英误解,朱元璋对这个家族的情谊依旧没有改变分毫。他依然视刘继祖的子孙为自己的亲人,甚至对于错过与刘英最后一面这件事耿耿于怀。这种恩重如山的情感,足以令人敬佩。



除了亲自撰写祭文外,朱元璋还让刘英世袭义惠侯的爵位,一直传承到明朝的灭亡。也就是说,刘继祖一家人因为当年的这份善举,竟然在明朝享受了近两百年的荣华富贵。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回报啊!

这也是朱元璋对刘继祖一家最好的报答。虽然刘英临终前对他有些不满,但朱元璋依然怀着最深厚的感情,希望能够让这个家族永远与自己的江山共存。正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朱元璋对刘继祖一家的厚恩,足以载入史册。



恩怨并存的朱元璋

不过,朱元璋的情怀并非全都用来回报当年的恩人。对于曾经羞辱自己的刘德地主,他也没有放过。

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朱元璋带着二哥朱重六,央求刘德给他们一块地用于安葬父母兄长,却遭到了地主的狠狠辱骂。那个时候的朱元璋无助得像一只无家可归的落魄小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尸体缺乏安置。这种屈辱和痛苦,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

后来,当朱元璋最终踏上了称帝的道路,他自然不会忘记刘德这个曾经欺负自己的人。不过,即使成为了天子,朱元璋对此也没有采取过激的报复行动。相反,他反而主动去寻找这个当年的仇人。



当朱元璋回到故乡,发现刘德家早已陷入了破败凋零的境地时,他内心多多少少还是产生了一丝怜悯之心。毕竟,当年那个嚣张跋扈的地主,如今也已落魄不堪。于是,朱元璋不但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惩罚,反而赏赐了他三十顷良田,并免除了他家族十年的税赋。

这番表现颇为令人惊讶。毕竟,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残暴和不讲情面,对于自己的功臣也往往是出尔反尔,轻易便将他们斩首示众。但是对于曾经侮辱自己的刘德,他却能做到宽容以待,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气度和智慧。



或许,朱元璋明白,那个时候的自己,太过软弱和无助,才会受到如此的羞辱。而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天下的主宰,与一介地主计较这些,既无必要,也显得有些儿戏。不如以宽容的姿态去对待,让这个曾经的仇人也得以安享晚年。

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无疑彰显了朱元璋更高尚的品格。他不仅能够感恩于当年的恩人,同时也能原谅过去的仇敌。这种宽广的胸怀,足以令人折服。



结语

历史的变迁往往是曲折复杂的。一个出身贫寒、饱经磨难的平民,最终能够成就大业,关键在于他能否在挫折中保持善良和胸怀。

他的故事不仅充满了励志和教育意义,更展现了一个君王应有的风范。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我们中止134项对台优惠政策之后,柯文哲出来表态了!

在我们中止134项对台优惠政策之后,柯文哲出来表态了!

杂谈天下式
2024-05-31 12:53:47
惺惺相惜,东契奇和爱德华兹赛后在球员通道握手致意

惺惺相惜,东契奇和爱德华兹赛后在球员通道握手致意

懂球帝
2024-05-31 17:17:08
惨败日本!蔡斌连换四大主攻,朱婷上场无济于事,女排输在哪里?

惨败日本!蔡斌连换四大主攻,朱婷上场无济于事,女排输在哪里?

骑马寺的少年
2024-05-31 22:23:52
四十岁大叔坐火车,用手机向窗外拍照,被其他乘客怀疑是间谍

四十岁大叔坐火车,用手机向窗外拍照,被其他乘客怀疑是间谍

西游日记
2024-05-31 19:58:44
“胖东来式爆改”开启!永辉超市七成商品被淘汰,于东来:日均营收可涨5倍,明年要让永辉所有门店不亏钱【附零售行业现状分析】

“胖东来式爆改”开启!永辉超市七成商品被淘汰,于东来:日均营收可涨5倍,明年要让永辉所有门店不亏钱【附零售行业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4-05-31 17:30:12
大陆中止134项关税减让,台商总会警告,台传统产业面临关门危机

大陆中止134项关税减让,台商总会警告,台传统产业面临关门危机

贺文萍
2024-05-31 17:11:08
不怪朱婷!不怪李盈莹!惨败揪出中国女排最差之人,蔡斌犯3大错

不怪朱婷!不怪李盈莹!惨败揪出中国女排最差之人,蔡斌犯3大错

时刻体育正版
2024-05-31 22:05:58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谭咏麟病愈后首次公开现身,瘦到青筋毕现感慨声线不好

小萝卜天下事
2023-07-21 21:57:53
5月31日俄乌:战略升级,美解除武器限制,德再援5亿,乌全力反击

5月31日俄乌:战略升级,美解除武器限制,德再援5亿,乌全力反击

山河路口
2024-05-31 13:22:47
网友坐公交车发现站名写有“幕府”,喊话相关部门要求彻查,遭打脸:没文化别出来丢人

网友坐公交车发现站名写有“幕府”,喊话相关部门要求彻查,遭打脸:没文化别出来丢人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5-31 16:00:32
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指引可还网贷一方“净土”

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指引可还网贷一方“净土”

开伟思考
2024-05-31 22:35:40
特朗普扬言轰炸北京,中国国防部警告声音刚落,他就出事了

特朗普扬言轰炸北京,中国国防部警告声音刚落,他就出事了

梦涵说体育
2024-05-31 16:38:32
阿联酋总统访韩!韩国第一夫人又把人美到,穿套装扎着马尾太嫩了

阿联酋总统访韩!韩国第一夫人又把人美到,穿套装扎着马尾太嫩了

时尚丽人风行
2024-05-31 12:14:54
巴方公布恐袭中国公民案调查结果,谁干的?|北京观察

巴方公布恐袭中国公民案调查结果,谁干的?|北京观察

直新闻
2024-05-30 23:04:18
越闹越大!女保安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网友们炸锅!

越闹越大!女保安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网友们炸锅!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5-31 22:08:37
精致的脸庞、漂亮的可爱

精致的脸庞、漂亮的可爱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10 17:37:22
世界排名:中国女排1-3守住第6,日本爆冷升至第7,荷兰重返前10

世界排名:中国女排1-3守住第6,日本爆冷升至第7,荷兰重返前10

侃球熊弟
2024-05-31 21:31:28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思想无疆
2024-05-31 11:45:11
王楠女儿再次被横扫出局,郭斌说了实话:成为世界冠军基本不可能

王楠女儿再次被横扫出局,郭斌说了实话:成为世界冠军基本不可能

尘语者
2024-05-31 16:06:21
王曼昱太强了!3次被闪光灯干扰,仍横扫伊藤美诚,裁判+安保介入

王曼昱太强了!3次被闪光灯干扰,仍横扫伊藤美诚,裁判+安保介入

体坛纪录片
2024-05-31 22:24:35
2024-06-01 02:38:44
钟裹杂谈历史
钟裹杂谈历史
资深历史学者
964文章数 2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江西上栗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3死25伤

头条要闻

江西上栗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3死25伤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业务不卖了,字节跳动重新做游戏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教育
数码
家居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今年夏天,穿得越放松越时髦!

教育要闻

张老师,这道题孩子做的并没有什么问题,到底错在哪儿了呢

数码要闻

真正的咸鱼翻身!两年前的骁龙6 Gen 1怎么就翻红了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