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民调看社会主义在美国【合集】

0
分享至

兔主席 20231126

本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资本主义好,社会主义不好”——“社会主义”在美国仍是个负面词,有六成美国人抵触社会主义

第二部分:美国人是如何理解、定位社会主义的?以及“姓社、姓资”的根本意识形态分歧

第三部分:打右灯,朝左看:“不叫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及美国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

第四部分:代际转变:趋向“社会主义”的美国年轻人

第五部分:对讲好中国故事及中美关系的启示

上篇《》提到,中国在全球范围讲述“中国故事”时,会遭到美国的“围堵”——因为美国视中国为最大威胁,同时也是全球最反对、最敌视社会主义的国家。未来,无论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还是搞好中美关系的角度,转变美国社会对“社会主义”的态度都至关重要。

本篇将结合若干美国具有权威地位的民调,介绍“社会主义在美国”——美国社会对“社会主义”(socialism)的印象、立场、看法,并结合探讨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资本主义好,社会主义不好”——“社会主义”在美国仍是个负面词,有六成美国人抵触社会主义

过去一些年,桑德斯(Bernie Sanders)、Alexandria Ocasio-Cortez(“AOC”)等民主党左翼政客在美国政治话语中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概念,成为政治浪潮,并引起了许多青年群体的追随。但由于美国拥有极强的反社会主义历史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根基,使得普及“社会主义”概念仍然十分艰难。

1)Gallup 2019年的民意调查:

上图:比较了美国人对资本主义(capitalism)、社会主义(socialism)和“自由企业”(free enterprise)的态度。深绿圈为正面态度,浅绿圈为负面态度。结果:有约六成美国人觉得资本主义好;同时有近六成人觉得社会主义不好,同时有近九成人认为“自由企业”很好。此趋势十多年无大变。

上图:进一步分解可发现,民主党人(蓝色)对社会主义的态度逐年上升,有六成人觉得社会主义好;共和党人(红色)相反,对社会主义的态度逐年恶化,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认可社会主义。独立选民在中间:有四成的人觉得社会主义不错。

上图:对应的,近八成共和党人(红色)认可资本主义,且趋势上升;民主党(蓝色)觉得资本主义好的近半数。

2)Axios | Momentive 2021年的民意调查

上图:问受访者对“资本主义”一词有正面印象,还是负面印象?57%的人有正面印象,36%的人有负面印象。其中,男性更加中意资本主义(68%),超过女性(48%)多达20个百分点。

上图:问受访者对“社会主义”一词有正面印象,还是负面印象?只有41%的人有正面印象,52%的人有负面印象。其中,男性更加排斥社会主义(59%的人持负面印象),而女性则一半一半:对社会主义有正面印象的占45%,负面的占46%。

3)YouGoV | VC 2020年的民意调查:

上图:对资本主义有正面印象的占55%;社会主义40%,马克思主义18%、共产主义14%

上图:夸资本主义好的美国人,在过去几年有下降趋势,但仍然超过半数。

上图:对社会主义有正面看法的人基本稳定,约40%。

上图:你觉得称一个人为“资本主义者”、“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是夸他(compliment,蓝色),还是骂他(insult,红色),还是中性(neutral,灰色)?结果,“资本主义”相对正面:21%的人认为是夸,19%的人是骂;“社会主义者”——11%的人认为是夸,37%的人认为是骂;马克思主义者,3%的人认为是夸,53%的人认为是骂;共产主义者,3%的人认为是夸,67%的人认为是骂。

第一部分小结:

1.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约六成),“社会主义”是个负面概念,更多的人还是认为“资本主义好”。这个数字在过去若干年一直比较稳定;

2.相对来说,民主党更能接受社会主义,更加批评资本主义。这也使得在经济社会政策领域,民主党目前距离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更近;

3.由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美国会“自动”引起很多负面反响,因此也极易被政敌攻击,使得在美国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理念特别难;

4.如果说美国人偶然还可通过西欧/北欧接触到“社会主义”理念的话,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认知度就更低了,基本将其等同于冷战宿敌苏联,以及崛起的中国;

5.攻击社会主义理念的人(共和党一方)会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等概念混同适用,以激发美国社会主义对左翼政治的本能抵触,使得不仅推动社会主义难,连推动民主党一般性的政策也很难——例如民主党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政策会被共和党标签为“文化马克思主义”,将其上升到文化战争的高度;

6.由此也可见中国对美国社会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面临的难度与挑战。


第二部分: 美国人是如何理解、定位社会主义的?以及“姓社、姓资”的根本意识形态分歧

1)YouGoV | VC 2020年的民意调查

上图:提问受访者,你理解或定义的“社会主义”是什么?

——32%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政府拥有所有财产,并近乎100%控制国家经济,对价格、工资和工作安排等做出所有的重要决定,就像在苏联那样。(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等同于苏联模式)

——31%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私人可以拥有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但政府会提供充足社会福利待遇的体制,就像在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和西欧国家做的一样。(这种观点认为,今天说的社会主义,其实是北欧/西欧社会主义)

——15%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指的是一个私人可以拥有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政府只是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旨在为所有公民和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1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只是描述民主党目前大致政策和观点的一个含糊的新名称;

——6%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指的是一个尚未被创立的新制度、新体系;

——还有7%的人持其他观点。

由上可以看出:

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社会主义”指的就是苏联计划经济。如果持有的是这种看法,那么既然美国已经在冷战中打败苏联,今天怎么还会支持苏联体制呢?这三分之一的人就是“社会主义”的坚定反对者;

另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其实知道:“社会主义”更像是北欧/西欧体制,但不是苏联体制。但这些人对欧洲制度的看法有很大分歧:许多人认为政府主导的“福利国家”的制度从根本上不合“美国价值”;美国是“自由世界”的领导者,比欧洲强大,不会跟着个别欧洲国家走。

再加上其他怀疑“大政府”、不支持民主党的人,对“社会主义”定义持不同认知的人加在一起就达到了美国社会的六成。

2)Gallup在2018年的民意调查

2018年9月,Gallup做了一项民意调查,了解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内涵的理解。69年前(1949年),Gallup也做了同样的调查,因此可以比较: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图的中文翻译:

1949年时,最多的美国人(34%)将“社会主义”定义为政府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其实就是对苏联体制的描述。到了2018年,该部分比例下降了一半,只剩17%。今天,更多的美国人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为人的平等(23%),更像是一种政治伦理或理想的表达。其他人则将该术语理解为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提供;“共产主义”的改良形式,或干脆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人们彼此和谐相处的概念。

冷战已经结束了几十年。美国社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已经从刻板认为等同于苏联模式,演变到认为它是一种代表平等、正义的政治伦理与愿景,是一个进步。

用同一问题去问不同党派倾向的美国受访者,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由上可见,听到“社会主义”一词,民主党和共和党联想到的概念是不同的;共和党更易视“社会主义”为政府所有权、对经济的管控、某种形式的“共产主义”,以及对自由的限制——这些在传统美国价值观里往往都被认为是负面因素。此外,有11%的共和党人对“社会主义”纯粹只是表达负面印象(对比只有2%的民主党人)。相比之下,民主党人听到社会主义会更多的想到平等、福利、服务等,负面联想(限制自由、“共产主义”)更少。

最后,共和党人大多都对“社会主义”持有某种看法和倾向,很少没有意见的。相比之下,民主党人持中性看法的更多。

3)Pew 在2019年的民意调查:

最后,我们看看Pew在2019年5月做的一个民意调查,询问受访者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以及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由受访者自己作答(开放式回复)。

调查结果,有55%的美国人对“社会主义”持负面印象,有42%持积极看法;大约三分之二(65%)的人表示对“资本主义”持正面看法,有三分之一的人持负面看法。

调查还发现,“共和党人”更多以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方式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大多数共和党人(68%)在对“资本主义”持正面看法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持负面看法(即:认为“资本主义好”,同时“社会主义不好”);相比之下,民主党人更有可能同时积极看待这两个概念——有约38%的人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持正面看法(即,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不错)。

根据美国受访者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体看法,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两个政治概念内涵的理解。

先看社会主义:

上图:调查者在开放问卷中问受访者:你对社会主义有正面看法或负面看法的原因是什么?

有约55%的美国受访者对“社会主义”表达了负面看法。这些人列出的主要原因包括:

——19%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会影响工作伦理,增加对政府的依赖;

——18%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过历史及横向比较,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17%的人对“社会主义”有一般性的负面看法;

——4%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就是更好;

——有2%的人希望能够融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有约42%的美国受访者对“社会主义”表达了正面看法。这些人列出的主要原因包括:

——31%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能够带来一个更加公平、“慷慨”的制度

——20%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对“资本主义”的改善

——6%的人认为这是历史及横向比较所决定的;

——4%的人“社会主义”就是比“资本主义”好;

——4%的人对“社会主义”有一般的正面看法。

再看资本主义:

只有约33%的美国受访者对“资本主义”表达了负面看法。他们列出的主要原因包括:

——23%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只有利于少数人,不利于财富的平等分配;

——20%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带有剥削性、腐败性;

——11%的人对“资本主义”有一般的负面看法;

——8%的人认为“资本主义”会负面影响民主进程;

——4%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运作,但需要更好的监管;

有约65%的美国受访者对“资本主义”表达了正面态度。他们列出的主要原因包括:

——24%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有利于个人发展机会;

——22%的人对“资本主义”有一般的正面看法;(相当于认为,“资本主义就是好”)

——20%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对美国至关重要;(相当于认为,“资本主义”和美国是无法切割的)

——14%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好的体制,尽管不完美;(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辩护,相当于说它是“最不坏”的)

第二部分小结:

1.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概念停留在苏联计划经济

2.也有很多美国人看到“社会主义”的概念在发展:一是和北欧的制度联系在一起了;二是“社会主义”代表某种好的政治理想与伦理愿景。但即便人们对“社会主义”概念更了解了,也不代表能够接受它

3.更多的人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用“两元对立”的方式对立起来,二者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水火不能相容”,存在“零和博弈”。如此一来,“兴社”似乎必然就要“灭资”,“姓社”还是“姓资”是一个决定政治生死甚至国家生死的根本问题。应该说,美国的“姓社”vs“姓资”论比当年的中国更加刻板和固化

4.但也有少部分人能看到“资本主义”不够完美,需要改善,“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成为对原有制度的改良。这部分人如果壮大,有利于突破“姓社”vs“姓资”的话语困局

5.另外要看到,不同党派(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不同,民主党人更开放、更包容,共和党人更刻板、更抵触、更敌视。选举政治将推动社会极化,矛盾激化,让双方更加极端。这在近年来十分明显:共和党人将“社会主义”视为洪水猛兽,竭尽一切所能将其妖魔化,阻碍“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当然他们的这种做法也会造成反效,使得更多年轻人愿意探索“社会主义”的理念与想法

6.要看到“社会主义”在美国推行难的一个本质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地位太高。如果说美国也有“四个自信”,那就是政治上搞权力分立与选举政治,经济上搞“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美国价值、美国文化、美国身份认同、美国政治、美国经济、美国历史及“美国梦”等所有概念都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资本主义说不得”,质疑“资本主义”,就是要否定美国、就是要推翻美国

7.伴随美国国际实力相对衰落,国内经济社会问题难以解决,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社会主义”才是解决美国诸多问题的“药方”,反而会引起美国社会相当人的坚决抵制和反动。


第三部分: 打右灯,朝左看:美国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

前面两篇提及,美国大多人不能接受“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对“社会主义”也有许多刻板印象,同时资本主义也牢牢地和美国政治、价值、文化、历史绑定在一起,在美国谈“姓社”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这不代表美国社会不关心“社会主义”指向的社会痛点问题。

1)Axios | Momentive 2021年的民调

上图:你认为联邦政府是否应当推行政策,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39%的人强烈认为政府应当推行减少贫富差距的政策;

——27%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相信:政府应当推行这样的政策;

——13%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相信:政府不应推行这样的政策;

——17%的人强烈认为政府不应当推行这样的政策;

——5%的人没有答案

因此,认为联邦政府应该推行减少贫富差距政策的人占66%(三分之二)。男女还略有差异——男性为62%,女性为69%。

而“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控制、减少贫富差距。如此,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社会主义”的这一目标是美国社会需要的。

上图:你认为美国当前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8%的受访者认为是经济制度向富人倾斜所导致的不公问题(这更接近来自“社会主义者”/“左翼”的诊断);

——36%的受访者认为是对自由市场过度干预从而抑制了增长与繁荣的问题(这更接近来自“资本主义者”/“市场主义者”/“右翼”的诊断);

——6%的受访者未给出答案。

再次,接近六成美国受访者给出的是同情“社会主义”、左翼的判断。男女也有别,认为经济制度向富人倾斜并且不公平的男性为50%;女性则为65%,接近三分之二。

从本系列前面文章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始终有六成人对“社会主义”持有负面看法;但恰好有六成人认为美国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差距及经济制度不公问题。他们对美国社会的诊断,也恰好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2)Gallup 2019年的民调

下面看看Gallup在2019年做的民调(该民调还与2010年的民调做了历史比较)。

“对下列陈述是否认可?”(%为认可比例)

——“政府应当做更多的事情以解决问题”:2010年36%,2019年47%

——“支持更多的公共服务,对应更多的税收”:2011年16%,2019年25%

——“如果不加监管,商业/企业会损害社会”:2010年45%,2019年53%

——“偏好更积极的政府”:2010年34%,2019年42%

——“对社会主义的正面看法”:2010年36%,2019年39%

——“对商业/企业的政府监管太少了”:2010年27%,2019年28%

2010~2019年是美国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Trump上台执政的十年。由上可见,美国社会虽然推选了民粹右翼Trump的上台,但由于经济社会问题严重,民众其实在向“左”移,更加认同典型的左翼/“社会主义”政策及取态。

上图:Gallup提问:“请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一下政府的作用。请给自己在1~5之间打分,1分意味着你认为政府应当只维持最基本的、必要的功能;5分意味着你认为政府应该在每一个领域都积极作为,以提升公民的生活福祉。你可以选1~5之间的数字。”

左翼·浅绿线,选了4~5分的,可以认为是明确倾向左翼或“社会主义”政策的;

中间·深绿线,选了3分的,中间路线;

右翼·浅灰线,选了1~2分的,倾向“小政府”、“市场主义”、怀疑“社会主义”政策者。

结果我们看到过去十年,左翼·浅绿线呈逐步上升态势,达到四成以上,而右翼·浅灰线则逐步下降至不足三成的水平。

这么看,美国社会同情左翼政策的人已经多于同情右翼政策者。

上图:浅绿圈为2010年,深绿为2019年。

——“有些职能,譬如修路、资助研究等,必须由政府出资,因为私营部门没有动力去做”:2010年76%,2019年82%

——“如果政府不去监管的话,商业/企业会损害社会”:2010年45%,2019年53%

——“总体而言,考虑到所有参与方的角度,政府做事情的方式比企业要更加公平、公允”:2010年36%,2019年41%

——“企业做事未必就比政府更加高效”:2010年25%,2019年29%

由上可以看出,过去十年,美国社会对商业企业的评价下降了,对政府的评价上升了,并认为政府可以承担更多。由此看,美国的政治取态在向“左”迁移。

上图:在各具体政治、经济、社会政策领域,受访者是否倾向于由政府承担职能?(%为答复肯定的比例)。以下只列几个在2010~2019期间变化较大的:即更多的人认为政府应当去“管”这些事。

——防止歧视:66→71%(5个百分点)

——发展及维护国家的交通系统:65→70%(5个百分点)

——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医疗服务:57→68%(11个百分点)

——为全民提供最低生活标准/水平:45→50%(5个百分点)

——提升公民的道德标准:39→45%(6个百分点)

——减少贫富差距:34→42%(8个百分点)

——保护濒临破产的重要美国企业:19→29%(10个百分点)

由上可以看出,在各个领域,美国社会都希望政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民调结果看来,美国人关心、认可“社会主义”制度及左翼政策所要指向及解决的典型问题,但又不接受“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因此,如果把问题换成是否认同“社会主义”,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上图在前篇曾使用过——有六成的人认为“资本主义好”,同时有六成的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好”。

这就是美国的情况——关注“社会主义”所指向的具体议题,同情“社会主义”所提出的具体政策,但又不能提“社会主义”这个概念。

上图:“你认为政府做得太多,还是做得仍然不够?”浅绿色:认为政府做得太多;深绿色:认为政府做得不够。Gallup比较了自199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认为美国社会对政府职能的看法存在周期性:每当国家出现的重大问题或危机时,人们就会指望政府发挥更多作用,因此,1992~93年经济衰退及2001年911恐怖袭击时,美国社会对政府扩大职能的渴求飙升,之后即回落。

但要看到,从2010年代初开始,美国虽然在消化2008-09年金融危机,但说不上有哪项非常具体的危机,但认为政府应该扩大职能的人逐年上升,认为政府做得过多的人却在逐年减少。这说明:美国遇到的是与过往不同的、更加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部分:观察与小结:

1.过去十多年,美国面临许多国内经济社会问题,而其中最尖锐的,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这使得美国社会对“社会主义”/ 左翼政策底层逻辑的认可度在悄然上升

2.可以看到,美国社会其实关注“社会主义”所指向的具体议题,理解、同情“社会主义”的背后的底层政治逻辑及伦理逻辑,甚至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所提出的一些具体政策,但大多美国人又在概念上排斥“社会主义”这个具体的提法(翻译一下:你问他“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好不好,他说好;你问他“社会主义”好不好,他又说不好)。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

3.这个“矛盾体”也使得在美国推行社会主义特别的困难。政客需要“绕道”走。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1. 方法一:称这类模式都是北欧、西欧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采用的,这些国家都是“发达国家”、“文明国家”,可劲儿夸加拿大、夸欧洲,说美国现在是落后的

  2. 方法二:搞“不叫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采用其他名词来替代,例如加个形容词,叫“民主社会主义”(democratic socialism);沿用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或者叫“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其实,考虑到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抵触,还不如干脆就叫“自由主义”(liberalism)

4.右翼 / 反对派的反击方式也十分直接,两种方式:

  1. 方法一:说这套模式是从中国来的、从苏联来的,而中国被塑造为美国的最大的“威胁”,只要贴上中国标签,就能引发许多人的抵触和抗拒。所以中国的存在成了美国推行社会主义的“障碍”

  2. 方法二:你想搞“不叫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那我就说你不仅是“社会主义”,而且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全部混同使用,让美国人联想到冷战、苏联、上个世纪的欧陆极左政治

5.读者可以看到,美国遇到的情况,和我们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姓社”、“姓资”争论有点相似。那么美国如何突破意识形态困境呢?开个玩笑话,美国能不能“打右灯,向左转”?能不能搞个“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融入一些左翼政策?几乎不可能。本质在于,中国当时艰难探索走了许多弯路,经济欠发达,认为需要克服意识形态束缚,向欧美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把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元素融入到我们的制度之中。而今天的美国仍认为自己是“老大”,是“自由世界”的“领袖”,很难学习外部,更难向自己的“挑战者”学习借鉴。因此,美国目前暂时处在被“锁死”的状态。

6.那么美国将来能否破局呢?可以

a)一是美国国力进入很长一段时期的相对衰落——请注意,不是绝对衰落,只是相对衰落——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成功模式(例如中国模式),美国需要以平常心看待这些模式

b)二是新一代美国人的成长:他们能够摆脱了冷战思维及对旧美国制度的崇拜

第四部分: 代际转变:趋向“社会主义”的美国年轻人

让我们看一系列美国本土机构做的民意调查的结果。

1)Pew Research 2018年的调查

上图:“科普”一下美国的世代/代际群体概念。

——Generation Z:Gen Z、Z世代,1996年后生人,接近中国的“零零后”

——Millennial:千禧世代、Y世代,1981~1996年生人,接近中国的八零后、九零后

——Generation X:Gen Z、X世代,1965~1980年生人,接近中国的六零后、七零后

——Baby Boomers:Boomer、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生人,中国的四零后、五零后,对应大约建国后到文革前生人

——Silent Generation:沉默世代,1928~1945年生人,大约对应中国的解放前生人

上图:不同世代群体对Trump、政府角色及美国社会种族日趋多元化的看法。由上到下,Gen Z→Silent,越往下是越年轻的世代。

Gen Z中,只有30%认可Trump的工作(调查时Trump在任总统),有70%认为政府应该做更多的事情解决社会问题,有62%认为种族/族裔多样化对美国是个好事,比例高于其他年龄世代。

上图:针对政府角色问题,Gen Z中有70%认为政府应该做更多(正方),只有29%认为政府做得过多了(反方),没有留给企业和个人;Boomers一代,正反方是49%对49%;Silent一代,正方39%,反方60%。代际差异巨大。

上图:关于气候问题,54%的Gen Z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行为有关,对应45%的Boomers和38%的Silent。调查中有许多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年轻一代美国人对气候变化表达了巨大的关注。

上图:针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比较问题。只有14%的Gen Z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对应30%的Boomers和45%的Silent);30%的人认为存在比美国更好的其他国家(对应12%的Boomers和5%的Silent)。以上说明,年轻一代对美国的看法更加现实了,没有了上一代人的骄傲自信,更加愿意“平视”其他国家。这种心态变化也为美国与其他国家平等对话提供了条件。

由上可见,美国跨年龄群体的代沟很明显:越年轻的世代,对问题的看法越偏左翼,与中国越靠近。

2)YouGov | VOC (2020年的调查)

这个调查由YouGov和VOC共同组织。VOC是一个创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华盛顿,由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专事反对共产主义的非盈利组织。该组织极度关注左翼思潮在美国的传播与影响,每年都会开展调查了解民情。

上图:2018、2019、2020三个年度的调查中,美国不同世代群体对“社会主义”的看法。由将近一半的Gen Z和Millennials对“社会主义”持正面看法;(对应三分之一的Boomers,以及约四分之一的Silent)。

上图:对“资本主义”持有正面看法者在各世代中的比例。可见,年轻的Gen Z和Millennials对“资本主义”的好感远不如Boomers和Silent。

上图:有30%的Gen Z和27%的Millennials对“马克思主义”有好感;对应15%的Gen X、9%的Boomers和仅6%的Silent。这说明美国年轻一代重新发现了马克思主义。

上图:有28%的Gen Z及22%的Millennial对“共产主义”持有正面看法;相对12%的Gen X、6%的Boomers及3%的Silent。考虑到“共产主义”在美国被妖魔化的程度,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好感度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

上图:最暴力的意识形态/体制。

——所有世代都认为,“法西斯主义”(Fascism)是最暴力的体制(占各世代约四成);

——Gen Z、Millennials、Gen X认为“资本主义”(Capitalism)和“社会主义”(Socialism)的程度差别不大,只有老一代(Boomers、Silent)认为“资本主义”明显好于“社会主义”;

——许多老一代(Boomers、Silent)认为“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暴力的(23%、28%);而只有11%的Gen Z持有这样的看法,已经接近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看法。

上图:何为“马克思主义”?深蓝色:“限制公民自由的集权社会”;浅蓝色:“为了所有人福祉而管理社会生产力的政府”;红色:“通过积极变革消除不公的社会运动”;灰色:“不确定。”

——Silent一代人里,有72%的人选择深蓝色,只有2%的人选择红色;

——到了Gen Z,只有26%的人选择深蓝色,有10%的人选择红色。同时,有43%的人表示不清楚。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距离他们较远,或者他们接受的教育及环境不能给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充分解释,但同时,他们也不愿粗暴论断。

上图:哪个历史文件 能够更好地保护所有人的自由与平等?红色:《独立宣言》;蓝色:《共产主义宣言》。

——88%的Bommers和95%的Silent选择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两个世代群体均只有1%的人选择《共产主义宣言》;

——Gen Z和Millennials两个群体的选择几乎一样:63%的人选择了《独立宣言》,但有9%的人选择了《共产主义宣言》。考虑到共产主义在美国的黑化程度,这是一个惊人的结果。

上图:提问:你会支持逐渐去除“资本主义”,转向一个更加“社会主义”的体制么?红色:反对;蓝色:支持。

——老一代(Bommers和Silent)中,52%和64%的人反对,只有18%和16%的人赞同。

——年轻一代(Gen Z和Millennials)就不同了:分别有31%和35%的人支持推行更加社会主义的制度,并且均多于反对此观点的人(28%和30%)。

以上说明,年轻一代美国人对“资本主义”有诸多不满,很多人希望转投“社会主义”。这在上一两代人看来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上图:“如果拜登当总统(此调查是在大选前进行的),你希望他推进社会主义政策还是“资本主义政策”?红色为推进“资本主义”政策,蓝色为推进“社会主义”政策。结果,Gen Z和Millennials中,支持Biden推进“社会主义”政策的多于推进“资本主义”政策的——尤其是Gen Z,有近四成的人希望拜登推进“社会主义”政策,超过“资本主义”14个百分点。与老一代Boomers和Silent完全相反。

上图:“你觉得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红色: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蓝色: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老一代Bommers、Silent有五至六成的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年轻一代Gen Z和Millennials则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这么看;相反,约四成认为美国是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

上图:“美国当前的经济制度……”红色:不利于我;蓝色:有利于我。Gen Z和Millennials中,经济制度有利于自己或不利于自己的基本一半一半;老一代Boomers和Silent则更倾向于认为有利于自己,尤其是Silent世代,达到七成。这说明伴随世代年轻化,对美国经济体制的不满也在增加。

上图:“政府是否应该为全体公民每月提供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政府每月给公民发钱。红色:“不应该”;蓝色:“应该”。Gen Z和Millennials有四成以上人选择“应该”,对应老一代(Boomers和Silent)的一到二成。这充分说明年轻人愿意选择左翼、社会主义政策。

上图:“如果所有私人产权都由公众所有,并由政府具体管理的话,是否会对所有人都更有利?”红色:不同意。蓝色:同意。与老一代美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想法,因此Silent世代有2%同意,93%反对;Boomer世代5%同意,84%反对。但到了Gen Z,有二成的人同意,一半的人反对。考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美国黑化的结果,在年轻人中得到这样的结果是意外的。

上图:“对美国的看法:美国是自由的守护者,还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红色:美国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有漫长的种族歧视历史;蓝色:美国是世界的自由守护领袖。55%的Boomers和69%的Silent选择蓝色,对应27%的Gen Z和35%的Millennials。相反,约半数Gen Z和Millennials选择红色,认为美国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

上图:“最能准确代表美国旗帜的是……”左边标注由上往下:不知道;慷慨;缺乏忍耐;平等;贪婪;帝国主义;自由。老一代人大多选择“自由”(75~81%);年轻世代选择“自由”的大大减少(44~50%),选择第二多的是帝国主义,第三多是贪婪。美国年轻世代对美国的自我认知与上一代形成鲜明对比。

上图:“美国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威胁是什么?”由上至下:

——都不是;

——俄罗斯的扩张主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扩散;

——中国的崛起;

——气候变化。

老一代(Boomers、Silent)选择最多的是中国(27%、28%);年轻世代(Gen Z和Millennials)只有16%的人选择中国,并都认为气候变化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其中,选择气候变化的Gen Z多达38%。

上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个更能推动创新?”红色:社会主义;蓝色:资本主义。老一代大多数人会选“资本主义”,只有个位百分比的人会选“社会主义”。Gen Z里,只有38%的人选“资本主义”,同时有24%的人选“社会主义”。

以上调查说明,伴随世代年轻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内涵、理念的认知度及接受度大大提升,对传统美国体制、美国国家形象及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评也大大提升。

3)Data for Progress 2022年的调查

该调查访问了801名18~29岁的美国青年,对应Gen Z。

上图:你是否担心气候变化对所在社区的影响?深蓝色:非常担心;浅蓝色:有些担心;浅橘色:只有一点点担心;深橘色:完全不担心。该调查询问了年轻受访者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结果发现美国年轻人极为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像上面的问题,有近半数(45%)的人表示极度关注;28%的人有些关注,合起来达到全部受访者的近四分之三。

上图:“你认为哪个政党更加极端?”34%的人选择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35%的人选择“两党都差不多”,20%的人选择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除了倾向共和党的受访者外,所有群体都认为共和党更加极端。这说明八百多年轻受访者大体偏向左翼即民主党;而认为“两党都差不多”的人则是在对政党政治表达失望与不满情绪。

上图:“你对工会的一般态度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年轻受访者中,19%表示“非常正面”;35%表示“有些正面”,14%表示“有些负面”;只有4%表示“非常负面”。这表示大多数人(54%)对工会有好感,而对工会有负面印象的只有18%,相差36%。这充分说明年轻美国人对左翼政治、劳工运动的同情与认可。

上图:“你觉得你所处的校园环境里,学生团体是偏保守派(conservative),还是自由派的(liberal),还是比较平均(evenly split)?”这里,保守派就是右翼,自由派就是左翼。结果,认为学生团体倾向保守派的有23%(9+14);认为倾向自由派的有39%(17+22),认为均分的有25%。这说明年轻人校园环境都是偏自由派/左翼的。

上图:“你觉得美国国会能够代表你这一代人的观点么?”深蓝色:非常;浅蓝色:有些;浅橘色:只有一点点;深橘色:完全不代表。全体来看,39%的人认为美国国会完全不能代表自己;31%认为只能代表“一点点”。加总的话,七成年轻受访者认为美国国会不能代表自己一代人的观点。这里面还可以发现,偏向民主党的年轻人比偏向共和党的年轻人更加认为国会不能代表自己(35%对21%)。这也进一步说明美国国会非常保守,代表的是老一代选民的立场取态。

4)Axios | Momentive 2021年的民意调查

上图:“看到‘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你会有正面反应,还是负面反应?”全体受访者看,57%的人(六成)有正面影响,38%的人有负面印象。但分解到不同年龄世代,会发现存在代际差异:18~24岁的人群(大约对应Gen Z)中,对“资本主义”持有负面影响的人(54%)多于持有正面印象的人(42%)。这与老一代美国人形成鲜明反差。

上图:“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你会有正面反应,还是负面反应?”全体受访者:52%的人有负面反应,41%的人有正面反应。如果看老年人(55~64岁及65岁以上群组),六成的人有负面反应。但看年轻人,18~24岁及25~34群组,对“社会主义”概念有正面反应的人(52%和50%)多于有负面反应者。比较前一图会发现,对于18~24岁群组(对应Gen Z),对“社会主义”有正面反应的人(52%)多于对“资本主义”有正面反应的人(42%),而且超出了十个百分点。

上图:“你是否认为美国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减少社会贫富差距?”18~24岁群组里,有8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行动,高于全体受访者(66%)16个百分点,高处65岁以上群组(63%)17个百分点。

上图:“你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所有受访者:58%给出左翼取态,认为最大问题是经济体制的不公,过于倾向富人;36%给出右翼取态,认为政府对自由市场干预过度,限制了增长与繁荣。我们看18~24岁及25~34岁群组都有超过六成人(62%、66%)采取左翼取态,显著超出其他年龄群体。再次说明年轻人群的左倾。

上两表。上表:你觉得作为一个经济制度,结合过去五十年的经验与证据,“资本主义”看上去更好,还是更差,还是差不多?下表是用同一问题,问“社会主义”。我们只要关注18~24岁群组:28%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被证明更好;42%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被证明更差;37%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被证明更好,33%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被证明更差。再次说明年轻世代对社会主义的印象较上代更好,对资本主义的印象较上代更差。

美国是一个存在激烈种族问题的国家。这里,不妨顺便引入种族维度。

上图:“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你会有正面反应,还是负面反应?”全美有41%的人表示正面反应,52%的人表示负面反应。但看白人的话,33%的人表示正面反应,61%的人表示负面反应;再看黑人:60%正面,32%负面;拉丁裔:49%的人正面,39%负面;其他人种:52%正面,41%负面。结论:有色人种明显更加倾向“社会主义”。我们的意识形态盟友是有色人种。

上图:“你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58%的人认为最大问题是经济体制不公,过于倾向富人;36%认为政府对自由市场干预过度,限制了增长与繁荣。但按种族维度看,53%的白人认为经济不公是最大问题,对应75%的黑人,64%的拉丁裔、58%的其他人种。再次说明有色人种支持左翼政治。

为什么要引入种族维度呢?因为美国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有色人种正在“取代”白人。再过几十年,白人占比会下降到全美一半以上。美国成为一个有色的国家。

年轻人因素 + 种族因素,会将美国的经济政策逐渐推向左翼、社会主义的一侧。

5)Harvard Youth Poll (2023年的调查)

有的人说:不是会说年轻人都倾向左翼么,等年纪大了,是不是又会回归右翼呢。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年轻人激进、反体制,等到年龄增长后就会“妥协”。但这个分析不足以反映美国政治的变化趋势(这也是上面引入种族/人口结构维度的目的)。

由于过去十多年美国国内经济社会问题越发严重,积重难返,并且政治基本失灵,使得年轻群体正在加速向左迁移。

以下可以参考2023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研究所(IOP)做的Harvard Youth Poll,访谈了两千多名18~29岁的美国年轻人。这项调查的亮点是已经有一些历史数据(2013、2018、2023),可以做纵向比较。

上图:“你在多大程度上不同意以下陈述?”浅蓝:2013;红色:2018;深蓝:2023。

——“基本医疗保险是所有人的权利,如果个人没有能力支付它的话,则政府应该提供”。42%→65%(23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需求,例如食物与居所,是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应该为无法担负的人提供这些资源”。44%→62%(18个百分点)

——“政府应该做更多的投资以减少贫困”35%→59%(24个百分点)

——“政府应为控制气候变化做更多的事情,哪怕牺牲经济增长”29%→50%(21个百分点)

——“美国贸易政策目标应该是去除所有贸易与雇佣的壁垒,使得我们实现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经济”24%→34%(10个百分点)

——“政府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24%→31%(7个百分点)

——“达到条件的少数族裔应该在就业与教育上获得一定的优待”16%→30%(14个百分点)

以上绝大多数都是倾向左翼、社会主义的政策。十年之间,同一个年龄群体(18~29岁)的美国人在加速向左倾。

6)MTV/AP-NORC 2021年的调查

最后看看Gen Z(对应中国的“零零后”的一些特征)。

上图:“哪些东西对你来说是极端或非常重要的?”灰色:总体数字;蓝青色:Gen Z;紫色:Millenial;浅绿色:Gen X。看代际差异,可以主要关注蓝青色和浅绿色之间的差异。

——“为人父母”(仅对有孩子的人提问),Gen X略高于年轻世代;

——“个性”,Gen Z显著高于Gen X

——“教育”,Gen Z显著高于Gen X

——“个人关心的社会问题”,Gen Z略高于Gen X

——“个人职业或教育”,Gen Z略高于Gen X

——“个人爱好,比如体育、艺术、音乐”,Gen Z显著高于Gen X

——“你是谁的粉丝”,Gen Z显著高于Gen X

上图(继续):“哪些东西对你来说是极端或非常重要的?”灰色:总体数字;蓝青色:Gen Z;紫色:Millenial;浅绿色:Gen X。在绝大多数问题里——包括财务安全、过得开心(having fun)、教育、职业成功、购房、改变世界、有归宿感、致富、交朋友,Gen Z都表达了强烈的取向,认为这些非常重要;Gen X表达强烈观点的内容较少,并且只有在“过宗教式的生活”方面超过了Gen Z。

综上,Gen X只有在“为人父母”及“过宗教式的生活”等少数领域超过Gen Z。Gen Z呈现的特征是:非常自我,热爱生活,也愿意勾选各种内容。

第四部分小结:

——美国越年轻的世代,越是左倾,越能理解、认可、支持左翼/社会主义政策,越能批评资本主义及批评美国政策;

——美国年轻世代是有受到社会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影响的;

——美国的代际差异非常之大,老一代与年轻世代的很多政治看法甚至是相反的;

——过去十多年,同一年龄群体(例如20~30岁间)的美国年轻人在进一步向左倾,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教育、美国国内问题、种族结构等;

——年轻人美国对自己国家的看法更加客观、更加谦虚,对不同事务也更加开放与包容;

——美国年轻人非常的关心气候变化、社会公平问题等;

——美国年轻人在经济制度上的意识形态淡化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之类非此即彼、非正即邪的简单对立减少了,同时更关注个人的生活方式及职业追求;

——种族维度: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更左,更加同情左翼政治/社会主义;

——而考虑到有色人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未来可能取代白人成为美国的多数种族,有色人种的政治取态也在影响,将美国从右推向左;

——美国年轻人认为自己的政见取向未被美国国会代表。因此要看到,今天的美国政治不能反映年轻人的倾向,也低估了未来转向的可能;


第五部分: 对讲好中国故事及中美关系的启示

1.先快速总结前面四篇文章最重要的结论:

结论1:美国主流社会仍不太接受“社会主义”这一政治概念,“社会主义”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里会引发负面联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等理念,美国人的抵触情绪则更盛。这些都是由历史形成的,早于中国的复兴,也非一日所能改变。这就使得中国在对美国宣讲“中国故事”时,要额外“克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概念带来的影响。

结论2:美国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混乱的,但有相当比例的人——特别是冷战时期成长的人——简单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苏联体制的延续,是某种“改良”的共产主义。他们也将“社会主义”与美国历史、美国价值、美国文化、美国制度、美国成功及“美国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就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延续,而中国及其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即在否定美国、取代美国,甚至消灭美国。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美国人会相信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

结论3:美国主流社会虽然不认可“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但其实又十分关注“社会主义”所指向的具体议题,能够理解、同情“社会主义”的背后的底层政治逻辑及伦理逻辑,甚至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所提出的一些具体政策。为何如此?因为美国存在的大量积重难返的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其实只能用社会主义/左翼政治的具体手段来解决。这就使得美国陷入了两难:既不喜欢社会主义,又需要社会主义。左翼政客在推行社会主义政策时必须“绕道走”,以其他名目,搞“不叫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必须非常谨慎地与苏联、中国的制度进行切割。这其实是美国当代的“姓社”“姓资”问题。

结论4:但美国社会绝非“一块铁板”,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发现,美国年轻一代(90后、00后)对社会主义/左翼政治甚至“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念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显著提升,与上一代人形成了政治价值及意识形态代沟。美国青年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可也并非因为他们涉世不深、太过单纯,而在于美国积重难返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美国国力在国际社会上的相对衰落;资本主义/市场主义、人权、自由等传统叙事神话的破灭,以及年轻一代的教育与觉醒。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一年龄段的年轻人每隔五到十年都会比上一代更加左倾。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将替代上一代美国人,把美国推向左侧。另外要看到,美国的黑人、拉丁裔等有色人种也更加理解、认可社会主义。伴随他们在人口结构中占比的提升,也将推动美国社会向左移动。

结论5:所以我们看到,尽管今天的美国与中国仍然有巨大的意识形态分歧及对立,并且美国社会已经推举,并还在推举Trump这样的民粹右翼政客上台执政,如果我们展望未来,把希望放在青年一代的话(90后、00后),我们会发现中美关系是有长期基础的。这就是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的要义。

结论6:展望未来,如果美国社会更加接受“社会主义”,减少对“社会主义”的莫名敌视,能够对“社会主义”(或任何以“社会主义”价值和政策作为基础,但不一定称为“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或标签)抱有平常心、包容心,甚至能有好感,那么中美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应该看到:

——美国接受“社会主义”概念,一定会有有助于拉近中美关系,而不会疏远中美关系,因为它能够帮助增加沟通、建立更多的共识,减少意识形态分歧、误会及敌对,提供更多缓解和管理竞争的手段,并最终降低冲突风险

——美国接受“社会主义”也将有利于美国解决国内问题。如果美国不解决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则一定会将问题“输出”、“外溢”、“外化”,转变为反华政治政策,破坏中美两国关系及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美国接受“社会主义”,也将有助于从政治上、文化上辐射、影响中国的周边国家(主要指日、韩),以及受美国影响较大的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港、台)。这会有利于中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所以我们的长期目标,应该是帮助美国逐渐接纳“社会主义”。

2.美国年轻人的政治取态的变化趋势:

一切关键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年轻人。那么美国年轻人政治取态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呢?

——世代替代:冷战时期成长的一代人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一代摆脱了冷战“思维包袱”

——看到美国在国际上的相对衰落,更能用平常心看待其他国家

——更加看破美国“自由”、“人权”神话——这里既包括美国积重难返的国内社会问题,也包括美国在外交上的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和“伪善”——例如在巴以问题上。今天不比当年,政府无法垄断舆论,年轻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建立共识,形成对政府的批评与解构

——对选举政治及权力分立(国会政治僵局及最高法院政治化)的失望

——越发清晰地看到市场主义/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贫富差距等严重经济社会问题。非但如此,市场主义/资本主义只会在每一次历史事件中起到进一步加重贫富差距的作用——例如疫情、AI革命等

——去意识形态化、去“大政治”(high politics)化——冷战后的年轻人不再关心“意识形态冲突”、“文明冲突”,更关心现实的经济社会政策及生存问题:从社会公平,到个人财务安全,到种族平等。人们所能关注的最大问题,可能是气候变化

——族群变化:有色人种将逐渐取代白人,改变美国人口结构。成为美国的政治主导。由于历史社会文化原因,这些人在政治上大多更加偏向左翼,同情社会主义(至少在经济社会政策领域)。未来,他们将作为一个集合力量,把美国逐渐推向左侧。

不同条件下,人类社会需要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AI革命将导致生产力大发展,资本可能把AI作为工具,把劳动力推向最边缘,进一步加大既有的贫富差距。我们可以想想科幻片里出现的那种富人掌控一切,利用机器人大生产,利用机器人维护安全秩序,并且穷人只能住在贫民窟的那种未来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要解决贫富差距及社会不公问题只有一条路——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那时,有大历史视野的美国人会看到,美国体制其实不适合美国(), 而解决美国问题的也只有一条路——社会主义(#)。

3.中国的对美策略,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的一般策略

基于美国目前的民情,应当看到,就美国社会整体而言,短中期内,如果在对美宣传里特别突出或刻意强调我们的政治意识形态——譬如“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及展示传统政治标识。反而可能增加美国对我们的误解,扩大两国间的隔阂,并为反华者所利用。得看到,对美国人讲好“社会主义”的故事,比对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难。在美国,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起点都是“负”。美国可能是人类社会里“社会主义”最难“征服”的一片土地——因为那是资产阶级“文化霸权”(葛兰西语)最强盛的地方。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的领袖,又是“社会主义”最终要“征服”的土地。

但这个基于“征服”的表述,又过于“西方”了,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中国文化不讲究谁“征服”谁,而要把人类最好的文明结晶和文明形态融合起来。所以,我们只需要欢迎美国接受更多“社会主义”的理念原则,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面是对美国讲“中国故事”的一些原则建议。

第一,去政治:多讲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及其品格——勤劳勇敢无私善良,希望改变命运,希望追求美好生活;讲我们已经建立的物质成就;讲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尽可能避免上来就谈抽象政治与意识形态。尤其是,务必多谈“价值”(value),少提“意识形态”——因为“价值”在西方是一个更高级、更受认可的词。

第二,谈“政治”时,以“政策”代替“政治”

——讲具体的政策(我们为生存和发展干了什么)

——讲政策背后的理念与价值(我们为什么这么干):建议强调政策背后的传统价值及人类共同价值,避免过度政治化、概念化,同时突出务实的感觉

——讲政策逻辑(我们为什么认为这样干就能干好,要体现深思熟虑和实践性)

——政策取得的成效(我们干出了什么)及反响(老百姓如何获益、怎么看的)

——强调政策的可复制性、普遍性(大家都可以来参考,因地制宜改良)

——不用刻意上升到抽象政治理论,无需突出“主义”

第三,如果需要上升到抽象理论时,除了官方叙述之外,应当注意从美/西方理论里援引带有共性、共同、相似的概念,以更好地对我们的理论做说明,帮助对方理解,引发对方的共鸣。设法突出共性,避免强调差异。这里,突出共性不是为了“迎合”,就是为了传播:对方听不懂,你必须换个方式说,给他翻译一下;或者对方特别抗拒某种提法,你就换个方式跟他说:

——“你不妨换个角度,这样去看”

——“我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啊”

——“就是我自己的一点个人理解”

——“这个做法很常见呀,历史上许多地方都有啊”

——“你看,你们哪哪哪儿,也有那个提法/做法呀”

——“你不觉得这个做法挺好的么”

——“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呀,几百年上千年……你们也有这样的传统吧”

以上,都适合聊天、对话的场景。以这种方式灵活讲述中国故事,远比官方叙述要更加有效——虽然它们不能取代官方叙述,但可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补充。

第四,我们只负责说明自己的制度,但不用去贬低美国,更不需要去改变美国,让他们自己体会。这就跟教育育儿一样:你改变孩子很难。尊重孩子的存在,同时先做好自己。因此,多强调我们自认为自己的制度很好,就行了。同时,还可以继续夸夸美国。“哎,咱们国情历史和你们不一样,所以我们走这条路。你们的制度不也挺好的嘛。很适合你们的国情啊。自由的世界啊。你们这个也是历史形成的呀。其实不光你们,你看,法、德、日本、沙特、印度,哪个国家不是自己有自己一套。我们看都挺好,百花争鸣,百花齐放。但我们就是喜欢我们的制度,大家自由选择。”要义是:不用贬低他们,也不用妄自菲薄,以此显示我们的大国格局。

第五,注重对重点目标群体的沟通。目标群体基本就是两类,一类是年轻人(可以聚焦在零零后/Gen Z),邀请美国青年来华访问就是这样的重要举动。第二类是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可以先从黑人开始做工作,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抗争传统,也能够认同社会主义。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毛主席支持黑人抗暴斗争,号召全世界人民和黑人一起进行反对种族歧视斗争,是极其有战略远见的。放在今天的语境,我们可以更加“怀柔”一些,与他们对话,对他们的利益诉求表示关切。要看到,他们才是美国的未来。第三类是在美华人——这里主要指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对他们主要讲传统文化,灿烂的五千年文明,避免意识形态化。如果需要讲政治,只需要传递一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自古的向往,一种很厉害、很高级、很酷的古典文明价值,同时也非我独有,是人类共同价值。把华人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播种机、宣传队。

第六,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要做工作,形成对美国的包抄之势。核心是“一国一策”:

——对于和美国政治盟友关系较近的国家(例如昂撒/英语国家),多讲中国传统文化,让他们看到我们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藉此点燃他们的浪漫和神秘主义情怀),同时注意淡化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及政治色彩

——对于日、韩两国,要特别注意讲东亚文化,一衣带水,一个文明体。让他们看到我们是中华统绪的延续,并且与他们有历史延续;让他们看到我们是东亚文明的捍卫者和守护者;让他们看到我们希望和他们一道打破西方人(特别是昂撒)建立的近代国际秩序。特别指出,对于日本,务必要淡化左翼政治“主义”色彩,把注意力集中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上

——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文明历史不那么悠久的国家——反而要多讲我们的制度优势,淡化中化文明。为何?因为大讲文明古国,会让他们觉得你有文明传承,具有某种不可复制性,和他们不是一种东西,他们“鞭长莫及”。这反而会造成疏离感。这时就要多讲制度优势,告诉他们,只要找到了合适的制度,找到了合适的模式,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就可以发展。你看看北欧国家才有多少年历史。文明古国反而是负担和累赘呢

——对于有左翼传统的国家,例如中欧、东欧、拉美及伊斯兰国家,则可以考虑适当地多讲“社会主义”、左翼政治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民众会有反响。这一定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历史情况。

核心是,要基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讲有针对性、精细化、差异化的中国故事。在外宣上,可以建立“一国一策”。中国是一个大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对每个国家进行充分研究,制定最合理的战略。这应该也是大国体制、举国体制的优势所在。

对美国年轻人及少数族裔做好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再对美国以外的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包抄”美国,则:

——中美关系将会得到改善

——中国的国际环境将会得到改善

——中国的国内环境(大陆 + 港台)也会得到改善

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

每一位国人,都可以作为宣传队,作为播种机,为改善中国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做努力。

附:参考资料

1.Gallup:

https://news.gallup.com/poll/240725/democrats-positive-socialism-capitalism.aspx

https://news.gallup.com/poll/268295/support-government-inches-not-socialism.aspx

2.Data for Progress:

https://www.dataforprogress.org/blog/2022/10/17/no-generation-without-representation-a-survey-of-young-americans

3.Pew Research:

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19/01/17/generation-z-looks-a-lot-like-millennials-on-key-social-and-political-issues/

4.MTV/AP-NORC:

https://apnorc.org/projects/younger-generations-stand-out-on-identity-acceptance-and-progressive-policies/?doing_wp_cron=1701149619.2572350502014160156250

5.Axios | Momentive:

https://www.surveymonkey.com/curiosity/axios-capitalism-update/

6.YouGOV | VOC:

https://victimsofcommunism.org/wp-content/uploads/2020/10/10.19.20-VOC-YouGov-Survey-on-U.S.-Attitudes-Toward-Socialism-Communism-and-Collectivism.pdf

7.Harvard Youth Poll:

https://iop.harvard.edu/youth-poll/45th-edition-spring-2023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要么投降,要么死在洞里——内塔尼亚胡拒绝放走被困地道的哈马斯

桂系007
2025-11-05 23:52:21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央视开播!正式接档《依依向北风》,看完预告再看阵容,这剧要爆

讯崽侃天下
2025-11-05 12:45:56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李世英,被带走调查!(附简历)

甘肃圈圈
2025-11-06 00:10:53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倒计时1天!18岁全红婵迎十五运告别战:4天内2战陈芋汐 冲4金王

风过乡
2025-11-05 07:57:59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不论男女,如果肛门经常出现5个问题,或许暗示体内有癌

风信子的花
2025-11-05 12:17:08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0.5%,最新报8083.7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2:48:07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大连向北,再造一个“新大连”!

娱乐洞察点点
2025-11-05 09:21:59
美股涨幅扩大

美股涨幅扩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23:09:0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布克:库里在湾区深得人心,我也想在爱我的菲尼克斯太阳退役

懂球帝
2025-11-05 10:50:10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厅官”朱勤虎晚节不保被查!

兴化论谈
2025-11-04 15:01:58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新加坡打响“身份保卫战”!超41%拒外来冲击,中国元素成争议核心

大国纪录
2025-11-05 16:21:47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16战全胜!狂轰56球!欧冠夺冠大热诞生,碾压卫冕冠军,太强横

阿泰希特
2025-11-05 11:05:33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别填海造岛了,用30万吨货轮搁浅南海,能让中国快速占领南海岛礁

Ck的蜜糖
2025-11-06 04:10:07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老人住院无人管,心寒停给儿子6000元,他暴怒:谁掏岳母住院费?

晓艾故事汇
2025-11-02 17:54:57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她是高鑫夫妇的女儿,不拍广告不进娱乐圈,读上海重点高中是学霸

仙味少女心
2025-11-05 06:29:43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利物浦狂喜?1.36亿水货复活!狂跑11公里+5造杀机,送空门被吐饼

我爱英超
2025-11-05 07:22:05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跟队:阿什拉夫伤缺6-8周,他的目标是尽快恢复赶上非洲杯

懂球帝
2025-11-05 23:01:40
2025-11-06 05:36:49
tuzhuxi incentive-icons
tuzhuxi
大历史、大社会
749文章数 34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房产
数码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