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云起龙骧破土出

0
分享至

原标题:云起龙骧破土出

郭京宁

2024年是农历甲辰年,辰为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龙年”。龙在我国传统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五,与白虎、朱雀、玄武并称为“四神兽”,又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我国古代和龙有关的出土文物众多,北京地区就有不少,瓷、铜、石、木等各种材质皆有。

说到龙,人们脑海中难免要想到恐龙。北京地区尚没有发现明确的恐龙化石,不过在延庆千家店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距今1.4亿至1.5亿年前晚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形态大小各异,大的长48.3厘米,小的也有10厘米左右。恐龙们从何来?又向何处去?留给后人许多遐想。

我国传统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话形象。丰台大葆台汉墓出土的铜龙头枕,是北京地区出土文物中较早的龙形象。龙头鎏金,张大嘴巴做吐舌状,用圆水晶做眼睛,青玉做牙、舌和双角。其巧妙地利用了不同材质的颜色和质感,搭配合理,造型别致生动。枕中段应为木制。

插翅欲飞镇宅龙

坐龙是中国常见的龙造型之一,取龙作蹲坐之态而得名,以示神圣和庄重,最迟在唐代已出现雏形。唐代史思明墓中出土的铜坐龙,因为脸狭长,所以看起来略带一点儿邪恶的感觉,呈低头蹲坐的状态,倒是好像很安静。背上的翅膀格外引人注意,有研究者认为这座铜坐龙是被用于镇宅的伏龙。

金中都大安殿出土的铜坐龙高31.5厘米,头顶鬃毛向后延伸到脊部,口半张,含有一颗铜珠,四肢粗壮,肩部有飞翼,龙爪为五趾,尾部似祥云外卷。龙身底部有四个钉孔,内有铁锈的痕迹。这尊铜坐龙总体造型和制作工艺同迁到金中都之前的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出土的坐龙极为相似。但也许是北京地理位置更靠近中原地区的原因,所以它更多地吸收了宋代中原流行的龙形特点,如足部与兽足更为相似,嘴部较宽,与猪十分相像等,人们更喜欢将其称为“铜坐兽”或“铜辟邪”。

至于它的用途,有人认为顾名思义,它具备一定的辟邪功能;还有人根据底部的铁锈痕认为它应当是金代皇帝殿前平台幄帐顶端所安装的装饰物品。

作为帝陵,金陵中自然没少发现龙。金陵出土了另一种样式的铜坐龙。它昂首飘发,颈部细长,前腿直立,后腿屈坐。和金中都的铜坐龙相比,没有翅膀了,但更显英武和挺拔。尾巴向上卷曲,通体刻龙纹鳞片及火焰纹,高18厘米。

石坐龙的数量就更多了。其中一尊为青石雕刻,龙首平视,龙口微张,腿部肌肉发达,后腿屈蹲在圆柱形石台上,造型古朴,神情略显骄傲。因为下面有个柱头,所以它应是立在建筑上的构件。

龙举云兴飞冲天

除了静态的坐龙,当然还有动态的龙。金太祖陵椁壁正面剔刻团龙流云纹。所谓团龙,就是指整个龙的形态利用身体可弯曲的特点盘踞为团形,通常居于装饰物的核心位置,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这种团形的龙纹构图是所有龙纹中最端正、最不偏不倚的,一般只用在最显要的位置。团龙四周衬以云海,龙首前视,龙眼有神,龙爪锋利,口中吐出一颗火焰宝珠,布局合理,设计精巧,做工精湛。

金陵的墓门上雕刻着极为精美的高浮雕龙纹。两条腾龙相对出现于满天缭绕的云气中,一飞冲天,雄健有力,威武刚劲,反映的是飞龙在天的场面,突出了龙生动洒脱、腾云驾雾的形象。此外,金陵还出土了双龙纹栏板、龙头兽、螭首等众多饰有龙纹的建筑构件。

石景山区发现的金代壁画中出现了黑彩绘龙。龙角长扬,龙眼圆睁,和唐代史思明墓中的铜坐龙有点儿相似,只不过由垂头变成了抬头,尾巴直立上翘,形态凶猛,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之意。

颐和园出土的元代陶龙,蓄势待发。龙身呈红褐色,身体细长呈拱形,腿部略长,是不多见的四脚站立龙。龙口大开,仰天长啸,九霄龙吟惊天变,气势不凡。

海淀区出土的明代玉带板,白玉质,采用双层透雕法。长方形的正面图案为一对龙,左降右升,中间为如意状云纹,设计均衡。龙身修长,立鬃、张口,周身鳞片刻划清晰,四爪呈轮形。

龙纹也常见于明清瓷器之上。海淀区出土的明代双龙寿字纹青花大盖罐,龙纹绘满罐的腹部,盖也绘上龙纹。龙眼夸张,龙牙锋利,龙爪前探,龙身健硕,游走于云朵间,龙的威武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浓淡得当,画工技法不凡。

明定陵出土了四团龙和八团龙补的交领龙袍、前后方补的圆领龙袍等众多带有龙纹的丝织品,主要纹样为五彩绒绣,有较强的织纹感,表现了团龙、坐龙、游龙等形态。其中云龙纹绣方补暗花罗女夹衣,可作为精品中的代表。龙首顶部绣“喜”字,下为二凤及寿山福海花卉纹。

苍龙教子入玉带

昌平区出土的清代龙首玉梳,白色,平面呈长条形,梳把雕刻着回头看的龙首,半圆形梳体,正、背面阴刻弧线纹各一条,下端有梳齿19根,排列齐整。龙的形象逼真,线条简练。这柄梳子制作精美,已经不是一般的实用器,而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表示喜庆之事。石景山区出土的清代鼻烟壶,造型小巧,壶身的正、背面分别透雕龙、凤纹,龙腾空,凤展翅,“龙凤呈祥”,有二层花的效果,壶身涂有蓝色颜料。

龙形还常见于耳环、发簪等首饰。海淀区出土的清代云龙戏珠金簪,簪首以较粗的金丝为骨,宝珠、云朵等皆焊接于金骨之上。龙作腾飞状,驾于云雾中,龙须、龙爪以较粗金丝掐成;龙首、鳞甲以细金丝掐成,焊于一体;背鳍以长条形金片焊于龙背,边缘剪成火焰形;龙尾、云朵系以金片锤揲而成,边缘镶以金丝,金丝上饰以阴刻细线条。龙身中心的紫色宝石为宝珠。这件金簪采用了多种工艺制作而成,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表现龙的形象时常用宝珠相伴,或吐之、或戏之、或逐之,让原本端庄严肃的龙形象有了一丝生动之趣。

朝阳区出土的清代龙首铜簪,簪首作龙首状,口微张,以铜丝缠成须,目、牙、鼻、鳞清晰可见;颈后以铜丝缠鬃,龙身为镂空状。相比石、玉材质,铜质能更好地表现须、牙、鬃等细部。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东汉《三秦记》载:“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清李元《蠕范·物体》也写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今禹门口)后,就会变成龙,比喻今非昔比、飞黄腾达。佩饰中也常用龙形纹。朝阳区出土的清代铜顶戴,顶部饰蓝色玛瑙珠,珠下为包铜镂空座,座的一圈自左向右雕一条鱼、一座大门和一条龙,寓意鲤鱼跃龙门。

朝阳区出土的清代玉带钩,白色,色泽温润,平面近椭圆形,剖面为“S”形,长把短钩。钩首雕一大龙,作回望状,口部镂空。钩面雕一小龙与大龙相对,呈立状。小龙头斜视左前方,龙须、龙尾垂于钩面,龙爪紧贴于钩面,尾部盘旋。躯干与肢间、身体与钩面处镂空。后背弯曲处刻一椭圆形钩纽。大龙、小龙之间的间隙,可以将衣物塞入,再利用大龙颈部的凹槽,牢牢把下裳系紧。这件玉带钩由大小两条龙组成,喻父子二人,为“苍龙教子”图纹样,有“望子成龙”之寓意。

“苍龙教子”源自《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教子,堪称榜样。他先是为富不仁,以势压贫而一直无子,后幡然悔悟,克己利人,广结善缘,其妻连生五子。窦燕山言传身教,数十年如一日,培育他们的品德修养。五子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任礼部侍郎;三子任补阙;四子中进士,任谏议大夫;五子任起居郎。当时人称窦氏五龙。“苍龙教子”以苍龙喻窦燕山,强调父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除首饰和佩饰外,龙纹还常见于建筑构件中。玉河遗址出土的黄琉璃瓦当,当心浮雕游龙戏珠。宝珠位于龙首前,龙口大张,右前肢前伸,似在抓珠,左前肢后摆,双足矫健,通体饰鳞片,龙尾上翘,身躯健壮,作行进状。

在中华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能行云布雨的神异动物。“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马精神”……这些成语都强调了龙的精气神,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来源:北京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5-22 16:44:49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39841文章数 110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媒体:赖清德猖狂挑衅大陆 国台办的"回马枪"让人解气

头条要闻

媒体:赖清德猖狂挑衅大陆 国台办的"回马枪"让人解气

体育要闻

结束了!米体:国米的苏宁时代结束了

娱乐要闻

乔欣助理离职大爆料!涉及明星超10位

财经要闻

理想不再“理想”

科技要闻

微软给用户更多理由回到 Windows

汽车要闻

舒适价值拉满 奇瑞风云T9售12.99-16.99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混血儿子学了3年萨克斯,参加他的演奏会,热泪盈眶,太自豪了!

教育要闻

南北“身高差”藏不住了!广东辽宁小学生打篮球赛,结局意想不到

手机要闻

苹果最好的影像手机!iPhone 16 Pro Max影像规格出炉

本地新闻

强制措施展铁腕 “交叉执行”勇亮剑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