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奥斯卡,好无聊

0
分享至

第96届奥斯卡结束了,没有惊喜,没有爆冷,没有意外,一切都是人们早就预想到的样子。

《奥本海默》无疑是颁奖礼上最大的赢家,13提7中,其中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佳男配四项重要大奖,几乎横扫了奥斯卡所有重要奖项。而去年刮起“芭比海默”票房风暴的另一个主角《芭比》,只摘得一个不痛不痒的最佳原创歌曲奖,除此之外,颗粒无收。

另外,艾玛·斯通再次成为奥斯卡影后,35岁两封影后让她成为全场焦点;《音乐大师》《花月杀手》《过往人生》惨淡陪跑,没有一个奖项入账;《留校联盟》《美国小说》《坠落的审判》分别拿了最佳女配、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剧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哥斯拉-1.0》成为全场唯二算得上意外的意外,分别打败《蜘蛛侠:纵横宇宙》和《AI创世者》拿下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视觉效果。

之所以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是因为奥斯卡之前的各大颁奖礼,早已“剧透”了一切。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评论家选择奖、美国各工会奖四大风向标已经帮奥斯卡把标准答案写好,获奖名单几乎没有出入。

这种平淡与无趣意味着好莱坞正在重回保守与谨慎,面对去年的新思潮冲击和产业危机,奥斯卡选择小心地退回到安全区,按照既定的学院派风格挑选适合的作品予以嘉奖。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前不久第74届柏林电影节刚刚落下帷幕,政治因素裹挟着金熊奖正在狂奔,场外话题掩过了作品本身。

如今的世界级奖项好像正在驶向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保守,一条激进。然而,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颁奖礼对于电影本身的讨论正在慢慢减弱。正确成为了质量的前提,安全变成了奖项的基准,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创作力的缺乏让一切雪上加霜。

奥斯卡重回保守

早在今年奥斯卡提名的时候,争议就开始了。

《奥本海默》得到13项提名,其中有不少重量级大奖,但是《芭比》的8项提名中,只有最佳影片和最佳男配两个重量级大奖,电影的核心人物格蕾塔·葛韦格和玛格特·罗比并没有提名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奖也变成了最佳改编剧本奖。

提名一出,引起外界大范围的热议愤慨,一部讲述女性觉醒意识的电影,女性创作者却没有得到提名,这也形成了一种影片内容与现实之间的互文。男主演瑞恩·高斯林公开表示抗议,“没有芭比就没有肯,没有格雷塔·葛韦格和玛格特·罗比就没有《芭比》,她们是这部创造了历史、为全球观众所庆祝的电影最大的原因。”

这种不满让好莱坞长期以来的“表面正确”浮出水面,好莱坞对于女性作品的支持与认可并没有如想象中进步,反而正在进入倒退阶段。根据南加州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023年票房前100的电影只有30%由女性主演或联合主演,这是十年来最低比例,较2022年下降了44%。在原本严峻的创作环境下,女性创作者的境遇一如《芭比》再次走到边缘。

在喧嚷的外界评论中,《好莱坞报道》分析了整个事件背后行业危机——在简单的性别角度之外,无意识偏见仍旧持续干扰着观众们去关注白人以外的作品,多元化议题也被掩盖了。比如,《过往人生》的主演格蕾塔·李同样没有获得提名,有网友讽刺道,“《瞬息全宇宙》横扫各大奖项之后,学院派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亚裔任务’已经完成了?”

但明明就在前几年,奥斯卡还在展现自己锐意进取的一面。《寄生虫》成为第一部奥斯卡非英语片最佳影片,《健听女孩》成为奥斯卡第一部流媒体电影,杨紫琼成为奥斯卡史上首位亚裔影后。和更早期的《月光男孩》《水形物语》《绿皮书》对比,这些表现都让外界意识到它在开拓自己的刻板界限。只不过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一直强调多元化的奥斯卡实际并不如大众想象的那般进步,学院派仍旧恪守自己的评选规则。

《坠落的审判》导演茹斯汀·特里耶作为唯一入围最佳导演的女性导演,并没有在奥斯卡得到一如在戛纳的认可;《花月杀手》女主莉莉·格莱斯顿作为唯一入围最佳女主的少数群体,并没有破历史地成为奥斯卡史上第一位美国原住民影后。

这种偏见并不只是单纯体现在性别或种族议题上,也是对电影类型的固有偏见。在玛格特·罗比的一次对谈里,她也清楚预见一切。她曾提到喜剧更难拿奖,而奥斯卡对于喜剧片的偏见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从2012年的《伴娘》开始,外界就在抨击学院派对于喜剧的接纳太过固执,《大西洋月刊》曾评论道,只有伍迪·艾伦式知识分子文化讽刺喜剧,或者有些古怪喜剧元素的电影可以被接受,“这种偏见遗漏了许多制作精良、令人震撼的电影。”

十多年过去了,奥斯卡仍旧没有放下偏见,《Variety》评价道,“学院从来没有特别强烈的幽默感,通常更喜欢像《奥本海默》这样的‘严肃’电影,而不是像《芭比》这样的喜剧。”对于《芭比》,奥斯卡唯一能接受的或许只是瑞恩·高斯林在舞台上唱跳着《I‘m Just Ken》。

标准的奥斯卡

《今日美国》评价今年奥斯卡:“90%的典礼内容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年的任何颁奖典礼:温和的笑话、预期的获胜者、沉闷的演讲……”

奥斯卡的颁奖套路愈发明确之后,观众已经渐渐丧失了对它的兴趣,如今的奥斯卡已经连续几年收视垫底,不及巅峰期5500万观看人数的一半。然而,框套在既定标准答案之下的奖项揭晓环节,让颁奖礼失去了最基本的悬念,一切显得更加索然无味。

作为奥斯卡“前哨站”的四大颁奖礼,其获奖名单与今年的奥斯卡最终名单相差无几。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十项大奖的对比更为明显,重合率高达70%-90%。尤其是英国电影学院奖,有20个奖项与奥斯卡完全重合,而在去年仅有7项相同。

“前哨站”准确性的提升近一步减弱了奥斯卡带给观众的新鲜感,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好莱坞口味的趋同,让整个颁奖礼失去了题材多元化可能。

《奥本海默》斩获数奖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它既具备票房,又具备文化影响力。作为好莱坞将商业性和作者性平衡的最好的一位导演,诺兰对于《奥本海默》的打磨是值得认可的。他本人也在各个场合表示,《奥本海默》是自己的巅峰之作。

但即便如此,《奥本海默》的类型也显露了评奖维度上的局限性,“白人男性历史人物传记片”向来是学院派最爱的题材类型,《万物理论》《至暗时刻》《国王的演讲》的成功早已说明了一切,而恰在此时的诺兰奉献了一部符合学院派喜好的作品,这与之前的《敦刻尔克》或《盗梦空间》相比,更缺失了一定的创新性。

这种创新性在今年的提名作品里更是少之又少,《留校联盟》《音乐大师》《美国小说》这类典型的保守作品是今年最佳影片的竞争者,10部提名影片并没有展现出一种相互竞争的角逐感,《奥本海默》的实至名归里少了些更有信服力的竞争对手。

颁奖礼上,约翰·塞纳“裸体”登场,为的是致敬1974年的裸奔者——一个五十年前的玩笑。与其把一个不值一提的现场事故当成今年的致敬重点,奥斯卡倒不如致敬下三十年前的自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之间激烈竞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年”时至今日仍被反复怀念。

当奖项失去评选意义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柏林电影节,也经历了不少争议。场外各种时事政治事件,轮番成为电影节真正的主角。先是获奖者不断发表着政治立场,后来是黑客攻击电影节官网,发布的反犹内容。各种事件将柏林电影节推到了风口浪尖,电影本身的关注度不及以往。

欧洲三大电影节近些年大多都遇到了相似的境况,场外各种游行发言,让电影节更多成为一个大型政治秀。2022年,戛纳红毯上法国女权运动团体Les Colleuses手持黑烟,拉着女性死亡名单吸引观众注意。

作为承载着一定意识形态的电影,其不可避免是政见表达的主要渠道,尤其在目前充斥着各种思想冲突、战事冲突的环境下,作品都有着更多的表达欲望。然而,当电影节对政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电影本身的考量,选拔而出的作品信服力普遍在大大下降。近几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在《小丑》《寄生虫》之后,并没有拿出被广泛认可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有意识形态争议。

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可避免让电影等艺术形式被裹挟前进,各种态度之下的激进表达,其本质都是想要寻求安全,同样,对资本方来说,也在努力权衡寻求一种安全,而对他们而言的安全则是“保守地正确”。

好莱坞创作者们都意识到了这种保守带来的创作危机。前不久,《沙丘》系列的导演维伦纽瓦接受《IndieWire》采访时聊到,“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保守的时代,创造力受到限制,一切都跟华尔街有关,拯救电影的应该是自由和冒险。”

2023年的好莱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行业危机——在无法创造出当下的电影时,就只能选择反复咀嚼过去的素材。据《广播时报》报道,自1993年以来,续集和翻拍作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过去25年里增加了700%。

在内因外因的共谋之下,好莱坞的创作力在大幅下跌,观众兴趣大幅下降。2023年超过10亿美元的作品仅有两部,在疫情前,这一数字基本维持在5部以上。

如今的各种颁奖礼都丧失了其原本的意义,号称平衡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奥斯卡也无法做到平衡。奖的性质被弱化,只留下赏的庆祝。

今年的奥斯卡,83岁的阿尔·帕西诺为最佳影片颁奖时,没有开调节气氛的玩笑,没有挨个说出10个提名的影片,而是直接念出了《奥本海默》的名字。一种反套路的形式,像在表达一种疲惫:这场好莱坞的大型年会,如此无聊无趣,既然如此,那快开始你们的庆祝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1-0!女足世界杯奇迹:首次参赛小组第3出线+杀进决赛,创造历史

侃球熊弟
2025-11-06 07:15:39
何以承载百万用户信赖?华为乾崑智驾ADS进化论

何以承载百万用户信赖?华为乾崑智驾ADS进化论

汽车网评
2025-11-04 15:46:43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走吧自驾游
2025-11-05 18:04:38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闻多一度丨神二十推迟返回 空间碎片影响有多大?

新京报
2025-11-05 18:11:09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陈天宇
2025-11-06 00:59:26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无处不风景love
2025-11-06 10:08:19
比水贝黄金市场还热闹,深圳华强北有产品翻倍涨价!商户称“每天都在涨,后面可能更贵”,但不敢囤货

比水贝黄金市场还热闹,深圳华强北有产品翻倍涨价!商户称“每天都在涨,后面可能更贵”,但不敢囤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00:32:06
超230万人想看,预测票房160亿,《哪吒2》全冠地位不保了

超230万人想看,预测票房160亿,《哪吒2》全冠地位不保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5 18:19:17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国足选帅如同儿戏,足协说了不算惨遭打脸!不可抗的因素选邵佳一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11-05 19:46:13
耳光大赛曾有选手被击倒后脑出血去世,最高奖金8万美元 赵鸿刚被KO后戴墨镜接受采访:现在看人还是“重影”

耳光大赛曾有选手被击倒后脑出血去世,最高奖金8万美元 赵鸿刚被KO后戴墨镜接受采访:现在看人还是“重影”

鲁中晨报
2025-11-06 06:55:29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梅西隔空回击C罗:世界杯是终极成就!夺冠的感觉无法描述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6 09:44:22
翁帆女士受聘顶尖985大学

翁帆女士受聘顶尖985大学

双一流高校
2025-11-05 18:22:29
当山姆会员抵制阿里高管,他们在抵制什么?

当山姆会员抵制阿里高管,他们在抵制什么?

花儿街参考
2025-11-05 20:02:22
藏不住了!断供率3.7%引恐慌,中国银行紧急改报告删数据

藏不住了!断供率3.7%引恐慌,中国银行紧急改报告删数据

麦小柒
2025-11-05 20:41:11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英媒爆猛料!中国用ASML“落后”光刻机造出先进芯片,美方拦不住

金错刀
2025-11-05 12:08:15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麦杰逊
2025-11-05 12:52:35
导演汪俊也没想到,王家卫录音曝光后,自己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导演汪俊也没想到,王家卫录音曝光后,自己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5 17:27:39
因为AI热潮,史无前例的“电力牛市”已经到来,大佬们纷纷开始布局

因为AI热潮,史无前例的“电力牛市”已经到来,大佬们纷纷开始布局

爆角追踪
2025-11-05 16:15:19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2025-11-06 10:47:00
毒眸官方号 incentive-icons
毒眸官方号
看透娱乐,死磕真相
3304文章数 432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头条要闻

美最高法院就关税政策合法性展开辩论 美财长罕见出席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遮盖还能解锁 苹果:Face ID不用前置摄像头

房产要闻

江东,给你留「门」儿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