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讯
近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经申报、推荐、遴选,研究确定了2024 年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0个十佳案例和20个优秀案例),其中“浦北县——用好特色资源 打造康养胜地”入选十佳典型案例、“钦南区龙门港镇——借平陆运河东风,助力蚝乡发展”入选优秀案例。
喜 报
十佳案例
浦北县
——用好特色资源 打造康养胜地
一、案例概述
浦北县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资源禀赋,打造石祖禅茶园示范点,采取“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认真做好山水文章。目前,该茶园先后荣获“广西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五星级)、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全区乡村风貌提升全域基本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浦北召开。2022年,浦北县在全区乡村治理暨清廉乡村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
二、乡村振兴措施
1
加强领导规划
引进浦北五皇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百年古茶园闲置资源,促进产业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政府做好方向引导,企业科学规划,合作社和农户资金入股,强化资金保障。
2
优化游览体验
以构建“1小时旅游经济圈”为目标,修建景区旅游公路,有效缩短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区之间距离。布设环山路、健身步道、茶园栈道和丛林探险穿越通道等,增强游客体验感。建设奇石景观、花果田园、花海梯田、禅意塔林、无边泳池、观景凉亭等景观景点,打造“心归清静、禅意人生”的养生境界。配套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健身球馆、石头特色民宿和休闲度假木屋、露营基地、全景观餐厅、花果田园餐厅、烧烤场等基础设施。
▲石祖花果园露营地
3
完善服务运营管理
配备国家森林疗养师6名,广西森林疗养师3名,在职训练森林疗养师3名等,森林疗师队伍不断扩大,满足康养服务的需要。优化设计观光类、运动类、舒缓类、作业类、感统训练类、文化类、食养类等7大类36个主推森林康养产品,注重服务细节,全程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石祖“山养山食”餐厅
4
注重宣传策划
丰富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农民丰收节、摄影比赛、茶艺展示、文艺创作、太极拳表演等活动。通过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发布景区宣传视听信息,开展抖音直播等,全面提升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邀请广西区内外知名旅行社到浦北考察,先后赴南宁、玉林等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将石祖禅茶园纳入广西精品旅游线路,搭上广西旅游“顺风车”。
三、乡村振兴成效
1
生态效益更加突显
创建森林康养基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实现生态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互动式发展。目前,石祖禅茶园发展林中茶园5000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地绿化率在96%以上,均超过国家标准;园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6000—30000个/㎥,是一个天然氧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150科765个 物种,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宝库”。
2
经济效益直线上升
石祖禅茶园采取“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以茶为“媒”促旅游,以旅为“介”助茶业,实现茶旅互助发展。茶产业方面,实现年产干茶18吨,年产值达3500万元。自园区对外开放以来,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2022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
3
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石祖禅茶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增加就业岗位60多个,采茶季及整理茶园的临时用工规模每年达6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村民从事工艺品编织、农家乐、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洗车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000人以上,人均每年增加收入15000元至250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其中投资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个,投资金额570万元,建设了有机茶生产基地和林中茶康养休闲旅居基地,每年为村级集体增加收入30多万元。
石祖禅茶园
▲石祖禅茶园
优秀案例
钦南区龙门港镇
——借平陆运河东风 助力蚝乡发展
一、案例概述
钦南区龙门港镇位于“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出海口,龙门大桥西岸关卡点,守护着茅尾海整片海域,是一个众多岛屿组成的岛镇。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大蚝养殖和渔业捕捞。该镇还有七十二泾、青云梯和历史遗迹将军楼(申葆藩故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初步打造了“步青云、跃龙门、上将军”的蚝乡名片。
▲龙门港景
▲龙门港码头
将军楼
二、乡村振兴措施
1
大力发展渔业
龙门港镇有得天独厚的临海优势,居民经济收入以渔业为主,全镇有80%的人口从事渔业生产,主要从事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盛产青蟹、对虾、大蚝、石斑鱼四大特色海产品。拥有捕捞渔船总数915艘,捕捞总产量29528吨,全镇海水养殖面积达1.363万亩,7.66万吨产量。
2
发挥交通枢纽优势
龙门港镇所在的龙门群岛,是广西唯一的群岛。龙门跨海大桥、平陆运河世纪工程的开工,更凸显龙门港镇在钦北防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枢纽作用。借此契机,整合“七十二泾”“玉井流香”“青云梯”“跃龙门”“将军楼”“蚝宅”“中流砥柱”(亚公山)、狙击日军登陆点、龙门协水师、郭文辉旧居等特色文旅资源旅游景点和特色渔村风情文化、部队军旅文化等,为龙门港镇下一步文旅开发奠定了基础。
▲龙门港网红打卡点——青云梯。张晓冬 摄
▲玉井流香
3
盘活文化资源
龙门港镇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端午赛龙舟、游花船是龙门港镇群众最富有激情的民俗活动和民间体育娱乐项目,该传统从清朝末年至今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龙门港人以海为生,有着养蚝吃蚝的传统,对吃蚝有着独到见解与工艺,其中“龙门港镇蒜蓉大蚝制作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蒜蓉生蚝
▲花船游行 图 | 钦南发布
三、乡村振兴成效
(一)龙门港镇致力于打造集钦州大蚝养殖、交易、深加工为特色产业,建设大蚝养殖、交易、蚝事体验和康养旅游一体的现代化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2019年,维丰公司投资开发的钦州市钦南区龙门蚝湾大蚝产业示范区获批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023年,东村荣获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
(二)龙门港镇高度重视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积极开展端午赛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项目,龙门港镇东村入选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点。
▲龙门港镇东村
(三)农村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2023年已完成龙门港镇东村背风万村沿岸人居环境整治项目(100万),南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00万),完成进岛主干道(东村背风万村至南村长堤码头段)白改黑项目一期工程。
▲在将军楼上远眺龙门大桥建设。张晓冬 摄
【ENG】
▍图文来源: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钦州发布 钦南发布 石祖家园 钦南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图文整理:宣传和对外交流科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署名或删除,电话:0777-2839841。
(钦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