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章的告白
我憎恨,一切无耻者的背叛行为。
鄙视着,所有混混们的无所作为。
我厌倦,为欺世盗名者贴金抹粉。
感叹着,曾经辉煌过的光荣贬值。
我多么希望,能像人们一样,永远依伴着真心爱人。
紧贴他的胸膛,仰视他那坚毅的目光、专注的神情、真情的笑容、苍桑的面庞。
我愿永远与英雄同在。
在平凡与伟大的交融中,在壮烈与无名的交响中,维系着与英雄的婚姻,延续出真正光荣的子孙。
2005年2月广西鹿寨县四排乡训练基地
永恒的怀念
谨以此诗,献给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战友,并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三十周年。
岁月编织的皱纹,拥抱着霜染的骄傲,让不再青春的目光,垂向曾经战火洗礼的胸膛。
闪耀着荣光的勋章,密封了惨烈的激战,即使到了宁静遥远的地方,也在回荡血与火的交响。
日月磨砺的思绪,经不住记忆的诱惑,总是在一个不能忘怀的时刻,回放出生死牵手的战场。
誓师出征的烈酒,沸腾了将士一腔热血,也沸腾了鏖战前的铿锵誓言,燃烧起冲锋陷阵的渴望。
军号还没有吹响,炮火已撕开二月的夜幕,硝烟飘荡向十七日的朝阳。
战斗忘记了距离,仿佛时间也已经伤亡。
决战的号令,在炮火间传递,枪声响起的地方,聚焦着铁血行动的唯一方向。
胜利的集结号,在三月十六日吹响。
凯旋中的队列,少了许多朝夕相处的“老枪”。
向前倒下的青春,凋谢了生命的夏花,似秋叶般壮美地飘落。
英雄式的光荣出列,将不朽的名字与忠诚,永远镌刻在红石岩的南疆。
远去的容颜,已经永久地远去,但壮烈的牺牲怎能遗忘?
战友的怀念,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
血染的风采,依然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
2009年2月17日湖南省岳阳军分区
心走边关
中越边境广西段长约637公里,沿边多险关要塞, 素有“三关五十八卡六十四隘”之称,至今仍存金鸡山炮台、大小连城、龙邦关“十二道门”等古边塞工事傲视南天,而以镇南关易名为友谊关的地方,更因其关山险峻和黑旗军抗法“镇南关大捷”远近闻名。
1979年阳春,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我参加了那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1-1984年,在延续的边境战火中,我参加了边境炮击与夺占要点作战。1993年,为了国家战略发展,我参加了边境排雷作战行动。11年的南疆边关情,没有因为13年的阔别而有所淡化,我心一直萦绕边关。于是,有了退休后的初秋重走南疆边关路的经历。
友谊关、龙邦关、靠矛山、庭毫山的国界碑旁,我留下了亲吻边关红土地的足迹。金鸡山、靠矛山、庭毫山的阵地上,我眺望了当年血火鏖战的战场。凭祥南山、匠止和靖西烈士陵园里,我祭典了长眠于南疆边关的英烈。一路心情跌宕起伏,感概万千。
驾起秋季的湘风,越过北回归线,飞向——梦萦的边关,奔驰出仄野秀色。
心愫,在喀斯特地貌中跌宕,时而葱绿,时而荒芜。
脚步,穿越厚重的时空,急切地扑吻曾经血染的焦土,一尺一寸地回放,岁月湮灭的战斗足迹。
藤蔓,从无路的丛林牵扯出思绪,用茅草锋利的齿,在重逢的手臂咬出久别的念怨,留下浅痛的齿痕。
国境,远离了刺眼的硝烟,却依然在斑驳的工事内,留下警觉地窥探。
古炮台远望的视野,一片陌生的恬静。
呼吸,向山顶冲击时急促,但手中已没有准备射击的枪,速度也已随着年龄一起老去。
阵地周边,摇曳起血沃的荒草,簇拥着刚毅的界碑,让生命描红的国名,铸上永不消逝的编号,宣示出领土主权的神圣尊严。
泪水,不知觉中溢满眼眶,步伐迈向沉重。
与列队的英灵凝视,肃穆的崇敬,苍白了所有语言。
暮色中,群山的头垂向烈士墓前,心在哀思中震颤。
脊梁,为何能挺起世纪雄风?
边关,何以在崇山峻岭雄峙?
阳之骄者,洒血时,以魂魄给出了答案!
夜月里,一声叹息:
边关,你有多少
——国人不该淡忘的记忆?!
2010年8月30日湖南省岳阳军分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