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放牛老人摇身一变成了刑侦专家,他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白丁,却能侦破公安都束手无策的案件。
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神人”?他又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此人名叫马玉林,内蒙古赤峰人,出生于1906年。
那时候正值清末,大清内忧外患不断,百姓生活本就艰难,更何况马玉林还出生在了一个贫困的家庭。
小小年纪的他上不起学,只能早早去打工补贴家里。
马玉林从小就当放羊娃,像内蒙古那种地方,地广人稀,几十上百头羊只靠马玉林自己,难免会出现丢羊的情况。
一般羊丢了都得放羊娃赔,马玉林哪有这个钱,所以他只能去将羊找回来。
久而久之,他竟然总结了一套经验。
放羊的时候,马玉林无聊,就盯着羊蹄子留下的脚印,然后猜这是哪只羊留下的,时间一长,还真让他看出了些门道。
每只羊的脚印大小深浅不同,从这些信息里,就能大致判断出羊的重量和奔跑的方向。
羊要是丢了,找羊的时候他就用的这套方法,一找一个准,他的威名也很快就在周围传开了。
要是谁家丢了羊,就来找马玉林帮忙,马玉林也是个热心肠,大多数时候都能把羊给找回来。
这也算是马玉林的傍身之技,也是这个能力,让他在53岁的年纪,跻身公安机关,成为了一名刑侦人员。
那是1959年的春节晚上,正在家里休息的马玉林,忽然听见一阵敲门声。
他开门一看,门口站着几位穿警服的同志,说想请他帮个忙。
原来,就在不久前,这里的供销社遭了贼,丢失了好几百块钱和上千元的货物。
警方接到报案之后,立马来到了案发现场,盗贼早已不知所踪。
他们盘查了好久,除了发现俩脚印以外,没有发现什么别的线索。
这让警察同志无从下手,本来就是大过年的,出了这事大家谁心里都不舒服,况且那个年代的几百几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是不尽快破案,损失也是比较惨重的。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给警方提了一个建议:“我们这儿有个放羊的老汉,能凭借羊蹄印追踪丢失的羊,这不是有俩脚印吗?要不让他来看看?”
警方一开始以为这人在开玩笑,后来才知道,的确有这号人的存在。
现在什么办法都没有,总不能干等着,警方只好去请马玉林,就当是试一试了。
听完事情过程后,马玉林立马收拾了一下,和他们一起来到了供销社。
天色已晚,外面行人寥寥,路上的脚印也都已经看不清,只剩下屋里留下的凌乱的脚印,看样子,是两个人的。
这两双脚印显示一个人穿了鞋,另一个人没穿。
马玉林趴在地上左看右看,又拿手量了又量,好一会儿之后,他走出供销社,仔细地看着地面,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警方大致能猜到他可能是在找脚印,但真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因为外面的脚印早就没了,否则也用不着马玉林来了。
大家对马玉林的行为不明所以,但也没问,直到他拿起了一个树枝,在地上边走边画圈。
警方不解,他圈出来的地方明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要圈出来呢?
马玉林解释,自己刚刚在屋里观察了里面的脚印,通过那些脚印,他基本能判断这两人的走路姿势和一步能迈多远。
同时,他在外面发现了一个石子,上面湿下面干,显然就是被盗贼踢翻的。
他从门口的地方一路画圈,等到这个石子的地方,刚好也在圈里,而这些圈之间的距离也几乎都差不多。
可见马玉林的确有真本事,在场的刑警们也开始对他露出敬佩之色。
虽然外面的脚印已经不太明显,但并没有彻底消失。
马玉林凭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推测出了两人的逃跑路程,并画了出来。
直到一个地方后,马玉林直起身子,说俩盗贼在这儿分开了。
这里是一个村庄,马玉林怀疑俩人就是这个村里的人,他让警方把村里的男人都叫出来,尤其是一米七五以上的,让他们在自己面前走两步。
警方很快就将村里的男人都叫了出来,马玉林在自己面前铺了黄沙,让大家排队一个个走上去,他就在旁边看着。
当一个大约40岁的男人从黄沙上走过之后,马玉林忽然皱起了眉头,仔细看了又看,随后指着这个男人说:“就是他!穿鞋的那个盗贼!”
男人顿时一阵慌乱,警方当即控制住了他,没审问多久,男人就因为太紧张,什么都招了。
原来偷东西的人真的是他,另一个没穿鞋的是他的侄子。
这人是个惯犯,刚被释放出来就又手痒,带着侄子趁供销社没人去偷东西。
他们也到家没多久,偷出来的东西还藏在草堆里没敢往家拿,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抓住了。
这起案件破获之后,警察同志们对马玉林的本事彻底心服口服了。
这样一位身怀绝技的人,就让他淹没在人群里当个找牛羊的放羊倌,实在是太可惜了。
回去之后,当地警方就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并申请把马玉林招收进公安局来。
上级部门了解完情况后,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就这样,53岁的马玉林竟穿上了一身警服,成为了为民服务的警察同志。
大字不识的马玉林没想到自己此生还有这样的际遇,而在警队的他,为了不辜负警方和人民的信任,对足迹的研究也更加深刻。
他将自己这么多年靠足迹找牛羊的本事和经验总结了下来,并命名为“步伐追踪术”,对刑侦查案有非常大的帮助。
从此,马玉林就有了“中国刑侦足迹开创者”的称号。
凭这个本事,马玉林破获了不少案件,不管是找牛羊也好,抓凶手逃犯也罢,他都会尽力而为,只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中有件事比较出名,就是1972年北京海淀区的“闹鬼”事件。
事情发生于海淀区的一些大专院校或托儿所里,当夜深人静之时,这里总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据目击证人称,他们晚上有时候能看见“鬼”。
一开始警方不理解,后来才明白,他们看见的是一个脸上惨白,一遇到人就发出惨叫声的东西。
本来夜里就安静,突然遇见这样一个“东西”,想必不少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鬼”。
但警方坚决不信,不仅仅是因为不信鬼神之说,还因为每次这“鬼”把人吓跑之后,屋里总会丢各种各样的东西。
莫非“鬼”也喜欢人间的东西?
可想而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鬼,而是有人在装神弄鬼吓唬人,目的就是盗窃钱财。
警方派人去查案,但盗贼神出鬼没,往往都是案发之后,警方才赶到现场。
盗贼很谨慎,没留下什么关键线索,但却留下了脚印。
技术人员将现场的脚印采集了起来,并给内蒙古警方发电,请求派马玉林过来协助办案。
马玉林很快就赶到了北京,不久后,总参托儿所和工学院再次发生“闹鬼”事件。
警方和马玉林一起去了现场,和之前一样,两个地方都有东西丢了。
马玉林看完两个案发现场后,又看了技术人员从现场提取出来的脚印,加上之前的足迹,他断定这是两个人的足迹。
他还非常细致的说出了两个人的身形特征——
“年龄大概在二十三到二十五之间,身高一米七左右,这俩‘鬼’的身形很相似,很像两兄弟。”
根据马玉林的描述,警方在案发现场蹲守了好几天,终于在一天晚上发现了嫌疑人。
那俩人同骑一辆自行车,看上去鬼鬼祟祟的,警方跟了一段时间后,叫住了他们。
没想到俩人被吓一跳,直接从车上跳下来跑了。
马玉林被叫过来看逃跑那俩人的足迹,最后他断定,他俩就是那两只“鬼”。
确认凶手就好办多了,警方又经过几天的搜捕,终于在颐和园附近抓住了他俩。
这两个人果然是兄弟,还是外籍混血,长相和外国人很像,这个案子被破获后,马玉林的名声再次响彻京城。
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由于监控没有普及,想破案就只能从案发现场的细枝末节中寻找线索。
像马玉林这样,靠一双肉眼就能分辨足迹、查出凶手的天才并不多见,他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全靠多年的生活经验,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马玉林在职期间,尽职尽责,破获了大大小小无数案件,就连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都曾请他或将查到了足迹材料发给他,请他协助破案。
他的这套“步伐追踪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要是没有这么多年观察的细致入微,他也做不到这么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马玉林能够进入公安部门,是偶然中的必然,他这一身本身,也为我国刑侦技术中的步伐追踪做出了突出贡献。
晚年马玉林身体不好,但他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就算自己走不动,也要同事把他拉过去,这样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称赞。
1981年,75岁的马玉林病逝,“神眼”马玉林的一生结束了,但他的传奇仍在继续。
随着科技越来也发达,现在公安部门缉拿逃犯的技术也更加先进,但通过足迹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形特征,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刑侦手段。
马玉林作为中国步法追踪的开创者,在职业领域的名气很大,相信以后足迹鉴定方面的技术会更加完善,马玉林名字也会继续在业内流传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