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因为痛经,医生鼓励我生个孩子”

0
分享至

女性了解妇科知识要多难,她要从大量伪科学、古老谣言,甚至医生的固有偏见中拨开层层迷雾,才能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

现代医学发展了几百年,才有研究发现,原来医疗体系一开始的根基完全建立在一个充满偏见的假设:那就是把女性当成了有子宫和输卵管的男性,其实性别带来的生理差异远大于此。而不假思索的偏见还在持续伤害女性。

今天从一种造成继发性痛经的病症开始,揭开笼罩在妇科知识四周的阴霾,信息没有变得清晰,但起码是一个起点,承认之前做得远远不够的起点。

生孩子治百病?

前不久她姐刷到一些自诩医生的账号,列出许多生育对女人的好处。

声称能缓解痛经、胸部二次发育,甚至降低女性患癌风险。

图源:

这一说法并不陌生。

民间一向有“月子病月子治”“生孩子会长高”“生男孩治病”等等传言。

周雨彤、吴磊主演的电视剧《爱情而已》中,女主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下文简称“内异症”)。

医生给到的第一个方案,也是生孩子。

“怀个孕,生个小孩就解决了”;《爱情而已》

广为流传的,除了「生孩子治病」,还有「不生育患病」。

仿佛子宫是馈赠,女人不使用便要遭到天罚,如“女人的子宫闲不住,不生孩子就长瘤子”。

综艺里,金星曾对叶璇施展过这招,她说:

“很多女人到了年纪乳腺癌,该生孩子不生孩子,该喂孩子不喂孩子,全堵死了”。

图源:《金星秀》

婴儿,似乎一直是中国女人的药引子。

《金星秀》过去几年了,世界并没有变好,铺天盖地仍是这类谣言。

有一些比较容易分辨。

比如她姐曾分析过的“月子病月子治”骗局——其实不存在所谓的月子病,大部分都是生育损伤,产妇需要的是科学治疗和真正的休养。

图源:新浪微博 @六层楼

比如“生育会长高”的谣言——其实人类骨骼闭合之后不会二次生长,感觉变高更可能是体态变化。产后女性的二次发育仅常发生于脚的尺码上。

比如,产后胸部变大的宣传——其实度过哺乳期后,乳房会缩回到原本的大小,不仅不会变大,甚至显得干瘪下垂。

女性在产后身体变好,是可能存在的,但往往属于幸存者偏差。声量很大,样本稀少。

而另一种“生育好处”更具欺骗性。

常出现在权威人士口中。

如“怀孕生产可以治疗内异症”、“生孩子治痛经”。

图源:Endoactive

这种说法经久不衰、无分中外。

2023年发表于BMC的一篇报告,调查了澳大利亚 3347 名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发现其中有 1892 人收到了以怀孕或生孩子以控制或治疗内异症的建议。

建议近90%来自于医生,近25%来自于家人。

图源:BMC

但这让患者倍感压力,因为一部分患者并没有生育打算,还有一部分患者年龄太小,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建议的时机是恰当的。

以生育作为内异症的治疗方法,十分普遍。书中如是说,医生如是说。

却禁不起细想。

女人的健康被寄托到另一个生命之上,而不是医学手段,医生给出的方案是个人的生育选择,而不是科学研判。

这多么荒谬。

“为什么?真的科学吗?”疑问一定会在某一时刻在女性的脑海中浮现。

但寻找答案太不容易了。

图源:Endoactive

神秘的痛经与内异症

生育能不能治疗痛经,能否治疗内异症?

为了解开谜团,我们需要重新了解人类认识痛经的历史。

现代医学之前,经期疼痛的女性被不断被打上“癔症”“女巫”“色情狂”的标签。

埃及最早的妇科资料,公元前1800年的《卡洪妇科莎草纸》,将子宫视作一切疾病的源头,这种说法成为后世“歇斯底里症”的灵感。

图源:Digital Egypt for Universities

直到20世纪以前,许多人们都相信,女性疾病是因为——

“子宫是一个渴望母性的活性物质,它可以在身体内游走”,这种观点持续几千年。

如此归因之下,产生了众多诡异的治疗方案。

比如,掐住妇女的脖子令子宫归位。比如,女性绑起来、使其身体上下翻转令子宫归位。

比如,让女性随身携带嗅盐,“子宫不喜欢辛辣的气味,闻后会返回原位”,等等。

在“子宫游走”说法猖獗的同时,月经仍不断被神秘化、道德化。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女性的妇科疾病被定义为性欲过剩、精神错乱、或恶魔附身。

直至17世纪,癔症仍是仅次于发烧的第二大疾病,众多女性因所谓的“歇斯底里状态”被指控为女巫,遭受折磨与杀害。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如今我们知道,“歇斯底里症”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概念,它很可能是内异症以及其他疾病的误诊结果。

但这一切被发现的太晚。

1860年,人们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时期,放血、手动调整子宫、电灼等奇葩治疗方法依旧盛行,妇科手术死亡率高达50%-70%。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1927年,首次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的命名。不久后人们陆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至身体各处——肠道、卵巢、子宫颈等案例。

如今,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全球约 10%(1.9 亿)的育龄妇女和女孩。

多数患有该病的女性在出现症状后平均 7 年内都没有得到诊断,它常被误诊为泌尿问题、情绪问题、胃肠问题.......女性的诉求往往被认为是“想太多,太矫情”。

图源:Endoactive

说到这,需要展开一下现代医学概念中的“痛经”与“内异症”。

多数女性已经了解到,痛经存在两种情况——

“原发性”无关病变,治疗方案只关于止痛。“继发性”器质病变引起疼痛,需要医疗手段干预。

内异症,便是导致痛经的常见疾病。

它指子宫内膜细胞在身体其他地方扎根。常见症状是痛经、不孕、包块、性交疼痛等。

图源:《实习医生格蕾》

有一些极端例子,比如子宫内膜进入鼻腔,患者便会在每月经期流鼻血;进入眼睛,经期便可能流出血泪。

同时,它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疾病。比如位于卵巢便是巧克力囊肿,位于子宫肌层便是子宫肌腺症。

图源:《爱情而已》

20世纪以来,许多实验认为怀孕可以缓解内异症,直至“怀孕”成为一些医生使用的治疗方案。

然而,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反复掉入的同一个陷阱。

事实上,痛经、歇斯底里症、内异症......女性经期问题有无数种解读,但从柏拉图时期至今,妊娠都是主要的解法。

图源:Endoactive

子宫游移说认为,这些疾病源于女性不履行母职,导致子宫被剥夺,只能在体内游荡。

他们鼓励女性尽早生育。

色情狂理论,认为女性体内积液过多,需要性行为,但禁止自慰。

他们提出,女性需要进入婚姻、大做特做,造人治病——这时也被叫作“寡妇病”。

19世纪,有人声称女性痛经的原因是“接受高难度教育,导致生殖能力受损”。

《The law of periodicity for menstruation 》;wellcomecollection

与之相似,现代内异症也曾被称作“白领疾病”,大城市高收入的未婚未育女性被视作高风险人群。

然而这样的定义显然是反理性的。

诚然有众多实验表明,孕期女性的内异症会得到缓解。但从原理来说,只因为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女性在妊娠期长时间不来月经,症状当然就会暂停。

但病灶依然存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卢丹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生完孩子后,还是不可能消失的。”

只要还存在月经,那么内膜就具备继续生长的可能性。

图源:央视网

很多女性在听劝生育后仍与内异症相伴,如今疼痛之外还要照料孩子。

图源:Endoactive

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内异症会增加流产风险、增大产妇恶性并发症的影响,患有疾病本就不适合生育。

图源:obgyn.onlinelibrary.wiley

图源:Oxford Academic

医生将怀孕作为治疗方案,是不道德且有害的。

那么,这样一个骗局是如何经久流传的呢?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世界对女性的无尽搪塞。

从“痛经是天然的、女子必然承受之痛”,再到“痛经是虚构的,是女子精神紊乱”。

从“痛经是因女性受教育损伤生殖力”,再到“内异症是对女性不生育的惩罚”。

一切无关病理,只关于话语建构。

月经肮脏羞耻、痛经矫情神秘,然而这一切都与真正的女人毫无关系。

关于子宫的历史,既是女性身体被纳入公共健康的历史,也是女性不断被定义、被非人化、被忽视、被谋杀的历史。

如希拉·代·利兹所说:

「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研发治疗痛经药物的进程一定会大大加快......如果男性也会痛经,痛经就会被视为一种常见症状,人们就能在药房里买到无数种用于缓解痛经的药品。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就不会有人在因痛经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心烦时遭到嘲笑。人们甚至可能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在医疗用品商店买到卫生棉条,而每个月5天的例假也将成为每份劳动合同的正常组成部分。」

漫长的一生中,女性只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去对抗父权文化的偏见。

即便如此,还有太多未曾被照亮的角落。

图源:《实习医生格蕾》

现代医学未踏足的领域,妇科

很难想象,到了今天依然有医生对治疗痛经的女性说:“生了孩子就好了。”

女性占全人类一半的人口,妇科本该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科学,但几百年来依然没有研究明白。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作为女性的我们,本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身体有绝对的掌控权。

事实却完全相反,在社会的普遍忽视和有意阻碍下,女性不仅对自己身体一无所知,并且很难成为自己身体真正的主人。

如果没有备孕,我们很难知道原来不孕的原因40%在于男性,原来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而且男性40岁以上精子质量大幅下降会明显增加女性流产的风险。

如果没经历过生产,我们很难知道原来顺产导致会阴撕裂非常常见,原来芒果式分娩撕裂如此可怖,而且无痛分娩普及率依然很低。

图源:小红书

如果没有痛经,我们很难知道“生孩子包治百病”全然是错误的迷思,痛经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囊等多种不同的病症,不当的治疗方案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痛经被视作一种“别那么娇气、忍一忍”的正常现象,使得女性并不知道服用布洛芬即可有效抑制疼痛。过去社会观念夸大止痛药的危害,但当新冠肺炎在全年龄全性别人群中流行时,才开始科普原来布洛芬的副作用很低。

吃短效避孕药也是如此,没有明确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引发血栓的概率有多少,女性是否可以不必来月经。

《身体由我》中对月经和短效避孕药的描述

女性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放置在黑暗的无知之中,与自己身体的基本知识隔绝开来。

甚至我们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套,不知道主动避孕的重要性,除了防止意外怀孕、意外流产,还有防止性传播疾病的感染。

图源:搜狐新闻

这些最基本的女性生理知识,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不仅女性自己,还包括男性。因为很多疾病都是由私生活不当的男性传染给茫然无知的女性的。

相反社会不应再鼓励传播那些充满荡妇羞辱的谬论,什么“私处整形”“鉴定处女”“黑木耳迷思”。

也不应再不断治疗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疾病,譬如“宫寒”“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不是病不需要治

为什么医学发展至今,女性依然得不到正确的照护。

一种原因是现代医学之前,女性一直只被视作生育工具和男性的所有物,这造成了大量错误的固有观念。

不仅医学界拒绝女性进入,而且女性身体也被视为禁忌之物(丈夫财产),不允许医生直视,东方要挡着帘子,西方古时只准触摸不能看。

古代“悬丝诊脉”

过去流行的说法是:生殖对妇女来说就像繁衍后代对鲑鱼的意义,一旦任务完成,她们的使命也完毕,即使死亡也是情理之中。

可想在迷雾之中的医生会给出何等荒谬的诊断。

维多利亚时期,绝大多数女性的病症都被归咎为“到处游走的子宫”,为此发明了现在已被证明并不存在的癔症、歇斯底里症等专属于女性的污名化精神疾病。

女性病症归因“到处游走的子宫”

那时贵族小姐争相想得一种面色潮红、皮肤苍白、身体消瘦的“浪漫病”,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束胸衣导致呼吸不畅引发的肺结核。

医生问诊贵族小姐

直到现代妇科之父——詹姆斯·西姆斯出现,对女性毫无方法论的问诊模式才结束,西姆斯发明了70多种专用器械,包括阴道窥器。

但是他最开始的实验对象是三名黑奴,实验过程中全程未使用麻醉剂,因为在西姆斯看来,发明妇科检查,最初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并没有把女人当成一个人来对待。

詹姆斯西姆斯的雕像被拆除

即便到了今天,还有心理医生把女性错误就诊为癔症,以及那个冰冷的、不断被女性诟病引发焦虑恐惧情绪的窥阴器,150年后很多地方仍然没有改良。

原因之二,现代医学出现之后,女性在以保护之名被系统性忽视。

美国医学教授艾莉森·麦格雷在2023年出版《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中提到一个惊人的事实:

由于孕妇、育龄女性被视作“受保护”的人群,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激素波动会影响试验,于是现代医学的临床实验只选择了男性作为受试群体。

TED演讲,为什么药物通常对女性有更危险的副作用

科学家本应该克服困难把女性纳入研究中,但是他们完全忽视了女性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不同于男性的生物学差异,想当然的把女性视作“有子宫和输卵管的男性”。

基于这种完全错误的实验体系,便出现了很多离谱的现象:泰诺被认为是妊娠和哺乳期唯一“安全”的止痛药,但从来没在孕妇身上进行过对照试验。

男性和女性在心脏和大脑“崩溃方式”上有显著差异,于是导致女性心脏病被广泛误诊为惊恐发作和焦虑症,而心脏疾病和脑卒中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和第三大原因。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一种叫安必恩的安眠药已经上市30多年,但直到2014年才知道原来女性对该药的代谢速度比男性慢,应该用药减半,这导致了无数本不该发生的女性早起通勤的交通事故。

未对女性做临床试验的安眠药大量用于女性

市场上被撤回的药品中有80%是因为对女性有副作用,因为药物研发前期从未在女性身上做临床实验。

TED演讲:为什么女性有更强的药物副作用

还有医学对外源性激素如何影响健康的研究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想要检索短效避孕药的信息非常困难。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这像某种隐喻,女人了解自己身体,要面对层层迷雾,成为自己身体的侦探。

女性健康一直处于“资金不足,研究不够”的状态,有一本书叫《伤害正在发生:错误用药和懒惰的科学如何让女性被忽视、误诊和得病》详细罗列了女性在医疗上被系统性忽视的种种方面。

《伤害正在发生:

错误用药和懒惰的科学如何让女性被忽视、误诊和得病》

原因之三,即便现代医学强调个性化治疗,消除性别歧视,但是固有偏见有极其强大的惯性,依然广泛存在在科学文献和公众意识之中。

譬如今天的父权文明和人类进化史几乎完全基于“男性狩猎”这个古老的谣言。

这种带有偏见的假设贯穿科学史始终,认为女性体力有限,要保护生殖力,所以无法完成公共空间中的绝大部分工作、竞技和发展。

“男性狩猎女性采集”是错误的历史观

今天我们才知道原来人种学、考古学、生理学等种种证据表明女性同样是狩猎者,并且因为雌激素的帮助女性更适合耐力运动、更不易得动脉硬化。

女性狩猎,科学美国人杂志

今天我们依然要一遍又一遍辟那些陈旧的谣言,对抗什么“男性有绝对力量压制”“女性就是情绪化”这种刻板印象。

就像女大法官金斯伯格所说:女性要求的从来不是特权,而只是要求男性将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

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就从医疗学科做起,从身体做起,女性身体不该被科学研究忽视。

《性别攸关》提到:现代医学需要从生理、神经、认知、社会经验等各个角度重新评估女性身体,不再有一刀切的治疗方案,而是基于性别和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

当然首先要打破把女性排除在知识之外、困在固有观念之中的黑暗处境。

这是最基本的,这也是最必要的,谁也不能阻止女性看见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台湾回归还有一种新方案,国民党若同意,解放军或无需动武

瞻史
2025-10-31 02:20:52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美财长声称“中方犯了错”,最快一年,美国就能摆脱中国稀土依赖

美财长声称“中方犯了错”,最快一年,美国就能摆脱中国稀土依赖

阿龙聊军事
2025-11-02 04:15:07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策略述
2025-11-01 15:25:35
有大事发生?大批中国人,突然澳洲买房!

有大事发生?大批中国人,突然澳洲买房!

澳洲财经见闻
2025-11-01 15:16:38
大陆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朱立伦不敢说的话,郑丽文说了,太牛了

大陆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朱立伦不敢说的话,郑丽文说了,太牛了

前沿天地
2025-11-02 02:46:11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白马惊天剑
2025-10-30 18:09:01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人民网
2025-11-01 10:11:29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新加坡总统对全球发出警告: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必须放弃一样东西

新加坡总统对全球发出警告: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必须放弃一样东西

小lu侃侃而谈
2025-10-31 20:46:13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央视新闻竟打破常规,一天报道他三次,其中有两次专门为了讲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9 08:10:53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小影的娱乐
2025-10-31 14:45:29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武汉大学的那位小仙女又开始骂街了!

微微热评
2025-11-01 00:20:55
古特雷斯卸任在即,新秘书长人选浮出水面,美国出手妨碍,联合国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古特雷斯卸任在即,新秘书长人选浮出水面,美国出手妨碍,联合国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阿天爱旅行
2025-11-02 03:21:59
一网站重庆频道主编被控受贿:为国企讨8.97亿元项目回购款,收210万元“居间费”

一网站重庆频道主编被控受贿:为国企讨8.97亿元项目回购款,收210万元“居间费”

澎湃新闻
2025-11-01 10:32:28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侧身凌空斩
2025-11-01 22:23:34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林子说事
2025-11-01 02:46:24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苏超总观众人次破243万,决赛62329人观战创业余赛事纪录

苏超总观众人次破243万,决赛62329人观战创业余赛事纪录

懂球帝
2025-11-01 22:04:13
2-0!2-0!WTA年终首日,2大满贯冠军全是横扫,赢球赚487万奖金

2-0!2-0!WTA年终首日,2大满贯冠军全是横扫,赢球赚487万奖金

侃球熊弟
2025-11-02 04:20:30
2025-11-02 05:19:00
她刊 incentive-icons
她刊
用潮流和资讯,打造最美自己
5276文章数 510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游戏
手机
时尚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