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各地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如何干?解码31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 (上)

0
分享至



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各地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



日前,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落下帷幕,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也相继公布。经过梳理发现,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各地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在2023年取得了哪些成效?2024年又将开展哪些重要工作?一起来看↓↓↓

  • 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加快颠覆性技术培育发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向中关村示范区全域推广,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收入增长超过30%;怀柔科学城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16个科技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校城融合,研究型医院等一批项目建成启用;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270个。巩固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出台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支持政策,新设4支政府高精尖产业基金。

  • 深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共建成果孵化与中试基地。加快“六链五群”产业布局,“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着力打造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唱好京津“双城记”,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合作园区建设。

  • 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持续加大基础科学发展支持力度,保障在京国家实验室在轨运行和体系化发展,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重组。统筹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组建一批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靶向破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问题。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优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首都标准化战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大力引进国际科技组织和外资研发中心,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深入实施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压茬推出新的试点政策。统筹中关村“一区多园”发展,“一园一方案”推进分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强化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应用,提升未来科学城技术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环境,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更多科技成果落地。

  • 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实施战略科学家特殊引才计划,引进培养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卓越青年科学家和杰出青年人才。支持共建产学联动平台,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大力培养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等支持政策,更大力度保障各类科技企业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为各类人才提供各显其能的创新舞台。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电机、电池、电控、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6G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助力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国际科创中心策源功能加快凸显,上海光源二期、活细胞成像线站建成运行,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科学智能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元宇宙、区块链、高温超导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启动实施,7家高质量孵化器挂牌运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优化完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1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落地,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推出跨区域项目审批机制。

  •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

  • 支持和保障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高质量运行发展,推进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建设,推动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仪器设备、科技数据资源等向社会开放共享力度。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加强未来产业前瞻技术创新布局,大力发展自主可控核心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深入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技术要素估值定价机制,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配合推动科创板完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制度,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张江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功能提升,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深入实施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 加快引进一批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数链城市区块链、数据交易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打造10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

  • 全面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全力推进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

  • 全面落实中央政策措施,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开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安全发展等方面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全力推进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发展共同体。

  • 加速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推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碳谷绿湾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发展,培育集聚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集成电路、中医药、车联网、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超过1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4%、14.2%。

  • 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等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正式揭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筹建,中科曙光牵头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0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

  • 绿色创新产业园区启动建设,投运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电力双碳中心,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

  •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强化科技、人才、金融等配套服务和政策协同,做实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深化天开园与北京科教资源全面合作。用好北交所,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优质企业上市。积极争取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津举办,协同培育网络安全(信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群。

  • 推动各开发区提质升级、创新发展,加强服务支撑和要素保障,培育新动能、布局新赛道,持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发展能级,以“链”聚能厚植发展潜力。

  • 完善“一核两翼多点”发展布局,增强核心区策源带动作用,提高“两翼”和滨海高新区华苑片区等孵化转化产业化承载能力,推动“两翼”完善管理机制和增强实体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出台升级版支持政策,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市场化、专业化科创服务能力,引育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1500家,培育具有上市潜力的企业10家。设立50亿元天开九安海河海棠科创母基金,推动与央院央企合作设立基金,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天开园创业种子基金、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等作用,打造天开基金群,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 高标准重组元素有机化学等实验室,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突破20家,完善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促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提质增效,支持中科曙光、天津超算中心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成果筛选跟踪机制,拓展校企“握手”通道,发挥技术经理人发展促进会和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咨询委员会等各类科技服务主体作用,畅通科技成果在津转化通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出台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举措,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政府“定链”向市场“成链”转变,充分发挥产业联盟、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家联盟、校友会在建链强链中的融合作用,强化上下游供需合作、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完善“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对重点产业链探索政府负责同志和链主企业家共当链长,机制化开展政府与企业协同调度,做优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重大平台实现突破,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总体方案全部出台,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扎实推进。

  • 着力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启动“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和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完成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12个国家级科创平台,金凤实验室、国家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果显现,超级智能汽车平台、18兆瓦集成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实现突破,重庆造“天目一号”气象星座在轨组网运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45%。

  • 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招大引强行动,一体推进稳链强链、基础再造、能级跃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健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 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建强战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化“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建好“渝才荟”数字平台

  • 集中力量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科创核心承载区,争取国家实验室重庆基地建设,提质发展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有序建设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4个重庆实验室,加快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国家健康战略资源中心、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等项目,提质发展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重点高校建设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等5个重大专项和新能源、绿色低碳等8个重点专项,组织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深入推进“双倍增”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8500家和6万家。

  • 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先进制造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打造全市统一算力调度平台,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研发,建设开源社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领域深度植入渗透,拓展数字产业化新空间。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施“机器人+”行动,扩大“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启动5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新建5个未来工厂、10个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河南

  • 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长10.9%,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6%。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94家、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85家。新增上云企业3万家、智能工厂和车间186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上汽乘用车二期正式投产,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启动,龙芯中科中原总部基地建成投用。新一轮找矿行动实现重大突破。

  • 加快建设“三足鼎立”创新大格局。推动中原科技城聚能增效,推进中原量子谷建设,启动省科学院北龙湖创新基地建设,加快产出和转化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引进落地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10家。推动中原医学科学城架梁立柱,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南基地,谋划建设人体泛蛋白修饰组学等公共平台,吸引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物等头部企业入驻,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推动中原农谷蓄势突破,实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工程,支持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河南试验基地建设,开展一流种质资源库建设行动,建成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原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心,新引入种业龙头企业15家以上,构建种业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谋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努力使“两城一谷”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

  • 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实现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支持28个重点产业链盟会长单位发起设立产学研联合基金。新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000个。依托智慧岛体系加快构建科技企业孵化成长链条,在孵企业及团队实现倍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以上。

  • 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壮大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向下梳理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河北

  • 26家企业上榜全国民企研发投入500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预计增长10%。组建科技特派团入企服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牵头重组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2.1%。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并列全国第一,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

  • 推动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做大做强科技引导基金,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万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卫星导航、新材料等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钢铁、石化、食品等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加快钢铁行业产品向材料级方向转型,打造世界一流铁基新材料集群。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

  •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发展,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壮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发展,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山西

  •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7万亿元,增长5%。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 加大一体推进力度,提速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重组获批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4家省实验室,新认定22家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55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392家。实施科技重大专项20个,15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发明专利有效量2.9万件,增长24.9%。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93.9亿元。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2家单位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实施科技金融专项170项,举办银企对接会30场。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和科技创新。

  •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发挥串珠成链、集链成群、聚群成势规模效应,推进上下游企业高效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协同创新更加紧密、配套体系更加完备、要素支撑更加有效的产业生态。梯度培育“链主+链核+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消费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00亿元、1700亿元、1400亿元、1100亿元。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建设通航机场,组建发展通航机队,拓展应用场景,推动通航全产业链发展,加快通航示范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挖掘优势潜力,布局发展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支持发展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支持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开展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推动后稷实验室融入崖州湾实验室建设,建设3—5家省实验室,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2—3家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培育基地。实施2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100项以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选育赋能,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聚焦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发展,组建5—10家企业主导的高端创新平台。落实“晋创谷”发展“1+5”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太原先行区。推动大同与中关村科技园深化合作。开展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专利快速预审。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评价改革,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和“里程碑制”,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大市场!

  • 建设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发挥产业基金作用,用好“政府+链主企业+园区”招商模式,滚动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引导各开发区依托优势发展1—2个主导产业。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辽宁

  • 凝心聚力抓创新,科教潜能持续释放。加快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辽宁实验室,新建、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1家。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120个。“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新建省级中试基地14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55.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0.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05件。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十月稻田、微控飞轮实现我省“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3万家。营口市获评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市。高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进展。组建97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 聚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 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进重点实验室发展,加快建设辽宁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辽宁基地,支持先进光源、超大深部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建设。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沈抚科创园建设,打造沈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走廊。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工业软件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健全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以“高校院所+科技园区”方式共建创新园区,共建共享辽宁盘锦精细化工等中试基地和应用验证平台,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7%。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方面,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支持沈阳、大连深入开展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沈阳北方算谷、大连数谷,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 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行动,推进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高标准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配套园区、特色园区。高质量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全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要向高新突破,促进数控机床、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产品迭代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占比提高到27.5%;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要向下游延伸,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化工精细化率提高到48%;冶金新材料产业要向精深拓展,发展新一代汽车用钢、特种船舶用钢,提高菱镁精深加工水平,先进冶金新材料占比提高到28.5%;消费品工业要向优质特色发力,做强食品、纺织服装、包装、智能家居、特色轻工、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等产业,让“老底子”成为新支撑、“老名片”绽放新魅力!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吉林

  • 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推进,科研物质条件指数居全国第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11位,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长春国家自创区、农高区加快建设。长春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大安市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市)。一汽集团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吉林大学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率先完成重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创建科技经纪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技术攻关1123项、本省转化成果1800项,分别增长10.53%、49.38%。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3590户、7278户,增长15.36%、72%,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 围绕智慧农机、现代种业、卫星数据应用服务、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部署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标准创新。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进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推动汽车智能集成和半导体激光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挂牌,支持长春市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长白山实验室、三江实验室、吉光实验室,加强与国家创新平台对接合作。推动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提档升级。筹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究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设立企业科技研发专项,支持一汽、长客、吉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实施“科技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企业R&D投入引导计划。常态化组织向企业派驻“科创专员(科创副总)”,带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0家以上。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推动盘活高校院所存量专利。支持吉林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依托省科技创新研究院构建科技经纪人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省内转化3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实现翻番。

  • 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推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数字工厂、一汽解放高端中重卡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推进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开展汽车产业链全球招商和本地配套对接,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推动红旗品牌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上市,积极推广氢燃料汽车,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按照30%-50%渗透率,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累计建成充电桩6万个以上、换电站170座。全省汽车集群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800亿元,增长6%。扩大轨道交通整车优势,加快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标准地铁列车等新产品研制,谋划建设磁浮列车商业运行试验线。拓展延伸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碳纤维下游制品产业园,推动卖原丝向卖制品转变,全产业链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加快建设国家级疫苗、基因重组药物产业基地和抗体药物产业转移承载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药创制中心和生产中心,推进医药新材料、超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组人白蛋白、中药颗粒配方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光电产业,支持“长春光谷”建设,推进CMOS图像传感器、多光谱芯片、OLED薄膜封装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卫星制造及数据处理、无人机制造及低空服务产业,支持长光卫星等企业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卫星研发制造,支持“吉林一号”卫星加快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落实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未来实验室,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企业,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黑龙江

  • 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出台创新龙江建设意见和创新发展60条政策,省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同比增长20%。支持揭榜挂帅项目榜单32个,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试运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由7家增加到12家,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获批,新增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创建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营,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活动202场,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89项。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净增高新技术企业825家,增长22.9%。

  • 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智能农机、页岩油、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攻关项目70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进崖州湾等国家实验室区域基地和生物、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尽快落地建设。扎实推进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高水平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活动300次,转化科技成果600项。培育壮大科技型创新主体,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工程、临规企业科技赋能行动,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00家。

  •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示范引领,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省级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41个。推进哈尔滨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聚焦“智改数转网联”重点领域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实施千企技改专项行动,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20%。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哈尔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经济,依托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优势,推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合成生物等技术工程应用拓展,推进石药集团恩维生物制药等项目建设,打造哈兽研国际生物谷。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 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对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央企产业发展主力军作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加力打造汽车、现代玉米精深加工、中高端食品等支柱型产业集群,航空航天、电力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引领型产业集群,婴幼儿配方奶粉、石墨及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等特色型产业集群,支柱型、引领型、特色型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突破5600亿元、2300亿元、1000亿元。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注:本文整理自202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预赛-国足vs韩国首发:武磊替补!拜合拉木、谢文能、杨泽翔出战

世预赛-国足vs韩国首发:武磊替补!拜合拉木、谢文能、杨泽翔出战

直播吧
2024-06-11 17:26:49
俄媒:两名法公民图谋进入哈航天发射场,一人死亡

俄媒:两名法公民图谋进入哈航天发射场,一人死亡

参考消息
2024-06-11 17:16:06
笑死!南京公安被逼的改名了,评论区全是催他游长江的

笑死!南京公安被逼的改名了,评论区全是催他游长江的

皖声微言
2024-06-10 14:19:46
2015年男子让11个女友“共享”,还赚148万生2娃,坦言人累心不累

2015年男子让11个女友“共享”,还赚148万生2娃,坦言人累心不累

汉史趣闻
2024-06-11 11:26:20
来了!2024年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31省份居民养老金标准出炉

来了!2024年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31省份居民养老金标准出炉

天下纵览
2024-06-11 11:14:48
中纪委再打两“虎”!还有一“虎”被免职,一“虎”获刑十五年!

中纪委再打两“虎”!还有一“虎”被免职,一“虎”获刑十五年!

上观新闻
2024-06-11 14:10:44
越闹越大!戴日本必胜头巾女孩身份被曝,官方回应,胡锡进被骂惨

越闹越大!戴日本必胜头巾女孩身份被曝,官方回应,胡锡进被骂惨

吃鱼思故渊
2024-06-10 21:56:03
重磅消息!特朗普判决下来了,美大选翻天巨变,中方需早做准备

重磅消息!特朗普判决下来了,美大选翻天巨变,中方需早做准备

诉说人世间
2024-06-11 06:10:02
售价超224万元!法拉第未来:FF91交付第12辆车!贾跃亭:筹钱买零部件,力求每月交付1辆

售价超224万元!法拉第未来:FF91交付第12辆车!贾跃亭:筹钱买零部件,力求每月交付1辆

和讯网
2024-06-11 12:53:16
网传浙江家教800元/小时?指明要浙大的男生,每次8小时

网传浙江家教800元/小时?指明要浙大的男生,每次8小时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1 13:56:04
美军印太司令:如果再有中方军舰敢阻拦,美舰可不请示立即开火!

美军印太司令:如果再有中方军舰敢阻拦,美舰可不请示立即开火!

小lu侃侃而谈
2024-06-11 15:25:18
34岁鹿晗带货引热议,脸肿成“老嫂子”,网友:撞脸65岁刘雪华

34岁鹿晗带货引热议,脸肿成“老嫂子”,网友:撞脸65岁刘雪华

娱乐白名单
2024-06-10 14:04:38
国安部披露!一高校学生因负债累累,投靠境外间谍机关后,上演主动投案戏码,妄图逃避制裁

国安部披露!一高校学生因负债累累,投靠境外间谍机关后,上演主动投案戏码,妄图逃避制裁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1 10:44:50
悲剧!网传广东一别墅内两姐妹在泳池溺亡,当时家里正举办生日宴

悲剧!网传广东一别墅内两姐妹在泳池溺亡,当时家里正举办生日宴

火山诗话
2024-06-11 12:40:26
俄乌巴赫穆特杀红了眼,相互祭出大杀器对攻,俄黑海舰队再遭重创

俄乌巴赫穆特杀红了眼,相互祭出大杀器对攻,俄黑海舰队再遭重创

史政先锋
2024-06-10 21:49:26
世界一片哗然!美国公布最大铁证, 充分证明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

世界一片哗然!美国公布最大铁证, 充分证明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

星辰故事屋
2024-06-09 17:12:02
外交部: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

外交部:如果欧方一意孤行,中方绝不会坐视不管

新京报
2024-06-11 17:12:40
美国终于坦白了!即使将台海变为“地狱”,也绝不能让中国统一

美国终于坦白了!即使将台海变为“地狱”,也绝不能让中国统一

王子看台海
2024-06-11 13:55:53
茅台价格闪崩!经销商:周期下行刚开始

茅台价格闪崩!经销商:周期下行刚开始

易简财经
2024-06-11 18:17:41
江苏省省长,有新身份

江苏省省长,有新身份

上观新闻
2024-06-11 16:18:09
2024-06-11 19:34:44
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技术交易所官方账号
1027文章数 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珠宝店老板用百吨假黄金骗了200亿 前山东首富被坑惨

头条要闻

珠宝店老板用百吨假黄金骗了200亿 前山东首富被坑惨

体育要闻

侠和凯的差别,正如琼斯和霍乐迪

娱乐要闻

娄艺潇被曝新恋情,和男友甜蜜互动

财经要闻

中央定调!去库存,开始了!

科技要闻

苹果AI放大招,但中国用户或明年才能用上

汽车要闻

大家9纯电续航225km 超过5米2超混MPV开着也有劲

态度原创

健康
时尚
本地
手机
教育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美妆胶卷 | Burberry全新风衣气垫,全天候高能持妆。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来宝鸡过端午 体验不一样的节日风情

手机要闻

iPhone 15系列有五种充电上限了:永远不过充 大幅提升电池寿命

教育要闻

老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领学生成长,而你们太让家长伤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