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洪文在上海的旧居,棚户房早被改成公房,对面是当年上班的工厂

0
分享至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当着王洪文的面,宣读了中央对他隔离审查的决定,当时的王洪文突然尖叫起来,还挣脱了警卫员的手,要冲向几米外的叶剑英元帅,警卫局的战士眼疾手快,将王洪文按倒在地。

被捕的几人中,王洪文也是被监管最为严格的,在那一天之后,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了。



过去,王洪文有过一些经历,不然也很难给毛主席留下印象。

1968年的国庆节是王洪文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那会的他在毛主席眼中“种地、当兵、做工”样样都齐全了,不过王洪文的从政时间很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历,没有资历就代表着经验不足,使得别人很难从实际情况中了解他的品德。

其实,最开始毛主席对王洪文就是不放心的。



在十次代表大会筹备召开之前,毛主席还交代过让王洪文去读《刘盆子传》,王洪文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还特意去问了人,可对方又不好明说这是毛主席劝告他不要“扶不上墙”。

然而,王洪文根本不是这块料,他在去了北京之后,也很不习惯这里的行事规则,在给别人打电话聊天的时候,总是说“非常寂寞”,“有的时候一整天就是开会”。



待到周总理生病住院之后,毛主席便让王洪文主持一些日常工作,这段时间,毛主席也一直在观察他,也发现王洪文听命于江青。

当毛主席要批评江青时,周总理布置会议,王洪文却一拖再拖,就是不开,还是在毛主席的批准之下,邓小平才将那次政治局会议成功召开的。

王洪文的政治能力,也总是让毛主席失望。

有一次在接待一个国家总统时,理论上王洪文本该提前准备好一些资料,最起码要了解人家国家的情况,可外交部送到王洪文手中的材料他却看都不愿意看,到了接待的时候,他什么都谈不出。



那次会面中,王洪文的问题基本就那几个:你来中国吃得惯吗?住得惯吗?

外交部工作人员无奈,只好将这些记录送到毛主席那,毛主席看后也非常生气。

在王洪文身边工作过的萧木这样评价道:“他的经验能力与责任严重不符,且没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

而王洪文也根本得不到其他老干部的认可,后来毛主席还在向周总理和邓小平的谈话中提到:“王洪文政治上面不强,威望也不高。”



平日里,王洪文几乎是不读书、不看报,就连文件都让秘书廖祖康替他批阅,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休闲娱乐。

有一次,他还从部队弄来了吉普车,深更半夜带着人跑到郊外去打兔子,白天还得打野鸭子,他手上的猎枪都有不少。

就这样,在1975年 6月,王洪文根据毛主席的意见被调回上海和浙江工作,从当年7月初,北京的日常工作都是由邓小平主持了。

回到上海之后,王洪文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根据负责接待王洪文的工作人员何关明、朱友生等人的回忆,大概也能看出王洪文是如何“生活”的。

当时王洪文来到上海住了3个多月,一家子5口人都住在高级别墅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每天都点名要吃山珍海味,他只要想到什么就要吃什么,还要求别人必须要弄回来。

有一次,他要吃田螺,没有现成的,就要求当地农村的农民下水去摸;要吃小豆苗,就让生产队成员组织人去采摘。

由于他基本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他每天就想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充实”生活,诸如钓鱼、下棋、打牌、看电影这些他是一样都没有落下,在旁人的回忆中,王洪文能在一百天之内看完八十多部电影。



他有外出活动的时候也会找人提前安排,去了地方基本就是要喝酒,每到一处屡屡是酩酊大醉,让人看得很无奈。

在北京的时候,王洪文还得碍于毛主席的威严,可在上海,他就完全是肆无忌惮了。

不过由于他的脑袋上还有头衔,所以很多人都害怕他,那帮他身边的小兄弟也天天绕着他转,张口便是吹捧。

为了一己私利,他串通当时上海轻工业局的马振龙,为他巧取豪夺了照相机、气手枪、彩电等多种物品,无论是物品还是阿谀奉承,王洪文都是照单全收。



当年9月30日,上海定海路上有几辆小轿车停了下来,一行人走出轿车,在一座小屋外驻足。

王洪文看着小屋,还满怀深情地说:“这是一间值得怀念的小屋,真快,一转眼就9年过去了。”

那天晚上,王洪文其实刚出席了上海庆祝国庆的晚会,他余兴未尽,这才走到了上海国棉十七厂,而对面就是那座小屋。

这处房子破破烂烂,大小只有几十平米,四周也十分嘈杂,他和妻子崔根娣也在这里结了婚,当时夫妻俩人的生活环境也是相当艰难,王洪文心里有着不少想法,当时的崔根娣却觉得一切都是美满幸福,也没有提出过什么要求。



后来王洪文发迹了,他在上海也不会继续居住这处屋子了,这处小屋也就成了王洪文“回忆往昔”的地方。

身边那些人中不少都是投机取巧的人,王洪文才简单地说了两句,身边的“小兄弟”立即心领神会。

这些人也很快将这里保护起来,想着以后说不定还能衍生出一些新的价值。

而在不远处的上海国棉十七保卫科的办公室也是同样的景象:王洪文当年用过的办公桌还停留在原地,那把椅子也同样是当年的那把,就连文件柜、玻璃门下的选民证都是原样,上面还留着他的名字。



能造成这种景象,也是因为王洪文的一句:“这个办公室是有意义的,要保留下来。”

当年工作时,王洪文的表现也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每当厂子里来了外宾,王洪文就会将自己的头梳得锃光瓦亮,当外宾刚刚抵达,他便会迫不及待上去握手;外宾离去,他也会跑上去握一握,当时保卫科的科长都提醒过他:“保卫员的职责是保护外宾的安全,接待是厂领导的事情。”

不过,这些话都是王洪文听不进去的,他还做着“科长梦”,甚至拿了厂里的花布给自己做了衬衫,从这些事中也能看出,最初王洪文就一直力求升官,并将它当成自己的主要目标。



那间小屋和那个工厂,都是王洪文和妻子崔根娣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若王洪文真的“念旧”,那就很难理解他为何会选择主动抛弃一同生产、工作、生活过的妻子了。

那些年,王洪文还向妻子提出了离婚,理由也是冠冕堂皇,说是“为了她好”。

崔根娣是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事情的,可她又无法去改变丈夫的决定,只是对来者说:“你回去转告他,把孩子给我,我会答应离婚的,今后他去当官,我依旧做工,各走各的路。”



1976年,当王洪文再度回到北京后,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他生活上本来是有补贴的,但还是会让上海方面给他大量的钱财,每次动辄三五百,有的时候还会破千。

而跟着王洪文的那帮人来到北京后,他立即要人用车将他们接过来,一群人又凑在一起山珍海味,就连他手下的那些人,都会经常比较谁吃得更好,谁更受王洪文的信任。



廖祖康曾劝说过王洪文,拐弯抹角地让他收敛一些,可王洪文根本听不进去,在秘书的眼里,王洪文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谨慎,而且,王洪文知道毛主席已经不信任他了,只是他没有想到会有后来那么一天。

萧木其实也劝过王洪文,不要让他天天沉浸在吃喝、打兔子这些事情上,可王洪文却“深沉”地表示:“我有我的难处,我的很多工作没有办法开展,我的身份也不被认可。”



王洪文被抓捕后,他的食量依旧很大,这和他年轻、身体好有关。

时间一长,王洪文打心底里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每天的饭量就越来越少,终日心事重重的样子。

没想到,这个时候能来探望他的,依旧是崔根娣。

每年国庆节崔根娣都会带着孩子前来,这一天还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褪去了满身光环,王洪文才能百感交集,他每次都对妻子说很多的话,也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狱方工作人员也发现,每当崔根娣来之后,王洪文的心情都会好很多。

审问他的时候,王洪文的态度也变化得很快,他很担心被判处死刑,极力想要留住一条命,无论是交代什么,他总是把态度放得很好。

其实,其他3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些看不起王洪文,因为王洪文的心中并没有什么墨水,整天都想着吃喝玩乐,并不被他们特别重视。

王洪文很后悔没有听话,可说什么都晚了,他就抓紧时间将所有知道的问题全部交代出来,并且想方设法往别人身上推,好为自己开脱。



他对于别人的问题总是讲述得很细致,极力表现出要“悔过自新”的模样,不过,只要涉及他自己比较严重的问题,他就不肯交代了。

1981年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的审理,王洪文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这则消息传到他母亲耳朵里后,他的母亲也承受不住了,王洪文这里更加不知如何应对,他的刑期本来就很长,属于“一眼望不到头”,再说,他的阅历本来也就不够,因此情绪低落下去后就再也没有缓和过来。



无论狱方如何做工作,他就是无法被开导,终日长吁短叹。

从1985年,他患上了一种比较严重的肝病,最开始他自己都没有什么感觉,还是在监狱安排的体检中才发现的。

发现问题后,监狱方面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医院治疗,可他病得太重,身体已经进入了一种不可逆的状态。

1992年8月3日,王洪文在医院中病亡,时年58岁;8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条消息。

有关部门也为王洪文处理了后事,他的弟弟、妹妹、三个子女也给他送了行。



其实,从王洪文被逮捕的那一刻,一切就都已经结束了,他所能延续的,也只有生命本身了。

王洪文的老家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西新乡开源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他的文化水平一开始并不高,到17岁就去参军了,除了1958年回去过一趟之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王家住在村子的西面,他家里还是土房子,其他人家早已盖起了崭新的红砖大瓦房,扫一眼看过去,只有他家是破破烂烂的,而在王洪文被捕后,王家人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村里还有人跑来撵王家人,还有不少砖瓦木料被拉走了。



家中还有一个名叫王洪武的弟弟,在60多岁的时候还接受过采访。

当时王洪武的头发已经凌乱且花白了,脸上也布满了皱纹,他说:“哥哥的事情之后,家里就很少有外人来了,其实我对于他的了解很少,从他当兵离开家乡到死,我只见过他两面。”

且根据王洪武的讲述,在王洪文当兵之后,他的父亲一次都没有见过他,母亲也就见过一面。

一直到1980年,王洪武和弟弟妹妹才突然接到了通知,他们可以去北京探望王洪文了,兄妹4人这才收拾行李上路。



见到王洪文后,他们聊了4个小时,王洪文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他们好好劳动,还聊到被抓的过程:“当时他们没有带枪,只是说秘密开会,不让带警卫员,去了会场,就被抓起来了。”

然而,就连王洪文过去当大官的时候,他的兄妹也没有沾光,一直在长春的郊区当菜农,之后也一直从事着老本行,生活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上海的杨树浦路与定海路依旧很热闹,不过,王洪文当年居住过的房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最初,他在工厂工作时,房子有点类似于“棚户房”,70年代末开始,上海也进入了全新的建设阶段,王洪文所居住过的小屋也被拆除。

他们的房子也被改造成了七层高的公房,原来的痕迹几乎一点没有留下。



他们工作过的上海国棉十七厂也成为了一个4A级景区,这是上海目前留存下来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锯齿形厂房,如今,这也成为了集合购物、文化、创意、旅游我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时尚秀场。

中心外墙为清水红砖,作为旅游景点,这里看起来也十分具有特色,既保留了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又融入了诸多当代时尚的审美元素。

1500平米的多功能秀场还能同时容纳800名观众观看时装秀,逐渐成为了上海人接触、了解时尚的娱乐新天地。



揭开王洪文“工农兵”的伪装面目 报刊荟萃(上)

“文革”发迹前的王洪文(上) 霞飞 党史博采(纪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史明今
阅史明今
说历史讲历史,学历史
1259文章数 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

头条要闻

欧洲杯:西班牙1-0意大利提前出线

体育要闻

千夫所指的关系户 成了拯救葡萄牙的英雄

娱乐要闻

叶舒华参加柯震东生日聚会,五毒俱全

财经要闻

楼市新“王炸”!释放何信号?

科技要闻

小米SU7流量泼天,富贵却被蔚来接住了

汽车要闻

售价11.79-14.39万元 新一代哈弗H6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艺术
数码
教育

家居要闻

自然开放 实现灵动可变空间

手机要闻

6100mAh!一加「冰川电池」发布/微信与鸿蒙系统将谈拢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机械革命极光 X 外观曝光:屏幕“大下巴”消失,性价比之作

教育要闻

学霸的题目,当然要学霸来做了!学渣挤眉弄眼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