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合理看待“一家三代21个铁路人”现象?

0
分享至

如何合理看待“一家三代21个铁路人”这种现象?实情,其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扎心。

最近某地铁路部门发出的“一家三代出了21个铁路人”的消息,没想到竟然在全网引起了热议。


通过网友们的留言来看,大家关注这个消息的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对当前社会阶层固化的焦虑和不满;二是对特定职业所谓的“光荣”表示质疑。

广大网友之所以会对一则本来是“正能量”的消息,产生这么大的负能量情绪,自然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首先就是关于“阶层固化”这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对于当下的社会而言,它就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从表面上来讲,一个家庭中三代人中有21个人在铁路部门工作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人情世故”的嫌疑,广大网友对此表示质疑,确实是可以理解的。


从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代代相传”的行业远不止铁路部门,毫不夸张的说,但凡是跟“公”字沾边儿的职业,除了“公公”之外,几乎都普遍存在“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情况。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所谓的“阶层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不会减缓,反而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觉得气愤,觉得不满。

如果真是这样,请你先去找处空旷地带发泄发泄情绪,然后再回来看接下来的内容。

这篇文章是带着诚意跟大家讨论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挑动大家的情绪。因为想要解决问题,终究靠理智的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发泄情绪。

如果我们要想找到应对“阶层固化”的方法,就必须对了解“阶层固化”的内在成因。

什么叫做“阶层固化”?

形象一点,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话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普通农民和普通工人的后代,越来越难有所成就,而不普通的那些人的后代,却不用怎么努力,单靠父辈积累的社会资源,就能比较轻松地获得成就。

这种现象在社会金字塔底层的我们看来,固然是一件非常让人恼火的事情。甚至有一些网友就因为这个原因,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我们的社会。

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关于“阶层固化”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通过查看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近代的历史,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这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现象,而且在全世界较为稳定的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在“阶级固化”表现最严重的,其实还要数我们的邻居们。

岛国日本的阶级固化有多严重?

这么说吧,去年被刺杀而死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他们安倍家族是尽人皆知的“一门三首相”;外公岸信介、父亲安倍晋太郎、安倍晋三。


首相尚且如此,地方官员哪可能例外?如今日本各地的官僚中,近一半都是代代相传的。敏感的政界尚且如此,其他领域可想而知。

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某星集团。这四个字一出,懂的都懂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说这些不是怀着某种情绪刻意抹黑日本和韩国,只是陈述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

虽然大多数人都对“阶层固化”不满,但它却是社会稳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逃脱(包括朝鲜)。


因为社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在努力获取资源,作为长辈想把自己的资源留给一代,这是全人类的天性。

2021年美国银行家克里斯·阿纳德,通过走访美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接触了大量的美国底层人员之后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美国底层》。

在这本书中,克里斯·阿纳德详细介绍了美国各地底层人员的现状,并对他们家庭和过往进行了追踪。

结果克里斯·阿纳德发现,这些美国底层人员的上一代、甚至上两代,生活状态大多都跟他们没什么不同。

比如那些年纪轻轻就卖身换D品的女性,她们的母亲往往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怀孕生子,没受过什么教育,就已经进入社会。而她们的人生也跟自己的母亲没什么区别;很早就辍学,十几岁就因为接触性而怀孕生子,然后为了生活彻底堕落……


也许国内的人很难相信,她们中很多人刚到上初中的年纪就做了母亲,活到三十多岁就已经人生将尽。

克里斯·阿纳德在了解到这些的时候大受震撼,然而更让他吃惊的是,那些受访者却并不感觉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她们外婆和母亲都是这么过来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好奇:为什么是外婆和母亲?她们的外公和父亲呢?

这么说吧,她们的母亲可能会给她们生五六个兄弟姐妹,但孩子的亲生父亲,往往只是一种可能性,具备这种可能性的人,远比这个倍数还要多。


即使是号称“人间天堂”的美国,“阶层固化”一样是存在的。

而且由于美国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这种“阶层固化”的现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尖锐严重。

在克里斯·阿纳德调查地美国的底层人员中,有不少人甚至对翻身没有什么兴趣和愿望,比起劳心劳力地去工作,他们宁愿过那种得过且过的无压力堕落生活。

很遗憾,但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很多网友所期望的靠社会发展解决“阶层固化”问题,恐怕是非常幼稚且不现实的。

不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左是右,想要打破“阶层固化”的现象,还是必须从自身做起。如果寄希望于社会力量,那么结果一定是可悲的:向左懒汉遭批判,向右堕落成渣管顿饭。

因为“阶层固化”这种现象,它的内在成因包含了家庭教育、生活条件、家庭观念等等因素,远不只是“裙带关系”那么简单。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痴迷于“寒门出贵子”的故事,不是因为这样的事情理所当然,恰恰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比较罕见。


我们之所以会对“寒门出贵子”产生比较常见的错觉,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个领域都在高速发展。同时那时候由于长期的管控,大多数人不敢想,也不敢干,只有一些穷怕了的人,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较容易的捞到了第一桶金。

所谓的“寒门出贵子”,大多数都是出于那个时期,但严格来说,那种情况并不属于社会常态。

后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又一波新的机遇,但是现在大家可以回头看看,能抓住那一波机遇的门槛,就已经相当高了。再往后互联网科技崛起的时代,能够把握机遇的“寒门贵子”就更少了。

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意味着各种资源流转也比较稳定,而掌握这些资源的人,必定会本能地把这些资源转向自己的子女或亲戚。这是雷打不动的人性,不会因为文化环境而发生改变。


不信,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你所获得的稀缺社会资源,是打算转移给自己的子女呢?还是打算留给陌生人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源”并不止是金钱或人脉关系,同时还包括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美国底层》中,克里斯·阿纳德特别指出了一个美国底层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底层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对主流的科学教育,有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

如果主流的科学教育试图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那么他们哪怕明知不合理,也宁愿相信地球是方的,扁的,甚至是多边形的。他们这种固执偏见不知因何而起,但却牢固地足以让人震惊。而且不用怀疑,如果有条件的话,他们多半会把这种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子女。


现在我们心平气和地想一想的话,会发现这种现象如今不止在美国,在互联网普及之后,我们中国也渐渐出现了这种倾向。

去年网上有一个颇有趣的段子:如果你不读书,你的孩子将来会成XXX的粉丝。

这句话的立场我们不讨论,但是它所表达的意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却是实实在在的。

在我们讨论“阶层固化”的同时,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网络上至今还充斥着“读书无用论”这样的奇葩言论。

如果我们把“阶层固化”和“读书无用论”并列起来看,你还觉得“阶层固化”可以通过社会力量来解决吗?

你敢相信那些笃信“读书无用”、对各种反智主义奇谈怪论乐此不疲的父母,可以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吗?

说来可能让人难以置信,即使是在如今的时代,我国很多底层家庭里,除了孩子的课本,连一本书都没有。

父母们有的是忙于工作,有的是自己都没有阅读的习惯,从来不关注自己孩子阅读生活。而与之相对的,是很多中产家庭的孩子,在小学时期就已经在培训班,读完了不少国内外的文学经典。


这种隐形的差距,你觉得学校教育和天赋能解决吗?

而且就实际情况而言,这几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但方便了大家获取信息,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的垃圾信息。

尽管大家对这些垃圾信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谣言。但实际上这些垃圾信息最大的危害,却是对知识储备不足者,堪称残忍无情的智商收割。

往小了说,是各种反智主义信息影响正常观念,往大了说,那就是通过玩弄情绪制造精神鸦片。

比如一般人恐怕很难相信,父母会花成千上万的金钱,把自己十几岁的女儿送进所谓的“女德班”,花钱去挨饿、挨手板!即使国家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有家长靠口口相传偷偷摸摸,也要送女儿去挨打挨饿学“女德”。


在这样的父母教育方式下,对他们的女儿的期望,能有多高呢?

这就是底层父母们的悲哀,他们中有的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毫不在意;有的则太想让儿女出人头地了,以至于“没病乱投医”。

为什么跟“公”字沾边的职业容易代代相传?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职业基本都属于中产家庭。而且从事这些职业的父母,相对来说知识储备比较稳定,他们中很多人从一开始对子女就没抱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他们的知识条件,决定了他们又不会过于轻视对子女的教育。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职业基本都有点技术含量,而且职场通常还有一套不为外人所知的“规矩”。

这些父母是在行业里走过一遍的,他们清楚哪些地方可以“活动活动”,哪些地方是碰都不能碰的“雷区”。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十分宝贵的职场经验。

他们的子女和底层出身的职场新人同时踏入职场的话,单凭这些职场经验,就能让他们的孩子,甩出底层出身的新人很远。

这些隐形的优势,即使时代再怎么发展,也很难发生改变。

实事求是地讲,自进入21世纪之后,不接地气的理想主义其实就已经逐渐失去了现实的土壤,只剩一个模糊而顽固的倒影残留着满足大家的幻想。

虽然大家现在对“公”字沾边的职业十分羡慕,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像邮电、电信、铁路这些职业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大富大贵,而一旦从事这些职业,基本上人生一眼就看到头了,很难掀起激情的波澜……

大家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这样的人生,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关于网友们争论的“光荣”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最终牵扯到的是公信力。


我相信写引起争议的这种“代代传”小短文的行业媒体的编辑,最初的心思也是想要传播“正能量”。实际上这篇小短文所用的格式、词句、语气,都源于非常传统的“正能量”模板。不仅是铁路,它同样也习惯于被套用在烟草、电力、石油、银行等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

只不过如今的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观念也应该随之改变,不能再简单地套用过去的模板。

说句实话,这种行业媒体,真的应该多了解底层现状,接接地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章子怡带儿子与女儿一家三口过儿童节,儿子眉清目秀,醒醒长高了

章子怡带儿子与女儿一家三口过儿童节,儿子眉清目秀,醒醒长高了

阿芒娱乐说
2024-06-02 15:15:49
郑钦文出局原因揭晓!并非裁判误判,球迷怒批,心态不稳球商太低

郑钦文出局原因揭晓!并非裁判误判,球迷怒批,心态不稳球商太低

小李子爱体育
2024-06-02 06:02:56
网传江苏扬州拆迁队深夜群殴女业主,还装死碰瓷

网传江苏扬州拆迁队深夜群殴女业主,还装死碰瓷

城内事城外说
2024-06-02 18:44:46
这才是B级车中的“良心货”,降至9.97万起,车长近4米9,媲美凯美瑞

这才是B级车中的“良心货”,降至9.97万起,车长近4米9,媲美凯美瑞

隔壁说车老王
2024-05-31 16:37:05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名列前茅”

德国颁发“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多次“名列前茅”

金哥说新能源车
2024-05-30 20:28:47
周末突发!知名A股公司,出事!

周末突发!知名A股公司,出事!

数据宝
2024-06-02 12:28:27
湖北一“官二代”办婚宴,海鲜茅台中华随意自取,父亲身份被曝光

湖北一“官二代”办婚宴,海鲜茅台中华随意自取,父亲身份被曝光

莆农阿
2024-06-02 17:54:29
B21可自由进出轰炸中国?印专家:突破不了,歼20专等B21送上门来

B21可自由进出轰炸中国?印专家:突破不了,歼20专等B21送上门来

乐阳聊军事
2024-06-01 20:59:22
去农村收购水果,留守少妇邀我去她家吃饭,去了才发现只有她在家

去农村收购水果,留守少妇邀我去她家吃饭,去了才发现只有她在家

杨木林
2023-11-23 13:24:52
已开售!从长沙坐高铁去广州,最多将便宜107元

已开售!从长沙坐高铁去广州,最多将便宜107元

鲁中晨报
2024-06-02 09:55:11
太丢人了!德国颁发抄袭大奖,中国包揽前10名!

太丢人了!德国颁发抄袭大奖,中国包揽前10名!

我是娱有理
2024-05-24 07:20:29
6G之争大局已定?日本9.9%,韩国4.2%,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6G之争大局已定?日本9.9%,韩国4.2%,中国排名让人意外!

小蘑菇壹号
2024-05-31 18:13:25
萧敬腾谈向Summer求婚,我等不了了,每天要抱着她才能睡

萧敬腾谈向Summer求婚,我等不了了,每天要抱着她才能睡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5-27 03:43:52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孩子画鸡“不及格”,爸爸晒真鸡照片质问老师:画得不够像吗?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4-05-22 11:01:46
没后悔药吃!206cm小将放弃辽篮,加盟广东却被弃,目前已退出CBA

没后悔药吃!206cm小将放弃辽篮,加盟广东却被弃,目前已退出CBA

最爱生活汇
2024-06-02 12:59:43
脖子被撞断!女子看手机遇车祸当场死亡,现场画面奇怪又辛酸

脖子被撞断!女子看手机遇车祸当场死亡,现场画面奇怪又辛酸

就一点
2024-06-01 20:30:09
巴黎世家上海大秀,争奇斗艳,李沁的腰太绝了,网友:想拥有同款

巴黎世家上海大秀,争奇斗艳,李沁的腰太绝了,网友:想拥有同款

艾妮妮影视
2024-06-02 00:57:23
中东热议阿联酋购买歼20,巴基斯坦颇为纳闷!

中东热议阿联酋购买歼20,巴基斯坦颇为纳闷!

熠熠红星
2024-06-02 09:24:56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观察者网
2024-06-01 08:56:09
高考试卷从北京运往全国,评论区笑晕 网友: 听说韦神请了一个月假

高考试卷从北京运往全国,评论区笑晕 网友: 听说韦神请了一个月假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02 03:54:40
2024-06-02 20:36:49
妙趣小史
妙趣小史
煤气罐小狗
1373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知名国企巨头公告:3亿元理财到期 仅收回不到3000万

头条要闻

知名国企巨头公告:3亿元理财到期 仅收回不到3000万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亲子
健康
艺术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教育要闻

院校推荐 | 热门且高薪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亲子要闻

宝宝不吃饭,爸爸用玩具做示范进行“恐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