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量“食用油”被检测出致癌物?自查厨房是否有3种油,别再吃了

0
分享至

张阿姨,长年独自居住,为了省钱,她经常购买一些小作坊自榨的油,这些油虽然价格便宜,但品质却难以保证。不仅如此,由于张阿姨是独自生活,很多时候食用油开封三个月后,仍然还剩下许多,但她也不会轻易丢弃,她认为油只要不变质,就可以一直食用。



张阿姨的子女们却对她的这种做法十分担忧,他们多次劝告母亲不要食用这种质量不可靠的食用油,但张阿姨总是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她认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的症状,所以没有必要改变。

逐渐地,张阿姨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她经常感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也显著下降。她并没有过多在意,以为是普通的胃病。但随着症状的加重,她不得不去医院进行检查。



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清晰地观察到了张阿姨的胃壁有一大小为7mmx8mm的溃疡,边缘呈结节状隆起,触之出血。医生通过胃镜钳取得胃壁组织切片后,将其送往活检,其结果显示张阿姨患有胃癌。

这个消息让张阿姨的子女们痛苦万分,他们后悔没有更加坚决地劝告母亲改变饮食习惯,而张阿姨自己也感到十分后悔和无奈。



张阿姨的事例告诉我们,为了省钱而购买的自榨油、为了节约而不舍丢弃的“陈油”,最终却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食用油,作为我们日常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健康。据相关检测数据显示,部分食用油中竟然检测出致癌物质,这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这让我们不禁要问,食用油中真的有致癌物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对我们的健康又有怎样的潜在影响呢?



一、食用油中真的有致癌物吗?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食用油都含有致癌物。曾有机构抽查了全国12个省市、超180种食用油产品,最终显示有11种产品中致癌物质超标[1]。 由此看来,大多数正规渠道购买的植物油都是符合标准的,但健康的植物油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B1、苯并芘、过氧化值项目等。

黄曲霉毒素B1。这是一种由黄曲霉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土壤、发霉的粮食作物及其制品、动物饲料和潮湿环境中,具有明确的致癌性,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物[2]。由于食用植物油的原料和加工属性,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B1。

国家标准规定,花生油、玉米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超过20μg/kg,其他种类食用油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不超过10μg/kg。一旦人体摄入过多的黄曲霉毒素B1,这些毒素便会在肝脏中积累,可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出血性坏死、急性肝炎和肝癌;还有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胃部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苯并芘。这是一种常见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特性表现为强烈的致癌和致突变能力。在食用油的生产流程中,尤其是高温加工和反复提取等环节,如果调控失当或操作不合规范,就可能产生微量苯并芘。此外,当烹饪油温超过270℃时、食用油长期储存在高温环境中时,也可能产生此类有害物质。

作为同样被列为I级致癌物的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便会与DNA紧密结合,进而扰乱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分裂过程。它还可通过肝、肺细胞内的氧化酶作用,转化成十数种代谢产物,它们会对体内的正常基因造成损害。若未能及时修复这些损伤,基因突变的风险便会增加,从而可能诱发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过氧化值。这是衡量食用油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当食用油暴露在空气中或受到光照时,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随着过氧化值的升高,食用油的品质和口感会逐渐下降,同时还会形成小分子的酮、醛等很多不利于健康的物质[3]。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超过 0.25g / 100g时,就不再适合食用了,过多的过氧化物会破坏细胞膜结构,对细胞造成损伤,还可能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



食物油中虽然有可能含有以上主要致癌物,但只要我们多加注意,便能够将伤害降至最低,在厨房中的这3种食用油,正是我们最应该丢弃的。

二、厨房中的3种食用油,别再吃了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很多人认为食用油只要没有过保质期,就可以一直食用,这种观念其实是大错特错的。食用油在开封后,会逐渐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随着时间推移,氧化反应不断加剧,导致油脂中的营养成分逐渐流失,同时生成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即以上提到的过氧化物,长期食用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开封后时间过长,油脂的氧化和酸败过程会使其产生特殊的“哈喇味”,这是油脂氧化、酸败的明显标志。这一类植物油很可能已经受到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导致油脂的进一步变质。食用这样的油,不仅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2.反复使用的油

在烹饪过程中,很多人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会将煎炸多余的油储存起来,下一次继续用。这种做法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食用油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水解和聚合等多种化学反应,生成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如丙烯醛、丙烯酸等,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

反复煎炸的油中还会积累大量的食物残渣和微生物,它们在油脂中滋生,极易导致油脂的污染和变质。食用这样的油不仅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卫生质量,还可能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3.未经检测的、小作坊自制油

这一类油虽然价格更加低廉,有时候消费者还可以看见原料,但某些潜在的危险可能会被大家所忽略。小作坊的榨油机器通常不会定期杀毒清洗,整个生产环境也可能不卫生,生产条件无法有效过滤原料中的有害物质,这会导致生产的食用油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这样的环境下生产的食用油还可能由于原料选择和工艺控制不当,导致油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例如,在多雨潮湿季节,若榨油的原料储存方式不妥,则极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且小作坊和家庭用榨油机在加工前仅依靠肉眼挑选原料,很难有效去除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原料。



将厨房中的“陈年老油”、自制油丢弃过后,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用油的注意事项,才能够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三、食用油的一些注意事项

食用油的储存方式对其品质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应将其存放在凉爽、湿度适宜且光线无法直射的地点,可有效避免光照和高温环境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储存食用油,因为金属离子可能会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并且一定是油用光了洗净后再倒入新油,避免陈油将新油污染;开封后的食用油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品质下降。



虽然食用油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量食用却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增加身体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风险。在烹饪时需控制食用油的用量,我国居民每天摄入的油量应该在25-30g以内,相当于小勺2.5-3勺,如果有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症状时,还应该将其控制在20克左右[4]。

炒菜时合适的油温一般控制在150℃~180℃左右。这个温度范围可以确保食材均匀受热,同时避免油温过高产生有害物质或破坏食材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采用“热锅凉油”的方法,防止食材因油温过高而迅速吸收油脂,避免菜肴过于油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观察油的状况来判断油温,当油开始微微冒烟,或者放入一小块食材能迅速浮起并产生大量气泡时,一般就表示油温已经适中了。



时常更换油的种类。不同的食用油具有不同的脂肪酸构成,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至关重要。各种食用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不尽相同,比如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则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脂则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长期单一摄入某种食用油可能导致脂肪酸摄入不均衡,影响健康。通过更换食用油的种类,可以确保摄入多种脂肪酸,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在更换食用油种类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烹饪需求和口味偏好进行选择。同时,要确保选择正规品牌、质量可靠的食用油,以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

张阿姨因长期食用品质不佳且开封后久置的油,不幸患上胃癌,这一事例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相信张阿姨的这些用油习惯也广泛存在于大众之中,大家在了解到这些行为对身体的伤害后,应该尽早摒弃掉这3种厨房用油。毕竟,身体的健康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李青.部分食用植物油不符标准[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04):30.
[2]周子焱,邢家溧,应璐,等.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调查分析[J].中国油脂,2017,42(12):66-69.
[3]高蔚巍,连威,管淑霞.食用油在不同储存时间下酸败程度变化的研究[J].食品安全刊,2021(19):65-66.DOI:10.16043/j.cnki.cfs.2021.19.049.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J].营养学报,2022,44(06):521-522.DOI: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22.06.019.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一旦进入战争,这些数字告诉你,只有一个结论:缴械投降

中国一旦进入战争,这些数字告诉你,只有一个结论:缴械投降

蓝婉莹
2024-05-12 02:22:39
连场策动进球!34岁克罗斯大师级斜塞,2大数据全场最高,获8.1分

连场策动进球!34岁克罗斯大师级斜塞,2大数据全场最高,获8.1分

我爱英超
2024-06-20 02:16:21
52岁汪峰跑马拉松状态差,两人20岁年龄差,这就是老夫少妻的无奈

52岁汪峰跑马拉松状态差,两人20岁年龄差,这就是老夫少妻的无奈

青芳草
2024-06-18 10:26:09
林峰老婆晒照引争议:当内裤外穿成为焦点

林峰老婆晒照引争议:当内裤外穿成为焦点

轻嗅蔷薇
2024-06-17 13:23:31
普京出访朝鲜之际,北约新秘书长出炉,她出任俄副防长!

普京出访朝鲜之际,北约新秘书长出炉,她出任俄副防长!

新民晚报
2024-06-19 14:45:54
141岁药王临终馈赠:睡前拍打一处,拍掉多种疾病!

141岁药王临终馈赠:睡前拍打一处,拍掉多种疾病!

5060范
2024-06-18 20:31:01
梁靖崑官宣意外决定!刘国梁批准,大头不舍,退役工作曝光

梁靖崑官宣意外决定!刘国梁批准,大头不舍,退役工作曝光

林子说事
2024-06-20 07:50:02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出嫁前一天在全小区丢人

悠闲葡萄
2024-06-09 09:57:44
狗仔曝陈晓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已摘下婚戒,离婚原因疑曝光!

狗仔曝陈晓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已摘下婚戒,离婚原因疑曝光!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19 14:10:03
省委书记、省长为新机构揭牌!

省委书记、省长为新机构揭牌!

政知新媒体
2024-06-19 21:15:02
玫瑰的故事:玫瑰骂人这句台词彻底火了,气场太强大,苏更生服了

玫瑰的故事:玫瑰骂人这句台词彻底火了,气场太强大,苏更生服了

小邵说剧
2024-06-19 17:53:27
单亲妈35岁下海当女优 15岁儿子看的性感写真:别再变的出名了

单亲妈35岁下海当女优 15岁儿子看的性感写真:别再变的出名了

楚门记
2024-06-20 09:14:08
靳璐、于建波、梁爽任前公示

靳璐、于建波、梁爽任前公示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20 09:35:33
2024年总决赛结束后,现役最强25人排名,詹库杜无缘前五名

2024年总决赛结束后,现役最强25人排名,詹库杜无缘前五名

阿雄侃篮球
2024-06-20 09:55:56
俄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战争或终于克里米亚

俄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战争或终于克里米亚

鹰眼Defence
2024-06-19 08:59:05
台湾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大幅增加

台湾新冠重症及死亡病例大幅增加

界面新闻
2024-06-19 10:40:22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北京一军官娶海军美女少校为妻,2年后才发现妻子的真实身份

星辰故事屋
2024-06-05 12:16:48
时隔74天,山东男篮再次发声,公开点名高诗岩,新主教练基本已定

时隔74天,山东男篮再次发声,公开点名高诗岩,新主教练基本已定

老鬼侃篮球
2024-06-20 09:56:38
福建水投集团原副总经理夏让欣被公诉

福建水投集团原副总经理夏让欣被公诉

正义网
2024-06-19 16:33:23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2024-06-20 11:52:49
李医生小课堂
李医生小课堂
分享有趣实用的健康内容
585文章数 73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谋求连任欧委会主席 遭意大利女总理强烈反对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谋求连任欧委会主席 遭意大利女总理强烈反对

体育要闻

绿军的真老大,开始备战下赛季了

娱乐要闻

离谱!24岁女偶像参加涉毒男星生日聚会,坐在桌边陪赌

财经要闻

茅台大跌,谁的锅?

科技要闻

苹果回应AI仅限iPhone15Pro:不是为卖新机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3年985院校初次就业率分析,985高校主要就业途径为升学!

寻求改变?育碧《孤岛惊魂7》或将有第三人称模式

亲子要闻

宝爸“PUA式”劝宝宝上幼儿园,网友:求你出一套对小女生的说辞吧

旅游要闻

千万别错过!甘孜雪山奇景 享受云中看海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