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看各大平台的财经类消息,总觉得好像跟以前比少了些什么,但是又一下子想不起来,于是仔细的回忆了下,突然想起来,原来是关于光刻机的消息变少了,感觉好久没有看到过关于光刻机的文章了。
在以前,记得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关于光刻机的自媒体消息出来,当然几乎都是捕风捉影的,例如“某某高校造出光刻机了”,“”中国科学家找出制造光刻机的新路线了”,“国产光刻机量产了”之类,当然大多都是没啥依据,或者对基本概念都理解错误,或者事情为真但是夸大为中国搞定了光刻机的,真正高质量的新闻很少。但是呢即使这样,这些没有质量可言的新闻,但是却依然有很高的热度,有的消息还会不断的重复出现,这也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实现芯片制造国产化的关注程度确实很高。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几个月来光刻机的热度大大下降了。总感觉8月29日华为上架销售的Mate60 pro发布像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到现在已经三个月时间,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现在的网友已经不怎么关注光刻机了,光刻机的热度大大下滑了。
因为大家觉得反正华为旗舰手机已经在正常售卖了,说明芯片已经可以在美国制裁下继续生产了,虽然具体是怎么做出来,具体用的什么设备的还不清楚,产能有多大也不清楚,但是既然能买到说明已经搞定了。其实大家关注的主要是能不能搞定,至于具体怎么搞定的只是次要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而且随着手机在终端市场的不断销售,意味着国产芯片在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市场的销售收益,这些收益又会反哺到上游的研发制造上面,Canalys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华为Mate60系列的总销量已升至250万台。其中,华为Mate60 Pro占据了整体销量的60%左右,现在又是三四个星期过去了,相信Mate 60系列的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部。
大家也很容易从逻辑上相信,国产技术能力是在不断进步的,既然三个月前华为就已经可以量产自研的麒麟芯片并且进行销售了,那么现在又是三个月过去了,国产技术的能力相信又有了一些进步,在对抗美国的制裁方面能力在越来越强。
由于中美之间的技术竞争还远未结束,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制裁不仅没有结束,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加码,因此现在的情况更像是打了个“平型关大捷”,打破了美国技术制裁不可突破的神话,但距离真正的全国产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我查找了不少资料,除了那些国有的能源,军工企业。在华为之前,全球似乎没有哪家商业型科技企业能在美国对其全面在美国市场禁售,如此严厉的全面技术制裁封锁,动用司法手段抓捕高管,政府高层全球向盟友施压不要使用该公司产品如此高强度的打击制裁之下,依然能在全球商业市场保持极高的营收水平和技术进步,实际上华为的营收仅在一年,也就是2021年(由2020年的8914亿元下降为2021年的6368亿元)有较大下降,在2022年就实现了同比微增(6423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去年也是有小幅增长了2.4%。
这背后我想绝不仅仅是华为自身的能力,整个中国市场的大力支持,中国供应链的支持,也是华为突破制裁的后盾,像2019年5月华为被送上实体清单后,其在中国市场的手机销售反而出现了暴涨。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华为手机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34%和35%,第二季度的5月份华为被美国制裁上了实体清单,结果第三季度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反而突破了40%,这就反映了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是不满美国制裁的,是不愿意中国的企业屈服于美国制裁的。
一个先进工业品的突破都是先慢后快的,就拿国产民航客机来说吧,国产ARJ21喷气式支线客机,在2016年6月28日飞机才首次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当天是成都航空使用ARJ21-700型飞机执飞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航线。
在整整四年之后,到2020年7月20日ARJ 21飞机载客才累计达到一百万人次,但是呢到了2023年11月24日,这个ARJ21飞机的累计载客数量就达到一千万人次,大大的加速了,可以看出从零到一百万人次用了差不多四年的时间,而从一百万人次到一千万人次只用了三年多点。
从ARJ21飞机的交付量也可以看出来,2015年11月29日首架交付成都航空,半年之后的2016年6月才进行了首次商业飞行,
历年的交付数量如下:
2015年:1架(当年没有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16年:1架
2017年:2架
2018年:6架
2019年:12架
2020年:23架
2021年:21架
2022年:34架
2023年(截止到11月24日):17架
从上面可以看出,2015年-2017年整整三年的时间才交付了4架,速度慢的让大家都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而让航空公司似乎都不愿意接收?
到2018年一年交付了6架,到第五年的时候也就是2019年交付才首次突破两位数。也就是前五年(2015-2019)的时间ARJ 21飞机才累计交付了22架,但是到第六年的2020年一年就交付了23架,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
可见复杂先进的精密工业品,尽管前期的突破很慢,但随着技术能力不断发展和市场的认可,到后期的产出会越来越快。
纵观ARJ21飞机的发展,项目是在2002年立项的,2008年首飞,2015年首架交付航空公司,2016年才首次投入商业运营,到2018年才累计交付了10架,到这时已经16年的时间过去了,可见时间之漫长,过程之艰辛。但最终突破之后,会发现原来觉得难以企及的海量载客这么容易,累计载客量从一百万人次到一千万人次才三年多就达到了,而且以后只会越来越快。
在以前看起来如此艰难漫长的事情,一旦真正实现技术上吃透之后,大规模的放量就变得如此简单。
中国的载人航天也是这样,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到2003年10月中国才有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飞天;
2005年10月费俊龙,聂海胜两个航天员飞天;
2008年9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天;
2012年6月景海鹏、刘旺、刘洋飞天;
2013年6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天;
2016年10月景海鹏、陈冬飞天。
2021年6月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由于有了空间站,这之后载人航天变得密集,2021年10月,2022年6月,2022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10月连续进行了载人飞行,每次都是3人。
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20年,总共只有六次载人飞行,总共14人次;
而从2021年-2023年,总共有六次载人飞行,总共18人次。
三年的时间超过了之前十八年,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能力。
当然我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美国的制裁,不让我们参加国际空间站项目,那么今天中国就可能不会有自己的空间站,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空间站,那么今天中国航天员飞天的人次数量就不会有那么多。
就以驻留人数为例子,中国空间站正常驻留人数为3人,短期可以6人,国际空间站的正常床位有7人,最大时曾短暂容纳过13人。
在2009年7月15日-31日,美国NASA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16天的航天之旅,期间就和国际空间站对接,7名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这样当时在轨的宇航员达到13人;
2010年4月5日,搭载7名宇航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也让当时在轨的宇航员总数短暂的达到了13位,但国际空间站只有7个永久性的睡眠舱,所以有6名宇航员需要找其他地方睡觉,实际上也利用了航天飞机的生命支持系统。
不过现在美国的航天飞机都退役了。
今年5月份,我国的神舟十六号飞船到达空间站和神舟十五号乘组会合后,全球在轨航天员数量达到历史纪录,国际空间站有11人,中国空间站有6人。
而上一次打破纪录是是 2021 年 9 月,当时全球同时在轨人数为14人。其中国际空间站7人(2名俄罗斯人、3名美国人、1名日本人和1名法国人)、中国神舟十二号飞船航天员3人以及在SpaceX私人项目下搭乘载人龙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4名航天员。
而在此之前的纪录是1995年3月创造的,当时是13人同时在轨,包括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6名宇航员和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7名宇航员,这个纪录保持了二十多年直到2021年9月才被打破。
所以如果当年(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积极让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我国搞不好就不会有自己的空间站,那么中国人飞天的机会也会少一些,这也说明美国的技术封锁和压制,对中国来说不只是挑战,也是机遇。
上面的ARJ21和航天员飞天只是两个例子,实际上其他各个领域的突破都是类似的,前慢后快,我觉得国产半导体生产设备的突破也会是这个节奏,前期时间漫长,且感觉时间上老是跳票,但一旦实现突破之后,速度只会越来越快,未来某一天国产光刻机总是会官宣的,等着就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