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学期末,学院开始统计教师的年终绩效成果,下发的各种表格让人应接不暇。
填表填到头大的教师忍不住在网上吐槽:“行政人员的绩效怎么不考核?”
当然也考。而且一些高校行政人员的年度绩效由一线教师来评。
考核行政人员,请教师打分
2023年1月,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年度考核奖实施细则》正式试行。学院在其《行政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办法》中明确,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日常考勤、全院满意度测评和院领导奖惩,各部分内容将折算成系数用于年终绩效的计算。
其中,每位行政人员的全院满意度测评由全院教职工打分,满分为100分,去掉3个最高分、3个最低分,取剩余的平均数作为满意度测评分。
全院满意度测评前5%的确定为优秀,70分以上者即为合格,得分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绩效考核合格以上者才能享受当年的学院考核奖励津贴。
摘自: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对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也有教师代表的参与。该学院行政人员2020年度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各系推荐1名教师代表参加考评会。最终绩效考核分数由专家评分、学院领导评分、教师代表评分,分别赋予35%、35%、30%的权重后加权合计得出。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对行政教辅人员工作评议,按照本人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水平等要素与领导和群众测评相结合进行。领导测评、群众测评、行政人员互评权重为3 :3 :4。测评采取百分制。统计时每一类人员测评均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按照三者测评的权重,最终得出测评分数。
行政绩效,能否与教师绩效挂钩?
高校行政人员是保障良好教学环境,确保学校高效率运行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能力与绩效水平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扬曾撰文指出,由于我国对高校行政人员长期实行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进入新时期面临不少问题,譬如事业单位对行政人员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编制制度带来的低工资、低效率等。
其实一些专任教师“关心”高校有没有对行政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反映出的也是他们期望通过“以评促改”,让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从公开资料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制定了与校情相适的行政岗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大多包括师德师风、日常考勤、工作态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主要由部门领导打分评价。
不过由于这些指标不同于课时数、教学质量评价、论文发表和主持项目数量等利于量化,使得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成效显得“不够透明”,也容易让大学行政工作给人留下“稳定安逸”“旱涝保收”的印象。
而现实中一些行政人员白天开会、协同不同部门派发通知,晚上还得加班整理资料、撰写材料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另外我们注意到,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多以完成部门布置任务为主,除了踩到师德红线,与师生发生冲突、被投诉等“一票否决”,明确的奖惩、激励措施并不多,与他们直接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关系也不够密切。
宋扬教授在提出的高校行政人员人事制度改革路径中,就建议高校行政系统要建立公平公正、及时反馈、统一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位晋升等直接挂钩,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还可将行政人员绩效工资与教师绩效挂钩,激励其辅助教学与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管理与运行效率。
把职业化发展纳入考核体系
近年来,高校招聘行政岗,“事业编制”越来越少,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已经不稀奇。
这些走上行政岗位的高学历人才,其实和站上讲台的青年教师一样,十分关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失去“编制”加持,高校行政人员的流动性或将增大,也值得高校关注并提出应对策略。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常桐善曾表示,该校对行政职员绩效考核在推动行政职员个人成长、提升工作绩效、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增强员工归属感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加州大学行政职员的绩效考核以促进职员职业发展为目的,把职员的职业化发展和能力提升纳入考核体系中。具体考核指标体系包括预定目标(包括工作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和核心能力(包括交流、包容性、参与、创新、专业化知识、继续学习、资源管理、执行、服务、团队合作等方面)两个维度。
主管领导和下属之间,通过年初基于个人工作和成长期待制定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年度、年中和定期谈话的方式,让职员了解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纠错行动计划。
同时,加州大学还建立了奖惩分明、纠错及时的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提升、各种奖励、职位晋升以及惩罚直接挂钩,也是普调绩效工资的唯一证据。
常桐善认为,提升职员核心能力,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专业发展潜能有助于增强职员归属感,提升工作绩效。针对中国高校而言,他建议行政部门的服务和合作意识以及职员的服务、交流、合作、计算机技术能力都需要提升。要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可以从改变行政部门的组织任务和职责入手,弱化“管理”元素,增加“服务”元素,结合各部门的工作特征以及个人职业和专业发展的期待,分别构建能够提升职员凝聚力和归属感以及核心能力的考核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扬. “十四五“规划为高校行政人员人事制度改革指明方向[EB/OL]. [2021-03-22]. 中国网.
[2]常桐善. 加州大学行政职员绩效考核模式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 2020(14).
[3]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网站。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