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临六年,学校要求查重率5%以下,这个毕业论文非得写吗?

0
分享至

又是一年毕业季。

自从2019年天临学术门事件发生以来,每年毕业生都要对这位“以一己之力”推动毕业论文严查的“前辈”念叨几句。

为了显示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和对学术论文的严要求,从管理部门到学校,再到学院,再到具体的导师组,要求逐年、逐层加码,这是笔者耳听目睹的事实。

没想到的是,竟然有院系已经要求查重率以1%为荣、争取3%、最高5%了。一个字:绝!



PART.01

那些被毕业论文“逼疯”的学生们

撰写毕业论文,已经成为本专科生、研究生毕业的标配,非如此便拿不到毕业证。在近几年愈发严格的审查机制影响下,学生们饱受论文之“苦”。

第一,写作关。

万事开头难。论文若要最后通过,首先是要写出来。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大量的本专科生,面临着巨大的写作压力。

一方面,很多学生对学术并无兴趣,也不准备从事学术工作。在受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学术写作课程训练,加之本科生导师制的流于形式,学生无法形成足以应对毕业论文写作要求的基础。

另一方面,写作越来越卷。水平不够,字数来凑;缺少功劳,就看苦劳。以前笔者本科毕业时,论文不过8000字标准,现在有人已经写到3万字了;硕士毕业时不过4万字,现在有人已经写到10万字了!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不少学生被逼无奈,寻求“旁门左道”,花钱找“代写包过”的个人和机构。这为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是论文涉嫌不端,二是容易上当受骗,而且还不敢公开维权。



第二,查重关。

如果说天临事件带来的最直接影响,莫过于日益严苛的查重率要求了。

一方面,查重率要求层层加码,严苛到了极致。从最初的30%到后来的20%,再到现在的15%、10%,重复率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为了表明严格要求毕业论文质量的决心,查重率层层加码,到了具体的导师与学生那里,可能就成了个位数。

另一方面,重复率要求越来越低,查重技术与标准也越来越严苛。记得我读本科、硕士的时候,针对查重标红的文字,调换一下顺序,减少或增加几个虚词便可。如今,不仅查重的数据库与文献量空前扩容,而且重复也从文字重复变成了政策文件、图表、关键词、语义重复,重复率的控制难度极大地提升了。

此外,由于查重软件、品牌的增多,不同机构给出的结果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为在论文中挣扎的学生平添了很大的烦恼:不知道该信哪一家,学校查出来的结果与自己查的大相径庭。



第三,送审关。

历经千辛万苦写出来的论文,还要经过盲审专家的“法眼”。无论是学术裁缝,还是学术小白,对自己的论文都会提心吊胆。

一方面,专家评审有不可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主观性。要知道,论文会派到哪个专家的手里,这位专家对自己研究内容是否熟悉,专家本人性格偏好与情绪状态等,都会影响论文的评审结果。笔者听过部分学生表示,论文外审结果初选优秀与不合格的结果并存情况,足以说明评审的主观性。

另一方面,针对悬殊的外审结果,学校内部的申诉机制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如果论文出现了A与C、B与C等奇葩结果,学校按理说会启动申诉程序。事实上,这样的程序一是对初次评审结果有要求,二是存在主观意志的一刀切。笔者亲见的事实,某学校为了向管理部门表示严格控制质量的决心,把当年申诉的论文全部否决,一律作延期处理。

此外,长短不一的送审时间,尤其评审时间的拖沓与延宕,日复一日的煎熬,也使得学生终日精神高度紧张、彻夜难眠。



第四,答辩关。

曾经,答辩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而今,这个形式也变得令人不得不重视。

一方面,某些学校刻意设置答辩通过率和二次答辩。为了向外宣示论文把控的严格性,不少学校直接给出了一次答辩通过指标,相当部分的学生直接进行二次答辩。



另一方面,答辩有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由于对学术要求的严格贯彻,很多答辩问题的设置令学生感到为难。诸如问本专科生理论创新性、学术深度的问题,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此外,由于教师队伍的庞杂,出现极少数为难学生的老师也并非不可能。这对学生而言,无疑是“噩梦”。

PART.02

毕业论文标准的再审视

面对这略显拧巴的制度与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这个论文是非写不可吗?这样的论文对所有学生都有实质意义吗?这样的论文标准真的科学吗?

第一,统一规定VS多元质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要求本专科生写论文也成为一种惯例和通例,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与关键标准,由所有的学校强制施行。可是,大部分本专科生真的具备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吗?我们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环境支撑吗?

事实上,大部分本专科生并不从事学术工作,对学术研究也没有兴趣,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很少会与论文产生关联,他们最为迫切的需要不是论文,而是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储备与能力配备。

而且,让这些没有学术水平的学生必须搞论文,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搞出来一份份谈不上学术质量的打印品,供应存档与检查之需,意义在哪里呢?难道就为了拼凑应对、绞尽脑汁降重、提心吊胆答辩吗?有锻炼,是的,但这样的锻炼既不是纯学术性的,也或许不是应该有的。



对于很多本专科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偏好与职业选择是多样的,相应的质量标准也该是多元的,不能说写论文对他们的成长没有价值,但是这个价值是不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适合的,绝对值得深思。

第二,管理逻辑VS发展需要。

强制写论文的规定,主要是从管理逻辑出发的。我们可以设想,在汹涌澎湃的质量保障浪潮中,对于任何教育模块而言,都要有相应的质量标准,毕业生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任何院校也不敢忽视这个关键的评估指标。

既然需要质量标准,那么就必须考虑适合性与效率性。对以高深知识为逻辑起点的大学而言,写论文绝对是合法的选择;而考虑到经济性与效率,相较个人定制的多元质量框架,统一写论文又是最为便捷的管理方式。如此,这样的制度规定便成了主流。



但是,管理逻辑未必等于发展需要。对于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说,写论文不是最合适的质量评价方式。老师知道学生有没有搞学术的能力,学生知道自己是不是写论文的材料、有没有搞研究的兴趣和基础。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质量是多元而复杂的。

第三,技术标准VS创造活动。

与统一的论文要求一样,利用技术工具来控制论文质量,也是技术治理的表现。这样的技术性标准,虽不能说没有价值,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学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对学术评价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查重为例,其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技术尚未发展到品鉴学术作品的水平。换言之,它对论文的识读、分析与检测是机械化的,这样的算法对于学术灵性无疑是一种抑制乃至曲解。在愈发严格的查重标准中,共同引用的文献、标注的文献、政策文本等都会成为标红的对象。事实上,这些都是为了更完整、充分地写论文的需要,而且与学术不端无涉。

其结果便是,很多学生为了达到查重要求,不惜生硬改造文本、删除必要的文献和文件,导致论文的完整性与可读性大大降低。须知,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其文献使用、语言表达等要用学术逻辑去理解,而不是由技术标准来主导。简言之,这个工作可以参考技术检测结果,但最终的决定权应该交给专业人士。

PART.03

如何在论文困境中“突围”?

建设科学合理的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绝非朝夕之事,这需要以系统的视角,整合多方主体的力量,循序渐进地完善。

第一,从长远来看,管理部门要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多元的,尤其对于大量的本专科生而言,形成适合他们兴趣偏好与职业方向的质量标准是极为重要的。如此,才能避免无意义的内耗与资源浪费。

对此,管理部门需要从根本上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在管理主义的效率至上与学生为本的发展需要之间谋求平衡,坚持严格质量底线的要求,但要明确这样的质量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第二,从眼下来看,院系教师要努力完善环境保障机制。

对于很多本专科生来说,学术论文似乎是一个突然的任务。三年、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突然安排了一个这样措手不及且极为陌生的“必修课”。为了避免这样的慌乱与茫然,需要将功夫用在平时,为他们打下学术写作的必要基础。



一方面,院系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与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本质、方法与规范等,并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练习,积累写作经验。另一方面,导师制要从形式走向实质,切实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对此,一是要严格遴选和要求教师,二是要为教师解绑减负,避免无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支出,让他们能够参与到学生指导工作之中。再者,要完善并坚决贯彻申诉与答辩制度,靠专业人士对论文质量进行最终的判断。

第三,从自身来看,学生要利用多种渠道提升学术能力。

在求助于外部现实的情况下,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学生必须保持理性而清醒的状态,避免陷入骗局。一方面,利用多种学术渠道和工具,平时强化学术能力,关注权威的、正规的学术类自媒体,可以获取很多有效、有用的写作工具与经验。



另一方面,在写论文、查重的紧要关头,可以向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机构寻求必要的帮助。必须注意!要选择正规的机构!投必得这样正规的查重和润色机构首要原则就是:拒绝代写代发!这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贯彻,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如果您有论文润色和查重方面的需求,您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它交给投必得,有需要请联系我们的客服(topedit2029)。

投必得,永远坚持做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凤凰女主播称“简体字比繁体字好用”引争议,港人:请入乡随俗

凤凰女主播称“简体字比繁体字好用”引争议,港人:请入乡随俗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9 17:11:02
伤停15天姆巴佩报销!法国队变阵!40场9球混子首发,本泽马笑了

伤停15天姆巴佩报销!法国队变阵!40场9球混子首发,本泽马笑了

阿泰希特
2024-06-19 10:56:16
“高考疯子”吴善柳:复读8年终于考上清华,如今的他怎么样了?

“高考疯子”吴善柳:复读8年终于考上清华,如今的他怎么样了?

东吴小乔Q
2024-06-18 15:52:04
赴美AI调研总结:中美科技生态反差,人家拼命搞创新,我们拼命搞低价

赴美AI调研总结:中美科技生态反差,人家拼命搞创新,我们拼命搞低价

小星球探索
2024-06-17 14:55:09
无缘奥运!媒体人:孙杨是没资格去奥运,这是体育总局一致要求

无缘奥运!媒体人:孙杨是没资格去奥运,这是体育总局一致要求

直播吧
2024-06-18 18:05:09
笑麻了!江苏酒厂慰问姜萍父亲送了俩大铁牛上热搜,笑死在评论区

笑麻了!江苏酒厂慰问姜萍父亲送了俩大铁牛上热搜,笑死在评论区

娱乐帝皇丸
2024-06-17 20:54:06
陆家嘴金融峰会开幕,重磅股市利好落空,沪指3000点保卫战打响!

陆家嘴金融峰会开幕,重磅股市利好落空,沪指3000点保卫战打响!

有料财经
2024-06-19 12:31:31
56年,毛主席下令:除大将外,从上将到少校明年和我一起横渡长江

56年,毛主席下令:除大将外,从上将到少校明年和我一起横渡长江

历史龙元阁
2024-06-18 16:13:26
吉利矩形方向盘专利获授权

吉利矩形方向盘专利获授权

界面新闻
2024-06-18 17:39:12
想要大干一场,却被大干一场

想要大干一场,却被大干一场

汉周读书
2024-06-18 14:09:19
梅西完整专访:我成就远超开始时梦想 要为迈阿密拿第一个MLS冠军

梅西完整专访:我成就远超开始时梦想 要为迈阿密拿第一个MLS冠军

直播吧
2024-06-19 14:00:15
消息称三星电子正考虑将美国得州工厂工艺规划从 4nm 改为 2nm

消息称三星电子正考虑将美国得州工厂工艺规划从 4nm 改为 2nm

IT之家
2024-06-18 16:40:24
大范围暴雨北上,蓝色大雨区进入河南山东!分析:全面对准特旱区

大范围暴雨北上,蓝色大雨区进入河南山东!分析:全面对准特旱区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6-19 14:51:46
江苏街头已大量出现!不要摘、不要吃!

江苏街头已大量出现!不要摘、不要吃!

江苏警方
2024-06-18 15:36:38
姆巴佩征求面具建议,莫派自荐:戴上我的面具吧

姆巴佩征求面具建议,莫派自荐:戴上我的面具吧

懂球帝
2024-06-18 19:30:11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鲁中晨报
2024-06-18 17:35:03
美国想在日韩部署核武?俄霸气质问美国:是不是这样,直接回答我

美国想在日韩部署核武?俄霸气质问美国:是不是这样,直接回答我

博览历史
2024-06-17 19:55:31
陈道明说对了,不演戏就“消失”的佟大为,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陈道明说对了,不演戏就“消失”的佟大为,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启农说本尊
2024-06-19 02:48:10
未来10年将无工可打,个体户也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超级个体

未来10年将无工可打,个体户也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超级个体

森林聊商业
2024-06-19 16:38:35
比亚迪要把车险价格打下来了!博主:24万元腾势N7首年保费仅6500元,同价位宝马首年保费通常超万元

比亚迪要把车险价格打下来了!博主:24万元腾势N7首年保费仅6500元,同价位宝马首年保费通常超万元

和讯网
2024-06-19 10:25:51
2024-06-19 17:42:44
投必得专业论文编译
投必得专业论文编译
学术论文润色编辑及翻译
1323文章数 6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外交部:在中国不存在所谓"脱北者"一说

头条要闻

外交部:在中国不存在所谓"脱北者"一说

体育要闻

欧洲杯最大的混子,非他莫属

娱乐要闻

黄一鸣“杀疯了” 直播间卖大葱养孩子

财经要闻

深化科创板改革 证监会发布八条措施

科技要闻

英伟达超越苹果、微软登顶全球新股王

汽车要闻

双肾格栅变化大/内饰焕新 新一代宝马X3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希腊多名游客死亡

本地新闻

中式沙拉宇宙的天花板,它必须有姓名

教育要闻

小学生的趣味填空题完全停不下来

手机要闻

华为老用户想换机?Mate70系列更值得购买,望周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