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今的台湾:凶宅被疯抢,小孩开始“消失”

0
分享至



台湾,正在“生不如死”。

据“台内政部门”统计,2024年1月,台湾地区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8441人

这不是台湾第一次人口负增长,自2021年1月起,当地已连续37个月“生不如死”



图源:海外网

一直以来,台湾在我们的印象里始终离不开「小确幸」三个字,岛内压力小、节奏慢,宜居是其代名词。

这些都没有错。

但时过境迁,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名号不再响亮,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也变得不再笃定。

十年前,甜腻浪漫的台湾偶像剧令无数大陆青年的爱情萌芽,哪曾想,爱情破灭地如此之快,恐婚当选主旋律。

“台湾居民健康主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5~29岁女性结婚比例仅为23.8%,30~34岁女性结婚率也不过52.6%。

显然,「不生育」乃至「不结婚」成了台湾人的普遍共识

糖罐无糖,盛满砒霜。

台湾,究竟怎么了?



图源:电影《同学麦娜丝》





维基百科上有一份「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列表」,在2023年预测生育率的表单中,台湾地区以1.09%的数据垫底,而正常的生育率应是2.0%左右。

现在的台湾人生育欲望之低,不仅远胜任何一个时期,即便放眼国际,亦是倒数第一。



图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曾有过两次婴儿潮,第一次是1950年左右,被称为“战后婴儿潮”;第二次则是1976年,那一年是龙年,家家户户争着产下“龙宝宝”,出生人口超过42万。

截止到1980年,台湾在30年间,多了足足1000万人口

由于人多,当时的台湾高考极难,录取率不足30%,人们将其形容成“过窄门”。发榜当日,村里但凡有谁被录取了,全村都要放炮仗。

因此,那时的台湾从未因人少烦恼过,反而认为地少人太多,人口密度才是最大忧患。

社会上不断出现“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声音,有关部门和民间团体会到眷村、乡间普及避孕知识。1964年“台当局”还提出了“子女少,幸福多”“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等口号。

加之,两次婴儿潮的出现,令他们坚信第三次婴儿潮一定会来。

哪曾想,第三次婴儿潮迟迟未至,出生人口却在断崖式下跌。



图源:吉家网不动产

21万、17万、16万、15万、13万……

这是2015年至2022年台湾省的出生人口,下滑之迅速,不可谓不惊人。

「少子化」逐渐被提起、被正视,最终被视作绕不掉又解不开的难题。

90年代中期,台湾为降低高考难度,决定「广设大学」,短短20年,大学数量由94年的23所骤增至120所。

结果因生育率逐年下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录取率一路飙升至98.94%



图源:中新网

2022年,台湾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分发入学招生的招生名额共39350名,而参加考试的人数仅有29086人。

2008年甚至发生了一件“7分上大学”的事情,一考生以总分7.69分的成绩考上了立德大学资源环境系,平均每科不到1分。

人们笑称,只要你参加高考,就有大学要

不止大学,小学亦然。

2001年至2015年,台湾的小学生人数减少了71.1万人,一所所小学因招不到生停办倒闭。



图源:网易教育综合整理

2023年的9月开学季,整个台湾有13所小学无人报到,35所小学仅有1名新生报到。

当媒体上门采访时,校长赶忙跑出来劝阻,担心记者将唯一一名新生给吓跑了。

「招生」,已成悬在所有学校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台湾人为什么不愿意生了?

「生不起」是主因。

在台湾,一个小孩从幼儿园至大学均读公立院校,且不上任何补习班,不托管,除基础生活所需外无其他物质要求,如此培养到18岁,至少需要228.2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51万元

倘若加上补习班、托管等支出,将上涨至537万新台币(约120万人民币)

而台湾人的平均月薪是多少呢?

4.4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9908元。

是不是看着还行,但这份薪资已经30年不曾涨过,且有超过17%的人,够不着它。



2016年,台湾的TVBS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谁偷走了台湾薪水》,片中有一对父女均从事企划岗。

父亲31岁时月薪是38000新台币,20多年后,28岁的女儿月薪为39000新台币。

没错,20余年时间,相似的年龄,相似的职位,只涨了1000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25元



就连曾任台湾大学校长的管中闵也无奈感叹:“教授的钟点费30年都没涨过了,正教授兼课一小时仅750新台币,远不如健身教练。”

教授如此,毕业生更甚。

2000年至2016年间,台湾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不曾浮动过,始终稳定在2.6~2.8万新台币,如一滩死水。

遥想1992年,台湾作为一个省的GDP相当于大陆52%的GDP。

那时的台湾是所有淘金者蜂拥而至的掘金窟,任何一份工作都能与高薪画等号,房屋中介月薪4万台币起步,搬运工动辄5万台币每月。

新世纪到来,大陆经济腾飞,台湾却止步不前。

2007年,广东省的GDP首次赶超台湾,此后差距越拉越大,2023年,台湾的GDP仅为广东的39%,位列全国各省份第九



图源:抖音@奥利给数据说

人均GDP亦不再遥遥领先。



图源:B站@一恒数据

工资一动不动,物价却在突飞猛进。

便当在涨、水果在涨、猪肉在涨,珍珠奶茶也从25一杯涨到50以上,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吴大任惊呼:“在物价高涨的年代,月薪不足4.3万的人,扣掉房租后,恐怕会被巨大的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

除了「没钱」,「没时间」也是堵在台湾人身前的叹息之墙。

不知从何时起,台湾开始被称作“过劳之岛”。



在薪资未变的情况下,台湾地区的工时已高居全球第4,全年人均总工时为2000小时,据劳保局统计:

2010-2014年间,受劳保局核定的过劳案件高达358起,其中有156人因过劳死,相当于每5天就有1人因过劳发病,每12天就有1人因过劳而死。

就连当地针对“上班族为何不生小孩”的调查中,“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小孩”的原因也仅排在“没钱”“房价高”后面。

为此,许多台湾年轻人决定放弃正职,改送外卖。大学毕业生也不愿为了那两万多的薪资踏上漫漫求职路,索性一毕业就换上了外卖服。

2023年的劳工节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便说:“这几年来外卖员数量呈3倍增长,去年年底已达14万5000人。”



图源:海峡导报

面对无望的薪酬、无底的工时,人们只好逃避对线。

可房价,又该如何逃避呢?



在台湾,最抢手的不是学区房,而是凶宅

2018年,新北市新庄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某张姓女子杀人后将尸体用水泥封在房内。数月后,当中介将该房以85折的价格挂牌出售时,电话直接被打爆,全是有购房意向的人,不到20个小时,这间发生过命案的凶宅就这么被买走了。

说是买,或许用抢更合适。

某林姓中介就在四年内卖了20间凶宅,而且越来越好卖,如今每个月都能经手四间新凶宅,买家都是些30岁左右的年轻人。

由于凶宅售价比市场价便宜20%~50%,除心理那关难过外,性价比绝对拉满。

即使房屋介绍中写着“分尸”“割喉”“上吊自杀”等可怖字眼,依然挡不住买房人的热情。



图源:小红书@亞

时常还有人在社交媒体上主动求购凶宅,不怕你凶,就怕你贵





毕竟,死鬼哪有穷鬼可怕。

台湾人之所以追捧凶宅,皆是被高不可攀的房价所逼。

以台北市为例,它在2021年的平均购屋总价为1907万新台币,头期款需准备392.84万。

而2020年,台湾25至29岁雇工的平均年薪资中位数为47.8万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不吃不喝8年以上,才能付得起这笔头期款,即便是新北市的头期款,也得不吃不喝5年以上。

以上,还是在房价不变的情况下。

现实却是,房价如脱缰的野马,根本拽不住。



在台湾的南投县,10年来,该县可支配所得上涨0.5%,房价却从505万暴涨至837万,涨幅达65.7%

对此,有条件的选择买凶宅,没条件的决定租一辈子房。



自顾且不暇,何暇顾人哉。

面对薪资、物价、工时、房价这四座大山,许多台湾人既没有多余的心力结婚,也没有足够的勇气生孩。

生育率,自然一跌再跌。

一场“人口保卫战”由此打响。

先是台北市发放生育补贴,第一胎4万新台币,第二胎4.5万,三胎及以上则是5万

随后台湾成立「少子化办公室」,试图通过强化生育经济、人工生殖、托育友善环境等方面,刺激生育率。

结果因为名字不吉利遭到反对,全台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赖镇山说:“应该叫多子化办公室,这样台湾才能多子多孙!否则少子化越发严重!”



图源:环球时报

“台湾卫福部社家署”为鼓励生育,对家里有5岁以下小孩的父母免除2.5万新台币税额,不满3岁的小孩则提供拖婴补助。

就连台湾各大公司也开始发力,台积电员工生产前后10个月,无需值夜班;金仁宝集团的员工只要生一个小孩,就奖励6.6万元新台币;鸿海集团的员工则是生一胎补助7万新台币。

但人们愈发清楚,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不应当只满足于一己私欲,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作为父母就更需慎重。

我们将其迎接至这个世界,是希望他/她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而不是替我们平摊苦楚,或赌一个脱贫致富的可能。

因此,鼓励也好、补贴也罢,人们需要的是治本,而非治标



图源:电影《阳光普照》

2010年,“台内政部”举办了一次「鼓励生育创意标语活动」,票选第一名独享100万新台币的奖金,第2名至第5名各获10万、5万、3万及2万,其余名次也都有奖金,奖励不可谓不丰厚。

经过激烈角逐,22岁的张芝菁的标语“孩子,是我们最好的传家宝”当选第一名。

当记者询问她会不会生孩子时,她回答:

“我不敢生孩子啦,怕养不起。”

参考资料:

1.《老人福利服务:理论与实务》——陈燕祯

2.《凤凰Weekly台湾何处去(2024年第5期)》———凤凰Weekly

3.《台女子鼓励生育标语获当局百万大奖 自称不敢生》———中国新闻网

4.《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2020年成台湾地区“生不如死元年”———中国台湾网·两岸快评

5.《台湾高校分发入学名额首超报考人数“大学全入时代”来临》———华夏经纬网

6.《台湾:大学多了也烦恼》——人民日报

7.《房价不停飙升 台湾"凶宅"买卖市场交易量大增》———中国新闻网

8.《台湾90后买房有多难?台北市不吃不喝8年才能存到首付》———中国新闻网

9.《台湾收入所得与房价涨幅差距:南投县为全台之最》———中国新闻网

10.《时评:谁偷走台湾大学生的薪资?》———中国台湾网

11.《台当局成立“少子化办公室”全力“催生”提高台湾生育率》———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朱珠携女儿拍写真 朱珠生了一个自己吧,女儿完美继承了妈妈的美貌

朱珠携女儿拍写真 朱珠生了一个自己吧,女儿完美继承了妈妈的美貌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16:15:53
蔡斌微笑回应下课声一幕曝光:惨败后仍一脸轻松  被扒多条罪状

蔡斌微笑回应下课声一幕曝光:惨败后仍一脸轻松 被扒多条罪状

厝边人侃体育
2024-06-02 23:27:03
参观朋友简约美式设计,全屋用色大胆,优雅不失灵动

参观朋友简约美式设计,全屋用色大胆,优雅不失灵动

个性装修风格
2024-06-02 10:30:02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2 13:45:04
嫦娥六号成功软着陆月背,动作流畅又正又稳,美日印网友绷不住了

嫦娥六号成功软着陆月背,动作流畅又正又稳,美日印网友绷不住了

光电科技君
2024-06-02 10:40:20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观察者网
2024-05-31 11:05:06
一男子相亲竟带女闺蜜去把关,相亲对象直言:干脆你俩在一起得了

一男子相亲竟带女闺蜜去把关,相亲对象直言:干脆你俩在一起得了

佑宛故事汇
2024-06-01 16:56:16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首位「用户」:80%设备已脱落,生活被颠覆了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首位「用户」:80%设备已脱落,生活被颠覆了

爱范儿
2024-06-01 12:08:17
顾烜爷爷发声,她从嘉峪关离职原因曝光,原来她是一个乖乖女

顾烜爷爷发声,她从嘉峪关离职原因曝光,原来她是一个乖乖女

平老师666
2024-06-02 21:20:07
巴黎世家上海大秀,争奇斗艳,李沁的腰太绝了,网友:想拥有同款

巴黎世家上海大秀,争奇斗艳,李沁的腰太绝了,网友:想拥有同款

艾妮妮影视
2024-06-02 00:57:23
王炸!马斯克与朋友妻子吸毒出轨,女方亲自承认,失去了最后体面

王炸!马斯克与朋友妻子吸毒出轨,女方亲自承认,失去了最后体面

今日美食分享
2024-06-03 06:32:53
意天空:迪巴拉税后年薪800万欧,罗马负担得起并希望留下球员

意天空:迪巴拉税后年薪800万欧,罗马负担得起并希望留下球员

直播吧
2024-06-02 23:09:11
新造车5月销量:蔚来回升,小鹏乏力,问界暂“缺席”

新造车5月销量:蔚来回升,小鹏乏力,问界暂“缺席”

定焦One
2024-06-02 08:45:46
周深演唱会上座率被质疑,与其看P图,不如看看二级平台真实情况

周深演唱会上座率被质疑,与其看P图,不如看看二级平台真实情况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2 16:53:09
讽刺!河南反贪局原局长因贪被查

讽刺!河南反贪局原局长因贪被查

梦马笔谈
2024-06-02 19:54:34
来喽来喽!上海针对电瓶车违规最高罚5万元!网友称电瓶车才两千

来喽来喽!上海针对电瓶车违规最高罚5万元!网友称电瓶车才两千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6-02 20:47:22
天津伊势丹告别30年“流金岁月”:业主接手自营一月人气仍未聚,商铺称供货未受影响

天津伊势丹告别30年“流金岁月”:业主接手自营一月人气仍未聚,商铺称供货未受影响

华夏时报
2024-06-02 11:19:05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苹果都颤抖,世界最大芯片公司诞生了!超越台积电和三星

小蘑菇壹号
2024-06-01 13:52:38
5位炫富网红被封禁!圈内人揭秘他们真实身份,面具终于被撕开了

5位炫富网红被封禁!圈内人揭秘他们真实身份,面具终于被撕开了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09:03:51
当今世界守门员排行榜前十名!第一你可能很讨厌,但不得不服

当今世界守门员排行榜前十名!第一你可能很讨厌,但不得不服

体育世界
2024-06-02 08:53:13
2024-06-03 07:24:49
视觉志
视觉志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8856文章数 1316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头条要闻

女子称穿7cm厚洞洞鞋下楼时崴脚摔倒 左腿粉碎性骨折

体育要闻

从0-1到2-1!石宇奇绝地反击逆转队友李诗沣,豪夺赛季第3冠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黄仁勋:2026年将推下代GPU架构平台Rubin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数码
房产
艺术

涂山“红红”现身戛纳?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数码要闻

华硕 ROG 宣布 6 月 3 日直播发布新幻 16 Air 笔记本与外设新品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