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曾是日军特工,先后被国民党和共产党判刑,结果两次都逃出牢狱

0
分享至

在老戚为时六年的特工生涯中,破获日军内部偷盗等大大小小的案子无数,而死在老戚和他弟兄们手中的鬼子,至少有一个排。

抗战胜利后,有人调侃过老戚:“你好歹也算为中国的抗日出过一份力哩!”

他淡淡一笑答道:“出什么力啊?像我这样一边拿鬼子的金票,一边帮他们杀自己人,这种好事有几个人能遇到啊?只能算我的运气比别人好。”

至于他一个中国人,是怎么当上日军宪兵特工队组长的,可点击蓝字阅读:

然而,就像鬼子成天祈祷“武运长久”而好景不长一样,老戚的好运也没维持几年。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老戚他们这支特工队在鬼子投降后也被解散。

解散那天,日军宪兵司令特地面见了特工队全体成员,对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并立正低头致意,此外,还给每人发了一笔遣散费。

1946年初,老戚以“资敌”罪(注:他够不上汉奸资格),被江苏高等法院判刑四年,关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

大约过了七八个月,有天江苏高等法院来了个推事(法官),向老戚宣读了一纸改判通知,大意是:

该犯虽跻身敌特机构数年,但其侦捕处理对象主要是日军内部成员,并无直接加害我民族百姓之具体罪行,且在办案过程中,能尽其所力对涉案的中方百姓实施宽纵,免遭杀害。

经复审,确认原判量刑过重,兹决定自即日起余刑减免,恢复自由。

老戚出狱后,由于战前在茶叶铺学过手艺,便在城南一带摆了个茶叶摊维持生计,一对双胞胎儿子同时进了位于南京石鼓路的军用被服厂,日子还说得过去。

然而不久,老戚老婆因病去世,后来他又找了个半边人搭伙度日。

1948年底,随着国共战事吃紧,国民党败局渐显,老戚儿子的军用被服厂决定迁往台湾。

按规定,被服厂职工的直系亲属可随同去台,谁知厂方核实随迁家属身份时,查到老戚在日寇侵华期间曾是日军宪兵司令部特工队成员,为此不准许随子赴台。

1948年深秋的一个下午,老戚和双胞胎儿子在下关轮船码头挥泪作别,从此再未见面。

回忆到这里,老戚特别伤感:“那天,我一直眼巴巴看着儿子登上兵舰,就在汽笛拉响快要开船那一刻,兄弟俩突然又沿跳板匆匆跑了下来,在我跟前双双跪下,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

一晃到了1950年,这年冬天全国正大力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运动刚开始,老戚即按政府公告,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彻底交代了当年在日军宪兵司令部当特工队组长的详细经过。

登记交代后,老戚一连好几个月倒也平安无事,到1951年春末,事情终于来了:

一天户籍警上门要老戚去一趟派出所,去后他即被送到娃娃桥看守所,只隔了一星期,被市军管会宣布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罪名是“汉奸反革命”。

老戚又一次走进了老虎桥监狱。这次,用他的话说是“心灰如死”了。

十八年,这是令人头皮发麻的漫长岁月,刚过半百的他,想想要到风烛残年才能结束铁窗生活,觉得真不如枪毙了来得痛快。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老天爷又一次眷顾了老戚:

就在服刑刚过半年时,上面突然来了两个军人提审他,除再次核实他的特工队经历外,重点盘问了他在药品失窃案中与那个“朋友”王先生之间的事。

老戚按先前交代过的内容又详细复述了一番,但这次来人对一些细节很重视,反复叮问了多遍。

大约隔了半个月,某天老虎桥监狱长把老戚叫到提审室,向他宣读了一份南京市军管会下达的改判通知。

这份通知不像上次国民党江苏高等法院那样啰嗦什么改判理由,只是简称原判过重,决定撤销原判,改为管制三年。

据老戚讲,当年他的那些同行大都判了重刑,能获改判的,仅他一人而已。

自然而然地,老戚联想到了他那位“朋友”,按正常推理,此时的王先生,应该是级别不低的高官了,极有可能是他在暗中拉了老戚一把。

关于老戚和王先生的故事,可点击阅读:

就这样,这位当年在日本宪兵司令部颇有名气的特工,竟然先后两次逃脱了大牢伺候。所不同者,第一次是国民党时代,第二次是共产党时代。

出狱后的老戚,回到原住处一看不觉呆了:原先的房子早已另住他人,原先同居的女人也不见了。

经过打听,老戚才了解到原委,原来他进老虎桥监狱后,女人听说老戚判了十八年,便把两间平房三文不值二文卖掉后,跟一个男的跑了。

无家可归的老戚只好去了派出所,并在那里一连借宿几天。

公安局一看不是事,很快通过民政局给他在白下路陈列馆(注:陈列馆是南京白下区有名的老街巷,现已拆并为长白街)找了间小屋安顿了下来。

此后,老戚又重操旧营生倒卖茶叶,去皖南泾县、黟县一带进货,回来分发给一些长年老用户,生意虽不大,糊口倒也不成问题。

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老戚就这样靠贩茶谋生。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各类政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打击“资本主义势力”的势头有增无减,但从没任何人来“关心”过这位有“走资”嫌疑的地下茶业经纪人。

当然,老戚也从没以无收入来源的孤寡老人身份,去找街道居委会讨过救济,用他的话叫“两不擦”。

这种少见的例外,使得老戚像阴沟里的耗子,在灭鼠高招不断的年代悄无声息地活了下来。

这其间,只是在1965年老戚所在街道搞“社教”时有过一点小插曲。

某日,“四清”工作队心血来潮,责令所有“四类分子”逐个去汇报思想,不知为什么,老戚也作为编外敌人位列其中。

常年被人忽视的老戚,知道自己底牌不硬,自然不敢怠慢,只得乖乖前往。不过麟出发前,出于专业本能,这位特工前辈专门精心打扮了一下。

当他进入工作队办公室后,正好是位女队长问话,一看眼前这个浑身臭烘烘、佝偻着背又黑又矮的瘦老头时,女队长不由皱眉捂住了鼻子。

老戚刚从干瘪的嘴中含糊不清地吐出几个字,那女队长立即连连挥手:“行了行了,走吧走吧,该干嘛干嘛去!”

老戚一听赶忙点头哈腰称是,人刚转身,女队长又补了一句:“下次不用再来了!”

从此,工作队再没找过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熔岩往事 incentive-icons
熔岩往事
大历史中的小人物故事
229文章数 1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