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Liu Cha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美国一直宣称要在东南亚和中国竞争,但几年来其竞争方式总是不能精准匹配东南亚国家的真实需要。
2024年4月2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发布了《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4 survey)。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受访者被问到一定要在中美间选边站队的时候,选择中国的从去年的38.9%上升至50.5%,选择美国的则从去年的61.1%下降至49.5%,这是五年来中国首次在该项调查中超越美国。
▲4月2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发布《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来自东盟各国政商学界、NGO与媒体,以及区域与国际机构的1994人参与了报告调查。
拜登政府前期,选边美国的受访者曾达总数的2/3左右,到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看法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美国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幅度有限。在拜登政府从全球角度布局的“印太战略”中,身处“印太”地理位置中心区域的东南亚却在战略排序上非常靠后。在特朗普政府提前解密的《印太战略框架》里,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并列排在“印太”内部各板块的末席。从拜登政府公布的“印太战略”文件和实际采取的战略举措看,东南亚在美国决策者心中的战略排序并未发生显著改变。表面看,拜登政府确实比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更为上心,但抛开口头上的承诺和支持,美国实际采取的举措难以匹配其对外宣传的“战略雄心”。“印太经济框架”正如很多专家所预测的那样,在其四大支柱各自达成了几份声明后,就又转入了漫长的谈判进程,远远不足以为美国形象和拜登竞选加分。美国国务院公布的两份“印太战略”成果清单甚至把与印尼和越南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GII)框架内达成的公平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也纳入其中。顺带说一句,因为美国迟迟不兑现对印尼承诺的拨款,印尼方不得不派总理级的高官赴美国交涉。
二是东南亚国家内部韧性有所增强。东南亚国家的心态在悄然转变,从特朗普政府刚刚发动贸易战时的恐惧和忧虑,已经变得更为自信,正在严肃探讨如何在地缘竞争加剧的既定背景下加强东盟的韧性和团结。如今很少听到东南亚学者抱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的文章里已经把“美国在区域推行叠床架屋的小多边机制以削弱东盟中心地位”当做不证自明的前提。美国和平研究所的东南亚专家麦恩斯(Andrew Mines)说的很直接,若美国在东盟中寻求支持的努力失败了,那就应大力推进小多边或其他多边机制。为了应对美国设计的排他战略图景,东南亚国家提出了“东盟印太展望”,并提升为东盟的首要工作之一。该愿景在沿用“印太”概念的同时,重塑了“印太”的战略内核,将其约束在东盟的价值和原则范畴之内,使其能够服务于东盟的战略自主。这是东盟运用长年积累的规范性权力扩散包容秩序的典型案例,代表着“东盟世界”的构建趋势,表明东盟找到了巩固战略自主的可行途径。
▲工人在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进行施工作业。
三是东南亚疫后复苏所表现出的发展主义大趋势。新冠疫情对东南亚的影响仍在持续,目前的经济恢复速度不符合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亚各国政治和社会向稳定和传统的方向回摆,对稳固可预期产供链的需求更强。美国推动的“脱钩断链”遭到更强阻力,“友岸外包”的缺陷也日益显现。中老铁路开通后客货两旺,泰国新政府积极与老挝商讨中老铁路向泰延伸的方案。报告也显示,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积极的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也更正面。这里的关键点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发展主义路径上是高度契合的,因此即使合作过程屡有波折,但因合作适合区域发展需求,各方在合作目标上没有重大分歧,所以合作总能获得动力。
美国一直宣称要在东南亚和中国竞争,但几年来美国的竞争方式总是不能精准匹配东南亚国家的真实需要,在经贸等东南亚国家高度关注的领域提出的举措又因美国国内政治问题而无法持续发力。中国多次表示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在东南亚,美国的所谓竞争无异于向风车发起的冲锋。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