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但是很显然现在工人和农民是处在社会相对低层次位置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发展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规律选择的结果。在我国刚刚成立时,农业和农业两个基础领域是需要最先发展起来的。
如今我们已经过了那个阶段,我国经济开始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润比例也很明显能够看出,真正产出利润的是科技而不是体力。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阶层带来了巨大冲击。
大量国企下岗改制导致失业潮,成片耕地被征用影响农民生计。在外来经济文化影响下,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许多工人农民涌入城市,沦为建筑工地上的小工或城市最底层的清洁工。
他们虽然收入较在家务农为高,但承受了更大的生活压力。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短缺和城乡差距拉大,也导致阶层呈现出固化状态。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工农群体却暗藏着各种问题与困境。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带来的冲击。
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许多传统产业衰退,大批工人下岗。而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更高的知识技能水平,这使许多普通工农很难适应新的就业机会。
教育机会的长期匮乏也导致工农阶层的社会流动性下降。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问题解决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就业问题。
庞大的大学生群体想要全部实现就业是不太现实的,于是更多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研、考博,为的就是能够打破阶级固化。
但是如今已经存在的中年工人和农民该何去何从呢?他们已经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已经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困境。
于是就只能继续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建筑行业、农业等需要苦力的行业继续奋斗。所以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批曾经打天下的人,反而成了最底层的人。
“三大重疾”的影响使他们更易陷入重重困境。这些结构性问题共同导致工农阶层积弱不振。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也在尝试种种努力。
在医疗教育方面,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用专项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对贫困学生实施助学金、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减轻国企改制冲击,推进城镇化发展带动就业,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这些措施缓解了工农群体的困境,但仍有许多不足。
在这些变化中,广大工农群体也经历了一场觉醒。这个群体发现自己一直在吃苦,却有永远吃不完的苦。在这个结果下,究竟是谁错了呢?
其实没有人错,国家在尽一切努力保障各个阶层的利益,提高国家总体经济水平。民众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着。
综上,工农阶级的现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国家也需要在谋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照顾到更多群体的利益!让我们一起努力,打造更有幸福感的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