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河每天将鱼冲入大海,淡水鱼在海中无法存活,鱼儿去哪了?

0
分享至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626045818/answer/3255710805

01

你是一条鲤鱼,住在黄河。

一天发大水,你被冲到入海口。

你发现今个这水带劲,气味芳香泥巴少,还有淡淡腌鱼味,挺好挺好。

就又往前游了一会:哎呀,越往前越齁了吧唧的,兄弟我遭不住了,原路返回,溜了溜了。

此时还在入海口的缓冲区,鱼类感觉不对劲,原路顺着味淡的水跑回去了。

后来,你被钓了起来,正以为今晚要搂着生姜大蒜睡的时候,被大善人买下,拉到海里放生了。

02

中学生物有讲渗透压,水喜欢往盐多的地渗。

一般淡水盐度不到0.4%,大多数生物的盐度是0.9%,所以水往身体里渗。

不排出就会肿。

淡水鱼为了减少身体的水分,非但不需要喝水,还得多撒尿,把水排除。

所以河鱼光撒尿不喝水,尿频尿急一身腥。这是肾虚,得治。


而海水的盐度基本在3.5%左右,比淡水高多了,多数海水鱼为了保持水分,就得经常多喝水少尿尿,定时把身体的盐分排出来。

所以海鱼光喝水少撒尿,尿少而稠易结石,很明显,这是肾亏。


于是乎,你进了海水,感觉干渴的难受,张着大嘴拼命过水,越是过水,腮部脱水越快,越是脱水,越是拼命张嘴过水......

最终,你会活生生的,在海里脱水窒息而死,成了真·咸鱼。

03

你问:

除了多喝水少尿尿,海鱼还有别的法子防止自己变咸鱼吗?

有。

比如,脑回路清奇的软骨鱼类。

他们就合计啊:想不被腌成咸鱼,先把自己腌了不就得了。

刚好日常代谢出来的尿素、氧化三钾胺些玩意的渗透压比盐分高的多,本着不用就是浪费的思路,干脆直接留在血液里。

往血里掺尿这种骚操作,优点有一大堆,比如甭管在淡水海水,都享受淡水鱼的待遇。

缺点嘛,你想想天天搁尿里泡着......这就导致稍微大点的软骨鱼,吃起来都是一股子尿骚味,不处理吃多了还容易尿素中毒。

04

你又问:

有很多鱼都能在海水和淡水里随意跑动,为啥他们没事?

那就得看这鱼是采用哪种策略了。

有的鱼走的是达尔文生造流——

慢慢适应,只要死不了就不是问题。

从小生在河里,慢慢往海里跑适应个几年。

等想生娃了再跑回河里,生完直接宣布报废,主打日抛型简单方便没后遗症。

这类主要是洄游类鱼,比如鲑鱼,鳗鱼等。


有的走的是强身健体锻炼流——

常年混迹在入海口附近,慢慢练出一对好腰子,到海里多喝水少撒尿,到河里多撒尿少喝水,稍微适应下就能用。

这类鱼叫广盐性鱼类,比如鲻、银鱼、刀鲚等。

这类鱼的特点大家都知道,不光好吃,还特别贵。

05

啊,对了,那群脑回路清奇往血里掺尿的软骨鱼,对他们来说,到了淡水那渗透压都是坐地吸土的级别,啥营养条件也顶不住啊,按理说河里应该没有软骨鱼。

偏偏有几个天赋异禀的软骨鱼比较头铁,没事就要跑入海口锻炼。

像恒河真鲨、公牛鲨、北河鲨,就掌握了在淡水生存的技能,可以暂时在淡水生活,时间久了还是要回海里休整。


另外在我国江西,也有少量淡水魟生存。

总体来说只有4%的(34种)软骨鱼是淡水鱼,四舍五入就是几乎没多少。

06

你又问了:

不对阿,鲟鱼也是软骨头,不是在河里和海里都有吗?


没错,鲟鱼的骨头是软的。

但是他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

骨头软单纯是因为进化的比较原始。

鲟鱼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洄游类鱼,而且很多寿命悠长,也不再是交配完就丢掉性命的一次性日抛鱼了。

所以鲟鱼都嘎嘎好吃,卖的也不便宜。

由此可见,大自然很认真的告诉我们一个硬道理。

腰子好,才能卖个好价钱。


07

最后,再来个更科普、专业的角度——

你以为的黄河:


实际上的黄河:


鼠标画得有点抽象,意思到了就行。

你需要知道,作为脊椎动物,鱼类也是需要睡觉、休息的。

如果黄河真的是第一张图的那样,全程都只有持续向下的水流,的确很难会有鱼生存。

即便有,也只能是在有大量乱石和水草的地方。

有过农村小溪捕鱼经验的知友就会知道,有固定鱼群的地方,基本上只有水坑和洼地。

稍微有点急的溪流,就很难会有鱼群在固定的地方出现。


即便出现,要么很快被冲往更下游的洼地,要么力争上游,努力逆流往上跑,来到更上游的洼地。

正是因为淡水鱼的生存环境,是一个一个通过湍急水流连接的洼地,所以淡水鱼才进化出了逆水而游和洄游的习性。

每次大雨,上游都会形成更大或者新的洼地。 食物多 (虫子、植物果实等) ,天敌少。

除了基本的生存外,在上游产卵,生育后代,也会更有优势。

小鱼是很容易被冲走的,上游水流更缓,更小,不仅小鱼不容易被冲走。即便被冲走,还会在下游遇到很多洼地,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事实就是,基本上中小型鱼类,都会在大雨、洪水中有逆水而游的习性。

但其实,逆流失败,被冲回来的鱼居多。

能到上游的鱼越少,也意味着到达之后,也越具有生存优势。

至于最终被冲到海里还能活的鱼,也不是没有。

最典型的就是鲑鱼,已经进化到能在海里生存了。

当然,这都是经过不断反复的淘汰选择,经过N次迭代后,最终活下来的鲑鱼——体液渗透压越来越高,介于淡水鱼和海鱼之间,甚至还发展出了用鳃排盐的能力。

它们不仅在海水中存活的时间变长了,而且由于生存淘汰率高,它们也进化出了非常强的繁殖能力。通过足够高的繁殖数量,来平衡淘汰率高的问题。

同时,要保证足够多的后代存活下来,也意味着需要洄游到上游,选择食物充足、天敌少的区域。甚至,为了后代的生存,不惜牺牲掉自己。

就这样,经过数千年的的进化,以太平洋鲑鱼为首的洄游鲑鱼也就诞生了。

或许,正是因为过于残酷的进化过程,才让鲑鱼的繁殖,达到了自然界少有的高度内卷。


鲑鱼父母横穿800公里,以死亡为代价,终生产卵一次。

平均4000颗,大约只有1/5孵化,最终200条入大海,10条成功洄游,但最终只有2条到达出生地,正好一代代的不断循环。

鲑鱼会在河流中生存1~5年,才会进入大海,它们成长的保证,正是可以栖息的洼地、河床、河湾、水草、湖泊……

像鲑鱼这样进入大海,还能活下来的鱼类,其实是很罕见的,需要复杂而特殊的进化成压力。

绝大多数冲入海水的,除了少部分再次回到淡水的,其它的自然是死了。

▼今日推荐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四川一条河变粉红色,环保局称没毒,源头没找到,评论炸了

突发!四川一条河变粉红色,环保局称没毒,源头没找到,评论炸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3 08:19:24
丹参滴丸的5种妙用,不仅可以用于心脏病,建议收藏

丹参滴丸的5种妙用,不仅可以用于心脏病,建议收藏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1 10:39:19
安切洛蒂钦点!居勒尔对数万皇马球迷喊话,经验明显不足但不怯场

安切洛蒂钦点!居勒尔对数万皇马球迷喊话,经验明显不足但不怯场

侧身凌空斩
2024-06-03 09:53:47
终于出手中央专案组进驻青岛黄岛区,彻查震惊全国青岛中医妇女案

终于出手中央专案组进驻青岛黄岛区,彻查震惊全国青岛中医妇女案

三农老历
2024-06-03 02:01:44
"图书馆"成了失业人员的避难所

"图书馆"成了失业人员的避难所

悠闲葡萄
2024-06-02 15:15:33
美方扶持的4位中国富豪开始露头了:在华疯狂捞金,扭头捐给美国

美方扶持的4位中国富豪开始露头了:在华疯狂捞金,扭头捐给美国

明月历史说
2024-05-09 13:38:08
皇马夺欧冠,2大豪强分钱:切尔西躺赚1500万,多特500万

皇马夺欧冠,2大豪强分钱:切尔西躺赚1500万,多特500万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02 17:53:18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谈娱新语
2024-05-31 22:49:21
汉江变“旱江”,中国调水为啥逮着一条汉江“往死里薅”?

汉江变“旱江”,中国调水为啥逮着一条汉江“往死里薅”?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4-06-02 06:47:39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为乌即将开始的反攻造势站台:美英法德十几国容许乌攻击俄本土

邵旭峰域
2024-06-02 09:44:46
“绝世美女”别硬演,《庆余年2》看到隋俊波,差点没敢认

“绝世美女”别硬演,《庆余年2》看到隋俊波,差点没敢认

小影吉
2024-05-31 17:12:54
第一代女网红程琳40岁了 ,晒最新视频佛回到了18岁:我们的青春

第一代女网红程琳40岁了 ,晒最新视频佛回到了18岁:我们的青春

三月柳
2024-06-02 15:28:08
汪小菲一箭双雕!葛斯齐爆汪小菲帮还大S官司债,大S评论区炸锅

汪小菲一箭双雕!葛斯齐爆汪小菲帮还大S官司债,大S评论区炸锅

郑丁嘉话
2024-06-03 10:24:39
白玉兰奖成了“照妖镜”,46岁王阳提名后,破防人算是照明白了

白玉兰奖成了“照妖镜”,46岁王阳提名后,破防人算是照明白了

陈述影视
2024-05-31 20:56:27
河北,一男子种了200亩地的西瓜,到了西瓜成熟的季节,村民都组团来偷摸着摘西瓜

河北,一男子种了200亩地的西瓜,到了西瓜成熟的季节,村民都组团来偷摸着摘西瓜

爱下厨的阿椅
2024-06-03 02:05:07
日本网友评价张志磊:他是亚洲骄傲,有生之年想看到日本巨人拳王

日本网友评价张志磊:他是亚洲骄傲,有生之年想看到日本巨人拳王

小鬼头体育
2024-06-03 07:11:44
美媒将历史级球星分5档:杜兰特四档,库里科比三档,一档两人!

美媒将历史级球星分5档:杜兰特四档,库里科比三档,一档两人!

你的篮球频道
2024-06-02 10:55:44
炸了!伊万火速敲定锋线“恐怖组合”,中泰之战赢球稳了

炸了!伊万火速敲定锋线“恐怖组合”,中泰之战赢球稳了

徽派体育
2024-06-02 22:17:04
呼叫汪峰,你最爱的森林北已经塌方!

呼叫汪峰,你最爱的森林北已经塌方!

阿芒娱乐说
2024-06-03 08:35:27
“俄乌战争”出现战略转变,大势已定

“俄乌战争”出现战略转变,大势已定

深度知局
2024-05-29 19:01:35
2024-06-03 13:36:49
我是娱有理
我是娱有理
有观点有品位的娱乐八卦
2141文章数 610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头条要闻

武汉一警察牺牲 身中15刀仍下25级台阶紧追歹徒20米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手机要闻

轻薄又全能 华为Mate X5购机赠送HUAWEI Care+权益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