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灵甫小心谨慎,为何还被华野围歼,蒋介石的错误批示是关键

0
分享至

这是笔者虎年第一篇文章,祝读者身心健康、阖家幸福,新的一年财运滚滚。本文的前5位评论者,将有惊喜福利。

75年前,即1947春节,正是阖家团圆之时,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却有不少人过不好年了。

继不久前整69师在宿北遭遇围歼之后,在1月进行的战斗中,蒋军整26师、整51师和第一快速纵队,于枣庄、峄县相继全军覆没。

南京震怒了!参谋总长陈诚亲自来到徐州,从薛岳手中接过了鲁南的军事指挥权。

陈诚是蒋介石宠爱的将领,在指挥作战方面,确实有一套。

鉴于解放军善于各个击破,陈诚施行大兵团模式,兵团的8个整编师分为左中右三路,密集而又平行地向前推进;


三路军相互策应,不允许一两个师单独冒进,遇到情况,三路军相互靠拢。

陈诚的这个军事部署非常有效,华野喜欢采用的诱敌深入、对突出的一路进行围歼的战术,遇到陈诚的这种军事部署,一时之间,还真不太容易寻找到好的歼敌时机。

但按照这个部署开始行军之后,整74师师长张灵甫的心情却变坏了。

张灵甫心情变坏,并不是因为这个大部署不合理,而是他认为,这个大部署中的人事安排不合理。

在兵团的左中右三路纵队中,整74师和整83师属于中央纵队,而这支纵队的指挥官就是整83师师长李天霞。

安排李天霞做中路军指挥官,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比张灵甫的资历老,而且还曾经做过张灵甫的上司。


但张灵甫和李天霞虽然同为74军系统的老人,其实矛盾很深。

李天霞在原74军中,深得老军长王耀武赏识,几乎是王耀武每升一次官,李天霞就进步一次。抗战之前,李天霞压着张灵甫一头。

而张灵甫却认为李天霞没啥军事才能,带兵水平也不高。

王耀武高升后,74军军长出现空缺,王本人意嘱副军长李天霞接任,而张灵甫私底下积极串联反对,让57师师长施中诚补了缺,李天霞则改任100军军长,两人关系从此恶化。

施中诚离任后,张灵甫靠着宋美龄的关系(娶了宋美龄干外甥女)成功继任74军长。

现在李天霞再一次开始指挥张灵甫,张灵甫感到格外别扭。

但作为一个师长,张灵甫又能如何,他向老领导王耀武抱怨了一通之后,还是带着整74师进入山东。

很快,张灵甫的这个处境,迎来了一个转机。


当时,陈毅、粟裕因蒋军兵力过于密集,在鲁南找不到歼敌之机之后,把目光转向了第二绥靖公署的李仙洲兵团,并在莱芜对其进行了全歼。

莱芜战役令蒋介石大为震惊,随后,徐州绥靖公署被撤销, 薛岳、陈诚被调回南京,蒋介石决定自己亲自部署鲁南作战。

蒋介石自然不用亲临前线。很快,陆军总司令顾祝同飞抵徐 州,在这里设置了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以接管鲁南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大家都知道,顾祝同的这个徐州司令部,实际上只是蒋介石的命令传达所。

令很多人,包括蒋介石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传达所式的权力模式,为张灵甫后来的败亡埋下了隐患。

顾祝同接管鲁南之后,把麾下部队划分3个兵团,整74师被划到汤恩伯指挥的第1兵团。

现在张灵甫的直接上司是汤恩伯了,他似乎可以舒一口气。


但悲催的是,汤恩伯又把第1兵团划分为3个纵队,其中,第一纵队下辖张灵甫的整74师、李天霞的整83师和黄百韬的整25师。

凭借资历,李天霞再次成为第一纵队的指挥官。

对于李天霞来说,让他接任第一纵队司令官是不幸的。

一次,他对整83师副参谋长王仲模说:“张灵甫不愿听我指挥, 黄百韬卖老资格也不愿听我指挥,纵队司令官当不当没什么,这个仗不好打!”

这个时候,张灵甫虽然对李天霞非常不满,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够克制自己心中不满的。

但不久之后,一件事的出现,终于引爆了张灵甫心中的怒火。

蒋军进入山东,目标是共产党经营多年的沂蒙山区,1947年初,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领导的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

经过几轮周旋之后,华东野战军主力撤至蒙阴一带待机歼敌。 顾祝同立即指挥大军,对蒙阴发动进攻,华野又离开蒙阴,向沂蒙山区转移。


蒙阴战斗后,整74师推进到蒙阴城郊的界牌,整83师推进到狮子山。

看到蒋军咄咄逼来,粟裕决定用4个纵队发动逆袭。

此时的华野,无论是武器装备上,还是兵力上,都和蒋军有很大差距。

所以这次逆袭,粟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想在沂蒙山区分散动阵型严密的蒋军兵团,好寻找战机。

但华野4个纵队的逆袭,让李天霞大为震惊,他立即向第1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汇报,有“十几个纵队”发动逆袭。

汤恩伯知道,华野全部也没有“十几个纵队”,所以对李天霞的报告只是一笑了之。

但李天霞的反应很强烈,他立即下令让整74师后撤20里,

自己的整83师也进行后退。

根据顾祝同、汤恩伯的部署,在行军中,为避免遭遇解放军 各个击破,各个师是平行推进,相互策应。


整74师、整83师的突然撤退,令他们附近的整11师侧翼完全暴露了。

汤恩伯并不知道战局的这个变化,情况非常危急!

幸好,天空上的蒋军飞机,发现了整74师、整83师的后撤,并立即报告给了汤恩伯。汤恩伯大怒,立即命令李天霞重返阵地。

军令如山,李天霞被迫下令,让整74师重新返回界牌。整 74师是重装备部队,短时间内来回折腾,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 满腹牢骚。

因为李天霞的贸然后撤,让本来互为策应的蒋军,出现了漏洞。解放军抓住时机,歼灭了整83师130团,随后向整74师整57旅发动攻击。

整57旅刚到黄崖山一带,猝不及防,华野一举攻克了黄崖山,击溃整57旅。

张灵甫亲自指挥反击,战事趋于白热化,粟裕见分割歼敌战机已失,才下令后撤。

这一下,张灵甫开始向很多人抱怨李天霞的无能、耍滑头,声称要不是李天霞力主撤退,自己说不定就能歼灭对面共军3—4个纵队,并希望脱离李天霞的指挥。


李天霞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

平心而论,李天霞虽然误判对面敌情,但他要求整74师撤回界牌,主要还是为老部队着想,生怕整74师真的误入华野埋伏圈。张灵甫的这一抱怨其实没啥道理。

公开抱怨上司,本来就—件很得罪人的事,更有甚者,张灵甫居然还把怨言告诉了蒋介石。

这一下,他得罪的就不仅仅是李天霞了,连鲁南的两个长官顾祝同、汤恩伯,也开始对张灵甫有了不好的印象。

之前,张灵甫在接任整74师师长后就格外跋扈,1946年12月8日,张嫌弃联勤总部给七十四师居然有日式旧卡车,大发雷霆,直接告到蒋介石那里,全给换成全新美式卡车。

顾祝同和汤恩伯对张灵甫的评价是“懒牛”,不肯用力,每次作战总是“鬼叫”。

不仅顾祝同,受到抱怨的李天霞,自然也不甘心,他指挥能力虽然不算很高,但口才一点也不比张灵甫逊色。李天霞的反击,自然是丑化张灵甫。

黄崖山战斗之后,由于张灵甫的告状,李天霞遭到处分,整83师师长职务被撤职留任,纵队指挥官职务被解除,由整25师师长黄百韬接任。


张灵甫终于摆脱了李天霞的指挥,但这不是他好运的开始, 而是他厄运的开始,因为他已经彻底得罪李天霞了。

李天霞师长职务虽然被撤,但依然暂时留任。在接下来的孟良崮战役中,这个仇恨最后终于断送了张灵甫的性命。

黄崖山战斗之后,整74师已经抵达界牌、垛庄,距离华野的后勤基地——坦埠已经很近了。

胜利似乎已经在向蒋军招手,上到蒋介石,下到张灵甫都认为,从垛庄出击坦埠,将是重创华野的好时机。

但在垛庄和坦埠之间,有一个孟良崮。张灵甫和他的整74师就丧生在了这里。

按理说,整74师携带不少重武器,这种部队在平原上可以以一当十,但一旦进入山区,其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而从垛庄开始,整74师就将进入崎岖不平的沂蒙山区,有20多年军旅生涯的张灵甫,对把整74师带进山区可能遭遇的困难非常清楚,所以他并不主张冒进。


据曾经在汤恩伯兵团负责情报工作的军统头目毛森晚年回忆:

孟良崮战役前,张灵甫曾经沉痛地对他说:“我是重装备部队,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部二三十万人打我,我也有能力应付。”

“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既然冒进的并不是张灵甫,那么谁该承担这个责任呢?当然 是张灵甫的“上边”。

一开始,蒋介石思路是,周围部队以广阔正面推进,向沂蒙山区进行向心压迫。

根据蒋介石这个思路,徐州方面的作战部署,是让第2兵团在淄博方面进行主力决战,而第1、3兵团则是并列向沂蒙山区推进,对沂蒙山区外围据点进行“扫荡”。

其中,第1兵团沿着临沂至沂水之间的公路,进攻沂水,同 时对坦埠一带进行“扫荡”;第3兵团沿着蒙阴至南麻之间的公路,进攻南麻。


如果完成了这一系列“扫荡”,蒋军在沂蒙山区周围陈列了大量兵力,华野就很难围歼任何一支部队了。

但4个小时后,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却认为,坦埠山区是华野重要的后勤供应基地,华野依靠这个基地,能在沂蒙山区和蒋军持久作战,因此应该在进攻沂水之前,先让整74师进攻坦埠。

由最初制定的进攻沂水、“扫荡”坦埠,到现在先攻坦埠,再攻沂水,这个区别似乎不大。

但实际上,因为进攻沂水的部队停留在了蒙阴、界牌一带,只有整74师单独进攻坦埠,那张灵甫就太过于突出了。

而突出的部队,在行走不便的山区,是最容易被围歼的。汤

恩伯的这次调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汤恩伯的这个调整,上报了徐州,也上报了南京。顾祝同、蒋介石都签字同意,算是准许了。


蒋介石还做了批示,要求张灵甫务必打下坦埠,提振国军士气。因为坦埠有华野储存的大量物资,如果能列出展览拍片,那么将会大大提升他的声望。

蒋介石的这个批示,又放大了汤恩伯的致命部署,后来顾祝同、汤恩伯、张灵甫都没胆改正。

其实,这个作战计划的漏洞,并非没有人看出来,实际好几 人都看出了新作战计划的漏洞。

例如张灵甫的老长官王耀武,当时王耀武已经调任第二绥靖 公署,在济南办公,对整74师已经没有指挥权限。但他依然对整74师非常关注,因为这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部队。

因为第二绥靖区也在山东,张灵甫出兵后,第二绥靖区情报 部门发现整74师非常突出,而两翼非常空虚,完全是孤军深入。

他们立即报告给了王耀武,王耀武立即发电给张灵甫,让张灵甫停止前进。

张灵甫无奈地回答:“总裁亲自指挥,无法停止。”

有趣的是,孟良崮之战后,蒋介石把所有责任推给了顾祝同、黄百韬、李天霞,却只字不提自己严令张灵甫打下坦埠之事。


蒋介石在事略稿本中把责任全推给顾祝同

就在这次回电的两三天之后,张灵甫即命丧孟良崮。看着一手带出来的部队遭遇围歼,王耀武眼睛都哭肿了。

发现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王耀武,还有毛森。

毛森是一个资深情报人员,抗战时期,他就是军统骨干“一戴三毛”中第二“毛”,现在在第1兵团做情报工作。

毛森是个残酷的人,有“毛骨森森”的恶名,但做情报工作,他还是比较尽责的。

黄崖山战斗之后,他曾经对沂蒙一带的山区进行过视察,他知道这里道路崎岖,甚至支离破碎,普通部队都难以在这里展开,更何况是张灵甫的重装备部队

所以,当1947年5月10日夜晚,毛森看到了由蒋介石签字并且做出批示的作战计划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大惊。

毛森立即找到了汤恩伯,向他分析道:

陈粟部20万人都隐藏在坦埠附近,随时等待围歼蒋军突出的部队。


整74师出兵坦埠,沿途道路崎岖,还要穿过汶河,而两翼的整83师和整25师,距离整74师都有一段距离,山路难走,紧急支援一定来不及。

总而言之,进入山区的整74师,有被围歼的危险。

听了毛森的这个分析之后,汤恩伯才知道自己改变原来的部署,实际上是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但根据计划,整74师明日凌晨就要出发了。更要命的是,新计划南京方面已经核准了,老蒋还做了批示,如果现在贸然提出改变,就是抗命!

怎么办?汤恩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报告给顾祝同已 经不行了,顾祝同的那个徐州司令部不过是个“传达所”,必须直接上报给南京方面。

半夜里打电话给南京是需要勇气的,但焦急万分的汤恩伯已顾及不了这些了。他拨通了参谋次长刘斐的电话。


刘斐

刘斐告诉汤恩伯:“这是最高统帅的决定,命令既然已经下达,无法更改!”

汤恩伯非常恼火,他要求向蒋介石汇报,刘斐告诉汤恩伯:“总裁已经休息了,不方便惊动他。”

几个小时后,张灵甫的整74师就要出发了,情况万分危急。

南京求救失败之后,汤恩伯只好向徐州的顾祝同求救。

深夜被吵醒的顾祝同,心里有些烦躁,他并没有认真地听汤恩伯的分析,只是告诉汤恩伯:“命令已经下达给各个师了,老头子还做了批示,你还瞎改什么,只管明天好好督战就行。”

顾祝同说得倒是轻松,但汤恩伯知道,一旦整74师出了问题,自己的麻烦又大了。于是一晚上,紧张焦虑的汤恩伯,四处打电话请示。

据当时在场的毛森后来回忆:“汤颇焦虑,一夜未睡,打了很多电话,都不得要领。”


从毛森的这段回忆可以看出,汤恩伯当时是真急了,但现在 的他也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激烈紧张的孟良崮战役即将上演,在此之前,需要先简单交 代一下孟良崮一带的地形。

孟良崮今天属于沂南县,位于垛庄东北大约6公里处。

“崮”在沂蒙山区一带方言中是小丘陵的意思,传说杨家将麾下大将孟良曾经在这里练兵,故名孟良崮。孟良固主峰高575.2米,是那一小片区域的一个制高点。

孟良圄的东北即是坦埠,西南即是垛庄,所以这三点基本在 一条线上。

得知蒋军以整74师为中心,以整83师、整25师为右翼, 从垛庄一带向坦埠推进之后,陈毅、粟裕开始了紧张的讨论。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围歼整74师的好机会!

当然,大家也知道,要围歼整74师并不容易。不仅整74师 实力强悍,而且整83师、整25师距离整74师也就不到十公里,另外两个兵团也就在这附近,随时都可能会赶上来。


如果围歼不能完成,反而陷入被夹击或者被反包围的境地,那就非常危险了。

但粟裕认为:整编74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之师,曾被誉为“御林军”。把它歼灭了,将给敌人实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击,将宣示我能歼灭第74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呢?

正是因为意义重大,机会难得,陈毅、粟裕终于决定,围歼 整74师。

决心下了之后,紧接着就是大规模地调兵,这是粟裕的拿手 戏。他命令9纵占领坦埠,还请陈毅给9纵司令员许世友下了死命令,要求必须坚守坦埠,不得后退一步。

在围歼张灵甫的这个“口袋阵”里,9纵的任务就是守住坦埠这个“袋底”。只有守住这个“袋底”,围歼整74师才有可能,

这个“口袋阵”的另一端,也就是张灵甫出发的地方一垛庄。粟裕把这个任务交给了8纵。

此外,他还命令1纵、4纵插入整74师与整25师之间,割裂两师联系;命令2纵、7纵从东南方向插入,阻挡东面援军;命令3纵、10纵从西北方面插入,阻挡援军。


粟裕的这个“口袋阵“部署好了,但还存在比较大的漏洞,即华野是从东北方向赶过来部署,而整74 师是从西南方向前进,而且西南方向还有多支其他蒋军部队。

粟裕在西南方向的垛庄只部署一个8纵,显然是无法守住这个端口的。

一旦整74师遭遇围攻,张灵甫强势突围,重新撤回垛庄, 就再一次回到了平原,围歼计划就付之东流了。

幸好,粟裕在西南又部署了一支奇兵,那就是王必成的6纵。但6纵当时正在鲁南作战,要回师沂蒙,沿途要遭遇蒋军6个整编师的拦截。

不久前,在第二次涟水战役中吃了整74师大亏的王必成,听到围歼整74师的消息后,立即率领部队向垛庄快速前进。本来沿途蒋军应该拦截的,但他们的指挥官不敢当即决定,而是向上峰请示。

等请示完之后,6纵已经离开了,再追已经来不及了。


报仇心切的6纵,行军速度惊人,据曾在6纵担任团参谋长 的袁捷回忆:

“不怕土顽阻拦,不怕敌机袭扰,克服困难,忍受疲劳,不埋锅造饭,不解背包睡觉,饿了就吃地瓜干、花生米。困了就坐下休息一下,继续前进……”

碰见6纵这样不要命的部队,整74师只能感叹自己命运的 不幸了。

在接下来的战局中,粟裕安排的这个6纵确实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6纵被视为粟裕的“神来之笔”!

粟裕已经布好了一张大网,等待着整74师这条大鱼入网

张灵甫并不知道前方有一只网在等着自己,但这并不一定会 让张灵甫陷入绝境。因为张灵甫清楚地知道,他面对的对手华东野战军,有10多万大军隐蔽在沂蒙山区。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有点常识的将领都知道,这个时候需要提前进行威力搜索,确定了对手的大致实力,才可以让主力部队大规模推进。


其实,从5月9日开始,张灵甫就派出了整51旅151团和整58旅一个营,对坦埠方向进行了威力搜索。搜索部队刚过了汶河,就遭到了华野9纵的猛烈攻击。

很明显,坦埠方向存在华野主力。但究竟有多少兵力,151团也无法确定。

然而,就在第二天,即10 日,第1兵团就下令让整74师向 坦埠发起主力攻势,而且出发时间是11日凌晨。

坦埠方向有多少华野主力还不清楚,就如此着急令整74师出发,汤恩伯的这个决策,让张灵甫最后避开危险的机会丧失了。

指挥重装备部队,进入道路崎岖不平的山区,而且不知道对 手的实力到底如何,张灵甫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但这个时候愤怒又有什么用呢?尽管他被外界视为蒋介石的宠将,但这个时候他无法向蒋介石申述,因为这样做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被蒋介石视为耍滑头。


他也无法向顾祝同申述,因为之前和李天霞的口角之战,顾 祝同早已经把张灵甫视为“懒牛”了。

接到任务后,他提前制定了军事部署,正在汶河一带进行威 力搜索的151团,占领孟良崮以西的303高地和505高地;整 58旅173团占领孟良崮一带高地。

这个军事部署,目的是为了掩护整74师主力向前推进。

张灵甫的这个部署是谨慎的,也是合理的:但当粟裕把大批 兵力调到孟良崮周围之后,张灵甫的军事部署再合理,都是没有用的,因为面对华野十几万兵力,一个整编师的任何军事部署,都无法扭转。

能够扭转战局的,应该是更多的部队一起向坦埠推进,即使 没有“更多”,哪怕有第1纵队的3个师也可以。

实际上,按照最初的作战计划,整74师与整83师、整25师,是要并列推进的。

如果3个师齐头并进,华野要想一口吃到3个师,这样难度就大了。甚至可以说,在短时间内,华野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


而华野敢于选择围歼,就是要利用其他部队一时间赶不过来 的时间差。

如果围歼耗时太久,让第1兵团的其他部队,甚至第2、第3兵团的部队也赶了过来,那样华野就要与蒋军进行决战了。现在的华野是不愿面对这种局势的。

幸好汤恩伯帮了华野一个大忙。在修改计划时,他除了决定 先攻坦埠之外,还决定整74师为主攻部队,整25师、整83师负责掩护整74师的左右两翼。

并列推进,这是个硬性要求;掩护两翼,这个弹性就大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表明,整25师、整83师,把掩护两翼这个要求,进行了近乎喜剧化的应付,而这个应付,最终断送了整74师。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汤恩伯对作战计划的种种改变,似乎招招都是为了断送整74师。

汤恩伯是顾祝同的爱将,是一个铁杆的“反共”分子,从毛森的回忆也可以看出,当晚他也是试图重新改变自己这个计划的。


那汤恩伯为何这么做呢?最好的解释应该是决策失误,或者 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影响。

一个明显的证明是,战后汤恩伯终其一生,一直对孟良崮战役保持沉默,对孟良崮战役的责任,也不做任解释。

就这样,这个秘密随着1954年汤恩伯的去世,而被永远地带进了棺材里。

汤恩伯连夜给南京、徐州打电话,也反 应出他对张灵甫出兵坦埠的担忧。

但令人奇怪的是,10日的夜里,汤恩伯固然无法重新作出部署。但到了接下来的11日,及以后的几天,他完全有时间向南京请示,再次改变作战计划,让整74师撤退回垛庄。

如果汤恩伯这样做了,整74师就不会被围歼了。但遗憾的是汤恩伯焦虑了一个晚上之后,似乎突然想开了。

汤恩伯庆幸地想,毛森的那段分析,固然有道理,但华野不一定会捕捉到这个战机;即使捕捉到了,整83师、整25师若能及时赶过去支援,也许不会有问题。


再说,已经有南京方面核准的作战计划,岂能轻易改来改去。

而且要改计划,就是要推翻老头子已经批示的那个计划,这还了得?

算了,不改了。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吧!

整74师要出发了,张灵甫知道前面的山路支离破碎,他只好把辎重兵团留在了垛庄。

辎重兵团并没有因为没去孟良崮而逃过厄运,因为他们将凭借这单薄的兵力,在垛庄迎接华野8纵和6纵的攻击。

从5月11日开始,整74师开始陆续踏上去往孟良岗的这趟 死亡之程。

一路上,整74师偶尔会遭遇小股华野部队,但这并没有引起张灵甫的注意,他命令部队将这小股华野部队驱逐之后,依旧向前推进。

12日的红日,缓缓从东方的石头山里探出了头,按照粟裕的部署,9纵的任务是锁住“口袋阵”的“袋底”。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守卫“袋底”,就意味着要正面迎击整74师的进攻。


9纵司令员许世友

这又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任务,因为“袋底”如果漏了,整个围歼计划都难以实现了。

粟裕自然不会选择一支普通的部队来完成这个任务,他选择 了华野9纵,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它的前身是当年威震齐鲁大地的胶东军区主力师;

而这支部队的司令员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叫许世友。

负责威力搜索的整51旅并不知道眼前的对手是谁,他们毫无顾忌地向9纵 的阵地发动了攻击。

许世友自然不会放弃这个与蒋军王牌师一较高下的机会,因此,这应该是一场恶仗。

然而,恶仗并没有出现,稍作抵抗之后,9纵就撤退了。因为这里只是9纵的警戒阵地,警戒阵地自然不是进行主力决战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战略撤退。

整51旅并没有因为9纵的撤退而停下来。相反,它继续进行追击。


清晨,弥漫在山间的薄雾,开始“卸妆”了,被薄雾笼罩着 的山间万物,开始裸露了出来。

在整51旅士兵的眼里,这里尽是石头,光秃秃的。而就在这一片光秃秃的石头背后,他们发现了华野9纵的阵地。

整51旅立即对9纵阵地发动了进攻,这不算是一场大仗, 因为整51旅只动用了一个152团。即使是152团,也没有用上主力。

饶是如此,152团强大的火力,依然令许世友印象深刻。他后来回忆道:“敌整51旅一部用排炮向我阵地轰击,攻势异 常猛烈。”

许世友的这个反应并不为奇,因为刚一开始与蒋军主力的对决,难免会对蒋军精良的装备感到震撼,而且整74师又是蒋军部队中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之一,从火炮和美械数量来看,仅次于新一军和新六军。


在12日这一天,整74师投入战斗的不仅有整51旅的2个团,还有整58旅的172团。

3个团的投入,让整74师略有斩获,张灵甫终于弄清了,位于坦埠方向的对手,是许世友的华野9纵。

虽然在12日的战斗中,9纵前出阵地因遭受猛烈炮火被迫放弃,但许世友依然喜形于色:“张灵甫终于上钩了!”

和张灵甫对弈的真正棋手——粟裕,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 更知道,“袋底“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整74师突破。

为此,在12日夜幕的笼罩下,粟裕又把4纵调到坦埠,和9纵一起守住“袋底”。

4纵的前身是华中野战军第1师,司令员为陶勇。陶勇指挥作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所向无敌,曾被人们誉为“拼命三 郎”,与叶飞、王必成并称第三野战军的三员“虎将”。

4纵的加入,决定了张灵甫不可能突破坦埠。


然而,此时的张灵甫并不知道对面华野兵力的变化,但他知 道,掩护整74师的两翼,兵力也是空虚的,整74师面临的局势是严重的,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要快速攻克坦埠,避免夜长梦多。

13日上午,整51旅与整58旅,开始向9纵、4纵的阵地发 动正面攻击,而整57旅则进入山区,掩护整74师的侧翼。

虽然进攻有些进展,但张灵甫的眉头深深地皱 了起来,因为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华野1纵、4纵、8纵等多支部队,都已经赶到了这一带,粟裕将要在这里围歼整74师。

张灵甫开始确信,整74师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能够突围出去,只有寄希望于友军了。而友军究竟是否可靠,这正是张灵甫格外忧虑的。

按照第1兵团的军事部署,整74师是主攻部队,整25师、 整83师负责掩护两翼。

其中,黄百韬率领的整25师掩护左翼, 也就是在整74师的北面;整83师掩护右翼,在整74师的南面。


整25师的掩护被指为不得要领。当时,黄百韬把整25师的 主力,放在了北桃墟。这里距离垛庄约15公里,更严重的是,桃墟在垛庄的西北,而整74师主攻的坦埠在垛庄东北,方向上的差异,也让后来的救援变得非常困难。

整74师出动之后,黄百韬只是派出了一个团进入山区,掩护整74师左翼。但因为攻击不够顺畅,这个团并没有能够完成掩护左翼的任务。

李天霞被撤职之后,黄百韬成为第1纵队司令官。作为纵队指挥宜,黄百韬的掩护行动为何如此不靠谱呢?

原来在一周前,黄百韬才刚刚接任第1纵队的指挥权;10日那天,他才得到命令,要掩护整74师侧翼。所以他还没有来得及和张灵甫沟通,张灵甫就已经出发了。

除了沟通不畅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些黄百韬没有说出的原 因。

在派系上,黄百韬的整25师属于杂牌军;在装备上,整25师是落后于美式的日式装备;在与蒋介石的亲疏上,张灵甫是蒋介石的宠将,而黄百韬不是。


因此,当让黄百韬接任第1纵队司令时,黄百韬是有顾虑的。他曾经向汤恩伯推辞:

“他(张灵甫)是美式装备,我是日式装备,怎么指挥人家?张灵甫比我聪明,战斗力比我强,怎能听我的?他的准备情况我也不了解,我不能负责指挥。”

后人不能从这段话而武断地推出,黄百韬对张灵甫有多大不 满,但至少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关系应该不是那么和谐。

如果说整25师的掩护是不得要领,那么整83师的掩护,则 完全就是耍滑头了。

根据汤恩伯的部署,当整74师出兵坦埠的时候,整83师也 要进入山区,至少用一个加强团占领孟良固东南的桃花峪,以掩护整74师右翼。

然而,李天霞并没有这样做。他把整83师主力部署在垛庄东南的青驼寺一带,这里距离孟良国非常远。


这还不算,李天霞还玩起了欺骗,他让整19旅57团的一名团附,率领一个连,带着一部报话机进入山区。

显然,李天霞要用这一个连和一部报话机,充当掩护部队。 而且李天霞的这一招,居然骗过了汤恩伯和张灵甫。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按照正常思维,谁也不会想到,李天霞居然会用一连带着报话机,来代替加强团啊!

战争不是儿戏,掩护右翼的重要性,李天霞是非常清楚的, 但他居然就这样做了!是为了保存实力,还是为了报复张灵甫,或者两者都有,后人不得而知。

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的,李天霞这样做,让整74师的右翼空虚了,这个结果是灾难性的。

因为右翼的空虚,方便了华野对整74师的围歼;当整74师遭遇围歼时,整83师一时之间也无法快速赶过来,帮助整74师突围。

情况更严重的在垛庄。


垛庄

如果仅仅是两翼空虚,整74师也许还不至于陷入绝路,因为如果战事不顺,他们还可以退回垛庄。

但令张灵甫没有想到的是,垛庄的情况也是非常不妙。

垛庄是围歼整74师的另一个“袋底”,而且这个“袋底”之 外就是平原,背后是大批蒋军部队,一旦整74师退到垛庄, 就如鱼人大海,围歼计划就会付之东流。

为此,粟裕用8纵、6纵来封锁垛庄。因为6纵从鲁南还没有及时赶到,所以占领垛庄的任务就落在了王建安率领的8纵肩上。

8纵从孟良崮的南面由东北向西南推进,行军过程中,他们 遇到了李天霞的那个带着报话机、冒充一个团的连队。

8纵并不知道这个连队居然还承担着掩护右翼的重任,他们轻而易举地歼 灭了这个连队。

这样一来,整74师的右翼彻彻底底地消灭干净了!

8纵继续向前推进,箭头直指垛庄,其侦察部队已经推进到 垛庄。


蒋军天空中的飞机,发现了这可怕的一幕,并立即报告给了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

当时,整83师整19旅第57团,驻守在垛庄东侧的老猫窝。 汤恩伯立即打电话给57团团长罗文浪:“据飞机报告,垛庄已有敌军,究竟如何?”

罗文浪回答:“垛庄并没有敌军,现在驻守这里的是整74师的辎重营和通讯营。”

罗文浪的这个回答,不仅给垛庄,也给老猫窝,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因为既然垛庄并没有发现敌军,汤恩伯也就放心了。

12日深夜,8纵对垛庄东侧的老猫窝发动了攻击,4个小时之后,57团的第2营、第3营先后被8纵歼灭。老猫窝已经守不住了,罗文浪被迫带着团部和1营,撤离老猫窝。

罗文浪撤出来之后,并没有和57团所在的整83师整19旅

靠拢,而是向东北山区挺进,一头扎进了粟裕布下的包围圈,最后这个团和整74师一同被歼,罗文浪被俘。

得知57团失去了老猫窝之后,李天霞着急了,他立即命令整63旅,外加4辆战车,占领垛庄南面的高地。


李天霞的这个行动快速的,也是及时的。13日这天,垛庄牢牢掌握在了整63旅手中。

如果垛庄后来没有再次发生变化,这次李天霞的快速反应, 应该是可以给他加分的。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因为被誉为粟裕“神来之笔”的6纵,玩了命地奔跑,终于在14日到了垛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孟良崮战役中,华野8纵和其他的多支纵队,都是从东北山区向西南推进;只有6纵从鲁南赶来,从西南向东北出击。

这两个方向上的差异,所产生的结果就是,6纵、8纵从两个方向夹击垛庄。

夹击,就意味着要两面作战,这是任何一个将领都不愿意看 到的。

李天霞开始犹豫起来,如果迎战,一个整83师应对华野两个纵队,难度是相当大的。

更危险的是,如果临蒙公路被切断,整83师要想撤退都难了。

如果放弃垛庄呢?那就意味着把垛庄让给华野,整74师后 退之路就被掐断了。

李天霞的心里在反复权衡,最后保存实力、报复张灵甫的心理,逐渐占据了优势,他下令整63旅撤出垛庄。


实际上,不仅李天霞心里在挣扎,整83师的那些参谋幕僚们也在挣扎。

所以当李天霞下令从垛庄撤退时,师部的幕僚们个个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也清楚地知道,撤退意味着什么。

整63旅从垛庄撤退之后,垛庄就剩下整74师的辎重兵团了。这个辎重兵团当初就是因为在山区行军不便,而被张灵甫留 在了这里。

辎重兵团兵力非常少,华东野战军几乎没有怎么攻击,就占 领了垛庄。辎重兵团部分被歼,部分被俘,最后只剩下团长黄政率领200多人,逃进了山区,和整74师主力会合。

就这样,垛庄失守了,张灵甫后退之路被掐断了。等待他的将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楠女儿再次被横扫出局,郭斌说了实话:成为世界冠军基本不可能

王楠女儿再次被横扫出局,郭斌说了实话:成为世界冠军基本不可能

尘语者
2024-05-31 16:06:21
董宇辉回老家过端午,车就停在门外,走红后和家人团聚都变成奢望

董宇辉回老家过端午,车就停在门外,走红后和家人团聚都变成奢望

麦香娱
2024-06-08 13:42:22
2-1!88分钟绝杀,替补奇兵救主,德国反败为胜,皇马巨星被打脸

2-1!88分钟绝杀,替补奇兵救主,德国反败为胜,皇马巨星被打脸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08 04:44:03
洪秀柱反对统一?看看她这句话,说得多么有讲究,网友:现在才懂

洪秀柱反对统一?看看她这句话,说得多么有讲究,网友:现在才懂

历史求知所
2023-12-09 08:00:21
这些药物伤肝(新干货,收藏)!

这些药物伤肝(新干货,收藏)!

健康白皮书
2024-06-07 12:11:03
黑龙江夫妻借22万做试管生下双胞胎,没想到,一年后噩梦发生了

黑龙江夫妻借22万做试管生下双胞胎,没想到,一年后噩梦发生了

韩玥故事集
2024-06-02 09:49:13
网传北京某大公司发降薪通知,总监级以上降薪15%,以下降薪10%…

网传北京某大公司发降薪通知,总监级以上降薪15%,以下降薪10%…

火山诗话
2024-06-07 08:38:06
终极珍藏版!当下PC最强的万合一模拟器,无比强大,附保姆级教程、220GB精简包

终极珍藏版!当下PC最强的万合一模拟器,无比强大,附保姆级教程、220GB精简包

黑猫科技迷
2024-06-08 14:41:43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星辰故事屋
2024-04-27 19:04:44
全国少工委就“红领巾系法”发声:未对是否折叠作硬性要求

全国少工委就“红领巾系法”发声:未对是否折叠作硬性要求

南方都市报
2024-06-07 11:14:20
为什么「蛋蛋」不能乱揉,真的很危险!(女生冲入)

为什么「蛋蛋」不能乱揉,真的很危险!(女生冲入)

许超医生
2024-06-08 10:04:19
HTC发布新机预告图!将于6月12日发布U24系列

HTC发布新机预告图!将于6月12日发布U24系列

手机中国
2024-06-06 20:37:23
春晚爆红后,她洗完澡从23楼一跃而下,临终时说:妈,我好后悔

春晚爆红后,她洗完澡从23楼一跃而下,临终时说:妈,我好后悔

华人星光
2024-06-07 12:25:02
海牙法院对俄罗斯宣传人员发出逮捕令

海牙法院对俄罗斯宣传人员发出逮捕令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07 08:59:52
1986年,一向端庄的英女王追着4岁威廉跑,一把抓住小手拉到身边

1986年,一向端庄的英女王追着4岁威廉跑,一把抓住小手拉到身边

照见古今
2024-06-06 19:28:23
汪小菲带马筱梅开会,自己喝40元一杯的咖啡,小梅点了10元的瑞幸

汪小菲带马筱梅开会,自己喝40元一杯的咖啡,小梅点了10元的瑞幸

追影客栈
2024-06-07 23:03:33
林更新走路姿势引网友热议,网友评:腰疼时才会这样走路。

林更新走路姿势引网友热议,网友评:腰疼时才会这样走路。

只聊综艺
2024-06-07 12:37:02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若中美全面开打,中国在制裁封锁下,究竟能撑多久?

兵国大事
2024-06-04 10:14:25
轰29+10+7!就在今天,东契奇创NBA奇迹,成为哈登后首人

轰29+10+7!就在今天,东契奇创NBA奇迹,成为哈登后首人

一木谈星星
2024-06-08 16:41:59
回顾:母亲坐拥北京13套房,子女却不愿养老,女儿:实在养不起

回顾:母亲坐拥北京13套房,子女却不愿养老,女儿:实在养不起

琪琪故事记
2024-06-06 10:18:03
2024-06-08 21:16:49
大宋宋
大宋宋
如果,你想摘月亮,那么请你先看看自己的海拔
134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2岁"小孩哥"参加高考"像是去春游" 目标中科大少年班

头条要闻

12岁"小孩哥"参加高考"像是去春游" 目标中科大少年班

体育要闻

39岁巴西足球传奇回归 近6万人见证

娱乐要闻

汤唯抵达巴黎将担任奥运火炬手

财经要闻

重磅详解:为什么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

科技要闻

今年数学到底有多难?大模型:我也不太会

汽车要闻

上汽大通大家9售26.99万起 综合续航1300km+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时尚
亲子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教育要闻

去感受世界,去拥抱生活……高考之后,你有什么计划?听听过来人们的建议\n#2024高考

旅游要闻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推出“粽子”盛宴

北京中轴线上的非遗故事

亲子要闻

2024年周口市少儿文化艺术节暨星空星学院九周年校庆汇演即将举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