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航MU721航班从上海虹桥飞往香港的途中,出现故障信息并备降厦门。很快,各种图片与小视频便充斥在了各种微信群里,最常见的是这张:
过往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发生类似的事件,照片视频都会第一时间流出,并且传播速度极快、范围极广,在舆论上留给航空公司的反应时间并不多。
而昨天,东航也一如既往的迅速发声,在事发后一个小时便通过微博发表声明(真的很快了):
然后,舆论场里便是各种的新闻采访与业内科普了。
但给我的感觉,这其中的两种声音走向太过偏离:媒体与公众太过于“焦虑和恐慌”,而业内的科普太过于“轻松和平常”。
比如,在很多地方媒体、财经媒体以及不知道什么属性的媒体新闻稿件中,当事旅客描绘的场景都是这个样子的:
“我早餐还没吃完,就听到左侧有一声巨响,然后机身开始出现剧烈的抖动,仿佛拖拉机启动时一样,还伴有强烈的烧焦气味。
当时大家都系上了安全带,感觉呼吸都凝滞了。“从发生故障到落地,大约持续了20分钟,后面10分钟颤抖就没那么明显了。”
云端的刺激,高端的体验,起个大早赶飞机差点儿飞往天堂,这待遇太惊魂。
再比如:
特别是这个遗书。今年以来,遇到飞机颠簸写遗书,遇到飞机故障也写遗书,先不说如果真出事这遗书能不能留下来,咱可不可以遇到危险时先考虑如何听从指挥确保安全,再考虑遗书的问题啊。
简言之就是,当事旅客描述的越恐怖、越可怕,媒体便越喜欢引用,并极为善于提炼关键字词作为标题,在各个平台撒网发布,以便抢占报道先机。
那我们业内专业人士的科普内容,又显得过于轻松平常,大多在强调如下两个观点:
1.这架飞机只剩一个发动机是完全可以安全落地的。
2.单发落地只是飞行员训练科目中的“科目二”而已。
从专业角度说确实是这样。但这两种声音同时出现在舆论场,便总让我有一种大家各说各话的错觉——你科普你的,我害怕我的,下次同样还是如此。
其实对于公众来说,业内无论做多少次的科普,该害怕肯定还会害怕,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所以我们不能嘲笑那些把“迫降”“生死”挂在嘴边的旅客,飞机对于我们来说太过熟悉,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自然有底,但如果是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时,对“突发的未知”同样会感到紧张害怕。
但是呢,我觉得媒体们应该在此类事件中有更多的担当。
事发之后,能不能不要总想着利用各种惊悚的标题去吸引眼球,能不能不要着急去打扰惊魂未定的旅客,能不能以传统媒体的身份先去核实、调查,考虑好自己说问题的视角和思路,再普及给大众?
比如如果是航空公司的责任,那请做好舆论监督。如果无关生死,反而能借此机会给公众普及航空知识,那便请专业人士进行科普,告诉大家不要过分紧张害怕——以及乘坐飞机时请听从乘务员的指挥。
可现实里,每当类似事件出现,媒体总会裹挟海量“恐怖”一窝蜂进场,生怕被其他媒体抢了先,这么多年总是如此,很是让人遗憾。
我浅显的以为,在一个健康的舆论场里,这两种声音应该是彼此融合、或者一直在走向融合的,公众遇到此类事件时的紧张与担忧程度,应该在媒体的科普讲解下逐步降低,而不是如今天这般被争先恐后的放大。
其实从驾驶舱、到客舱,从空中、到地面,从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到乘务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从机务的专业水准,到空警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置原则,这些事情在民航业内都有着极其细致的规范、要求、准则,且随时都在跟着科技的进步、国内外的案例进行着更新和蜕变,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昨天东航这起事件,究竟是何原因导致的尚未确定,在调查报告出现之前,任何猜测都是不负责任的,可将来有了调查结果,列位还感兴趣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