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学生住草房,老师摆地摊,这所漏雨的学校,却走出了172位院士!

0
分享至





开始文章之前,先给大家看几张照片。



2017年11月1日,北大举办了一场不是北大的校友会。

坐在第一排正中的,是一生投身科学事业的,99岁高龄的吴大昌。



在他右边的,是他物理系的学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



在他左边的,是“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



他们这次来参加的,是一个叫“西南联大”80周年的校友会。

西南联大,一所只存在8年多的大学,先后培养出了:

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8位两弹一星功勋、
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172位两院院士
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可提起西南联大,有不少人却不知道,因为在今天的大学中,找不到她的名。

就算有知道的,大多数人也只知道那是有朱自清,闻一多等大佬云集的学校。

她背后的真实故事,很多人并不知晓。

今天,我想给你讲讲它背后的滚烫故事。

故事不长,有笑有泪,我慢些讲,你细细听。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这种危急时刻,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紧急决定,为了不让日本人破坏我们的文化根脉,保存有生力量,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撤离平津向长沙转移,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可是,敌人步步紧逼,刚到长沙仅仅不到一年,他们就追了上来。

三校校长梅贻奇决定,继续南迁,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停。

于是,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继续向云南昆明进发。

这一路跋山涉水困难重重。

国学大师陈寅恪放弃了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最佳时期,宁可瞎也要赶赴昆明重开国学课。

清华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在临出发前那一刻,冒死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实验室,把我国当时唯一的50毫克放射性物质镭偷出来带走。他一路贴身抱着镭,从北京抱到长沙,又从长沙抱到昆明。等到了昆明,他的胸口已经被灼出两道溃烂红肿的血沟,他用自己的命保住了当时中国高能物理的全部家当。

就这样,师生们怀着必胜的信念,终于在历时68天后,在云南昆明集结。


西南联大校门



南开、北大,清华,个个都是顶级大学,各自的校长,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现在是三虎齐现,如何管理这所大学,也成了一个难题。

南开校长张伯苓最年长,61岁,梅贻琦还是他的学生。


张伯苓

北大校长蒋梦麟,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履历最强。


蒋梦麟

清华校长梅贻琦最年轻,仅48岁,而且清华是三个学校创办最晚的。


梅贻琦

不管怎么论资排辈,左看右看,都轮不到梅贻琦。

可就是这个最年轻、资质也最浅的梅贻琦,成了西南联大的掌事人。

西南联大成立之初,张伯苓对蒋梦麟表示:“我的表你戴着”,在天津俗语是“你作为我的代表的意思”。

而蒋梦麟则对梅贻琦说:“联大的校务还请月涵( 梅贻琦) 先生多负责”,他经常说“在联大我不管就是管”。

西南联大不设校长,而实行常委制。

蒋梦麟张伯苓,一开始就推荐梅贻琦为常委会主席,支持他管理校务。

张伯苓的退,蒋梦麟的让,梅贻琦的做,成就一段佳话,也成就了西南联大。





1938年4月,西南联大正式复课。

可是紧接着更大的困难出现了,没教室、没宿舍、没设备、没食堂。

于是梅贻琦校长特意请来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校园。

为了拓展知识面,联大开设了多门课程,能学几个专业你就学几个专业,没限制。

但有一项是硬性规定,学文科的学生至少必修一门自然科学,不论文科、理科还是工科,所有学生都必修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国文和英文。

校长梅贻奇说:国家需要通才,这些课是基础课,必须得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联大有个传统,越是基础学科的课越得配顶级大师来教授。

比如教国文的: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沈从文;

教英文的:叶东超、钱钟书、查良铮;

教历史的陈寅恪、钱穆;

教物理的是叶启孙;

教数学的是华罗庚。

他们全是大师。

为了确保学生质量,所有考试一律取消补考,不及格就重修。

据统计,联大八年一共招收了8000多一点学生,能毕业的只有3882人。


西南联大的大师们

正因为这种严进严出的高标准,联大学生有个特点,丢命也不能忘看书。

当时学生们有一件每天非干不可的事儿,叫跑警报。

警报分三个阶段。昆明当时的制高点五华山,那上面三个红球一挂,这说明日本飞机起飞了。学生们一点不急,先让他飞一会儿,接着看书。

过一会儿等空袭警报拉着长笛一响,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这时候还不跑,因为进云南不一定来昆明。

等听见像发电报似的连续警报声,这说明朝昆明来的,然后才开始跑。


躲避空袭的师生

据统计,抗战期间,日军战机先后281次空袭云南,最多的一天出动27架飞机轮番轰炸昆明。

学生们白天一趟一趟的跑,晚上只能挤40人一间的大通铺休息,有窗框但是没有钱装玻璃,下雨斜飘的时候,一人拿一把伞搁那儿顶着。外头下大雨,屋子里下小雨,借着那棉花芯制成的微弱灯光,所有的学生都自觉突击,说啥也得把白天跑落下的课补上。

学生们过得苦,教授们过得更苦。有一回,朱自清被一群乞丐跟山后边等着要点东西,朱自清说:“别跟了,别跟了,我告诉你们,我是教授啊。”乞丐一听便说:“教授教授,越教越瘦,也不早说,跟着干溜。”然后走了。



因为战事波及,昆明物价高涨,教授领到的薪水,根本就无法支撑一家人的支出。

蒋梦麟把带来的衣物书籍,都拿去典当卖了。

梅贻琦的工资只能够支撑半个月,家里常常是白饭拌辣椒,偶尔吃上菠菜豆腐汤,全家就很开心。

为了补贴家用,不得已做了糯米糕,以及自己编织的衣服等,拿去摆地摊,以解燃眉之急。

很多教授夫人,都是结伴上街摆地摊。

物理系教授吴大猷,每天下课之后,就到菜市场捡些烂菜叶,拿回去煮汤拌饭吃。


吴大猷


正是在全校师生的坚持下,这所最不像大学的大学却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期间,华罗庚写出了学术专著《堆垒素数论》,为世界数学史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

陈寅恪双目失明,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钱穆完成了《国史大纲》王立出版了《中国现代语法》;

吴宓用英文写成了《世界文学史大纲》;

吴大勇写成了《多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汤用彤写下《中国佛教史》;

冯友兰撰写《贞元六书》等等。

这些论著全都成为了各学科奠基之作。



抗战八年间,西南联大前后约有1100多人从军,他们利用自己所学为中国空军飞虎队和中国远征军提供翻译、技术指导等工作,有的学生甚至血洒长空,永远留在了战场。

截止到1946年8月,联大解散。

这所学校培养了两位享誉世界的诺奖得主、五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2位两院院士和100多名人文大师,超过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总和。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多年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

1946年7月31日,存在8年11月的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迁回原地址。

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资短缺、果不肌腹的背景下,西南联大留下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钱穆的《国史大纲》、朱自清的《新诗杂谈》、闻一多的《楚辞校补》、金岳霖的《知识论》《论道》……

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有庄前鼎的《兵器学》、施嘉炀的《堡垒工程》、王明云的《军用桥梁》、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 》,孙云铸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化石》、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西南联大,完成了历史给她的使命。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

并没有!

西南联大解散之际,以华罗庚,杨振宁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师生,去了美国留学,获得了丰厚的待遇。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经历过战乱的师生,很多都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怀抱。

华罗庚经香港回到北京,归国途中写下《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回到中国。

正如西南联大的校歌里说的“中兴业,须人杰”。

这个近代受尽屈辱的民族,需要像西南联大学子这样的人才。

他们听从祖国的召唤,这些人又回来了。

他们那一代人太猛了,顶着饥饿肚子做学术,冒着日机轰炸搞研究。

他们那一代人太刚了,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学问都敢做,什么命都敢赌。



从创办开始,西南联大的学生共有8000余人,其中参军学生有1100人左右,高达14%。

1943年入学的外文系学生缪弘,在抗战胜利前的1945年7月31日,参加了收复广西丹竹机场的战役,当时美国士兵都回国了。

作为翻译官的他本该可以走,但他坚定勇敢地冲击日军山头制高点,不幸被敌军击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缪弘是一名诗人,在他的遗诗中有一首《血的灌溉》——

没有足够的粮食,且拿我们的鲜血去;
没有热情的安慰,且拿我们的热血去;
热血,是我们唯一的剩余。

国难当头,这个洋溢着青春的年轻学子,没有选择恬静的学园,而是选择上战场拼命。

他的学历,永远停留在了“大学肄业”。

在《九零后》纪录片里,许渊冲先生的一句话,让我为之动容。

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终于深切体会到那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是这批可爱又可敬的“九零后”们,在日军铁骑下,于炮火连天中, 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光芒。

他们自觉、自立、自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读书,令人泪目,给现在安享太平盛世却内心浮躁的人,得以瞻仰膜拜。

来源:人文之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一幕“泄露天机”,轰-20的最终答案,可能远超外界的预料

央视一幕“泄露天机”,轰-20的最终答案,可能远超外界的预料

博览历史
2024-06-20 19:07:36
美英突然不宣而战!凌晨时分,发动猛烈空袭

美英突然不宣而战!凌晨时分,发动猛烈空袭

文雅笔墨
2024-06-20 16:09:29
一个麻六记开业仪式,就能让人明白大S为什么输给马筱梅!

一个麻六记开业仪式,就能让人明白大S为什么输给马筱梅!

毒舌嬷嬷
2024-06-20 14:33:59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刘振元一行莅临丁墘村考察指导工作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刘振元一行莅临丁墘村考察指导工作

国际传媒
2024-06-20 18:10:27
仁爱礁大败后菲要反击?解放军划禁区,美双航母后撤,没给菲撑腰

仁爱礁大败后菲要反击?解放军划禁区,美双航母后撤,没给菲撑腰

青年的背包
2024-06-21 03:29:20
太震撼:凯特在庆典上惊艳亮相,却透露出惊人秘密!白裙竟也暗藏玄机…

太震撼:凯特在庆典上惊艳亮相,却透露出惊人秘密!白裙竟也暗藏玄机…

最英国
2024-06-20 07:17:31
北大硕士赵斌再次回应:姜萍老师王闰秋是推手,带考研辅导要流量

北大硕士赵斌再次回应:姜萍老师王闰秋是推手,带考研辅导要流量

育学笔谈
2024-06-19 16:50:01
60岁落马的女干部被“双开”!曾与“老虎”共事

60岁落马的女干部被“双开”!曾与“老虎”共事

上观新闻
2024-06-20 12:02:22
鏖战4个小时惊险逆转!19岁商竣程创造历史,网友:夺大满贯

鏖战4个小时惊险逆转!19岁商竣程创造历史,网友:夺大满贯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4-26 06:20:03
大英帝国都亡了,香港的法官们,几时才能把头上的方便面摘掉呢?

大英帝国都亡了,香港的法官们,几时才能把头上的方便面摘掉呢?

历史有些冷
2024-06-18 08:05:02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真被张召忠说中了?掏空国库建造的2艘航母,如今彻底沦为废铁

高山非凡创作
2024-05-16 07:48:51
我54岁包工头,她35岁寡妇,洞房夜那晚她跪下来求我

我54岁包工头,她35岁寡妇,洞房夜那晚她跪下来求我

小月文史
2024-05-07 18:03:10
扫地出门!曝拜仁决定“驱逐”7000万主力!28球射手自荐遭拒绝

扫地出门!曝拜仁决定“驱逐”7000万主力!28球射手自荐遭拒绝

头狼追球
2024-06-20 14:17:27
津媒:某裁判对裁委会扣分“不在乎,无所谓”,该态度令人震惊

津媒:某裁判对裁委会扣分“不在乎,无所谓”,该态度令人震惊

直播吧
2024-06-20 09:44:20
萨莫拉诺:劳塔罗在欧洲足坛有非凡表现,他和阿尔瓦雷斯可以共存

萨莫拉诺:劳塔罗在欧洲足坛有非凡表现,他和阿尔瓦雷斯可以共存

直播吧
2024-06-20 07:46:14
浦东机场会惩罚每一个妄图踩点的人!网友:提前三小时到就刚好

浦东机场会惩罚每一个妄图踩点的人!网友:提前三小时到就刚好

热闹的河马
2024-06-20 20:37:17
欧洲杯悲喜夜: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英格兰1-1爆冷仍第1

欧洲杯悲喜夜: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英格兰1-1爆冷仍第1

侃球熊弟
2024-06-21 04:55:03
50岁富婆夜间约会帅哥,凌晨对方哀求“歇一会吧”,竟还心怀叵胎

50岁富婆夜间约会帅哥,凌晨对方哀求“歇一会吧”,竟还心怀叵胎

四象八卦
2024-06-20 16:42:28
11万股东踩雷!又两家A股,退市!

11万股东踩雷!又两家A股,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4-06-20 22:26:46
尹锡悦:再不生孩子韩国要灭绝了!韩国鼓励生育:每月育儿假津贴从150万韩元提高到250万韩元

尹锡悦:再不生孩子韩国要灭绝了!韩国鼓励生育:每月育儿假津贴从150万韩元提高到250万韩元

和讯网
2024-06-20 12:00:10
2024-06-21 05:32:49
小刀99
小刀99
我来自重庆。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你能喜欢
189文章数 1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

头条要闻

欧洲杯:凯恩破门 英格兰1-1丹麦

头条要闻

欧洲杯:凯恩破门 英格兰1-1丹麦

体育要闻

千夫所指的关系户 成了拯救葡萄牙的英雄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楼市新“王炸”!释放何信号?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数码
教育
手机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当男人不耍帅时,就是最帅的时候(穿衣篇)

数码要闻

AMD 发布 ROCm 6.1.3,支持 RX 7900 GRE 显卡及 TensorFlow

教育要闻

学霸的题目,当然要学霸来做了!学渣挤眉弄眼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手机要闻

真我GT7再次被确认:超声波指纹+新等深超微曲,一加13要有压力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