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年,是“金融科技”这一旧概念获新生机的一年。
技术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改变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大模型成为大模型潮头上瞩目的一朵浪花。同时,金融业核心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阶段,分布式、云平台成为主要选择的转型路径。
应用端,数智化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金融服务体验、服务效率得以重塑,获客、营销和风控等多个场景已经落地转型。
机构端,创新主体发生深刻变化。在号称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扮演创新主力。如今,传统金融机构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创新主体已经从以科技公司为主演进到科技公司与传统机构平衡发展,两方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政策端,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将数字金融提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新高度。这是首次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提到“数字金融”,为金融科技这一概念拓宽了内涵和外延。
监管端,经过数年来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的专项整治,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平台企业金融科技业务整改进入收尾阶段,金融科技行业在2023年迈入新的常态化监管阶段。
回顾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至今的十年,虽然遭遇了如P2P的失利,但依靠数字技术,我国金融体系运营机制已经发生深刻变革,服务范围的拓展、服务效率的提升以及风险管理的优化已经逐步实现。
而如果将金融科技置于建设“金融强国”的大课题之中观察,金融科技依托数字技术优化了金融服务,革新了金融产品、流程及业务模式,彰显了数字技术在金融体系中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其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新技术
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 AI(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技术成为整个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讨论话题。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称,“这是人工智能(AI)的‘iPhone时刻’。”
而每当AI浪潮涌起,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典型代表的金融业,总是会被推上时代潮头。
科技公司率先入局。今年3月,彭博首度针对金融业推出大型语言模型BloombergGPT,引发市场对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关注;6月,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上海纽约大学推出FinGPT 。在国内,7月,华为全新发布盘古大模型,金融行业大模型正是其中数个行业通用大模型之一;9月,蚂蚁集团正式发布自研“蚂蚁基础大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的“蚂蚁金融大模型”;11月,腾讯云发布金融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此外,度小满发布金融大模型“轩辕”,奇富科技发布“奇富GPT”,恒生电子发布“LightGPT”,“百模大战”显露硝烟。
金融机构也在持续“下注”,2023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的年报中,28家均提及了AIGC、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等相关布局或进展情况。
部分银行的大模型相关布局,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比如,工商银行半年报提到,面对以AI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积极推进体系化建设大模型技术能力。利用AI大模型技术开拓新型业务应用场景,率先实现百亿级AI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打造网点员工智能助手,为一线员工提供规章制度、业务文档等智能问答支持,打造创新投研助手,实现金融市场投研报告的分钟级智能生成。
再如,交通银行提到当前已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建设规划,组建GPT大模型专项研究团队,并与复旦、华为、科大讯飞等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推进大模型及算力集群等先进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
下半年,金融机构的探索脚步更进一步。10月,招商银行披露了“招商银行预训练基础大语言模型(千亿级)采购项目”结果,中选供应商为“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最早入场大模型创业的公司之一,创始团队出身中科院系,创始人是前商汤科技副总裁、通用智能技术负责人闫俊杰。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等也在最近公布了他们在大模型方面的招投标项目或结果。其中,华夏银行的招标项目也与大语言模型应用相关,具体项目名称为“华夏银行大语言模型应用(智能算力部分)”,主要为系统硬件设备采购。
新场景
新技术带来新场景,AI大模型开拓新型业务应用场景。
在获客方面,AI大模型的运用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当前金融大模型在智能客服场景的应用正成为行业创新热点,金融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客服系统时,可以帮助客服人员或使得AI客服快速准确地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实现有效的、人性化的、具有温度的智能服务。
在营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AI大模型则可以为营销人员提供个性化营销物料,高效生成差异化营销方案。
在优化风险管理方面,金融机构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债务能力,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损失。同时,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AI大模型,更加深入、准确分析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识别内部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全面优化金融机构的内外部风险管理。
AIGC带来金融科技行业需求和供给的深刻变革,来源:国泰君安
当然,在应用AIGC等新技术时,金融机构也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算法的可解释性以及伦理问题等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新体制
2022年,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两项文件被业内视为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纲领。
在这两项顶层规划文件的基础上,2023年从更高层面绘制了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蓝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数字金融列入“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新高度。
这也是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数字金融”这一概念,拓宽了“金融科技”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字金融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形态,是金融与数字技术结合的高级发展阶段,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因此,数字金融战略新部署也意味着我国金融科技将迎来加速发展新阶段。
而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上看,2023年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开启。
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了由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一行一局一会”等部门共同构建的全新监管架构,金融科技监管与发展迎来新形势。在新监管体系下,金融科技监管体制将更加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理念与监管标准将更加统一,避免监管交叉与监管空白并存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机构改革中,央行仍然保留了科技司,证监会保留了科技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则新设了科技监管司,具体职责为拟订相关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并组织实施。按分工承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管等工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这意味着,在金融监管系统性重塑过程中,关于金融科技的监管和规范发展也在加强和完善。
新格局
2023年,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主体发生深刻变化,行业格局逐渐重塑。
时钟拨回十年前,在号称“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3年,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扮演创新的绝对主力。如今,传统金融机构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创新主体已经从以科技公司为主演进到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平衡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
金融机构方面,以银行业为例,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出现深化和分化:无论在顶层设计布局,还是在科技投入等方面,国有大行均走在前列,而中小银行则发展相对滞后。
以上市银行为例,目前有将近一半的上市银行均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时各家上市银行均有手机银行,但是无论从科研人员的数量、占比,还是科研投入的数量、占比来看,国有大行均遥遥领先,股份行次之,中小银行则相对薄弱。
中国信通院在《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中指出,头部民营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发展较快,已经大致处于平稳期,大部分股份行及头部城商行通过持续发力,大致处于爬坡区,个别股份行和城商行经过前期的投入,目前处在发展低谷,即前期投入较大,仍需要继续发力,才能进入爬坡期,部分头部的农商行和城商行经过前期投入,已经逐步进入过热期,大部分的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则仍处于萌芽期。
头部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国有六大行科技投入平均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12.34%下降至2022年的8-42%,“广撒网”式的探索性投入逐步减少,向业务聚焦、要落地成效成为投入重点方向和发展共识。
科技公司方面,常态化监管成为关键主题。
2023年,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平台企业金融科技业务整改进入收尾阶段,监管要求已经逐步落实到企业运营层面。在新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平台企业正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新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2023年的金融大模型浪潮中,科技公司成为关键力量。
新故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尤其鼓励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及长期资本”,中国金融业正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拥抱全球金融市场。今年11月,5年来发出的首张保险中介牌照花落外资。更早前,万事达顺利获得牌照,PayPal等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并成功收购国内支付机构,成为首个外资独资控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今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前海合作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境外特别是香港地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案例同样在涌现,比如,在2023年,微众银行通过其境内技术合作伙伴,基于其分布式技术架构,为一家印尼数字银行搭建了核心银行系统,帮助其普惠金融业务在一年内实现约500万客户增长。再如,蚂蚁集团旗下海外公司利用其研发的智能化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帮助孟加拉国的电子钱包公司bKash解决了线上身份审核的效率和安全难题。
展望2024年,出海将成为我国金融科技的新故事,国际市场和跨境业务将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战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 指出,在受访企业中,52%的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2022年大幅提高了9%。我国港澳台地区(65%)、东南亚(57%)、北美(24%)和欧洲(20%)为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热门目的地。
已经在国内市场“卷”了十年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将一些信贷业务以外的创新沉淀“走出海外”。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近日的一次公开发言中提到,“在金融领域,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他也强调,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细致琢磨,“最好的做法可能不是政府亲自下场,推动企业向外发展,而应致力于为企业营造有利于向外发展的政策环境。”
黄益平以近几年一跃成为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新加坡举例,“新加坡凭借灵活且友好的政策环境,成功成为一个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即使在并无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情况下,新加坡仍成功崛起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节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