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急需提振的当下,近日备受外界瞩目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具体时间为11月5日至11月10日。值得一提的是,该博览会自疫情后首次恢复线下活动,吸引了超过3400家企业齐聚上海的国家会展中心。由于中国早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并且还连续14年以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的身份惠及全球众多贸易伙伴,而当前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正是中国,有中国硬实力托底,再加上进博会的累计意向成交额从首届开始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今年的成交额有望突破去年的735.2亿美元,更上一层楼。由此可见,中国彰显大国责任担当,给世界各国商品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开放的展示平台,促进世界各国参展客商广交朋友,扩大生意圈。这么一看,在中国举行的进博会明显是在为全球经济的复苏“输血加压”。
在多国参展商准备在进博会上发力推销自家优质产品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访华的同时,更是竭力抓住这个难得机遇,为澳大利亚企业代言,毕竟约有250家澳大利亚企业此次前往进博会参展,向世界推销澳大利亚的商品和服务。据新京报11月5日报道称,阿尔巴尼斯11月5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建立对话与合作的双边关系“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由此可见,阿尔巴尼斯访华与250家澳大利亚企业来华参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意在向华释放一个更加明确和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尽快将中澳关系拉回正轨,要知道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超过四分之一的出口收入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或许是为了表达将中澳关系尽快拉回正轨的迫切心情,阿尔巴尼斯在进博会上还公开挽留大熊猫回中国,希望两只熊猫“网网”和“福妮”能够在2024年租期到期继续生活在阿德莱德动物园。显然,以大熊猫作为中澳两国的发展纽带自然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我们注意到,此前澳大利亚上任政府随美起舞,随即中国在经贸上做出反制措施,导致澳对华出口急剧下滑,由于煤炭、葡萄酒、农产品等商品被广泛波及,据澳政府此前预估的一项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年为此要损失近200亿澳元。这一糟糕情况得到好转的时机,正是出现在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澳大利亚当局不断向华释放缓和关系的友好信号,随着澳大利亚多位州长“接力”访华谈合作,以及中澳两国商务部长在华共同主持召开第16届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在中澳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出现了逐步转暖的迹象。
尤其是在阿尔巴尼斯访华前夕,两国在葡萄酒、风塔等世贸争端问题上友好协商,形成了妥善处理的共识,同时澳大利亚一方面宣称不取消中企在达尔文港项目的租约,另一方面还主动向中国返还4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与1件古生物化石。当然,在澳大利亚持续释放善意的过程中,中国审时度势,也逐步放开对澳大利亚商品的限制。
随着中澳关系向好发展,在华澳企也对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出现180度大变,据中国澳大利亚商会近期组织的一场民意调查来看,70%的受访企业对阿尔巴尼斯政府中澳关系的管理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相比去年的调查,同样比例的受访企业对澳大利亚前任政府则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阿尔巴尼斯的此次访华之行也将给中澳关系增添更多的稳固剂,恰好就在6日当天,阿尔巴尼斯在参观北京天坛后发文称,高夫·惠特拉姆是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总理,自他访华已经过去50年。自从他当时来到北京天坛以来,已经发生许多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两国之间的接触依然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