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咱们的队伍吗?(122)
主 编:崔晓汉
总撰稿:徐焰
顾 问:毛新宇
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在中国共产党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却企图继续谈判求得停战。为什么中共中央马上决定停止谈判,并下令百万大军迅速横渡长江?
南京政府拒不签约,百万雄师席卷江南
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初提出和谈,其实质是在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求得喘息时间的缓兵之计。蒋介石要李宗仁代理总统并出面谈判时,仍在幕后指挥其嫡系将领,并部署在江南重建二百个师新部队,企图得到美国援助后重整旗鼓。中国共产党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自然不能允许南京政府在谈判中拖延时间以便卷土重来。4月上旬,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近100万部队已集结到长江下游的千里江畔,马上投入过江的准备。
4月1日,南京代表团到达北平,国共双方的谈判随即开始。4月15日,周恩来将中共方面定稿的《国内和平协定》(亦称八条二十四款)送交国民党政府首席代表张治中,并郑重地说:“这是最后一个文件。”对于这个《国内和平协定》,周恩来随后解释说:“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收和改编。”
张治中和南京政府派来谈判的邵力子等另外几名代表都认为,既然已战败,就应该接受这一协定。南京政府接到这一协定时,不仅蒋系人物反对,桂系军事头目白崇禧也认为不能接受。4月20日下午,南京政府回电在北平的和谈代表团,表示不能签字,却要张治中等人继续谈判,力争达成临时停战协定,其目的还是想拖延解放军渡江的时间。
得知南京方面拒绝签字,毛泽东立即命令总前委不必拘泥于时间,立即组织发起渡江战役。4月21日,新华社公布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全军奋勇前进,还宣布要“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这样,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只是要求“缉拿”而不存在谈判争取,对于各地方实力派还是继续采取争取以和平方式局部解决的政策。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百万雄师排山倒海般地横渡长江,沿江40万国民党军一触即溃,向福建和上海方向狼狈奔逃。中共中央在解放军渡江时曾表示,如果李宗仁为首的政府尚未逃散,还可以给其一次签字的机会。4月23日上午,李宗仁离开南京飞往桂林,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广州,当天晚间人民解放军进占南京。
走路接管双成功,完整占领大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后的作战行动,确如周恩来对南京政府的谈判代表所说的,不过是“打扫战场”而已。南下大军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走路,二是接管。走路就是要追得快,不要让国民党残军跑掉,接管就是要力争完整地接收好城市,减少破坏以利后来的建设。
解放军以渡江战役开始战略追击后,国民党残军大都望风披靡,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线,只好把尚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集中起来,守卫几个重点地区。在此期间,解放军作战行动只有上海、衡宝、兰州三场中等规模的战役及沿海岛屿的一些作战比较激烈,其余作战都能顺利解决残敌。这时国民党军在解放军的追击下已没有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也几乎完全丧失,只剩下狼狈逃窜或就地接受改编这两条路。
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中直逼上海,中共中央曾一度希望让国民党军自动撤退,以便和平接管。为此,三野在苏州以西停顿半月没有东进,后见蒋介石本人坐镇市内复兴岛,国民党军汤恩伯部20万军队无撤退迹象,在抢运物资的同时继续在上海郊外修筑工事准备顽抗,三野部队才以八个军兵力于5月中旬发起上海战役。为避免破坏这个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解放军将战斗主要放在郊外进行。攻入市区后,部队严守纪律,不使用重炮,不进民房而露宿街头,中共在上海市内的地下党也有效地组织了护厂护校。在上海攻城战期间,市内水电一直照常供应,公共汽车电车照常行驶,电话局仍然上班,解放军指挥员还可以与对面楼上的国民党将领通过公共电话线路对话并劝其投降。在解放军切断封锁黄浦江出海口的吴淞、高桥之前,蒋介石乘船逃台湾,汤恩伯也率5万余人的蒋系部队撤走,其余部队则放弃抵抗。上海战役达到了完整接收城市并歼敌大部,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
桂系军阀顽抗被歼,李宗仁最后心服
蒋介石在丢失江浙地区后,确定的战略计划是“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国民党军还利用其独有海军的优势,从6月起从海上封锁大陆各港口,企图使沿海城市因外贸和水路运输中断陷入瘫痪,给共产党的接管造成大难题。此时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也继续到那里当“代总统”,名义上仍是“国家元首”,其靠山只有白崇禧指挥的20万桂系军队。蒋介石则以台湾为主要据点,用国民党总裁的身份在上海、台北、广州和重庆间往来飞行,指挥其嫡系进行抵抗并劫运搬迁大陆资财去台湾。
当时在东南地区的国民党军绝大部分是蒋介石的嫡系,主要是汤恩伯部、台湾的孙立人部和在福建重建的第十二兵团胡琏部,国民党海空军的主力也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基本上依托港口城市和海岛防御,没有海空军的人民解放军与之作战有很大困难。负责经营东南的人民解放军三野部队却仍然是以席卷之势,迅速地解放了东南大陆。8月间,解放军三野第十兵团开始入闽解放了福州,10月解放了厦门和闽南的全部城镇。
为了和平解决尚有一定实力的桂系集团,以减少南下时的伤亡和破坏,中共中央仍对李、白采取革命的两手策略。鉴于桂系不接受和平条件,中共中央通知前线部队:“我们亦无和桂系进行妥协之必要。因此,我们的方针是消灭桂系及其他任何反动派。”同时,中共中央仍安排在北平的南京政府代表刘斐秘密前往香港,利用他过去曾长期在桂系任职的老关系,潜入广州劝说李宗仁、白崇禧接受和平改编。桂系军队因坚持顽抗,不久被解放军全歼,白崇禧因始终不悟在失败后去了台湾,李宗仁因既不愿去北京也不愿到台湾而赴美国。
作为最后一个在大陆失败的国民党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代总统”李宗仁看到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最后也是心悦诚服。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美国向来访者表示:“我虽然是一个失败者,对此却并不感到懊恼。由于我的失败,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并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切有民族感的中国人都应为此感到自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