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深入实施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北京市区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回天行动计划,区域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发展活力更旺盛
打造消费扩容新引擎。京北首条品质生活型商业步行街——首开LONG街正式开业运营,成功获评“北京最美街巷”。超极合生汇商业招商完成85%,投用后将成为集办公、零售、餐饮、潮流空间、极限运动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新概念综合体。加速推进平西府商业、七里渠万达广场建设。完成华联、禧乐汇两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现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全覆盖。系统谋划龙域、龙德和龙泽三大商圈改造提升,着力构建“一轴三圈多点”的商圈格局,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加速释放产业红利。天通科技园一期82家企业入驻,出租率达97%以上,云智中心商业和产业办公出租率达97%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7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搭建完成信息科大与康明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命园集群平台登记注册132家企业。
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更高效
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17号线开通运营。13号线扩能提升昌平段8个站点、6个区间进场施工。霍营交通枢纽进行土护降施工。
全面构建城市路网。“一横一纵”快速路全面推进,北清路昌平段全线建设有序推进,黄平西侧路口通车,方便周边居民交通出行;安立路取得立项批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五通五畅”主干路加快实施,二拨子横一路、基杨路等7条道路已完工,太平庄中街跨清河桥桥梁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建材城东侧路、定泗路和太平庄北街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12%、32%和36.5%。
绿色低碳出行更加便利。自专路东拓西段200米主体完工,太平庄东一路慢行系统改造、太平庄北街东延智能交通治理项目完工。二拨子公交首末站、回龙观镇公交首末站正式运营,中东路首末站完成规划综合实施方案深化。发布长度约100公里的“回天有乐·乐在骑中”5条骑行路线,倡导居民骑游回天、畅享绿色。
多措并举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全年累计增加停车位2000余个。梳理现有道路资源,重新施划路侧停车位,结合新建道路合理补充停车位1100个。强化公共服务、商业等项目配套停车位供给,充分利用龙德广场、金域国际A、B座探索停车位错时共享,设置共享停车位200个。建成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太平庄中街西侧地下停车场,可增加停车位900余个。
城市韧性持续增强。惠及2.4万户的天通苑电力设施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农学院、歇甲庄110KV输变电及七辛北街电力隧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建材城东侧路电力工程、定泗路电力工程加速推进。未来城污水干线、天通河综合治理、回天地区积水点治理一期等工程进场施工,加速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二期)项目立项批复。
公共服务保障更暖心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扩大。深化中小学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北京一零一中昌平实验学校等“四校两园”建成投用,增加学位5760个。人大附中二期、1805街区6008地块小学已完工。
▲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
医疗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积水潭医院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实现主体亮相,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000张。和谐家园、史各庄、东小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建设,投用后将实现“六街一镇”全覆盖的目标。强化居家养老导向,启动创新试点项目,推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能力建设,新建8家老年餐桌。
▲清华长庚医院二期
文体项目重磅投用。回天行动计划标志性工程——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正式投用,与北部公园共同组成集体育、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休闲运动场所,大幅提升区域文体公共服务能力,成为京城北部运动休闲新地标。
来源:发展北京、昌平邻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