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又在高喊拼经济,拼经济用什么拼?政策有力量扭转经济形势吗?
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用统计局的解释就是“内生力”不足,说得朴素点就是老百姓的口袋里缺钱。
老百姓为什么缺钱?
大多数人会说是资本太贪婪,残酷剥削与压榨了广大的劳动者,这个回答一定是错的,不管他的出发点多么正确。因为实际的情况是,民企与国企的劳动者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真的民企垮了,把就业通通压给国企,国企的待遇马上会打回到四十年前的水平,不会更好。
分配是一盘很大的棋,要从宏观上看。
在财政、企业与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中,财政收取的越少,企业收取的就越多,但这不意味着个人也会收取的越多;相反,财政收取的越多,企业收取的就越少,个人毫无悬念地不会收取的越多。
那么,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是后一种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比,中国的财政收的偏多,企业税率过高,这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外企来了会有一些税收优惠,国企亏损了也会有财政补贴,东三省每年的补贴是万亿级的;而民企这一块,2016年实行营改增后,剥去了企业税收中里子与面子的关系,实际纳税额是大幅增长,而民企在高税率的重压下,逐渐掏空了数十年的家底,已经没多少赚钱的效应,实际上很多都是僵尸企业。
财政不仅仅是税率高,拿走了企业效益的大头,平均占比在65%以上,而且,也挤占了老百姓的收入,这就是土地财政。
怎么理解这个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香港取来的经,中国是土地全民所有制国家,是土地资源唯一的提供者,拥有土地的定价权,将土地做价给房地产开发商,收入巨大的土地出让金,这笔巨大的土地出让金又转换成综合成本的一部分,将价格做进房价中,约占房价的6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收入不高,房价却非常的高的根本原因,与炒房团没有太大的关系。
也就是说,土地财政的实行,财政不仅仅通过税收分到了蛋糕的大头,而且,由于支出太大,又在税外收取了占地方收入一半以上的土地出让金,这笔土地出让金,最后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是用老百姓的六个口袋支撑起来的。所以,在财富的分配关系中,财政占比不是大,而是太大了。
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看看全年的数据就知道了,管你GDP是多少,民企的利润率一直在大幅下降,财政的税收一直在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趴上地板上不动了。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原:分配不平衡。
在财政与民生的两头,中间夹了一个过街老鼠,这就是企业。
特别是民企,因为,老百姓的第一次分配收入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果财政降低税率,企业就会提高老百姓的第一次分配收入吗?
在企业与个人的分配关系中,不存在指令性因素,也不存在道德审判,一切由市场的无形之手决定。什么情况下企业一定会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是在资本与资本的竞争关系中,而不是在资本与劳动的竞争关系中;老板的对手不是员工,是老板;员工的对手也不是老板,是可以替代你的员工。
当市场中资本涌入时,提高了对劳动的需求,市场整体的工薪水平就一定会提高,反之,就会维持在最低生活水准,你爱干不干。
今年大家的工资提高了没有?是否能超过通胀率?是否能达到曾经提出来过的每年平均12%的增速?如果不能,说明市场在衰退。与此相关的景象,是富士康们,正在退出中国,民间资本的增速从2012年起一路向下。资本在流失,指望企业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机会不大。
但是,既然当下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那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只能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否则拼经济就是一句废话。
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地方财政的分配既然占了收益的大头,那就有责任提高老百姓的第二次分配收入,实行免费医疗、教育、养老;让老百姓从三座大山中解放出来,内生力自然出来了,消费不用刺激也上来了。
第二,降低企业税率,让企业有赚钱效应,这是经济繁荣之道,让民间投资活跃起来,释放出藏于民营的巨大的资产。任何体制,任何时代,长期实行高税制,都难有可持续性,历史已经证明了无数个轮回了。
第三,从理论到政策上全面清道,让中国市场成为资本的洼地,从而推高老百姓的每一次分配收入。
经济怎么拼?
在政策,在方向,在分配的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