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7年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表达了其王业不偏安的决心,起兵开始北伐。随后诸葛亮屯兵汉中,进驻汉中的诸葛亮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策反”在七年前投靠曹魏的降将孟达。由于孟达与李严交好,诸葛亮就将此事交由李严全权负责。应该说,在李严“引诱”之下,孟达决定投降西蜀。
当初,孟达投靠曹丕之后,立即被曹丕任命为建武将军,又把房陵、上庸、西城3郡合为新城郡,以孟达领新城太守,假节,封平阳侯。孟达作为一名降将能够受到如此重用,一是曹丕确实喜欢孟达,第二就是曹丕想利用孟达做一个标杆和广告,借以吸引更多的西蜀官员投降。
实际上,孟达并没有得到信任。司马懿就曾经对曹丕说过,孟达此人绝不可信,但曹丕对孟达依旧是信任有加。而在曹丕驾崩以后,孟达在曹魏的地位就彻底地一落千丈。大不如前,诸葛亮的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的。孟达几经考虑决定投降西蜀。
新城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孟达当时不仅向西蜀暗送秋波,也和东吴的陆逊多有往来,但陆逊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诸葛亮,得知这一消息的诸葛亮对此是十分反感。对于孟达这种投机行为和两面三刀的小人嘴脸也是恼怒异常,但此时情况特殊,诸葛亮又不能翻脸。
于是诸葛亮一方面继续保持同孟达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弃蜀投魏的魏兴太守申仪和孟达不和这一点,派手下一个叫郭模的人到申仪处诈降,并有意泄露了此事。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孟达尽早起兵,二来即便失败了,也可以牵制曹魏兵力,给自己北伐赢得时间与空间。
而孟达和西蜀经过几次秘密接洽之后,双方彼此也都感受到了“诚意”。诸葛亮也数次写信表示支持。魏兴太守申仪果然中计,他多次秘密向朝廷告发孟达与蜀汉暗中勾结,意图谋反,曹睿自然不敢怠慢,让骠骑将军司马懿处理此事,司马懿接旨之后,立即派人秘密调查,并且要求孟达进洛阳解释清楚。孟达心虚,又加上得知郭模泄密,就更加不敢进京,也愈发倾向于举事降蜀了。而且加紧了投降造反的计划。
而司马懿在得到魏兴太守申仪密报之后,立即给孟达去信表达诚意,信中说:“将军当初弃刘备而前来投奔,托身于国家(曹魏),此志诚之心感天动地,国家也将守护边疆要地的重任委任给将军,并且把经略西南,攻略蜀汉的事由你来全权处理决定,对将军可谓是心贯白日,坦诚相待。
蜀地的人脑子笨,都对将军叛蜀的事切齿痛恨。诸葛亮想要以你为突破口,只是苦于没有办法罢了。那个郭模所说的事情,无非就是挑拨离间而已,如此大的事诸葛亮岂会轻易泄露,随便想想就知道是假的”。
这一“稳军计”果然产生了效果,孟达收到司马懿的信后大喜,又开始犹豫不决,动摇要不要马上起兵举事叛魏投蜀。他不是没有想到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因为孟达知道,就算司马懿起兵,也得经过洛阳的曹叡同意,一来一回没有一个月根本完不成,而此时孟达完全有充裕的时间起兵。
诸葛亮却已经预计到了司马懿必然会快速起兵,于是诸葛亮写信告诫孟达要加紧防范。孟达则回信给诸葛亮:“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司马懿虽然督荆,扬州诸军事,但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司马懿一定要上表给天子的。这来回路程,最少也得一个月,等到那时我的城池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我驻扎的地形水深山险,司马懿必定不会亲自来犯险,其他部将来的话,那根本不足为患”。
而司马懿这边边用书信稳住孟达的同时,那边司马懿则派人向中央朝廷通报,并且不等曹叡的答复,亲自率军暗中急速向新城进发,有人建议司马懿最好先观察孟达的下一步行动,再做决策,司马懿回答说:“孟达此人是个毫无信义可言的人,现在应该趁他犹豫不决,没有拿定主意的时候一举将他拿下”。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令所有部队采取急行军的形式,日夜兼程开赴新城,仅仅用了八天,大军就开赴到了新城城下。孟达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大惊失色。于是孟达一方面据城死守,一方面向诸葛亮和陆逊求救。
吴、蜀得知司马懿率军到达新城后,分别派出援兵前去救援孟达,被司马懿部属兵力拦阻在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这其中就包括魏兴太守申仪,前去阻断了蜀国援军的道路,使蜀军的援军无法到达。
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日夜不停地开始攻城。一边进行围城战,司马懿一边暗中送信给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言说只追究孟达反叛的罪责,其他人一律赦免,在司马懿攻城第16天之后,邓贤和李辅偷偷打开城门投降。随即孟达被司马懿斩首,魏兴太守申仪惊惧之下被擒送往洛阳。
应该说司马懿这场闪击战打的是真漂亮,先是迷糊敌人,随后暗中急行军,一击致命擒拿叛将,此战也算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首交手。双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诸葛亮当时就没有看好孟达的投降,他希望的是孟达能够拖住司马懿一段时间。
给他北伐赢得时间,但孟达从举事到败灭就24天就失败了,这是诸葛亮没有想到了,当时诸葛亮相距孟达约500里,孟达从举事到败灭就24天,当时孟达诸葛亮求救是不现实是的绘事情,诸葛亮的蜀军主力已在北伐的蜀道上,不可能半道而还。诸葛亮虽然派出援军但没有作用。
而司马懿能够在短时间里,就调动和集中优势兵力,急行军直抵城下,用了16天时间,就迫使城内李辅和邓贤等人反水开城。兵法里那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善用兵者能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被司马懿用的是炉火纯青。的确是善用兵者。
司马懿是文官出身,但却能领兵作战,可谓是奇才了,司马懿以用兵奇巧诡诈著称,下手毒辣一击致命,司马懿一生独自领兵作战十一次,总战绩是八胜两平一负,其中的两平一负都是跟诸葛亮的,这是正史的明确记载。
作为三国时期最有名的两大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没有与诸葛亮实在是有太多的话题了。二人能力之高,功勋之高,在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但性格和本性却又截然不同,诸葛亮德才兼备,司马懿奸诈无比。关键是二人彼此还互为手。算是给历史留下了最光彩的一页。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