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个月看的书|2024.2

0
分享至

时隔一年,这个栏目回来了。

2月份看书10本

01 |浮与沉:尤金·史密斯传记

喜欢程度:8/10

作为纪实摄影师的尤金·史密斯,让他闻名的也许是他拍摄的二战专题、匹兹堡计划,以及揭露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环境污染的照片,关于后者,有一部电影《水俣病》,Johnny Depp饰演了尤金·史密斯。‍‍‍‍‍‍‍‍‍‍‍‍‍‍‍‍‍‍‍‍‍‍‍‍‍‍‍‍‍‍‍‍‍‍‍‍‍‍‍‍‍

但尤金·史密斯有另一面。如果你是一个爵士乐迷的话,想必看过他不少照片。我买这本书时,正是一眼看到了封面上的Thelonious Monk。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尤金·史密斯曾租下纽约第六大道的821号,那是一处阁楼,当年是很多爵士乐手下班之后出没的地方,其中不乏Thelonious Monk、Roland Kirk、Chick Corea、Roy Haynes、Lee Konitz等等鼎鼎大名的人物。在接下来这近十年里,尤金·史密斯不光是拍摄了几十万张照片,还留下了1700多卷,大概4500小时的录音。这些录音不光有爵士乐手们的演奏,还有一些怪诞的内容,比如连续八小时在阁楼里随机录下的声音,打电话、电视声、广播声、街道噪音、滴水声……尤金·史密斯近乎偏执地想要记录下周遭发生的一切。‍‍‍‍‍‍‍‍‍‍‍‍‍‍‍‍‍‍‍‍‍‍‍‍‍‍‍‍‍‍‍‍‍‍‍‍‍‍‍‍‍‍‍‍‍‍‍‍‍‍

他这个跨越了近十年的档案计划,直到其去世三十年后,才由后人汇编出了一本专著出版,《The Jazz Loft Project》。‍

镜头后的尤金·史密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本《浮与沉》说是传记,但采用的不是那种常见的线性叙述介绍尤金·史密斯的一生,而是通过讲述他的摄影项目,他所拍摄的人物对象的故事,以及作者查询资料以及探访旧址过程中的经历,用一种多重叙事的方式来呈现尤金·史密斯,所以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侦探小说一般精彩。

不过,尤金·史密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人物。

02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喜欢程度:9/10

实在喜欢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写作,从去年看的《狐狸》和《疼痛部》,到上个月看完的这本《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把这本书的书名说错,说成《无条件投降俱乐部》,也许我潜意识里是希望有这么一个俱乐部的存在。它的入会条件会像Bob Dylan的那句歌词所述,“When you got nothing, you got nothing to lose.”

这当然是个误读,包括它的指涉。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是真实存在的。1945年5月8日夜里24时,德国在这座建筑里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从1967年到1994年,这里一直是 "莫斯科中央武装部队博物馆 "的分馆,展出卫国战争中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的场景。从1995年5月开始,这里更名为德俄博物馆 (Museum Berlin-Karlshorst)。

而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笔下的流亡者们,包括她自己,是一个个流动的博物馆,其展品是经历与记忆,照片与物件,乃至编织的故事。

这本《无条件投降博物馆》,有着乌格雷西奇标志性的文体交织和碎片化写作,她有一种讲述一切的能力,将日常生活所见,牵连自己的记忆,化为一段段文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乌格雷西奇的文字互相之间没有关联。就在书的开头不久,她就提示读者,联系会根据自己的节奏显现出来,读者需要耐心。

也许在碎片化的年代,描述琐碎就是最合适的方式,其意义是如乌格雷西奇引用的一段纳博科夫的文字所说:

“文学创作的意义是描绘出普普通通的东西映照在仁慈的未来之镜中的样子;发现身边事物只有在遥远的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后人所分辨和欣赏的那种芬芳的柔情。到了那时,我们平淡而琐碎的日常本身都已变得精美而让人怀念。”

但千万不要把苦难浪漫化,尽管乌格雷西奇的文字是那么有诗意。

03 |A Field Guide To Getting Lost

喜欢程度:8/10

这本书写得好美。

有天我跟朋友说起这类书的好,但说着说着,我发现如果把那些文字用一种有条理有逻辑的方式归纳时,无法传递的实在太多。

比方说,这本书有四章都是以《The Blue of Distance》这个同样的名字作为章节名称,“blue”这个关键词其实也是我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另一个原因是书名里的“lost”。

第一个《The Blue of Distance》章节,归结起来说的是,蓝色是远方的颜色。拿远方的山来说,我们看它们就是朦胧的蓝,但到近处,会发现山并非蓝色,所以远方的蓝是一种无法拥有的蓝。而有些东西,也许就是该保持距离,让它们保持一种“lost”的状态,反而才不会失去。

你看,这么一说,干巴巴的。

再看这一章开头的原文:

“The world is blue at its edges and in its depths. This blue is the light that got lost. Light at the blue end of the spectrum does not travel the whole distance from the sun to us. It disperses among the molecules of the air, it scatters in water……deep water is full of this scattered light, the purer the water the deeper the blue. The sky is blue for the same reason……This light that does not touch us, does not travel the whole distance, the light that gets lost, gives us the beauty of the world, so much of which is in the color blue.””

“世界的边缘和深处是蓝色的。这种蓝是走失的光。光谱中蓝色一端的光无法从太阳走完到我们的整段距离。它消散在了空气分子之中,散射在了水里……深水中充满了这种散射光,水越纯净,蓝色就越深。天空是蓝色的,原因也是如此……这种没有触达我们的,没有走完全程的光,这种走失的光,给了我们世界的美,而这世上许多的美,都是在蓝色之中。”

是不是?总之Rebecca Solnit写得好美。

而且她的文字很温柔,但绝非没有力量。

04|闲谈,沉睡的访谈‍‍‍‍‍

喜欢程度:7/10

这本书是六本“法兰西文艺访谈录“中的其中一本,另外五本分别是布勒东、加缪、克洛岱尔、柯莱特、杜尚的访谈。‍‍‍‍‍‍‍‍‍‍‍‍‍

去年UCCA在北京和上海办了马蒂斯的展,配合这本书看还挺好的。‍‍‍‍‍‍‍‍

书是评论家库尔蒂翁和马蒂斯九次谈话的编录。马蒂斯评价同时代画家,以及谈论自己风格的那些内容比较好看。

比如他说塞尚并不是一位印象派画家,因为印象派画家每次都画出不同的画作,而塞尚,“一辈子画的都是同一张画。他从来没有画过阳光。他只画灰蒙蒙的天气。他总是寻求一成不变的东西。”看到这段话时,想想好像是那么回事,艺术流派是按照风格、理念、主张乃至地域等等给艺术家们贴上识别符,但落在每位艺术家身上,这些标签就有些笼统,不像马蒂斯评价塞尚那么准确,以及给人观看方式的启发。

马蒂斯谈论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他关于颜色的那些言论尤其精彩。在他看来,色彩是一种“力”。新印象派的画作往往由支配色构成,再由补色支撑,但马蒂斯寻求的是所有的色彩都要有同等的重要性,也因此,他的作品最终被引用了匀色绘画,最终甚至摈弃了绘画性。

用马蒂斯的话说,他已经不再先勾勒轮廓再填入颜色了,而是直接在色彩上素描,色彩不需迁移,于是就更为准确了。

想想他那些剪纸作品,恍然大悟。

05 |Strange Stars

喜欢程度:7/10

去年有个小工作,关于六、七十年代的太空探索与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想到以前买了这本《Strange Stars》,于是翻出来看。‍

当初买这本书,是跟David Bowie有关——有阵子看到David Bowie相关的书就想收一本,而这本书就是从Bowie说起,从《Space Oddity》到“Ziggy Stardust”,再到Bowie去世前最后一张专辑《Black Star》,不管是“汤姆上校”的形象,还是他塑造的外星来客形象,Bowie一生的创作都跟科幻有关。某种程度上,他不光是在讲述科幻,他也成为了科幻本身。

但Bowie只是这本书的一个代表。除了他,书里还讲到了Pink Floyd、Marc Bolan、Elton John、Hawkwind、King Crimson、Kraftwerk、Brian Eno、Sun Ra、Queen等人的音乐探索。

说起来七十年代科幻音乐的爆发,追溯起来是两大原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空竞争。美、苏两国的“太空竞争”从1955年延续到1975年,这二十年间有一些标志性事件,尤以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达到顶峰。

二、科幻文学自五十年代开始,逐渐从地摊文学变得更加严肃。雨果奖在1953年成立,星云奖1966年,这两个奖项是科幻文学蓬勃发展的催化剂。Bowie们,是被科幻文学浸染的一代。科幻文学和科幻音乐,除了讴歌人类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在思考科技发展黑暗的一面,以及反思人类中心主义。阿西莫夫的《童年的终结》,莱姆的《索拉里斯星》,乃至后来菲利普·K·迪克的许多作品,都在探讨硬币的两面。

Bowie的歌也是如此,当初《Space Oddity》曾被BBC选中要当作登月直播的音乐,“幸亏”后来发现,Bowie在歌里讲的是“汤姆上校”漂浮在太空中,回不了家的故事。于是最终找了Pink Floyd来直播现场,即兴演奏了一首《Moonhead》。

这些故事在这本书有一些,但大多数篇幅,还是在简单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品的来龙去脉,信息量倒是很足,可以对应着找歌来听。

‍‍‍‍‍‍‍‍‍

06 |反美阴谋

喜欢程度:7/10

罗斯这本书讲的一段架空历史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查尔斯·林德伯格,这位历史上首位完成不着陆飞行横跨大西洋的人,经历过长子被绑架撕票的惨剧,美国参加二战之前,尽管他从未公开表示支持纳粹德国,但他接受过德国荣誉勋章,反对美国和英国的干预,被认为是纳粹的同情者。后来,他在1941年辞去了在美国陆军和空军的职务。珍珠港事件之后,他曾以平民身份参加过战斗任务。二战结束后,他担任泛美航空和美国空军的顾问,直到1974年去世。

罗斯这本书里:说反犹的林德伯格在1940年击败罗斯福赢得了美国大选,自此之后,美国犹太人开始生活在了恐惧的阴影之中。罗斯的书不是全景式的描绘,而是通过叙述者的眼睛,讲述了一个犹太家庭的分崩离析。叙述者的堂兄,加入加拿大军队,前往欧洲作战,失去了一条腿,回来后成为了一个敲诈勒索者;叙述者的哥哥,参加了一个“美国化”的计划,讽刺地成为了一个蔑视犹太人的人;叙述者的姑姑,嫁给了一个拉比,成为了林德伯格的座上宾,还去了德国人的国宴,等于是自绝于家人……眼看着美国似乎要开始成为另一个二战前夕的德国。

事态后来以林德伯格一次飞行的失踪开始了转变。这之后,前总统罗斯福紧急参选,并当选总统。几个月后,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书里的历史又和真实历史汇聚到了一起。

罗斯真是敢写,这书细想下让人毛骨悚然,有时候历史的拐点事后看真像儿戏一般。想到那句话,作家不一定书写事实,作家书写真实。

07 |费尔迪杜凯

喜欢程度:7/10

这本书是“中欧四杰”之一贡布罗维奇的代表作(另三位是卡夫卡、罗伯特·穆齐尔和赫尔曼·布洛赫)。

书看到最后一页,发现写着:

全书至此结束,扔出一枚炸弹。 谁若去读它,谁就大大受骗!

当时心想:贡布罗维奇,真有你的!

起初看书的介绍,大致说的是,30岁的尤瑟夫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小,一位教授来访后,把他送去了一个学校,重新开始一个成长的过程……

听起来有点《本杰明·巴顿》的意思,但读着读着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它不是那种装腔作势地说透过小孩子的眼睛看成年人世界并以此得到慰藉的书。

尤瑟夫依然是成年人的头脑,只是套了个小孩子的皮囊。在他眼里,成年人之间有可以想见的心怀叵测,而那些孩子,也早早就在勾心斗角。包括他自己,也被卷入其中。

尤瑟夫开始了逃亡之旅,但在学校之外的世界,也同样充满了愚昧和欺骗……

贡布罗维奇这本《费尔迪杜凯》,表面是荒诞故事,我们跟着尤瑟夫疯疯癫癫穿越时空,但也许里子还是在讲“禁锢”。

08 |沉落者

喜欢程度:9/10

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书,我猜喜欢的人会喜欢死,不喜欢的可能拿起来看一会儿就头疼,而且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搞不好还是同样的。

比如说,他的书不光是有很多长句子,他还不分段,整本书从头到尾就是一段。物理上让你无法喘息。

再者,他的书常常会有一个死掉的天才人物,叙述者就围绕着这个死掉的人,以内心独白讲述他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的日子如何度过,为什么会死去,翻来覆去地剖析……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叙述者是在悼念死者,并且理性地梳理过去发生了什么,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叙述者并不可靠,喋喋不休,夸大言词,前后矛盾,甚至会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为自己开脱……

这本《沉落者》就是如此。天才人物是格伦·古尔德,举世闻名的钢琴家——当然,你不能把他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里的古尔德。叙述者和另一个朋友韦特海默曾跟古尔德一起师从于一位钢琴家。在意识到古尔德的天才之后,叙述者几乎立刻放弃了钢琴,后来开始写一本关于古尔德的书,他定期会毁掉这本书,然后重头再来;韦特海默的命运更曲折,起初他无法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弹钢琴,但最终还是卖掉钢琴,从事心理哲学,并且也开始写一本不断毁掉又重写的书,与此同时,他还把妹妹“绑”在身边。最后,妹妹离开了他,嫁给了一位富有的瑞士实业家。在得知古尔德因中风猝死之后,韦特海默为自己尚在人世感到羞愧,于是前往瑞士,在妹妹家附近上吊自杀。

到底为什么到了这个地步的,叙述者开始了他的讲述,或者说“表演”。

看伯恩哈德这本《沉落者》,一方面看叙述者“骂人”很过瘾,另一方面,会有一种解谜的乐趣,去发觉小说的结构,词句的形式,内容的讽刺,语言表像之下的感受。

但读者要退后一步。

09 |包法利夫人

喜欢程度:7/10

惭愧,这是我第一次看完这本福楼拜的经典——虽然我有好些喜欢的作家在提到对自己影响颇深的人时都会提到福楼拜——包括声称读过这本书100遍的纳博科夫。

说两个直接的感受:

一、完全没有我想象中旧小说的啰嗦;

二、跟敢爱敢恨的爱玛比起来,那些男的真是不堪。

10 |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

喜欢程度:8/10

这本书刚翻开就看到一段让我鼻头一酸的文字。

“我的外公杜芳耀,生于1930年,2013年6月8日清晨去世。他临终时,我在重庆。我的外婆温美芬,生于1928年,2018年12月21日晚间去世。她临终时,我在北京。等我赶回家,他们都已经变得不可拥抱,不可触及。死亡没有给予我们准备和告别的时间。”

多年之前,我的外公去世。当时我刚毕业,在广州工作。家人兴许是怕我路途遥远,或者是自身已被悲伤压垮,最后丧事之后,才告诉我外公不在了。每每想起,五味杂陈。

这本书收录了很多照片。吴为在外公外婆生前就给他们拍过照,在他们去世之后,整理旧物时,又拍摄了这些物件。

我很佩服她的勇敢,因为面对这些旧物,也是在被提醒两位老人已经不在的事实。

但也许这跟勇不勇敢没多大关系。

大家最近看了什么好看的书,
欢迎留言告诉我。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高中学历的骗子竟骗成了大学博导?江苏科技大学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18 08:27:03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北洋水师的甲午海上军演:虚张声势的花架子

尚曦读史
2025-11-18 06:29:02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火山诗话
2025-11-18 06:39:29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10连胜联盟首队!活塞大胜步行者列东部第一 杜伦31+15西卡29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0:44:50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其名下无房产

韩小娱
2025-11-18 10:13: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俞敏洪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员工称“只觉得讽刺”: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23:37:12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晚点LatePost
2025-11-14 22:51:48
广东一地结冰!

广东一地结冰!

深圳晚报
2025-11-18 12:36:38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上峰视点
2025-11-18 10:04:33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列车中途停站近5小时?12306回应

鲁中晨报
2025-11-18 10:12:17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两家中国公司投产2nm芯片!

新浪财经
2025-11-17 14:33:37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2025-11-18 13:23:00
阿富汗奸细
阿富汗奸细
不求有用,但求有趣。
980文章数 233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头条要闻

超市被员工偷到倒闭 收银员给1700元商品结账仅1元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2026高考缴费今日开启!详细操作步骤来了!(附缴费清单)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