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最小的博士张炘炀: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如今现状凄惨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轰动一时的“神童”张炘炀。

5年半上完“小初高”课程,10岁迈入大学校门,别的青少年高考时,他已经是名博士了。

按理说,张炘炀的人生应当光彩夺目、格外照人。

可后来有新闻爆出他的处境十分“凄惨”,父母按期给他打钱,他还多有埋怨,这是怎么回事?

神童张炘炀到底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他是不是人们口中的当代方仲永?



一 、叛逆的“神童”

神童张炘炀的故事,要从1995年说起。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张炘炀很小的时候就对他寄以厚望,为他起了“炘炀”这么个火气旺盛的名字。

然而也正是这份“期望”,为后续的一系列“悲剧“埋下了伏笔。

说普通,张炘炀的家庭其实也不普通,父亲张会祥是70年代的大学生,还曾考入人大商学院MBA班。

虽然因为学费高昂没能去上,可是他的能力和眼界是摆在这里的,他深刻知晓知识改变命运,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由于天资聪慧,父母又耐心教育,张炘炀两三岁时就展现了不俗之处,认识了超过1000个汉字。

父母觉得这孩子以后会大有作为,于是频繁帮他跳级,总共只用了5年半就走完了别人“12年苦读之路”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张炘炀年仅10岁就成了“全国年龄最小大学生”,自然也要付出代价。

他童年时期生活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里,除了父母和学习几乎就没有别的了,父母的爱就像“藤蔓”,将他层层包裹。



举例来说,张炘炀小时候爱看古典名著,父母觉得读这种课外书没有用处,于是偷偷把课外书给藏了起来,张炘炀找不到书自然就没法再看了。

没有粗暴的打骂,也没有温柔的劝说,张炘炀的父母就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将他与同龄人的世界隔绝开来。

年纪幼小的张炘炀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妥,只能被动地接受,直到长大后他回顾那段时光时才恍然:

“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这样修出来的花经不住风雨的洗礼……”

然而,出版书籍向全国人民介绍自己“教育之道”的张会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以自己的想法安排儿子的未来,先让儿子“快人一步”进入大学,紧接着又陪读,让儿子继续在北京读起了研。



也正是在此期间,昔日的神童变得“叛逆”了起来——

他被网络“迷花了眼”,有时候一玩就是一宿,把陪读的父亲气得不轻。

有次父亲怒其不争,赌气徒步50多公里走回了老家,结果张炘炀还浑不在意,说父亲这是在“惩罚自己”。

张炘炀的叛逆还在继续,他要求独立,要一个人住;

读博期间更是威胁父母,声称父母如果不在首都给他买套房子,那么他就不再读下去了……

昔日的神童,俨然变成了一只趴在父母身上吸血的“吸血虫”,于是一时间过往的赞扬都变成了批判。

那么,张炘炀为何会变得如此“偏激”?



二 、 来自神童的“辩白”

2013年读博期间,张炘炀曾接受过记者的采访。

当时的他似乎还和10岁的自己一样,骄傲昂扬,身上有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姿态,诚如他过去所说:

“我最佩服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比其他人都棒!”

然而,16岁的张炘炀和10岁的他似乎又有些不一样了。

他能说出“父母将梦想强加在了我的身上”,也能说出“没有工作、北京户口就没有谈恋爱的权利”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确“成熟”了许多。

不过这种成熟似乎并不是自然成熟,而更像是少年被催熟后产生的偏执姿态,实际上也是如此,要不然他也不会威胁父母:

“你们不给我在首都安家,我就不读博了!”

研究生期间的张炘炀,由于年纪太小,再加上一路图“快”,基础打得不够扎实,所以学习起来本就比较吃力;

沉迷网络后,他的成绩就更差了,甚至出现过挂科以及临近毕业无法交出论文的窘境,他还一度想过自杀。

不过张炘炀最终还是选择了“补救”,他废寝忘食地读书,终于在期限前交上了硕士论文。

而且由于的确有天分,最终得到了读博的机会。



父母由衷为儿子高兴,觉得他又“闯过了一道难关”,只有张炘炀并不这么想。

“读博有什么用?无非是为父母弥补他们的遗憾罢了,我读了博士后出来还是没地方住,这学我不上了,除非在北京给我全款买套房!”

父母拗不过张炘炀,最终在北京租了一套房,骗张炘炀说是买的,张炘炀才继续上学。

可谎言又能持续多久呢?张炘炀很快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他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更深了。

“他们为了自己没实现的梦想来逼迫我,一心想让我留在北京,那么他们就该给我买房,对我的生活负责!”



张炘炀振振有词,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被父母毁掉的,因为父母不止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让他与“更好的未来”失之交臂。

第一次是在10岁高考那年,张炘炀虽然考上了大学,可是只有五百多分,如果让他复读一年,大概率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可是父母拒绝让他复读;
第二件事是留学,张炘炀曾经想去德国留学,可是父母以距离太远不便照顾为由把他拦了下来,这成为张炘炀心中抹不去的遗憾;
第三次就是“北京买房”了,实际上当年买房是很划算的,后来北京房价涨了10倍不止。



每当想到父母在这件事上欺骗自己,张炘炀就颇有怨念,觉得父母欠了自己一套房,欠了自己1000多万!

对此我们只能说,错误的教育方式酿成了苦果,这个苦果也只能由张炘炀的父母自己品尝了。

张炘炀的父母也曾感到后悔,觉得把孩子培养得太“自我”了,可是这时候后悔还有什么用呢?只能继续尽力“帮扶”了。



三 、当“神童”长大后

当张炘炀再度回到公众视野,已经是近10年后的事情了,这时候的他已经博士毕业,踏上社会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据他自己说,他曾在某校当过一段时间外聘教师,后来辞了职,与朋友一起“创业”。

有人觉得他的处境凄惨,张炘炀自己倒不以为然。

“这样没什么不好的,最起码不用看人脸色,而且想要财富自由,靠给别人打工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的……”

且不说张炘炀说得有没有道理,出来打拼的他距离“财富自由”明显还有相当距离。

他都快30岁了,卡里却只有几千块钱,这还是父母“定期援助”的结果,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神童、博士竟然过成了这样。



尽管张炘炀对自己的现状较为满意,现在也不想在北京买房了,觉得“无业无房无贷一身轻也不错”

可是还是有不少人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毕竟他曾是轰动全国的神童,如今“泯然众人”,多少有些伤仲永的意味。

《伤仲永》主要讲述了江西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小时候很有名气,可是后来却没有将这份天资利用起来,反而成了父亲搏名赚钱的工具,最终沦落为普通人的故事。

张炘炀和方仲永的确有相似之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张炘炀10岁高考后父亲不让他复读,反而把他送入大学,自己借机出书,这又何尝不是在“搏名赚钱”?

不过张炘炀毕竟读到博士,不像方仲永一样变为普通人。



与之相比,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的魏永康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和张炘炀非常相似,也是两岁识千字,十来岁就考入了大学。

魏永康17岁的时候,甚至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得到了硕博连读的机会!

然而,魏永康的“传奇”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由于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无法独自应对校园生活与学习,他最终在读大学期间遭到劝退,连研究生学位都没能拿到。

回想起儿子的经历,魏永康的母亲无比懊恼,她意识倒是自己在生活中的包办,以及教育理念的错误,最终酿成了孩子的悲剧。

可还是那句话,这时候再来懊恼悔恨又有什么用呢?最多也只能拿来警示后人了。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够了,其他都可以后天弥补”

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揠苗助长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

就连中科大少年班的负责人都说,“不提倡学生年纪越小越好”,有些家长难道还不明白吗?

重视孩子教育的态度固然值得称道,可是如果“太过火”只会制造悲剧!



四 、关于神童的思考与启迪

很多人不明白,“少年天才”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中科大少年班不是专门收年纪小、有天赋的学生吗,为什么说“不提倡年龄越小越好”?

这个故事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当时诺奖得主李政道如此建议道:

“应当像艺术、体育那样,从小培养科研人才,因为很多有成绩的理论物理学家,大多在20岁左右已经做出成绩了。”

李政道说得不无道理,他本人就是个例子,早年他取得了不少科研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也才31岁而已。

于是在70年代末期,一群15岁左右的“天才少年”被聚集到一起,这就是“中科大少年班”的由来。

此后几十年,中科大一直在探索“少年班模式”,“少年班”也从原先的一个班,变成了以此为命名的一个学院。



除了传统的少年天才外,少年班还招收了不少应届尖子生以及非应届但年龄较大的学生。

这三个类型学生的招收比例,大致为1:2:3。

由此可见,“不提倡学生年纪越小越好”不只是说说而已,中科大也确实是这么做的,那为何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中科大少年班想要培养出来的不是“神童式的人物”,而是踏踏实实为国家做贡献的少年英才。

这些人的目标是在未来一二十年充当各行业支柱,引领各行业发展的,这可不是光会“读书”就够的。



像魏永康、张炘炀这样的例子,其实这些年来不在少数,错误的教育方式可以说是酿成他们“悲剧”的主要原因。

他们的确是有天分的,可是这种天分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最终自然很难开花结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单纯以“神童”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

以张炘炀为例,从他的表述来看,他想复读、想出国被阻止,想买房被欺骗,他的人生被父母“毁掉”了,所以他用摆烂和要钱来报复父母。

可站在张炘炀父母的角度看,事情又是另一个样子了,十来岁的孩子要父母给他在首都弄套房,这又谈何容易?

当年北京房价虽没有如今这么高,可整体来看,买房也不是容易之事。

“买房”还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张炘炀的父母很难认识到自己教育理念的错漏与缺失。

以至于后来认识到了,在孩子快30岁时他们还在一路“弥补”,这样的结果属实令人唏嘘。



归根结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是关键。

“神童”固然会引起人们的遐想,可是并不值得吹捧,更不应该成为孩子们身上的枷锁。

父母教育孩子也应当注意松弛有度,不能过度控制,要让他们成长为独立健全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别让孩子只会学习知识,应当让他们成为有多方面兴趣和愿望的人。”

这句话颇有道理,也希望大家能从张炘炀等“神童”的故事中得到启迪,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不要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媒体评神童张炘炀,是爹坑了儿子》 钱江晚报

《16岁博士逼父母全款买房,称没户口没房无权恋爱》 人民网

《神童张炘炀现状惹热议,人生是行路不是模板》 九派新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俄罗斯警告:一旦F-16出现在乌克兰领空 俄军将予以击落

财联社
2024-06-05 02:28:21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蔡磊夫妇,“翻车”了,直播镜头后的蔡磊,藏不住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4:54:34
防卫过当还是正当防卫?村民被诉刺伤违法强拆人员致死

防卫过当还是正当防卫?村民被诉刺伤违法强拆人员致死

澎湃新闻
2024-06-05 20:38:32
本周重大事件:香港楼价跌回“撤辣”前,中国跨境电商或遭美国重挫

本周重大事件:香港楼价跌回“撤辣”前,中国跨境电商或遭美国重挫

一周财经观察
2024-06-05 17:57:38
家长偷拍985女儿闺房,满地卫生纸,床上杜蕾斯,我倒贴20万嫁女

家长偷拍985女儿闺房,满地卫生纸,床上杜蕾斯,我倒贴20万嫁女

知秋侃史
2024-06-02 12:53:15
女职员竟成领导“泄火”工具,女子爆料:公司1/3女员工被糟蹋!

女职员竟成领导“泄火”工具,女子爆料:公司1/3女员工被糟蹋!

小毅讲历史
2024-06-05 18:40:15
于正,国人自己的小缅北

于正,国人自己的小缅北

麻辣婊
2024-06-05 02:05:02
法网爆出大冷门!网坛“冰美人”出局,“小钢炮”首进大满贯四强

法网爆出大冷门!网坛“冰美人”出局,“小钢炮”首进大满贯四强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4-06-05 22:27:17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喝茶对心脏到底是好是坏?医生苦劝:4种茶,一口都不要喝

宋若讲故事
2023-01-18 21:38:26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浙江落水驴友去世后续 红衣男子死前偷笑 白衣女子正脸高清照片曝光

蜗牛壳里
2024-06-05 18:07:07
禁欲10年的张志磊:已皈依少林成俗家弟子,妻子独自在国内养孩子

禁欲10年的张志磊:已皈依少林成俗家弟子,妻子独自在国内养孩子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05 15:16:21
大陆划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战机加速赴台,真要死保赖清德?

大陆划红线不到48小时,66架美国战机加速赴台,真要死保赖清德?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16:14:34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26岁甘肃小伙从海南出发徒步4100公里回到老家:历时194天,直播收入3万多元

极目新闻
2024-06-05 17:00:38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1.29亿,从火车站被带走的“老虎”一审被判无期!

政知新媒体
2024-06-05 17:25:20
7年来首次!美韩“对朝展示武力”

7年来首次!美韩“对朝展示武力”

直新闻
2024-06-05 21:51:34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真相大白!胡塞宣称的袭击“艾森豪威尔”号,竟然是一个国际玩笑

吃鱼思故渊
2024-06-05 21:27:23
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张璐已任外交学会副秘书长

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张璐已任外交学会副秘书长

澎湃新闻
2024-06-05 20:10:29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张康阳债务清零!退出国米后获赔8.6亿,建行20亿贷款也不用还了

张康阳债务清零!退出国米后获赔8.6亿,建行20亿贷款也不用还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05 17:21:11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泽连斯基向中国道歉,称对中国发表错误言论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5 20:46:15
2024-06-06 01:42:44
国学聚焦
国学聚焦
带您领略国学魅力
1187文章数 345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头条要闻

9旬老人去世后被发现与小38岁保姆结婚 房产被过户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9家车企拿到自动驾驶落地入场券,没特斯拉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数码
游戏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数码要闻

台北电脑展直击:ROG掌机X登场,多款AI PC新品亮相

杰夫推特:《野狗子》将出席夏日游戏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