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版《智取威虎山》于1958年5月10日正式公演,共四幕九场。导演是时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总导演的焦菊隐,剧本由北京人艺党委书记赵起扬、导演夏淳等根据小说《林海雪原》集体改编。
话剧《智取威虎山》的诞生,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改编史上,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事件。由话剧所奠定的“智取威虎山”剧情结构,成为后来众多衍生文本的重要模板,甚至很多观众对《林海雪原》的认知也是从《智取威虎山》开始的,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从话剧到京剧的改编历程
话剧的成功,与焦菊隐进行的探索密切相关,无论是以“民族化”为剧情结构的技术探索,还是以“文人化”为情感特征的人物塑造,在当时都为演绎“工农兵”提供了足资参考的思路和方向。后来较之更为著名的同名样板戏,尽管对话剧的态度是批判而推拒的,但话剧的烙印却无处不在。
由话剧向京剧的转变是基于1958年文化部召开的“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专题讨论戏曲工作的会议。会议旨在推动戏曲现代戏的发展,明确了戏曲现代戏为今后戏曲发展的主要方向。受会议思想的影响,现代戏的创作与改编热潮开始兴起。小说《林海雪原》在这个背景下被多次选中进行改编,形成了河北梆子《奇袭奶头山》、京剧《智取威虎山》、《智擒惯匪座山雕》等剧目。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8月上海京剧院上映的京剧版《智取威虎山》。这一版本的改编被江青看重,并改编为有名的样板戏。1958年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剧情结构几乎照搬了话剧,虽有少数的发挥,但总的框架是话剧奠定的。
江青最早注意到上海京剧院《智取威虎山》一剧,大约是在1963年,她认为该戏融入了现代化的因素,为京剧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借鉴意义。此后,江青开始介入该剧的演出与“生产”,直至1970年该剧被拍摄成样板戏电影。
江青对大至主题思想、艺术结构、人物塑造、生活依据、舞台调度,小至一个词、一个字、一段唱腔、一个道具、一件服饰的方方面面,都提出完整的修改方案。“在江青的主导下, 《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头版社论中提出,要将2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智取威虎山》定为革命样板戏,并列为八部样板戏之首。此后,《智取威虎山》“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一再地成为各种活动的“献礼之作”。专家们总是批判样板戏阻碍了京剧的发展,但如今的没有样板戏加持的京剧还是落寞了,京剧还是得深思。
改编戏剧的传播
不同的文艺表现形式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从小说到戏剧的改编,《林海雪原》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无声到有声的转变,扩大了受众群体。如果说小说的《林海雪原》只能是知识分子消费的文化产品,那么话剧和京剧的《智取威虎山》无疑打破了文化壁垒、降低了消费门槛,变得老少咸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话剧与京剧的试水,为《林海雪原》影视改编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规划了创作蓝图,使影视化改编变得更具操作性,少走了一些弯路。
在那个年代乃至今日,有不少人只知《智取威虎山》而不知《林海雪原》。也有很多人因为《智取威虎山》而认识《林海雪原》,可见在普及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戏剧改编的传播效果是可观的,虽然在改编的后期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戏剧本身出现了僵化和扁平化的倾向,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积极作用。
《林海雪原》影视改编及其传播
《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实践根据时代变迁和媒介呈现特征,可以很清晰地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于社会的封闭性,以及国家政治权力机构对文艺作品的高度制控,影视改编呈现出政治主题化、角色扁平化的特点,强调意识形态胜过凸显艺术性;第二阶段受市场经济与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更多注意艺术本性,强调“受众本位”。
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刘沛然导演,选取《林海雪原》小说中智取威虎山这一情节,拍摄出了黑白故事电影。该版本电影对原小说的忠实度较高,没有进行较大的改动。电影着重改编了原小说中最突出的“智取威虎山”这一场战斗。
展示了小分队在与敌匪进行周旋时的惊险,表现出了当时英雄人物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怕困难、勇于为国献身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将大量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具有生命力。在电影里,杨子荣的机智、豪爽,少剑波的足智多谋,都得到了很好的刻画。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黑白故事电影《林海雪原》肩负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公映前期,董必武副主席、李富春副总理、谭震林副总理、贺龙元帅、罗荣桓元帅、叶剑英元帅、肖劲光司令员等领导人先后亲自对电影进行审查。中国电影家协会也专门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对电影进行讨论。
作为最早期的《林海雪原》电影版本,导演参考并借鉴了大量的《林海雪原》话剧剧本,并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中行云流水的蒙太奇和灵活的场面调度手段,将激烈的敌我斗争场面表现得非常真实,引人入胜。借助于电影故事片的传播,使得“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不胫而走。随着电影在全国范围的放映,很快便家喻户晓,为世人所熟知,并成为当时评论的焦点。
1961年5月,时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冯仲云发表了《评影片<林海雪原>和同名小说》一文,尖锐的评价了电影和小说。
随后, 《北京日报》也针对刚上映的电影《林海雪原》,展开了对《林海雪原》的讨论。批评的意见并不在少数:电影《林海雪原》对战斗地点和环境的描述不符合实际。以及过于突出少剑波个人,缺少那时的环境因素,不具备革命现代主义的标准等等。
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未必能引起多少共鸣。但在当时那个年代,环境因素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指导思想,这就使得这篇文章产生了巨大的引导和匡约作用。《林海雪原》之后的样板戏改编实践也印证了这一价值观念,或者说,有过之而不及。
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
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上海京剧团的《智取威虎山》改编成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京剧电影由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执导拍摄,播出之后影响巨大,成为了后来人们所说的“样板戏”。
影片遵循江青“忠实地还原样板戏的革命精神,还原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还原舞台演出的革命气氛,还原样板戏在艺术创造上的卓越成就”的创作指示,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弥补在舞台演出条件下受到限制的不足部分,进行了再创作。
但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终究是有目的性的产物。革命崇拜、英雄情结一直是其作品叙事的灵魂和核心。人物塑造上高度脸谱化,正面、反面均呈两极化发展,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形象并被推上了神坛。
改革开放后,《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曾一度陷入误区。为了摆脱特殊时期高度宣传革命思想、歌颂领导人、把英雄人物捧上神坛的阴影,改编者给各个角色加入了很多人性化的元素,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度,又陷入媚俗化的误区。
《林海雪原》曾一度沉寂,直到再次迎来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林海雪原》才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1986年吉林电视台导演朱文顺拍摄了十集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2004年李文歧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这两个版本的改编电视剧迎合了“红色经典”改编浪潮,同时将英雄人物拉下神坛,给剧中人物加了不少感情戏。
结语
这次改编热潮发生的语境与这些革命历史小说产生的语境相较,可以说存在天壤之别,一个是特殊环境的时代,一个是市场经济时代,这种社会背景的差异对作品改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背景下的传播主题、人物形象和受众定位都有天壤之别。
这些方面的前后差别挑战了人们对红色经典的固有印象,以至于人们在接受新主题、新形象、新情节的过程中产生了难免的阵痛。尤其2004年的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版本,一经播出就引起许多争议,以至于后来开始专门制定了相关政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