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公很好,但我并不幸福”:婚姻的隐蔽陷阱,女人越早知道越好

0
分享至

当一段婚姻走到尽头,最明显的标志,可能不是外遇。

最近,好久未见的朋友木子,突然告知我她离婚的消息,并且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

我很诧异,因为单从他老公朋友圈的日常来看,彼此恩爱无比,是甜蜜的小夫妻,经常看到对方晒出给木子做饭、买礼物的照片。

紧接着木子补充道:“有时候,你以为他爱你,其实他爱的是自己。”

这时的木子,仿佛看透了婚姻,坦荡而理性,但在她的故事里,我看见了另一个残酷面相——

“每当我觉得这段感情即将理所当然步入永恒的时候,实际上恰恰是危机到来的暴风雨前夜。”



“你可能不是爱我,而是在爱自己”

木子和他老公的婚姻,一直是同学之间被羡慕的对象。

在离婚后,她一直迟迟未曾对外和别人说过,甚至连家人都不敢说。

因为她知道,大多数的声音会告诉她:

“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你老公又没有不良嗜好,有什么不满足的。”

有什么不满足的?木子也常常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刚结婚时,木子也以为自己遇到了对的人,办事妥帖、亲戚间的关系维护得也非常到位,人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他会在我爸妈来的时候,请假带他们去外面玩。

他会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带上我,并且全场非常照顾我的感受,添水夹菜这些我都不要自己动手。

他会在我生日的时候,提前和我的朋友们给我准备惊喜聚会......”

曾几何时,木子也沉浸在就这样白头偕老的美好期望里,但时间愈久,木子越觉得不对劲。

周末做饭,木子的老公从不会问她喜欢吃什么,全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

在办公室请假,每次的说辞都是为了老婆、孩子、家庭,成了同事口中的好男人。



同学聚会,木子的老公从来没问过她愿不愿意,却会要求她着装得体,穿最好看的衣服,少说话。

过生日,木子一直渴望安安静静,和家人团坐在一起吃顿饭,但老公却偏喜欢弄得人尽皆知。

甚至,当木子问老公拿生活费时,都会听到一句:

“省着点花,也不知道女儿这么小,能花多少钱。你不工作不知道赚钱的难。”

在外面,木子的老公是典型的好男人,可对木子来说,这场婚姻的剧本里,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她戏称自己这些年活成了「傀儡」,早已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顿时,我才明白木子。

原来有些爱,只不过是对方高度自恋的投射。



他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可能是维护人设、可能是证明自己、可能是伪装他的自卑又自大......

在起初,你以为他很爱你,但很有可能,他只是在表现自己,满足内在最深处的自恋。

他所做之事,没有爱的流动,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事。



“他很好,但我并不幸福”

木子的故事,让我想起电视剧《烟火人家》中二姨的婚姻。

二姨的老公陶大磊是邻居口中的好丈夫,在同学聚会面前恩恩爱爱,就连女儿也在一开始无法理解妈妈要离婚的选择。

只有孟菀青自己知道,丈夫一天到晚正事不做,只喜欢跳舞,还花着自己的钱在外面充大方,请客吃饭;

哪怕是自己身患癌症,要住院手术了,对方也从未关心过。

“只有咱们俩在一起的时候,能不能别演了?”



当陶大磊还沉浸在“好丈夫”的剧本中时,孟菀青早就受够了这场自导自演,自欺欺人的婚姻。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自嗨,它是两个灵魂的碰撞。

但很多人并不明白,只看见了自己的付出,却看不见伴侣的需求,于是婚姻里就有了那么多的质问:

“我对这个家付出够多了,她为什么还是不满?”

德芬老师,在年轻时,也遇到过类似这样自嗨式的关系。

曾经她有个男友,很会做饭,她以为这是因为对方爱她,才会这样去做,但她忽略了,每次男友下厨时,都希望叫上一堆人过来吃,为的不过是收集更多人的赞美。

后来有一次,他们碰上隔离时期,两人居家待了14天,男友还是天天做饭,但开始给她摆脸色,心情也很不好。



德芬老师还有一个前任,第一次出去玩的时候,她随口说了一句得回去刷鞋了,第二天对方便帮她刷干净了。

可相处一段时间,对方做事就有了一个前提,需要看心情和态度,不高兴就会甩脸色。

德芬老师才渐渐明白一个扎心真相——

大部分的人做事,可能都是为了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和你这个人无关,不过是渴望透过对象来爱自己。

在很多婚姻关系里,我们也会见到这样的现象:

丈夫不出轨、没有不良嗜好、也不在外面乱搞、到点就下班回家。

在外界看来,这种伴侣已经算是无可指摘了,但这样的婚姻关系却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

因为这样的婚姻剧情里是没有爱存在的,妻子/老公做到这些要求,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让自己看上去是个不错的伴侣,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



正如心理学家李雪老师说的那样:

“看上去双方都付出很多,但是没有看见对方,双方只是在表现自己,积累情感或道德上的筹码,

想证明:你看,我都做到ABCD了,我算得上好丈夫、好妻子了吧?”

但真正美好的婚姻,是能够看见两个人的影子,不是一个人的自嗨。



自嗨式的婚姻,

背后有一个「高度自恋」的伴侣

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夫妻博主秀恩爱的视频,比如老公下班回家还帮妻子分担家务、给孩子洗尿布、陪妻子一起带孩子去打疫苗等。

视频下面的网友调侃道:

“下辈子可以给我来个这样的绝世好老公嘛?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天呐,让我老公来学习吧。”

“现实生活里真的有这样的好男人嘛?”





可能是出轨、外遇、家暴的新闻见多了,当人们看到一个男人只是尽了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却忍不住夸赞。

甚至他们自己也对自己很满意,就像很多网友吐槽张雪峰。

他在访谈中说自己的老婆生孩子都是在私立医院生的,没受过一点罪,还说自己答应老婆每个星期都会回家1天-2天。





这样的言论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吐槽:

“让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少受点罪,这是丈夫起码应该去做到的。”

“回家陪伴妻子和孩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拿出来作为证明自己是好男人的谈资。”

的确,很多时候在婚姻里,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带来的只会是冷冰冰的分配关系,其中并没有爱的流动。

比如,我回家做饭,只是因为我给自己划定的家庭任务就是这个,但伴侣在哪里,想不想吃,觉得菜好不好吃,这些一点都不重要。

我们之间没有连接,没有看见彼此的感受和需求,这时如果对方还不满意,那么必定就会爆发不满,说出那句:

“我回家做饭已经尽职尽责了,你怎么还挑三拣四,毛病多。”

在自嗨式的婚姻里,背后经常有一个「高度自恋者」的伴侣,他无法容忍对方对自己有不满的负面情绪。



一点小事,你就会听见ta对你说:

“我已经做的够好了,你怎么还不知足?”

“我尽心尽力为这个家付出,你却因为一点小事跟我吵架,太不懂谅解我了!”

“你碰到我这样好的老婆,是你的福气,有什么资格不满的?”

心理学家李雪老师,曾经分析过「高度自恋者」的特征:

“他们无法容忍伴侣对自己有不满,有一套属于自己任务的「好伴侣标准」;

比如事业有成,不打骂对方,不出轨,做为对方着想的事情。

做到这些以后,如果伴侣有任何负面的感受,那么就会爆发,会认为对方不知足,否定像我这么好的人。”

如果我们的婚姻都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各自拥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并且对伴侣的感受视而不见,那这场关系,就会成为一滩死水,岌岌可危。



美好的婚姻,不是单方面的自嗨

关于幸福的婚姻,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构想,但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看见」。

我们并不全盘否定在关系里「爱自己」的伴侣,但是这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不以牺牲对方的感受为代价。

婚姻是一场双人舞,一个人自顾自的跳,却完全不与舞伴合拍,那么要么是踩到对方,要么是两个人一起摔倒。

只有看见自己的舞步节奏,再看见对方的状态,一起跟随音乐舞动,才能跳出精彩的舞蹈,建立健康的伙伴关系。

只是「看见」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需要智慧和学习的。



首先,我们需要看见自己。

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希望对方开心,还是因为这样做,会在外界面前表现你自己?

你做的这件事,是否会让两个人都在关系里得到满足,否则很可能变成一个人的自嗨,走到费力不讨好的境地。

你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公式来反问自己:事情=你的感受+我的感受,还是事情=你的感受?

其次,我们需要看见伴侣。

这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需要你在关系里去锻炼自己的觉知,跳出你惯有的内在运作模式去思考问题:

比如,你是一个在外面奔波劳碌的丈夫,工作很忙,但妻子还要求自己能抽出时间出去旅旅游。



站在丈夫的角度上,我们的内在肯定充斥着不满、苦闷,你会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妻子还提出这种让自己为难的要求。

站在妻子的角度上,适当的旅游是她希望你能停下来休息一下,内在是对家庭之爱的渴望。

两者对“出去旅游”这件事思考模式的不同,造成了问题的发生。

当我们稍微去站在对方的起心动念上思考眼前的问题,不带指责的去沟通,就会避免很多的争执与矛盾。

最后,美好健康的婚姻关系,还离不开“施与受的平衡”。

当伴侣一方默默付出,心中也会存在着被补偿的需要,要么是期待被夸奖和感谢,要么是期待另一半也像自己一样去为家庭付出。

比如,丈夫挣钱养家,应付人际关系,妻子把家庭的老小照顾的很好。

在关系里,双方都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付出,且都看见了对方的不容易,没有理所应当,也没有权力争夺,去比谁付出得多,谁付出得少。

如此,婚姻关系才会形成健康的张力,为美好的发生奠定基础。



《爱的五种语言》中有提到:

“人都希望自己被肯定,被人鼓励,尤其是共同生活的家人,没有人喜欢被指责,被批评。”

婚姻里,最初的相爱容易,长期的相处却需要些智慧和学习。

当我们对伴侣不是只停留在物理空间的「看见」,而是能通过对方的一言一行,触摸到他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动机。

这样的婚姻,才不会沦为两个人的寂寞,一个人的自嗨。

亲爱的,婚姻是一场长久的修行,没有所谓完美的伴侣,美好的关系,一定离不开彼此共同的努力。

你可以参与德芬空间《3天|开启成人达己的幸福人生》婚姻体验营。

当我们因为一些小事爆发争执的时候,不如趁此机会去锻炼「看见」的能力。

毕竟,通往幸福的路上,一定要途径的还有彼此的内心。





*本文由鱼甜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 | 雪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局凯特终于赢了,凯特终于出现了,头戴帽子和威廉一起现身!

这局凯特终于赢了,凯特终于出现了,头戴帽子和威廉一起现身!

娱乐的小灶
2024-05-31 12:07:31
消息称三星 Galaxy S24 系列国行版“即圈即搜”将支持谷歌搜索

消息称三星 Galaxy S24 系列国行版“即圈即搜”将支持谷歌搜索

IT之家
2024-05-31 12:08:14
破防了,存量房贷利率会下调?有银行回复了

破防了,存量房贷利率会下调?有银行回复了

暴财经
2024-05-30 16:07:49
浙江一女子家中钱堆成“山”!有4吨重,银行看呆

浙江一女子家中钱堆成“山”!有4吨重,银行看呆

前沿天地
2024-05-30 20:41:42
国务院提出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专家:可设时间表,先把公共领域用车换为新能源

国务院提出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专家:可设时间表,先把公共领域用车换为新能源

红星新闻
2024-05-30 19:12:16
感谢蔡崇信!崔永熙留下,93人被淘汰,中国篮球的光:给自己满分

感谢蔡崇信!崔永熙留下,93人被淘汰,中国篮球的光:给自己满分

小鬼头体育
2024-05-31 10:13:30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岛内青年拒当“炮灰”抵触服役,台媒哀叹可征兵员首次跌破十万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07:15:09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苏朕入职安徽萧县乡镇公务员,这种顶级智慧一般人难懂?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苏朕入职安徽萧县乡镇公务员,这种顶级智慧一般人难懂?

解筱文
2024-05-31 00:01:19
5月31日,工商银行储蓄利率更新:存入30万元,两年利息是多少?

5月31日,工商银行储蓄利率更新:存入30万元,两年利息是多少?

王五说说看
2024-05-31 07:21:10
氧气管被拔,后路被堵死,以军已击杀1.5万哈马斯

氧气管被拔,后路被堵死,以军已击杀1.5万哈马斯

移光幻影
2024-05-30 12:23:02
岸田文雄再提恢复对日短期免签政策,外交部:望日方相向而行

岸田文雄再提恢复对日短期免签政策,外交部:望日方相向而行

澎湃新闻
2024-05-31 15:40:30
36GB+2.5TB+ 23800mAh,这新机真猛!

36GB+2.5TB+ 23800mAh,这新机真猛!

果粉俱乐部
2024-05-31 12:04:25
人往高处走,穆帅新东家费内巴切的俱乐部排名高于曼联与热刺

人往高处走,穆帅新东家费内巴切的俱乐部排名高于曼联与热刺

懂球帝
2024-05-31 16:34:17
真是太难了!欧文4次总决赛打的对手都至少有64胜

真是太难了!欧文4次总决赛打的对手都至少有64胜

直播吧
2024-05-31 12:51:06
网传比亚迪计划裁员?优化10到20%,房补车补打折,考核加重…

网传比亚迪计划裁员?优化10到20%,房补车补打折,考核加重…

火山诗话
2024-05-30 20:30:58
美联储开始加息,加了75个点,全球的工业国开始遭殃

美联储开始加息,加了75个点,全球的工业国开始遭殃

蓝色海边
2024-05-31 14:41:15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4个字,你就赢了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4个字,你就赢了

知和大叔
2024-05-30 23:33:37
工信部征求意见: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不得设计、制造及使用车载形式

工信部征求意见: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不得设计、制造及使用车载形式

新京报
2024-05-30 14:06:09
特殊时间点,黄坤明、宋涛出席重要活动

特殊时间点,黄坤明、宋涛出席重要活动

政知新媒体
2024-05-30 21:22:37
成交量上来了!记者实探西城学区房:德胜老破小均价回归至11.3万元/平,已有多套学区房单价不足10万元成交

成交量上来了!记者实探西城学区房:德胜老破小均价回归至11.3万元/平,已有多套学区房单价不足10万元成交

华夏时报
2024-05-31 13:40:05
2024-05-31 18:36:49
张德芬空间
张德芬空间
倡导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
1164文章数 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实探安徽滁河水质污染:有小龙虾养殖户称损失近万斤

头条要闻

实探安徽滁河水质污染:有小龙虾养殖户称损失近万斤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百公里油耗2.9L真不真?吉利比亚迪"翻脸"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天呐!找不到真爱就扑街!》上线 首发限时优惠!

旅游要闻

美国华盛顿年内将迎来大熊猫“宝力”和“青宝”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