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天吃降压药却得了脑梗!医生:这样降压有危险,几大错误别再犯

0
分享至

小区里67岁的李大爷今天早上猝然晕倒,在邻居的帮助下被送往医院。最终检查确诊为脑梗,因为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引起了脑组织受损,医生说患者可能面临终身偏瘫的后遗症。

李大爷并不是第一次得脑梗了,一年前他因为手脚麻木就诊,就查出了轻度脑梗。医生叮嘱一定好好吃药,时刻关注血压的波动。从那时候起,李大爷就一直坚持吃着降压药和阿司匹林。谨慎的李大爷还专门找了个小本子来记录自己每天的血压波动情况,稍微高一点就吓得不行。按理说,血压控制得这么好,不至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再发脑梗。

后来,医生得知,李大爷之所以得脑梗,确实是因为高血压,只不过不是因为血压控制得不好,而是因为血压降得太快太低。就在前段时间,李大爷的血压突然失控了,高的时候能达到170mmHg,这可让他不淡定了。李大爷果断地把吃的缬沙坦(平欣)从一片加到了两片,可血压还是高于140/90mmHg,于是直接加到了三片。结果血压降下来了,人也出事了。



突发脑梗,皆因犯了一个错!

高血压患者在发现血压失控的时候,能积极应对,这是好事,但李大爷错就错在太过急于求成。血压的升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此同时身体器官也会慢慢适应高压状态。所以长期高压状态下,器官也已经“习惯”了这个血压水平。这时候只有维持在该血压值,器官才能得到正常的供氧供血需求。

如果此时大剂量服用降压药,使得血压骤然下降,就会影响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导致供血不足,甚至会产生急性损伤。其中比较敏感的器官就是大脑和肾脏。对于那些本身就有脑动脉硬化、脑梗病史、脑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患者来说,血压骤然下降所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拿李大爷来说,患病时间比较长,基础血压较高,还有脑梗病史,血管肯定也有硬化,需要更高的血压水平才能“有力气”把血液输送至大脑。李大爷在发现血压失控时,服用了三片降压药,使得血压从170mmHg骤然降至120mmHg,看似血压降下来了,可是大脑的供血却受到了影响,因此才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血压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经常有患者问,60岁血压控制到多少才合适?55岁血压多少才达标?其实,患者都是为了求一个心安,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目标。我也一直在强调,以现有指南看,诊室测量血压能保证在140/90mmHg以下,就算是达标了。降压目标与年龄的关系不大,即便指南把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标准放宽到了150mmHg。但是,这也只是合格线而已。而最完美的血压值还是120/80mmHg。

因此,就有很多人拿120/80mmHg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觉得血压必须降到这个水平以下才行。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家庭自测血压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就是比较安全的状态了。但是,对于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来说,要求不必太过苛刻,能保证在150/90mmHg以下就算达标了,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非常好了,若通过规律用药,保证血压长期稳定在130-140mmHg之间,就最完美不过了。尤其是本身合并有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的老年患者,血压降得太低,反而会有危险。



这些降压药的使用误区要早知道!

1. 一片没用就再加一片

现在患者吃的降压药大多都是长效制剂。该类降压药的特点就是药效持续时间长,更加平稳,但同时起效会慢一些。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是几周的时间才能把血压降下来,如果患者急于求成,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不仅起不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用药风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正常剂量,这才是正确的用药方法。



2. 没有症状就不用吃药

很多患者尤其是还年轻的患者,在刚确诊高血压的时候,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拒绝服用降压药。因为高血压看似无害,甚至毫无症状,这才给患者一种假象,总觉得血压高点没啥事。殊不知,这正是高血压的可怕之处。

全身血管、心脑肾等器官长期处于高压之下,会慢慢受损,直到不堪重负。在此期间高血压是隐形的,可它一旦“发飙”,就势不可挡。所以,想要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只能在它未“发飙”之前就把它降服。而服用降压药和生活方式干预正是降服它的手段。而且,降压药治标不治本,即便血压恢复正常了,也需继续服用。



3. 别人吃的效果好就是好药

所谓久病成医,有些高血压患者听谁说某种降压药的效果特别好,如果正赶上自己的血压失控,可能就心动了,甚至还会相信一些保健品、降压秘方等。可是,降压药的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患者慢慢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如果患者能够找到保证自己血压长期平稳的降压药,千万不要轻易换药,要知道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当然,如果确实血压失控了,就得调整用药方案,但一定是遵医嘱,而不是听病友的话。贵的不一定好,新药不一定好,记住只要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至于保健品,就更不能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靖国神厕”后续日本记者追到杭州,铁头:我反省你个八格牙路

“靖国神厕”后续日本记者追到杭州,铁头:我反省你个八格牙路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04 19:48:53
江西教育厅发布通知!2024大中小学暑假确定,还有好消息和坏消息

江西教育厅发布通知!2024大中小学暑假确定,还有好消息和坏消息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05 09:26:07
赖亚文只身返京述职!中国女排何去何从,赖导展现魄力的时候到了

赖亚文只身返京述职!中国女排何去何从,赖导展现魄力的时候到了

刺头体育
2024-06-04 21:27:09
张海迪曾患十几种癌病,被判定只能活27年,为何活到现在快70岁?

张海迪曾患十几种癌病,被判定只能活27年,为何活到现在快70岁?

胥言
2024-03-11 23:22:23
大马女子在新加坡发烧后为保命截掉四肢,如今准证被割或将被遣返!

大马女子在新加坡发烧后为保命截掉四肢,如今准证被割或将被遣返!

新加坡万事通
2024-06-04 20:08:39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元爸体育
2024-06-04 17:06:37
中国空军才是最可怕的?美国通过俄乌战争看清:中国远比想象强大

中国空军才是最可怕的?美国通过俄乌战争看清:中国远比想象强大

青年的背包
2024-06-04 22:20:11
社会正在批量生产“文盲”和“精神病”!

社会正在批量生产“文盲”和“精神病”!

华人星光
2024-06-02 15:15:49
新华社快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北部4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两人受伤。

新华社快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北部4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两人受伤。

新华社
2024-06-05 00:28:03
雷迪克接近当湖人主帅!詹皇冲第五冠没戏?教练团队很关键

雷迪克接近当湖人主帅!詹皇冲第五冠没戏?教练团队很关键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06-05 13:26:18
国乒抵达北京:大头被围拍,莎莎和小蘑菇同框,大胖瘦了更帅气了

国乒抵达北京:大头被围拍,莎莎和小蘑菇同框,大胖瘦了更帅气了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4 17:27:36
庆余年2:导演因经费有限喊于洋继续出演林相,回复原因超好笑!

庆余年2:导演因经费有限喊于洋继续出演林相,回复原因超好笑!

牛锅巴小钒
2024-06-05 13:11:14
沈梦辰晒和杜海涛一起看周杰伦演唱会 “一转头他哭了”

沈梦辰晒和杜海涛一起看周杰伦演唱会 “一转头他哭了”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4 12:40:38
天文学家:银河系中心游荡着一批可以“永生不死”的神秘居民

天文学家:银河系中心游荡着一批可以“永生不死”的神秘居民

星空天文
2024-06-04 22:15:17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周深演唱会到处送票没人看,开场大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撑场面

西瓜爱娱娱
2024-06-02 16:57:58
67岁大妈肝癌晚期,回家后天天大鱼大肉,坚决不治疗:生死由命

67岁大妈肝癌晚期,回家后天天大鱼大肉,坚决不治疗:生死由命

王晓爱体彩
2024-06-02 13:47:32
具俊晔生气了!在韩国被银行职员当面羞辱,大S的评论区炸锅

具俊晔生气了!在韩国被银行职员当面羞辱,大S的评论区炸锅

柠檬有娱乐
2024-06-05 10:30:32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参考消息
2024-06-05 11:40:07
贾玲正式成为Prada品牌代言人,网友:品牌方有眼光,太合适了

贾玲正式成为Prada品牌代言人,网友:品牌方有眼光,太合适了

白宸侃片
2024-06-02 13:13:21
Shams:欧文签下了自己的父亲 作为安踏个人产品线首位签名鞋球员

Shams:欧文签下了自己的父亲 作为安踏个人产品线首位签名鞋球员

直播吧
2024-06-05 03:40:10
2024-06-05 14:10:44
尔玉养生汇
尔玉养生汇
每天分享故事!
6554文章数 13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头条要闻

汪文斌将履新 多名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头条要闻

汪文斌将履新 多名外交部发言人均已任要职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欧盟推迟对华行动,如何理解?

科技要闻

马斯克把特斯拉5亿美元AI芯片提前调拨给X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王毅回应中国不参加乌克兰问题和平峰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