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寺院的和尚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懂了

0
分享至

提起寺庙里的僧侣,很多人都会联想起骨瘦如柴,身穿僧袍的模样。

事实上,去过寺庙的朋友们都知道,寺庙中不少的和尚都是身材臃肿,体重超标。

然而,这些和尚的一日三餐都是素食,是从来不沾荤腥的。

如此反常的现象,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以至于不少网友怀疑:寺庙里的和尚会偷偷吃肉。

那么今天,就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天天吃素的和尚也会变胖,他们又为什么不减肥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人是否肥胖和吃不吃肉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人变胖是因为摄入的热量过多,消耗的热量又很少,多余的热量在身体内被转化为糖分存储,最后变成了脂肪和肥肉。

久而久之,一个人的体重就会不断的上升,成为大家口中的胖子。

虽然一般来说肉类的热量要高于蔬菜,可是富含糖分的水果和部分淀粉类食物热量,并不比肉类少多少。

同样,一些素食产品也蕴含着高热量,常年摄入,同样会造成身体肥胖。

因此想要了解和尚为什么会长胖,就必须要从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来分析。

寺院里的和尚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的主食有馒头,面条和米饭等。

菜品主要以绿色植物和豆制品为主,再搭配一些粗粮和水果。看上去这样的饮食结构相当健康,毕竟吃的都是绿色食品。

事实上,纯素食的饮食结构是和尚们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大部分和尚主食摄入过多,由于缺少肉类等高脂肪食品,和尚会吃更多的主食和蔬菜。

其中大部分主食都是淀粉组成,在进入身体之后,便会转化为糖。

相同重量的主食热量,则要远远大于蔬菜等食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和尚摄入过多的主食,就会导致身体内的热量过多。

如果有小伙伴不相信,可以试着每一餐吃两碗大米饭,即便不吃肉,一段时间之后体重也会上升。



其次,和尚烹饪蔬菜并不是简单的蒸煮即可,他们也会使用植物油进行煎炸。

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丰富食物的味道,通常寺庙会使用更多的油来对食物进行制作。

这就导致食物中蕴含的油脂含量过高,而油脂属于高脂肪,高热量食品,长时间吃入大量的油脂,必定会导致身体热量过多,从而增加体重。

除此之外,和尚做菜也会用的盐和糖进行调味,而重盐重糖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并且和尚的饮食营养十分充足,很多寺庙会在烹饪时加入中药材进行调味,部分寺庙在饭前饭后都有水果供应。

条件好的寺庙,还会制作高品质的素斋,其中豆制品是主要材料,而豆制品是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的豆制品,也会让人体热量过高。

同时,水果也是高糖分食品,很多水果中的糖分比例非常高,吃多了也会长胖。

因此,和尚的素食主义不是不摄入营养,相反,他们食物蕴含的热量非常多。

最后就是饮食结构的极度不合理,科学研究表明,肉类是人体必须要摄入的食品之一。

一方面,是因为肉类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另一方面,是肉类富含某些微量元素。

不吃肉会让人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会造成人体营养系统的失衡,所以和尚容易产生内分泌等问题。

而这类疾病,也会导致他们体重异常增长,从而出现肥胖现象。



还有少量的和尚看起来胖是因为水肿,同样是因为身体里某些营养成分的缺失。

因此,现代科学提倡人们健康饮食,每一种食品都需要食用,才能够保证人体所需养分的供给。

只有保持合适的饮食结构,人的身体才会健康。

这方面,和尚的饮食就做得相当不好,碳水和蛋白质的比例非常高,这样的饮食结构就容易导致长胖。

除了饮食问题之外,和尚缺乏运动,热量消耗少也是导致他们肥胖的原因之一。

我们要知道寺庙里的和尚是不从事生产劳动工作的,同时,大部分寺庙的经济情况都很不错。

首先是现在的经济环境,很多人有上寺庙拜佛的习惯,通过出售周边产品,寺庙可以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其次,不少家庭富裕或者还愿香客会给寺庙捐钱,同样会给寺庙带来不菲的收入。

最后,很多寺庙都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门票分成以及游客参拜都会带来大量的收入。

依靠这些收入,和尚们足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无需过上吃不饱饭的苦日子。

对于生活在寺庙里的和尚来说,接待香客,打扫寺庙卫生,潜心礼佛就是他们日常工作的全部。

这些工作的强度并不高,消耗的热量也有限。

而在其他时间,和尚大部分需要打坐参禅阅读佛经,产生的消耗同样很少。

一些富裕的寺庙,还会请人来帮忙打扫和管理,僧侣只需要静坐,想不长胖也是比较困难的。



和和尚对比明显的,就是从事劳动工作的农民和工人们。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每天吃的东西也非常多,食量要远高于和尚。

然而这类群体中的肥胖率非常低,原因就是,他们需要从事长时间高强度的生产工作。

这些工作每天都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使得他们保持热量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很难出现肥胖群体。

说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提问,难道和尚们不会运动来减肥吗?

因为寺庙里的和尚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般自由。

一般寺庙晚上9:00之后就会入睡,早上3点就要起床做早课,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几乎没有属于僧人自己的时间。

少有的休息时间也都会选择参悟佛法,读书养性,因此很难像普通人减肥一样天天锻炼。

不仅是现代僧人肥胖现象严重,我国古代佛教寺庙的胖和尚,也是随处可见。

虽然古代的生产力也没有如今先进,可寺庙大多数也不愁吃喝。

因为以前,寺庙作为宗教信仰场所,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

因此官府会给寺庙一部分土地,同时寺庙拥有免交税免服役的权利。

很多农民为了少交税,会选择将土地挂靠在寺庙的名下,只需要向寺庙缴纳一笔资金。

并且,古代信奉佛教的民众非常多,寺庙可以收集大量的香火钱,利用这些香火钱,寺庙再买入大量的土地,将土地出租给佃户并收取地租。



除此之外,当地的士绅阶层也会给寺庙捐地捐钱,可以说古代的寺庙是财富集中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和尚即便不从事生产工作也能够养活自己。

古代和尚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的和尚也能够吃肉。

事实上,如今和尚不能吃肉,只能吃素要,是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

在早期传入我国的佛教教义中,并没有禁止吃肉的戒律。

相反早期的佛教只是禁止僧侣吃含特殊气味的东西,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是可以吃上肉的。

直到萧衍的出现,作为皇帝,他十分信奉佛教。在他的要求下,所有的僧侣只能吃素,不能够吃肉。

随着这条戒律的推广,慢慢的全国寺庙开始遵循,久而久之便在佛教文化圈形成的共识。

之后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很多东南亚文化圈的佛教徒也放弃了吃肉。

虽然南北朝之后的和尚不再吃肉,可是他们的饮食十分不健康。

和现代僧人食品种类众多不同,古代很多寺庙的僧人饮食比较单调。

这是因为古时候中国的蔬菜种类并不多,明清之前也没有土豆番薯等粗粮。

在这种情况下,白米饭和小麦成为了僧人们的主食,他们摄入的碳水比例比现代和尚还要高。

同时,古时候的调味品也非常少,油和盐是为数不多可以增加食物味道的调味品,因此和尚会大量使用。

如果说现代寺庙有科学饮食理念的指导,肥胖人群在逐渐减少。



那么古时候的寺庙缺乏健康饮食的常识,错误的饮食习惯使得他们长胖也并不奇怪。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无欲无求,心无杂念也会导致和尚肥胖。

除此之外,和尚每天除了参悟佛法也没有其他烦恼,基本上处于心无杂念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使用时间较短,消耗的能量也比正常人要少。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的那样心宽则体胖,想的事情少了,自然而然就变胖了。

事实上和尚肥胖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中国,泰国作为东南亚最推崇佛教的国家,当地的和尚肥胖率也非常高。

为此泰国寺庙甚至制定过减肥的计划,只不过效果并不显著。

和尚发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错误的饮食习惯,可即便知道原因,和尚们想要减肥也不容易。

首先,不吃肉已经成为大家对佛教的固有印象,改变饮食结构和尚基本上做不到。

毕竟和尚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摄入足够的食品来维持人体生存,而常年的清淡饮食和减少主食摄入,势必会给和尚带来健康威胁。

事实上,很多减肥的人在一段时间的清淡饮食之后,精力也会大不如以前,学习和工作状态下滑严重。

在无法改变饮食的情况下光靠运动是很难降低体重的。



现代科学表明减肥主要是要控制饮食,然后加强锻炼,制造热量缺口降低体重。

对于无法做到健康饮食的和尚们来说,即便每天的运动量不断增加,也无法做到健康有效的减肥。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和尚并没有减肥的计划,大部分人减肥是为了美观和健康。

在这一方面和尚并没有太大的追求,毕竟出家之人并不看重外貌。

加上和尚们也没有结婚的计划,自然不需要减肥吸引异性。

另一方面和,尚对于生死看得更开,这也是作为出家人的豁达,他们更希望将有限的时间运用到参悟佛法,自然也就没有减肥的动力了。

寺院的和尚每天吃素,为何大多都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懂了

和尚之所以体态臃肿,是因为他们多吃碳水,食物中油多,盐多导致的。

这也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能因为因为喜欢一种食物便忽略其他营养的摄入。

想要减肥的小伙伴也可以引以为戒,只有荤素搭配,适量饮食,坚持运动才能减肥成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近日,新加坡、日本接连打“中国的脸”,我们被打清醒了吗?

近日,新加坡、日本接连打“中国的脸”,我们被打清醒了吗?

米果说识
2024-06-15 15:47:23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当叶童同框赵雅芝,终于见识了自然老与“医美老”的差距有多大了

时髦范
2024-06-13 09:08:52
ASML要慌:EUV光刻机新光源出现,成本降50%,功耗降80%

ASML要慌:EUV光刻机新光源出现,成本降50%,功耗降80%

互联网.乱侃秀
2024-06-14 11:34:27
专家吐槽二本学生不尊重她演讲,遭回怼:你什么档次,我什么态度

专家吐槽二本学生不尊重她演讲,遭回怼:你什么档次,我什么态度

熙熙说教
2024-06-16 11:58:29
女模特私密视频意外泄露遭疯狂传播,本人崩溃痛哭,恳求不要观看

女模特私密视频意外泄露遭疯狂传播,本人崩溃痛哭,恳求不要观看

吃鱼思故渊
2024-05-17 22:00:37
事发在广州一出租屋内,整栋楼住户紧急撤离!

事发在广州一出租屋内,整栋楼住户紧急撤离!

小南看城市
2024-06-15 16:31:29
火箭要吃回头草,已经秘密接触有望提前达成口头协议!

火箭要吃回头草,已经秘密接触有望提前达成口头协议!

小鬼头体育
2024-06-16 16:30:09
官宣,刘炜离任男篮,正式加盟CBA,下家敲定,合同薪水曝光

官宣,刘炜离任男篮,正式加盟CBA,下家敲定,合同薪水曝光

拳击时空
2024-06-16 07:49:21
以价换量!比周边二手房便宜几千元,这个省会城市有新盘5天就售罄!销售:把房价打下来了

以价换量!比周边二手房便宜几千元,这个省会城市有新盘5天就售罄!销售:把房价打下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6 08:04:07
女市委书记高速路上被警车别停,两名便衣下车对其进行搜身揩油

女市委书记高速路上被警车别停,两名便衣下车对其进行搜身揩油

神奇的锤子
2024-05-19 14:16:07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笑疯!玫瑰的故事:林更新问为何让我演渣男,导演:他们骂不赢你

娱记掌门
2024-06-16 14:37:13
赵蕊蕊探班中国女排,被李盈莹喊阿姨,袁心玥应该取经

赵蕊蕊探班中国女排,被李盈莹喊阿姨,袁心玥应该取经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15 18:56:37
北京市消协发布休闲服装比较试验结果 诺帝卡、拉夏贝尔等10件样品存在质量问题 2件样品为冒牌货

北京市消协发布休闲服装比较试验结果 诺帝卡、拉夏贝尔等10件样品存在质量问题 2件样品为冒牌货

半岛官网
2024-06-16 13:10:24
可惜了!中国石油2年股价5元拉11元,股东涌出11万人,倒在黎明前

可惜了!中国石油2年股价5元拉11元,股东涌出11万人,倒在黎明前

惜别的海岸
2024-06-16 13:30:21
媒体人:蓉城半场猛虎扑食但比赛后程体能有问题 申花国脚很疲劳

媒体人:蓉城半场猛虎扑食但比赛后程体能有问题 申花国脚很疲劳

直播吧
2024-06-16 22:00:32
瓦屋山游客身亡后续:知情人曝猛料,女子身份复杂,景区摊上事了

瓦屋山游客身亡后续:知情人曝猛料,女子身份复杂,景区摊上事了

布拉旅游说
2024-06-13 21:58:04
申花不胜蓉城!队史首次半程不败,狂刷6纪录,或无缘半程冠军

申花不胜蓉城!队史首次半程不败,狂刷6纪录,或无缘半程冠军

奥拜尔
2024-06-16 21:43:27
凯尔特人38分惨败,球队被打到互殴内斗,成NBA笑话

凯尔特人38分惨败,球队被打到互殴内斗,成NBA笑话

阿雄侃篮球
2024-06-16 00:08:42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10.61万亿经营贷,要爆了!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14 17:35:56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17岁中专女生数学竞赛全球12名!我试着做了这套题,给跪了...

毕导
2024-06-14 17:15:49
2024-06-16 22:42:44
文辰国学
文辰国学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615文章数 60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头条要闻

理想车友聚会多车连环追尾 组织者:突遭大雨 车距较近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手机要闻

消息称苹果计划为 iPhone 17 系列开发一款更薄的机型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夏季戏水好物 2 折起,种类超全!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