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门槛、年龄不超过35岁是唯一"硬指标",推出仅三年却成为上海竞争最激烈的青年选拔计划——今天,第三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简称"上海U35")颁奖典礼在科学会堂举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大领域评选出的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创人才及15位提名奖获得者闪耀亮相。
这群经过院士专家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有着各不相同的"优秀":有人从小就是学霸,有人到高中才"开窍";有人幽默风趣,有人严谨较真;有人还是单身、有人已有"二娃"……如果一定要从他们身上找一个"最大公约数",那么在刚刚踏上科研之路的学生时代碰到一位好导师,则是他们坚定理想、优秀"出圈"的关键。
导师三顾茅庐:"你就是那个对的人"
"徐老师,诺奖实验室都还没做出来的课题,我能行吗?"
"我想了很久很久,你就是那个对的人。"
"这话您跟多少人说过?"
"我保证你是最后一个。"
这段堪比相声的对话,发生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最年轻的PI(独立课题组长)段佳和她的导师徐华强身上。28岁的段佳是上海U35推出三年来最年轻的入选者,她的研究方向是G蛋白偶联受体,该领域曾获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G蛋白偶联受体是当下最主流的药物靶标,约1/3的临床药物作用于这一靶点,但至今能够成为药物靶点的G蛋白偶联受体不足15%,全球许多顶尖科研团队都在尝试从中找到更多"潜力G",徐华强课题组就是其中之一。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如何调控受体信号转导是领域内一个遗留的最关键科学问题,徐华强课题组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死磕了近十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PI段佳。 照片由本人提供
当徐华强找到段佳,希望她接过这支接力棒时,她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毕竟这个时候,距离她博士毕业只剩半年。为此,徐华强前后找段佳聊了三次,可谓"三顾茅庐"。看着导师满脸的诚意和坚定,段佳最终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因为这个课题,段佳博士毕业后继续留在徐华强实验室做助理研究员。之后的8个月,她如同走在迷宫里一直碰壁。
段佳从小就是个"碰哭精",每当她感到焦虑、迷茫时,她就会跑到导师办公室,往往说着说着,段佳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是她释放压力的方式。"徐老师对我来说如师如友亦如父,他总是会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鼓励我,帮我出主意。"她说。
科研的惊喜往往就在多挥一下铁锹之后。2021年9月,段佳的小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她作为第一作者的第一篇文章。截至目前,她已经发表了9篇论文,其中3篇发表在《自然》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她连破三级,让她从助理研究员直接升级成为课题组长(PI)。在考虑究竟是独立出来做PI还是留在导师实验室继续攻读博士后时,段佳其实有过犹豫,这时徐华强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又对她的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说:"成为课题组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你还年轻,有充足的试错机会。"
"现在年轻人的机会比以前多了许多。"段佳说,接下来,她想要做论文的后半段工作——去研究如何将她发现的机理应用于药物研发。
"干得不错"支撑他度过艰难时刻
去年刚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今年又斩获上海U35,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张智涛的科研之路可谓惊喜连连。他的研究方向是柔性高分子发光材料,可用于构建下一代柔性、可拉伸、高分辨率的电子皮肤发光显示器。得知他获奖,他的硕博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第一时间发来短信"热烈祝贺"。
2012年本科毕业后,张智涛进入复旦大学彭慧胜的课题组。回忆那段时光,张智涛嘴里总会蹦出四个字:轻松愉快。"科研中经历失败是常态,不管实验上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或者思路枯竭了需要找人聊天,彭老师总会无条件给予支持。在彭老师课题组的五年,我始终有一种背后有强大助力的轻松感。"他说。
张智涛走上发光皮肤的研究之路,也受到了彭慧胜的点拨。"一天,去食堂的路上,彭老师问我对纤维发光器件感不感兴趣,他说这个方向很有前景,让我可以关注。"他说,彭慧胜工作很忙,食堂吃饭时和去食堂的路上,是彭老师与他交流的"黄金时段"。
其实,张智涛一开始做实验并不顺利,一个项目就做了三年,其中碰壁无数,但即使失败,彭慧胜也总是说"智涛,干得不错",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2015年,张智涛终于将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上。
张智涛透露,目前,发光皮肤的亮度已完全可以满足屏幕需求,其机械性能也与人类皮肤无异,已经可做到长时间、大面积集成在我们身体上而不产生异物感,也不会因拉伸、褶皱而破坏,"发光皮肤距离改变生活已经不远了。"
导师带着他一周两三次往企业跑
"徐桂银,你获得上海U35了。"当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徐桂银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他从事纤维膜材料研究,此次他的获奖项目是一种可用于海水过滤的纤维膜,不仅可提取盐,还可提取锂、铀等资源。
徐桂银的科研偶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就申请了东华大学的教授职位,朱美芳建议他去国外深造。于是,他来到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李巨门下,开始环境方面的研究。三年前,他留学归来,如愿进入朱美芳院士的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桂银的两位导师——李巨和朱美芳,都特别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回国后,朱美芳带着他以一周两三次的频率跑企业。一次,他回到老家江苏盐城,看到那里还在用传统方法晒盐,就萌生了研发一种新型纤维材料从海水中过滤盐的想法。"我们的科研是面向应用的,关键要知道一线企业需要什么。"他说。
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朱美芳实验室推出了"1+1+1"的青年培养方式,即一位校外导师、一位校内导师、一位企业导师共同带教一位年轻人。回国至今,徐桂银已经研发出六七种新型纤维材料。
进入"偶像"团队后,徐桂银对朱美芳院士的敬佩与日俱增。"朱老师是我们团队中最勤奋的那个人,每天六七点起,凌晨两三点睡,很多时候深夜都在和我们交流课题。她总是对我们说,企业的课题要么不接,接了就要用心做好。"如今,徐桂银也成为了博导,他说会将导师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
作者:
文:沈湫莎 图:主办方提供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