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日报怒批体制内三大怪状:过度加班、工作留痕、上午发文下午要

0
分享至

说明:投稿、交流、推广、参与公众号管理、加入学习交流群请加微信zfwsjdzf

电视剧《县委大院》中对官场的一些场景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小林的加班写材料、改材料、要台帐,让人疲于应付。


人民日报曾发文怒批机关单位的三大怪现状,而改变这些怪现状,对广大基层来说已经刻不容缓!

1. 人民日报:过度加班真是害死人!

有效加班能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如果加班太多以致“过度”,造成的危害或许更大。个人要钻研业务、提高效率,单位在安排工作时,也应统筹考虑,既压担子又减包袱,努力减少被动加班,避免无效加班。

一位朋友在出版社工作,以前,由于活儿多,约稿、组稿、审稿,上班时总也完不成,晚上加班成了常事,一周内难得回家吃一次晚饭,家里人意见很大。最近,朋友改变了工作方式,提高效率,尽量在上班时间完成工作,几周下来,几乎每天都能按时回家,活儿也干得很出色。朋友说:“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晚饭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回家吃饭,本来是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很多人都记得童年时被长辈喊回家吃饭的情景,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饭桌上大碗小碟散发的菜香,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在职场奋力打拼,为理想日夜奔忙,许多人不经意间已经忘了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滋味。按时回家不容易,动辄加班成常态。

大家为什么总在加班?

一是个人工作效率低,活儿干不完。同样一项工作,有的人思路清晰,上手快,有的人找不着感觉,摸不着头脑。如果业务不熟,做事拖沓,上班时间完不成工作,晚上加班就不可避免,甚至“长”在了办公室。

二是单位管理不科学,越干活儿越多一些单位不重视员工休息权,明明不是急活儿、紧活儿,偏偏要临近下班了才召开会议、布置任务,这种不合理的工作节奏,放大了紧张情绪,加重了加班负担。

三是社会观念有误区,无效加班多。有的单位即使能够按时下班,但由于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加班文化”,按时下班似乎成了工作不积极的同义词。明明可以按时下班,偏偏互相比着看谁熬得久、走得晚。这种一味消耗时间、人浮于事的无谓加班,尤其令人反感。

应当承认,有效的加班能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勤奋的加班文化曾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更要看到,如果加班太多以致“过度”,造成的危害或许更大:频频加班影响家庭幸福,加剧心理压力,由此导致的职业病现象也比较突出。至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无谓加班,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益处。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让职工快乐生活、体面工作,不仅合乎法律制度,也顺应时代潮流。

当然,不提倡过度加班,并不是说就允许敷衍本职工作。一方面,个人应注意钻研业务,提升能力,避免拖沓。另一方面,单位在安排工作时,应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好,特别是充分考虑时间要求,既要给员工压担子,又要减包袱,让工作任务与时间要求相匹配。当发现有人经常加班时,应认真分析原因:是任务量增加、工作流程不顺畅?还是业务不熟、能力不够、效率不高?然后对症下药,改进安排,加强培训,增强能力。对无法避免、不得不进行的加班,应及时给予补偿,努力减少被动加班,避免无效加班,杜绝无谓加班、无偿加班,让员工能够始终保持正能量、好心情,使工作与生活张弛有序,松紧有度,节奏更合理。

2. 人民日报: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对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台账,基层干部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对此不堪其苦。不同的部门要求不一样,要应对上面的检查,基层干部不得不在工作中随时准备好几本台账。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落在了纸上,只要留下了痕迹,也就算了交差。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面对各条线上的检查,面对各个部门的检查,基层单位少不了一大堆资料盒,一大堆工作台账,一大堆文件。只要是谁的文件多,资料多,文件盒子多,谁的资料做得扎实,环环相扣,图文并茂,有安排,有部署,有“效果”,换句话说只要在文件堆里能够看到“落实的过程”,也就会得高分。

这样一来,下面知道上级部门的路子,就想方设法的做纸上文章,于是只要一开会,各种会标就不断变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就会不断的照相留底。大家各取所需,把领导和参会人员当成了道具和木偶。各种简报信息就纷纷出笼,各种抓落实的材料就装进了文件袋。虽然基层干部也深知这是一种弄虚作假,但迫于上级要求,也只能一假到底了。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出现在基层,根子其实在上面。客观人员工作要求有痕迹本来没有错,毕竟要体现一种政策抓落实的过程,这是本身也是一种督导方式,但如果过分讲究和要求“痕迹”,这就变了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上级干部或相关部门缺乏一种务实精神。到基层检查工作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基层的台账做得咋样,看看基层的工作痕迹如何,而没有亲自到田间地头,没有在街头巷尾,没有深入基层群众去调查了解,久而久之,上面有所好,下面有所效,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惯例。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危害不小。不要以为这种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是一件小事情,其实无论是对基层工作,还是对上级领导都会带来巨大危害。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成天搞一些“纸上谈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产生困惑。一方面要面对诸多的矛盾问题,要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一方面却要抄抄写写,要落到纸上,搞得狼狈不堪,疲于奔命。对于上级干部而言,如果只是注重纸面上的问题,而缺乏实际调研,就会空对空,在制定政策时就会悬空。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必须彻底根治。首先要把这种形式主义变种揪出来,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带头进行整改落实,不必要的纸面检查必须要剔除,不能给基层干部增添负担。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改起,大力倡导基层调研之风,不以书面痕迹为依据,而以干部足迹为依托。其次要优化考核设置,在目标考核中注重基层群众的口碑和工作实绩的参照,而不是在纸堆里搞考核。

3. 人民日报:发文电过多!要材料太急!


“上午刚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情况。每天类似通知一个接一个,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让人身心俱疲。” 近日看望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学,发现桌上各种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套着很多小文件夹,一问才知都是需要尽快上报的各种材料。

一些地方政府和上级机关热衷于“文来文往,以布置代替落实”,大事小情总爱下个通知,大小工作都想列个图表,大小问题都得发个指导意见,还要求层层书面上报。尤其,最近关于各地精准扶贫过程中表格资料名目繁多、任务繁重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基层扶贫干部的共鸣。一些地方出台的扶贫表格名目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繁琐,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导致很多基层驻村干部忙于应付填表和检查,而没有精力去做实际的工作。

上级领导机关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既负有领导责任,也负有示范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身体力行,知责明责,少些“纸上谈”,多些“现场干”,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找对策。以“面对面”的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不能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那样只会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讨人嫌。

来源:监管论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抚养费23万交不起补课费?小S替大S发声,网友:养不起让俩娃回京

抚养费23万交不起补课费?小S替大S发声,网友:养不起让俩娃回京

娱小小新
2024-06-01 10:38:05
千名医生呼吁:老年人宁愿吃饱坐着不动,也要避免饭后做这5件事

千名医生呼吁:老年人宁愿吃饱坐着不动,也要避免饭后做这5件事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5-31 19:04:07
回顾:扎心了河南数学老师辞职去深圳找工作,2个月后变成流浪女

回顾:扎心了河南数学老师辞职去深圳找工作,2个月后变成流浪女

五月读书汇
2024-06-01 09:55:23
连摆摊的都没生意,不干了,回老家了,这让还开着店的情何以堪啊

连摆摊的都没生意,不干了,回老家了,这让还开着店的情何以堪啊

阿离家居
2024-05-31 22:29:15
三名高官被判死刑,其中一人自称“总统”,他是谁...

三名高官被判死刑,其中一人自称“总统”,他是谁...

坦然风云
2024-05-31 23:19:35
靠人治国,再伟大也只是一个人,只有依法治国,方能长久!

靠人治国,再伟大也只是一个人,只有依法治国,方能长久!

吃货的分享
2024-06-01 14:14:02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磊子讲史
2024-03-25 14:45:46
林彪已定为接班人,为什么仍要争权

林彪已定为接班人,为什么仍要争权

传说中的铲史官
2024-05-31 11:30:02
印度热,是天灾,也是人祸?新德里高空照片,几乎一点植被都没有

印度热,是天灾,也是人祸?新德里高空照片,几乎一点植被都没有

白茶之清欢
2024-05-31 21:55:46
卖掉油车,换了电车,如今开了2年多,终于明白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卖掉油车,换了电车,如今开了2年多,终于明白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西山来客
2024-05-21 15:35:42
中国女留学生新加坡坠亡前细节披露!近期还与父亲聊考试升学

中国女留学生新加坡坠亡前细节披露!近期还与父亲聊考试升学

南方都市报
2024-05-31 12:49:03
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01 16:05:07
通报已出!让残疾军人最后上车的女保安悔不当初,网友评论一边倒

通报已出!让残疾军人最后上车的女保安悔不当初,网友评论一边倒

战域笔墨
2024-06-01 14:22:56
国乒8强首人诞生!陈幸同横扫韩国小将,单局轰11-2,静候王曼昱

国乒8强首人诞生!陈幸同横扫韩国小将,单局轰11-2,静候王曼昱

体坛纪录片
2024-06-01 11:33:27
斯大林理解不了的事,如今又发生了

斯大林理解不了的事,如今又发生了

寰宇大观察
2024-05-31 15:17:06
唯有三鞠躬感恩!广州队5轮不败需不忘“挖井人”—大连英博

唯有三鞠躬感恩!广州队5轮不败需不忘“挖井人”—大连英博

足球大腕
2024-06-01 12:51:43
回顾:江苏女子见一学生像前夫,鉴定后竟是她死了17年的儿子

回顾:江苏女子见一学生像前夫,鉴定后竟是她死了17年的儿子

可乐86
2024-05-30 10:11:18
GQ盛典这一夜,明星病态审美暴露无遗,娜扎瘦到皮包骨毫无美感

GQ盛典这一夜,明星病态审美暴露无遗,娜扎瘦到皮包骨毫无美感

萌神木木
2024-05-31 20:35:26
一颗子弹都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已做好万全之策

一颗子弹都别想运进台湾!美国军火马上就到,大陆已做好万全之策

锐器
2024-06-01 10:34:05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德国也改口风了?但小心翼翼…

观察者网
2024-05-31 11:05:06
2024-06-01 18:12:49
知否卫监
知否卫监
卫生健康法制宣传、学习、交流
1357文章数 9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95后小镇青年辞掉编制北漂 自称曾经最大的特质是听话

头条要闻

95后小镇青年辞掉编制北漂 自称曾经最大的特质是听话

体育要闻

"失业"一年了 33岁的德赫亚路在何方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老师记录高考倒计时换牌,愿莘莘学子赢得锦绣前程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拜登称以色列提出新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